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表明《伤寒论》诊断疾病的思路及过程,是脉与证的集合,体现了"脉-证"合参的辨证思维与方法,为辨证论治之雏形,为后来中医辨证论治的确立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说明"识脉证""辨脉证"在中医临床辨证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载:"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这是太阳病坏病,失治误治而病情恶化的概念及治则.其中"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十二字,从诊断、分析到治疗,环环相扣,是对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高度而准确的概括,是中医治则的大纲,并突出了中医治病诊断与治疗的关联性,对治疗一切疾病均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该文从探讨《伤寒论》辨证论治规律中,发现许多大证相同、细证不同、治法不同的临床运用范例,从而提出"同证异治"的辨治法则。认为该法则是从"异病同证"、"同证同治"中演化而成,又与之相互结合,并不违背"异病同治"的基本原则,是对辨证论治大法的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小便不利是临床的一种常见症状,它在中医临床辨证中有着重要的诊断意义。《伤寒论》对小便不利的论述颇多,治疗方法明晰井然,现就根据有关条文内容,将小便不利的种种治法归纳如下,不妥之处,冀同道指正。 1 宣肺解表,涤饮利水法:“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或小便不利,……小青龙汤主之”。(40条)表寒不解,水气停积,肺气失宣,气化不利,故见小便不利,且汪訒庵  相似文献   

5.
李宝丽 《陕西中医》2005,26(3):278-279
痞证,又称“心下痞”,乃心下胃脘部位堵闷痞塞不舒之证。《伤寒论》论述心下痞之病因证治十余条,载泻心汤方5首,关于痞证的成因辨证论治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柴胡证"以指导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方法:遵照张仲景提出少阳病治疗禁忌是以条文中脉症乃少阳病为前提进行分析。结果:"柴胡证"包括诸多小柴胡汤相关条文中的脉症。结论:张仲景提出"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是由于少阳病具有枢机不利的病机特点,涉及的病位广泛,临床表现多样,旨在说明小柴胡汤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痞证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两个方面 ,即 :痞证的成因和证候特点、临床特点及分类 ,论述了《伤寒论》对痞证的病因病机 ,并对其证治作了简析。指出 ,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随证加减治疗 ,可收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9.
正《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症并治篇》对痈之证治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结合自己的肛肠专业浅谈肛痈的证治认识,不妥之处,敬请斧正。1关于病因病机肛痈,又称脏毒、臀痈,属痈疽的范畴。古代《灵枢经》称为"锐疽"。中医认为肛痈的发生多因  相似文献   

10.
臧海洋 《四川中医》2007,25(12):40-41
口渴一症在临床辨证中具有重要意义,《伤寒论》中提及口渴症的条文有四十处之多,本文结合《伤寒论》原文,探讨张仲景对口渴的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说明管理要以身作则,管理者应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良好的品德修养、管理方法和管理能力,才能把护理管理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12.
脏会章门之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会穴之一脏会章门为脾之募穴,脾之精气结聚之处,脏气会聚之处,是根据人体的生理情况和穴位特点命名的。因其归经、解剖位置、穴性和临床应用方面的独特性,为其脏之会的名称的确定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别阐述各家流派对“丹田”在人体上占有关居要津的地位。无论在生理、病理、诊断或医疗、保健方面,丹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实用价值。通过对丹田施以各种手法的按摩,实验观察证明,丹田对健康者的强身保健作用,对亚健康者的调理作用,对一些疾病的治疗作用,是可以肯定的。对不同健康状态下的机体施以不同目的的按摩,如何分别量化其手法的刺激量,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发掘祖国时间医学宝藏。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从而分析祖国医学在时间生理学、时间病理学、时间诊断学、时间治疗学、时间养生学方面的论述。做了简要的分析探讨。以期发现规律。推断预后。具有较强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探讨了吴又可<温疫论>中辨证论治温病的方法、特色及贡献.即温病初期,治宜疏利透达;温病中期,善用汗吐下三法;温病后期,注重养阴复液.  相似文献   

16.
脾阴虚刍议     
本文主要针对人们只重脾阳而忽视脾阴之现状,使中医基本理论和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相结合,对脾阴的存在、脾阴虚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加以论述,旨在说明脾之阴阳同等重要,同时亦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脾阴虚发生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中医学理论的寒热着手,从寒热辨证结合脏腑辨证立论,认为寒热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原因和发病因素,寒热错杂是消化性溃疡的病机特点,并结合文献与临床对消化性溃疡的辨证特点及病机概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对"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腧穴部分内容进行分析、探讨,对《经络腧穴学》教材的编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腧穴的各种概念应力求严谨、简洁;腧穴定位当务求精确,符合临床实际,并减少谬误;新版《经络腧穴学》应对奇穴进行合理取舍、补充;增加穴名释义、腧穴功能、配穴条目;充实针刺操作内容;合理增删古代、现代报道摘录等,以顺应时代发展。  相似文献   

19.
温病主要是指急性传染病和非传染性的急性感染性疾病。温病学是在人类防治传染病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中医学科。近年来,传染病不断新生,面对众多新生传染病,运用温病理论进行探讨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温病学理论运用综合全面的辨证论治方法,其目的是以其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诊断治疗方法有效地指导防治温病,在治疗热性病和传染病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确认中药白芷的基原植物提供化学成分方面的资料。方法 :运用高效液相及与标准品对照的方法对 4类栽培白芷 (川、杭、祁、禹白芷 )和 3种近缘野生植物 (兴安白芷、台湾白芷、雾灵当归 ) ,以及另外 2种当归属野生植物 (黑水当归、芷叶白芷 )进行了香豆素类成分的比较分析。结果 :4类栽培白芷和 3种近缘野生植物的香豆素类成分无论在化合物种类还是在含量方面都相当近似 ,而与另外 2种当归属野生植物差别较大。结论 :从香豆素类成分特征来看 ,4类栽培白芷和 3种近缘野生植物可分为 3个类群 ,即 :①川、杭、祁、禹 4类白芷和台湾白芷。②兴安白芷。③雾灵当归。台湾白芷与中药白芷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