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血清尿酸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尿酸酶紫外法测定冠心病组164例患者和对照组150例患者血尿酸水平,并在冠心病组中将不同亚组患者的血尿酸浓度进一步加以比较,明确血尿酸与冠心病以及与冠脉斑块的稳定性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亚组和不稳定心绞痛亚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亚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心绞痛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尿酸血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尤其是冠脉斑块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与牙周病的相关关系。方法332例冠心病患者。根据病史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82例、对照组150例,均进行牙周状况检查,同时对冠心病其他常见的危险因素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牙周病患病率为64.33%,而对照组仅为51.1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发现冠心病组患者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血压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牙周病与冠心病密切相关(P〈0.05)。结论牙周病可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可能增加冠心病发生的风险程度。 相似文献
4.
血清白介素12、白介素18在Graves病不同病程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raves病(GD)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细胞因子在其发病中起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白介素12(IL-12)及白介素18(IL-18)是Th1相关性细胞因子。有学者报道IL-12及IL-18在GD患者血清中可升高,但对这两者在GD病程不同发展阶段的变化报道还很少。本文报告其在GD不同病程中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和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动态心电图对54例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心律失常进行监测,并与34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结果 两组心率变异性(SDNN、SDANNIndex和RMSSD)和心律失常(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和室性早搏)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1),而且冠心病组中DCG显示伴有ST段改变组与不伴ST段改变组比较,心率变异性(SDNN、SDNNIndex、RMSSD和PNN50)和心律失常(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和室性早搏)的发生率有差异(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发生心律失常的几率明显增加,DCG中伴有ST段改变的患者更为明显,同时地说明心肌缺血越严重,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下降越明显,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性越大.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CHD)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数和不同类型CHD的关系。方法64例老年CHD患者为CHD组,其中单支血管病变组23例,双支血管病变组19例,多支血管病变组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7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7例;21例老年非CHD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浆Fg和血脂等水平,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老年CHD组血浆Fg为(4.07±1.18)g/L,对照组为(3.05±0.78)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冠状动脉单支、双支、多支病变组血浆Fg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AMI组和UAP组血Fg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Fg在老年CHD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一定作用,可以作为预测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血清中白介素-18与一氧化氮的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设立正常对照组42例、慢性乙型肝炎组36例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31例,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白介素-18水平,同时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水平,观察各组白介素-18和一氧化氮的水平.结果: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血清中白介素-18、一氧化氮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升高,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较慢性乙型肝炎组升高更显著,各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白介素-18、一氧化氮升高是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病情加重的原因之一,检测血清中白介素-18、一氧化氮可作为判断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口腔白斑(leukoplakia)患者血清白介素- 18 (inteleakin- 18,IL-18)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48例白斑患者、1例癌变患者和48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清IL-18水平.结果:白斑组血清IL-18表达水平为(4.27±2.73) pg/mL,正常对照组为(2.06±0.39) pg/mL,白斑组血清IL-18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癌变患者血清IL-18手术治疗后明显降低.结论:IL-18在口腔白斑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白斑患者的血清检测是诊断口腔白斑的敏感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45例冠心病患者为试验组,并选取同期体检的45例无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应用高频超声检查全部患者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EDD)、颈动脉斑块数、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IMT)以及颈动脉斑块积分。结果试验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数、IMT、颈动脉斑块积分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EDD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皮舒张功能、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发病具有紧密联系,两者是临床预防冠心病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白介素-18(IL-18)水平与肾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1年6月大连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9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急性肾损伤(AKI)相关分期标准将AKIⅠ期纳入轻度组(40例),将AKIⅡ期与Ⅲ期纳入重度组(50例)。同时收集同一时间段内未合并肾损伤的4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尿液中的L-FABP、IL-18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尿L-FABP、IL-18水平与肾损伤程度的关系。结果 重度组患者的尿L-FABP、IL-18水平高于轻度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患者的尿L-FABP、IL-1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尿L-FABP、IL-18水平与肾损伤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肾脏损伤程度越严重,尿L-FABP、IL-18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检测冠心病(CHD)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FFA)、脂蛋白a(Lp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CH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关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该院心内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20例为CHD组,选取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20例为正常对照(A)组。其中CHD组又分为单支病变(B)组、双支病变(C)组、多支病变(D)组。酶法检测血清FAA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Lpa和hs-CRP。结果 FFA、Lpa、和hs-CRP在CHD患者中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B、C和D组中FFA、Lpa、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P<0.05),并且FFA、Lpa、和hs-CRP水平在B、C、D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FFA、Lpa、和hs-CRP的水平随着冠脉病变分支的增加而逐渐升高。结论冠心病患者FFA、Lpa、和hs-CRP水平升高,联合检测FFA、Lpa和hs-CRP水平的变化可以较好地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心外膜脂肪(EAT)厚度及CT值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患者151例,其中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者81例,纳入冠心病组,正常者70例,纳入正常冠状动脉组.回顾冠状动脉CTA影像资料,测量冠状动脉周围EAT厚度及CT值.对冠心病患者造影结果进行SYNTAX评分,据此将所有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低积分组(SYNTAX评分≤32分),高积分组(SYNTAX评分>32分).分析EAT厚度及CT值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冠状动脉组EAT厚度低于冠心病组(P=0.007),CT值高于冠心病组(P=0.003).冠心病患者中,低积分组EAT厚度低于高积分组(P=0.009),CT值高于高积分组(P=0.007),经Person相关分析显示,EAT厚度与SYNTAX评分显著正相关(r=0.857,P<0.01),CT值与SYNTAX评分显著负相关(r=-0.835,P<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EAT厚度及CT值与冠心病具有独立相关性.结论 EAT厚度及CT值与冠心病及SYNTAX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对冠心病诊断及病变程度具有潜在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浆白介素-18(IL-1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同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关系。方法:选择80例动脉硬化闭塞症(atherosclerosisobliterans,ASO)患者,利用ELISA法检测ASO治疗前后IL-18、MCP-1血浆水平。结果:ASO患者均存在高IL-18和高MCP-1血症,且与ASO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结果同时表明ASO有效治疗后血浆IL-18、MCP-1基本恢复正常。结论:IL-18、MCP-1同ASO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动态观察IL-18、MCP-1有助于判断治疗效果及有助于探讨ASO的治疗机制。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4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观察组)和44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对照组)接受64层螺旋CT检查,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比较两组肾功能、FBG、LDL-C、HDL-C和TC等相关指标,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两组FBG、LDL-C、HDL-C和TC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BUN和SCr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分与BUN和SCr呈正相关(r=0.638、0.763,P<0.01),对照组中尚未发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分与BUN和SCr存在相关关系(r=0.037、0.080,P>0.05)。结论肾功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的一个较好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高血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8(IL-8)及白介素-18(IL-18)的变化,为进一步明确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预防高血压及高血压急症的发生并改善其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门急诊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分为高血压组及高血压急症组,并随机选择同期来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于清晨空腹时采取静脉血,检查hs-CRP、BNP、IL-8、IL-18、血尿便常规、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颈动脉超声、头颅CT。结果高血压急症组IL-8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及高血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高血压组IL-8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高血压急症组IL-18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及高血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高血压组IL-18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证实了不同程度高血压患者IL-8、IL-18存在一定差异性,有利于及时采取生活方式或药物的调节等手段来防止或推迟高血压及高血压急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