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优选黄蜀葵花滴丸的成型工艺。方法:以药物与基质的配比、基质种类、滴制温度和冷凝柱长度为考察因素,以丸重变异系数和外观质量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黄蜀葵花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结果:优选的工艺条件为药物与基质的配比1:3,基质为聚乙二醇(PEG)4000与PEG6000(1:0),滴制温度为70℃,冷凝柱长度为120cm。结论:优选的工艺合理、可行,制得的滴丸成型率高,形状圆滑,大小均匀,符合滴丸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2.
周维利  赵方军  赵艳霞  公为红 《药学研究》2019,38(5):273-274,279
目的 建立盐酸贝尼地平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 以滴丸的混合、沉降、成形、崩解时限、丸重变异系数等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基质种类、药物与基质比例、冷凝剂种类、药液温度、滴速、滴距和冷却液温度对滴丸成型质量的影响。结果 以聚乙二醇-4000为基质, 药物与基质比例1:17, 药液温度80 ℃,二甲硅油为冷却液,冷却剂温度为(12±2)℃,滴距为10 cm,滴速为每分钟(40±1)滴。时,盐酸贝尼地平滴丸成型质量最好。结论 本实验筛选出的滴丸成型工艺条件制成的滴丸,符合药典规定。  相似文献   

3.
刘永霞  王琰 《药学研究》2016,35(12):709-711
目的:优选心脑欣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以滴丸的外观及圆整度、沉降速度、平均丸重、重量差异限度和滴丸合格率等为评价指标,以正交试验法筛选滴丸基质种类、基质比例、冷凝剂、滴速、滴距、药液温度和冷凝温度等因素对滴丸制备过程中成型工艺的影响。结果以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1:8)为基质,药粉与基质比例为1:2,二甲硅油为冷凝剂,滴速为50滴/ min,滴距为8 cm,药液温度为80℃,冷凝温度为10~12℃为最佳滴制条件。结论以该工艺制成的滴丸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要求,可适用于实验室制备和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4.
正交试验优选断血流滴丸成型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雪梅  薛继雄 《中国药房》2009,(18):1397-1399
目的:优选断血流滴丸的成型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基质种类、浸膏与基质的比例、药液滴制温度为考察因素,以丸重差异RSD值、溶散时限和滴丸成型率为指标,并进行综合评分,优选成型工艺;以滴距、滴速和滴头内外口径为考察因素,以丸重变异系数为指标,优选滴制条件。结果:优选的成型工艺为以PEG6000为基质,浸膏与基质的比例为1∶3,药液滴制温度为75℃;优选的滴制条件为滴距10cm,滴速50~60滴.min-1,滴头内外口径5.0mm、3.0mm。结论:该工艺为断血流滴丸的制备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确立草乌甲素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滴丸的丸形、溶散时间以及滴丸的质量差异系数为评价指标,优选药物与基质配比、药液温度、滴速以及滴头的口径,确定最佳滴制条件.结果 原料药与基质以1∶6∶1.5~1∶8∶2配比,药液温度为(80±1)℃,滴速为50滴/min,滴口内外径为1.32/2.28 mm的滴头为最佳滴制条件.结论 草乌甲素滴丸滴制方法简单、操作容易切实可行,成品率高,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6.
王照友  聂静  王伟  马才敬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1):1633-1634
目的:确立白金降脂减肥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滴丸的丸形、溶散时间以及滴丸的质量差异系数为评价指标,优选药物与基质配比、药液温度、滴速以及滴头的口径,确定最佳滴制条件.结果:原料药与基质以1:6:1.5-1:8:2配比,药液温度为(80±1)℃,滴速为50滴/min,滴口内外径为1.32/2.28 mm的滴头为最佳滴制条件.结论:白金降脂减肥滴丸滴制方法简单、操作容易切实可行,成品率高,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7.
付瑶  郭娜  杨雪  赵娜  张大方 《北方药学》2015,(10):82-83
目的:确定复方芩连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通过滴制法制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对药物与基质种类及用量、滴制温度、滴距等因素进行优选. 结果:复方芩连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条件为:以PEG4000-PEG6000(1:1)为基质,药物-基质比例为1:2.5,二甲基硅油为冷凝剂,药液温度70℃,滴速20~40滴/min,滴距3cm. 结论:优选的滴丸制备工艺方法简便可行,准确、稳定.  相似文献   

8.
黄杨宁滴丸的成型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确立黄杨宁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滴丸的丸形、溶散时间以及滴丸的重量差异系数为评价指标,优选药物与基质配比、药液温度、滴速以及滴头的口径,确定最佳滴制条件.结果:原料环维黄杨星D与基质以0.5:30配比,药液温度为90℃,滴速为50滴·min-1,滴口内外径为1.68/2.74 mm的滴头为最佳滴制条件.结论:本试验优选出的滴制条件切实可行,成品率高,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不同基质与冷却剂、不同药物与基质的比例、不同药液的温度、不同滴头的内外径大小、不同的滴速和漓距以及冷却剂的温度对滴丸漓制的难易程度、丸形、沉降状况以及成丸的溶散时间和滴丸的重量差异系数的影响。方法以漓制的难易程度、丸形、沉降状况以及成丸的溶散时间和滴丸的重量差异系数作为评价标准,对基质和冷却剂的种类、药物与基质的比例、药液温度的选择用正交试验法,对滴头的内外径大小、滴速、滴距以及冷却剂温度的选择用筛选法,优选出最佳试验方案和滴制条件。结果以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1:4)混合液作为基质,冷却剂选择二甲基硅油:液体石蜡(3:2),原料灯盏花素与基质以l:5配比,药液温度为80℃的试验方案为最佳试验方案;以冷却温度为0~5℃,滴口内外径为4.5/7.0mm的滴头。滴口距冷却液面为5cm,滴速30滴/min的滴制条件为最佳滴制条件。结论本试验优选出的试验方案和滴制奈件滴制成的滴丸。成品率高,符合滴丸剂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0.
金杨  王燕 《中国药房》2011,(7):614-615
目的:确立复方岩白菜素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滴丸的溶散时限和外观评分为指标,以基质种类、药物与基质的用量比、药液温度、冷凝剂种类为考察因素,优选最佳成型工艺;以滴丸重量变异系数为指标,以滴头口径、滴速、冷却剂温度、滴距为考察因素,优选最佳滴制工艺。结果:最佳制备工艺是基质为聚乙二醇6000,药物与基质配比为1∶2,药液温度为(70±0.5)℃,冷却剂为液体石蜡,滴头内外径为2.0mm/3.0mm,滴速为60d·min-1,滴距为6cm,冷却剂温度为(10±0.5)℃。结论:该制备工艺稳定、可行、重现性好,所得制剂成型性好。  相似文献   

11.
通心舒滴丸成型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宗建成  张彬 《齐鲁药事》2004,23(4):38-39
目的 通过试验选择通心舒滴丸最佳的成型工艺。方法 以滴丸的溶散时间、丸重差异变异系数及外观质量作为综合评定指标,对药物清膏与基质的比例、基质配比(PEG4 0 0 0与PEG6 0 0 0的比例)、滴速、药液温度以正交试验法实验,优选出滴丸最佳成型工艺。结果 以清膏∶基质 =1∶2 5,PEG4 0 0 0∶PFG6 0 0 0 =1∶1,滴速为 4 5滴·min-1,药液温度为 85℃进行滴制,为最佳成型工艺。结论 本试验筛选出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滴丸外观性状好、溶散度较好,丸重差异小,符合滴丸剂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2.
复方血塞通滴丸成型工艺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复方血塞通滴丸的成型工艺.方法:以丸重变异系数和外观质量作为评价指标,对药物的加入方式、滴速、滴距采用单因素考察,对药物与基质的比例、两种水溶性基质的比例及药液温度的确定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出最佳滴制条件.结果:以聚乙二醇4000(PEG-4000)与聚乙二醇6000(PEG-6000)为基质,甲基硅油:液状石蜡(2:1)混合为冷凝液,90℃药液以20d·min-1滴速、2cm滴距滴入冷凝液中,滴丸成型率最高.结论:本试验优选出的滴丸成型工艺条件制成的滴丸,成品得率高,符合<中国药典>中滴丸剂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选五苓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通过考察滴丸的成型情况,确定冷却剂、冷却温度、滴速及冷却柱长度;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滴丸丸重差异、溶散时限和外观质量为考察指标,对基质比例、载药量、药液熔融温度和滴距4个因素进行研究。结果优选的处方和最佳制备工艺:混合基质中PEG 6000与PEG 4000的比例为3∶1,药物与基质的比例为1∶1,二甲基硅油做冷却剂,冷却剂温度-5~0℃,药液熔融温度为60℃,滴距为6 cm,滴速40滴/m in。结论由本工艺制备的五苓滴丸外观性状好,溶散时限短,丸重差异小,符合滴丸剂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牡荆油滴丸最佳成型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丸重变异、溶解时限、外观质量等为考察指标,研究基质类型、药物与基质配比、药液温度、冷凝剂温度、滴速等因素对滴丸成型工艺的影响,优化成型工艺。结果最佳成型工艺为基质由聚乙二醇6000与聚乙二醇4000混合组成(配比8∶1),药物与基质的配比为1∶7,药液温度为75℃,冷凝液温度为8~10℃,滴速为50滴·min-1。结论该滴丸成型工艺重现性好,工艺简单、可行,适宜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5.
正交试验优选灯盏花素滴丸滴制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宝刚  翟志武  邓淑明 《齐鲁药事》2007,26(11):686-688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滴丸成型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融合情况、稠度、滴制情况,选择了灯盏花素与基质的配比;以制备的灯盏花素滴丸的外观、溶散时限、丸重差异为指标,对不同的基质配比、药液温度、冷凝剂温度、滴距,优选出最佳滴制条件。结果基质中以聚乙二醇6000与聚乙二醇4000比例为2∶3,药液温度为90℃,冷凝剂温度为10~12℃,滴距6cm为最佳。结论本实验筛选出的灯盏花素滴丸的滴制工艺是可行的,符合滴丸剂的质量规定。  相似文献   

16.
氯霉素耳用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苏春梅  梁翠茵  张念  杨红  李琳 《安徽医药》2005,9(3):167-169
目的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PEG-6000为基质,研究氯霉素耳用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通过对氯霉素耳用滴丸制备过程的实验,以滴丸的成型,圆整度,重量差异为筛选指标,以药液的保温温度、滴制速度、药物与基质的最佳配比为主要考察因素,对氯霉素耳用滴丸的制备工艺进行优选.并讨论了影响滴丸成型,圆整度及丸重差异的其他因素.结果药物与基质的最佳配比为1:3、药液温度为80~90℃、滴制速度为50滴/分,为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按照此优化条件制备的氯霉素耳用滴丸成型率最高.结论此制备工艺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不仅适合于氯霉素耳用滴丸的制备,也同样适合于其他滴丸产品的实验室制备及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谢予朋  李平华  闫荟 《中国药房》2009,(27):2112-2113
目的:优选左金滴丸的成型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基质种类、药物与基质的比例、药液温度、冷却剂种类为考察因素,以混合状况、成型情况、溶散时间为指标选取基质和冷却剂;以冷却剂温度、滴头的内外径大小、滴距、滴速为考察因素,以丸重差异变异系数为指标选取滴制条件。结果:最佳成型工艺为以聚乙二醇4000为基质,液体石蜡为冷却剂,冷却温度为12℃,滴头的内外径大小为3.5/4.9mm,滴距为10cm,滴速为25滴.min-1。结论:该工艺稳定、重现性好,所得制剂成型好,可为左金滴丸的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吴人杰  俞忠明  胡英  寿旦  章建民 《中国药房》2011,(19):1767-1768
目的:优选松针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以药物与基质配比、基质种类、滴制温度、冷却剂温度为考察因素,以丸重变异系数、溶散时限、外观质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滴丸的处方和成型工艺。结果:滴丸制备的最佳条件为药物与基质的配比1∶4,基质为PEG4000与PEG6000(1∶1),滴制温度为80℃,冷却剂温度为10℃。结论:该工艺制得的滴丸丸重差异小、溶散时间短、综合质量好。  相似文献   

19.
韩克忠 《齐鲁药事》2013,(11):653-654
目的建立拉西地平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以滴丸的沉降速度、成形、变异系数等为评价指标,探讨了不同基质、冷凝剂、药液温度、滴速、滴距和冷凝液温度对滴丸成型性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了最佳成型工艺。结果以聚乙二醇-6000与聚乙二醇-4000(1∶1)为基质,主药与基质为1∶10,药液温度80℃,滴速40滴·min-1,滴距8 cm,冷却温度10℃时,拉西地平滴丸成型质量最好。结论该工艺适用于滴丸实验室试验和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0.
陈中文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418-420
目的优选田丹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法,从滴丸的溶散时间、丸重变异系数及外观质量为综合评定指标,优选田丹滴丸最佳成型工艺。结果以药物∶基质=1∶3,PEG6000∶F188=1∶2,滴速为40滴/min,药液温度为85℃,冷凝液温度5℃时制得的滴丸成型性较好。结论制得的滴丸溶散时限、圆整度及丸重均符合质量要求,该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