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胺酸(Hcy)水平的变化和可溶性CD40L(sCD40L)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42例急性心梗患者进行了血清Hcy和血清sCD40L检测,并与40例正常健康人做比较.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cy与sCD40L水平非常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Hc...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轻中型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的变化,并探讨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68例脑梗死患者(其中轻型32例、中型36例)及35例正常对照组血清sCD40L的浓度。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sCD40L的水平分别为轻型(1764.16±320.36)ng/ml,中型(2658.56±515.46)n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389.60±243.47)ng/ml,中型脑梗死患者血清sCD40L的水平显著高于轻型脑梗死患者水平。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sCD40L水平异常,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可通过血清sCD40L水平来估测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进而预测脑梗死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中可溶性CD4 0配体 (sCD4 0L)的变化 ,并探讨其与血脂各组份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12 9例冠心病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组 4 6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组 37例 ,稳定性冠心病组 4 6例 )及 30名正常对照者血清sCD4 0L的浓度。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sCD4 0L水平 [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心绞痛组分别为 (2 .99± 2 .19) ,(2 .2 3± .0 .6 7)ng/ml]显著高于稳定性冠心病组 [(1.12± 0 .4 2 )ng/ml,P <0 .0 5 ]和正常对照组 [(0 .89± 0 .5 5 )ng/ml,P <0 .0 5 ],而在稳定性冠心病组和NS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sCD4 0L水平与ApoB10 0 (r =0 .15 9,P =0 .0 4 6 )呈正相关 ,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 (r = 0 .192 ,P =0 .0 15 )。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sCD4 0L水平明显升高 ,这可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有关 ,且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sICAM-1)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CS组48例、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SCHD)组38例和30例对照者血清中sCD40L和sICAM-1水平.结果ACS组患者血清sCD40L、sICAM-1水平明显高于SCHD组患者和对照者(均P<0.01),且血清sCD40L水平与sICAM-1显著相关(r=0.436,P<0.01).结论血清sCD40L可能通过上调sICAM-1表达而参与ACS的发病过程,并可作为ACS临床预测炎症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可溶性CD40配体(sCIMOL)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分析(ELISA)及微粒子增强透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ACS组的血清sCD40L和hs-CRP水平,并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D术对其的影响。结果(1)ACS组血清hs-CRP及sCIMOL水平均高于SAP及对照组(P〈0.01),SAP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2)相关分析显示血清sCD40L水平与hs-CRP呈正相关(r=0.787,P〈0.001);(3)SAP和ACS组PCI术后血清hs-CRP、sCD40L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结论ACS组患者血清hs—CRP、sCD40L水平显著增高,提示冠心病的不稳定状态,可能有助于临床识别和预测ACS。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IA)对入选的60例ACS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UA)4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2例的外周血sCD40L水平进行检测,及60名正常对照者血清sCD40L的浓度进行检测。结果:ACS组血清sCD40L水平明显较对照组高(P<0.01);AMI血清sCD40L明显高于UA组高(P<0.05);随访期ACSsCD40L增高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结论:sCD40L的升高在ACS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是反应斑块不稳定性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血浆中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的表达,探讨其与AML发生、发展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酶联吸附法检测34例AML患者(初治病例31例,复治病例3例)、正常对照20例血浆中sCD40L水平。结果 1.AML患者血浆sCD40L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0.01)。2.AML患者化疗前组sCD40L水平低于化疗后组(<0.01)。3.AML患者化疗后组sCD40L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0.01)。结论 sCD40L在AML患者血浆中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化疗后较化疗前血浆水平升高,表明sCD40L有可能能参与3AML的发生、发展,有进一步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iabetes nephropathy,DN)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oluble CD40 ligand,sCD40L)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尿微量清蛋白排泄(UAER)将9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A)组、早期糖尿病肾病(B)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C)组,别选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D)组,分别测定各组血清sCIMOL和HbAlc水平。结果:4组之间血清sCD40L和HbAle水平有明显的差异(P〈0.05)且血清sCD40L和HbAle水平呈正相关(r=0.89,P〈0.01)、HbA1c与UAER相关(r=0.56,P〈0.05)。结论:DN患者血清sCD40L水平升高,且与HbAle水平呈正相关,sCD40L、HbA1c与糖尿病肾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与单个核细胞核因子kappa B(NF-κB)活性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ACS组32例、稳定性心绞痛组20例及正常对照组20例外周血清sCD40L的浓度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的活性。结果 ACS组外周血清sCD40L的浓度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的活性均高于SAP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血清sCD40L水平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的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CD40L可能通过促进NF-κB的活化而导致各种促动脉粥样硬化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生成,最终促使AC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患者血清sCD40L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3,28(6):611-614
  相似文献   

11.
姚晓东 《中外医疗》2009,(2):102-103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的变化,了解其对斑块稳定和免疫炎症抑制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7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7)和丹红注射液治疗组(n=39),对照组患者给予扩冠、抗凝、调脂、溶栓(或PCI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疗程均为2周。测定治疗前后血清sCD40L水平的变化。结果丹红注射液治疗组血清sCD40L水平(2.14±0.37ng/mL)较治疗前(3.46±0.42ng/mL)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治疗前后(3.39±0.49ng/mL,2.82±0.57ng/mL)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予以丹红注射液治疗,可明显降低sCD40L的水平,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从而改善该病进程。  相似文献   

12.
曾知恒  吴海珊 《广西医学》2004,26(11):1591-1593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同亚型间的血清可溶性CD4 0配体 (sCD4 0L)浓度变化及其与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 1(sICAM - 1)和血浆可溶性E -选择素 (sE selectin)浓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 5 2例冠心病患者血清sCD4 0L、血浆sICAM - 1、sE selectin浓度 ,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组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之间进行对比 ,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ACS组血清sCD4 0L浓度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 (P <0 0 1) ,SAP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ACS组、SAP组血浆sICAM - 1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vsP <0 0 5 ) ,ACS组显著高于SAP组 (P <0 0 1)。ACS组血浆sE selectin浓度显著高于SAP组 (P <0 0 5 )和对照组 (P <0 0 1) ,SAP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sCD4 0L、sICAM - 1和sE selectin可能与ACS的发生有关 ,sCD4 0L可能通过上调黏附分子的表达而促进ACS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olubleCD40 ligand,sCD40L)和抗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抗体(oxLDL-Ab)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测定189例糖尿病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sCD40L和oxLDL-Ab水平,189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大血管病变组与无大血管病变组,比较三组间sCD40L和oxLDL-Ab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血清sCD40L与oxLDL-Ab水平较高,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血清sCD40L与oxLDL-Ab水平高于糖尿病无血管病变组,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P0.01),且sCD40L与oxLDL-Ab水平具有一定的正相关(r=0.78,P0.05)。结论 sCD40L与oxLDL-Ab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联合检测可能对早期动脉硬化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小板表面CD40L和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 选取ACS患者52例(心肌梗死14例、不稳定心绞痛18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3例,同时选取10例健康成人作对照.分别应用流式细胞术和ELISA法测定血小板表面CD40L及血清sCD40L水平.随访ACS患者1月,测定其血清sCD40L水平.结果 FCM测定结果显示,AMI组和UA组血小板表面CD40L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A组及对照组(P<0.05),UA组CD40L水平显著高于AMI组(P<0.05),SA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别;ELISA测定血清SCD40L结果显示,AMI组和UA组血清sCD40L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A组及对照组(P<0.05).AMI组sCD40L水平显著高于UA组(P<0.05),SA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别.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表面CD40L表达增加,血清sCD40L水平升高,因此CD40L可能成为预测斑块稳定状态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浆中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探讨sCD40L、MMP-9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发生的关系,评价血浆sCD40L及MMP-9水平作为粥样斑块破裂的血浆学指标意义。方法: 选取ACS患者48例,稳定型冠心病(SCHD)患者17例及正常对照组15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sCD40L、MMP-9水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ACS患者血浆sCD40L水平均显著高于SCHD组和对照组(P<0.01),ACS患者血浆MMP-9水平亦显著高于SCHD组和对照组(P<0.01),ACS患者血浆sCD40L与MMP-9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浆sCD40L和MMP-9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与不稳定粥样斑块破裂密切相关,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的变化,了解其对斑块稳定和免疫炎症抑制的影响.方法 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治疗组(n=33)和他汀类治疗组(n=17),测定治疗前后血清sCD40L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血清治疗前后sCD40L水平明显下降,通心络组下降34.6%,他汀类组下降33.4%,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两组用药前比较和用药后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予以通心络胶囊治疗一疗程,可明显降低sCD40L的水平,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通心络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对血清sCD40L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的变化,了解其对斑块稳定和免疫炎症抑制的影响。方法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治疗组(n=33)和他汀类治疗组(n=17),测定治疗前后血清sCD40L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血清治疗前后sCD40L水平明显下降,通心络组下降34.6%,他汀类组下降33.4%,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两组用药前比较和用药后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予以通心络胶囊治疗一疗程,可明显降低sCD40L的水平,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CD163)的表达水平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在冠心病(CHD)中的意义,并探讨CD163和sCIMOL与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按照WHO关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并结合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选择84例冠心病(CHD)患者和20例非冠心病(NCHD)作为研究对象。84例CHD分为三组: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24例。四组患者均在入院当天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全血单核细胞表面CD163表达水平(mfi)。采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标本中的sCD40L水平(ng/ml)。同时测定ESR、CRP。结果四组患者CD163和sCIMOL水平有明显差异(P〈0.01)。CD163的表达水平在AMI组[(85.38±6.89)mfi]明显高于UA组的(65.18±5.52)mfi(P〈0.001)、SA组的(45.26±4.73)mfi(P〈0.001)和NCHD组的(20.95±3.42)mfi(P〈0.001),UA组明显高于SA组和NCHD组(P〈0.001),SA组明显高于NCHD组(P〈0.001)。sCD40L水平在AMI组[(8.48±4.13)ng/Ml]和UA组[(8.72±4.26)ng/mL]明显高于SA组的(4.36±2.68)ng/mL(P〈0.01)和NCHD组的(4.12±1.96)ng/mL(P〈0.01)。CD163的表达水平与sCD40L、ESR和CRP显著正相关(r=0.837,P〈0.001、r=0.722,P=0.001和r=0.734,P=0.001)。结论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的CD163和sCD40L的水平不同,随着冠心病病情加重,CD163和sCD40L的水平逐渐升高,可作为判断冠心病临床类型、评估冠心病危险性的指标。CD163与sCD40L、ESR和CRP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动态观察心房纤颤(AF)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3例AF患者及20例对照,用ELISA法检测血清sCD40L水平,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水平;AF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术,动态观察术前及术后0、12、24 h研究指标的变化。结果①与射频消融术前相比,sCD40L、hs-CRP在术后0、12、24 h均明显降低(P<0.05);射频消融术后0、12、24 h 3组间相互比较,sCD40L及hs-CRP随术后时间的延长而呈下降趋势,但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sCD40L及hs-CRP水平低于AF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sCD40L及hs-CRP对临床AF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炎症机制可能在AF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杨敏  陈琦  黄丽娟 《重庆医学》2012,41(2):131-132,134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血浆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与sCD40L表达、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用ELISA检测40例NHL患者(NHL组)和1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VEGF、sCD40L水平,以及NHL患者化疗后VEGF、sCD40L水平变化。分析NHL患者血浆中VEGF与sCD40L表达水平、临床意义和相关性。结果化疗前NHL组患者VEGF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而血浆sCD40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NHL化疗缓解组sCD40L在化疗后上升,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VEGF化疗后下降,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化疗前VEGF与sCD40L表达无相关性(P>0.05);sCD40L在首疗程化疗间歇期末达完全缓解(CR)组仍低于对照组(P<0.001);VEGF在首疗程化疗间歇期末达CR组仍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VEGF、sCD40L可能与NHL的发病及预后有关,VEGF、sCD40L正常可作为NHL化疗停药的指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