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65例接受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的直肠癌病人术前行心理护理和细致的皮肤、肠道准备,术后仔细观察基本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各种引流物的性状以及量的改变,通过保持肛门清洁,调节饮食,指导坐浴和缩肛运动和造瘘口的护理,本组患者术后无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发生,肛门括约肌收缩功能存在,造瘘口生机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经肛门放置蕈状管是否可以有效预防吻合口瘘.方法:将2007年3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宝鸡市中医医院普外科施行的136例根治性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术后给予经肛门于齿状线上2 cm放置蕈状管处理,对照组不做处理,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均进行肛门直肠静息压测定,并于术后观察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结果: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Dukes分期在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组直肠静息压力显著低于对照组[(1.38±0.25) kPa vs (3.67±0.39)kPa,P< 0.01].实验组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2% vs13.5%,P< 0.05).结论:直肠癌术后经肛门放置蕈状管可以有效预防根治性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增加手术安全性.放置蕈状管后直肠静息压力显著下降,可能是导致吻合口瘘发生率显著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秋花 《全科护理》2009,7(33):3040-3041
[目的]探讨26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术后通过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切口渗液情况、引流液的性质和量,观察是否有术后出血、吻合口瘘及术后梗阻的发生;观察切口有无红、肿、热、痛,防止感染;关注进食情况,观察有无胃排空延迟。[结果]本组1例出现吻合口瘘,2例胃排空延迟,1例切口感染,经过及时对症护理,全部康复。[结论]对胃大部切除病人严密观察和护理可以预防和减少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并发症前兆症状出现者及时观察和处理,可以阻止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6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术后通过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切口渗液情况、引流液的性质和量,观察是否有术后出血、吻合口瘘及术后梗阻的发生;观察切口有无红、肿、热、痛,防止感染;关注进食情况,观察有无胃排空延迟.[结果]本组1例出现吻合口瘘,2例胃排空延迟,1例切口感染,经过及时对症护理,全部康复.[结论] 对胃大部切除病人严密观察和护理可以预防和减少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并发症前兆症状出现者及时观察和处理,可以阻止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5.
笔者回顾分析8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病人经腹腔镜下全结肠直肠切除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认为术前加强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心肺功能训练、肠道清洁排空;术后加强营养支持,术中截石位并发症的观察,加强吻合口瘘、排尿困难、腹泻等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肛门置管预防左半结肠、直肠外伤及肠梗阻患者一期手术后吻合口瘘及腹腔感染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10例左半结肠、直肠外伤及肠梗阻患者进行一期手术,术中采用经肛肠腔内吻合口上下置管引流,观察术后吻合口瘘及腹腔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本组10例患者均获治愈,无一例发生缝合处或吻合口瘘、肠梗阻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肛门置管引流可有效预防左半结肠、直肠外伤及肠梗阻患者一期手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可起到结肠造口、转流粪便的功能,提高一期手术安全性,减少手术创伤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对19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患者均顺利出院.认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监测呼吸、循环状况,密切观察有无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控制血糖,加强营养支持和基础护理,有利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8.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2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勤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5):1162-1163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1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加强围手术期心理护理、营养支持、病情观察、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等措施。结果:6例患者术后手术吻合口愈合良好,胆瘘4例,胰瘘2例。结论:精心的护理和严密的病情观察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的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结肠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从1990年12月至2002年12月行结肠切除术的患者544例。结果:544例结肠切除术,发生吻合口瘘27例。其中回肠结肠吻合术患者98例,发生吻合口瘘2例,182例结肠结肠吻合术患者,8例患者发生吻合口瘘。266例结肠、直肠吻合术患者中,17例患者发生吻合口瘘。结论:腹腔感染、急症手术及肠道准备、手术技术操作等均可明显影响结肠切除术后吻合口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低位结肠、直肠或肛管吻合术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方法 对239例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患者术前口服无渣肠内营养制剂、缓泻剂进行肠道准备;术中盆腔外吻合口放置引流管并维持其通畅,术后定期观察盆腔外引流管引流物的色泽和性质,保持肛门清洁、调节饮食,指导患者坐浴和缩肛训练。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吻合口狭窄1例、无张力膀胱3例、肺部感染5例,均经治疗后缓解。所有患者术后肛门括约肌控便功能良好,临床疗效满意。结论 加强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患者囤手术期处理定期观察盆腔外引流物的色泽、性质对及早发现手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经腹前切除(Dixon)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利用双吻合器行低位直肠癌经腹前切除术的183例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5例,出血3例,切口感染6例,排便功能障碍3例,尿潴留2例.结论:低位直肠癌经腹前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可通过完善的术前准备和术后密切的病情观察、细致的治疗与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直肠癌前切除术后肛门内置引流管减压引流预防吻合口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行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在肛门内放置前段带气囊肛管减压引流的4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术后肛门内不放置引流管的5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及瘘后二次手术率。结果观察组48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2.08%),对照组54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7例(12.96%),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吻合口瘘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出院,无二次手术;对照组有5例患者行二次手术治疗,观察组二次手术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带气囊肛管对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有支撑保护作用,可减少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并可降低吻合口瘘的二次手术率。  相似文献   

13.
总结246例先天性无神经节细胞症患儿行经肛门直肠结肠切除斜行吻合术的护理经验。通过术前予心理护理、肠道准备2周~3周,改善患儿营养状况,治疗肠道炎症,完善术前检查;术后加强生命体征观察、出入液量监测、管道安全及护理、肠外营养支持,密切观察腹部体征及肠功能恢复情况,观察有无肠吻合口瘘、出血、盆腔感染等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做好住院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本组患儿住院期间出现吻合口瘘1例,出血1例,盆腔感染1例,出院后1年内发生小肠结肠炎5例,经精心治疗及护理,均痊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Whipple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术后发生胰肠吻合口瘘1例,给予及时处理后痊愈出院;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无一例死亡.[结论]对Whipple术后病人严密观察和预防性处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 目的 通过对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并发症的汇总,分析发病原因,总结护理要点,提高临床诊疗和护理水平。 方法 收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1年接受直肠前切除术的患者信息,统计吻合口漏的发生率,相关风险因素,治疗方式以及护理经验。 结果 总计行结直肠癌手术1500余例,其中发生吻合口漏共30例。贫血,糖尿病,术前行辅助放化疗是其发生的临床危险因素。治疗方面,手术造瘘10例,双腔管冲洗引流16例,冲洗失败转为手术造瘘4例。早期漏(≤3天)是导致腹膜炎的主要预测指标,也是需要急诊手术冲洗造瘘的主要原因。护理方面需要强调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护理,对于患者吻合口漏表现的监护,冲洗引流液的配置和引流管护理,以及造瘘口的护理和心理疏导。结论 吻合口漏是直肠癌前切除术的主要并发症,需要临床密切监护和治疗,在护理方面强调心理护理和疏导以及专业的护理知识。  相似文献   

16.
2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25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方法术后通过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进出量等,防止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发生;严密观察腹部体征、切口渗液、引流液性质、淀粉酶胆红素指标,以及有无胰瘘、胆瘘、吻合口瘘发生;观察切口有无红、肿、热、痛,防止感染;及时胸部物理治疗,适当活动防止肺部感染、肠粘连等并发症;密切观察有无高度腹胀,警惕腹腔间室综合征(ACS)出现;定时监测血糖,防止高血糖或低血糖;适当下肢运动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关注进食情况,观察有无胃排空延迟。结果本组2例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前兆,1例胰瘘,1例胆瘘,1例切口感染,2例胃排空延迟现象,均予及时对症护理。结论对Whipple术后患者严密观察和预防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并发症前兆症状出现者及时观察和处理,可以阻止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17.
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和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内括约肌切除术(ISR)在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5年8月4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手术资料,全部患者均行ISR。术后应用病理大切片技术检测环周切缘有无癌浸及其程度,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评估排便功能。结果:环周切缘有癌浸润2例。术后并发症:大便失禁30例,但患者均于1周内恢复;吻合口瘘2例;吻合口狭窄2例;术后肿瘤复发2例,均再次手术切除;肝转移癌并死亡1例。38例患者术后排便功能指标、直肠测压结果均于术后9个月时趋于正常,其余3例患者于术后18个月时趋于正常,1例于术后15个月死亡。结论:ISR能为低位直肠癌患者保留肛门,在保证手术根治性效果的同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并获得较满意的排便功能。  相似文献   

18.
3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总结了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观察与护理措施的要点为:引流管的观察护理,血糖代谢的改变与监护,营养支持,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的要点在于:内出血的观察、胰瘘、胆瘘、腹腔感染等。  相似文献   

19.
刘兰英  袁敏 《现代护理》1998,4(5):19-20
经腹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常用于治疗胃上部癌。术后食管胃吻合口展(以下简称吻合口瘘)是本手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我们遇到2例,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病人顺利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于下。1临床资料自1986年4月~1996年9月行经腹近端胃大部切除术30例,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6天、7天并发吻合口瘘,均瘘入胸腔。经行胸腔闭式引流,分别住院6个月、l年治愈出院。2护理体会2.回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吻合口疾。2.1.互术后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区分是手术热还是感染导D起的体温异常。手术热一般发生在术后5天之内,体温波动在对.5"C~3…  相似文献   

20.
<正>吻合口瘘是结直肠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增加其他手术并发症的同时常会导致二次手术、住院时间延长、病情加重、治疗费用增加甚至死亡率的增加。保护性造口对结直肠切除术后的吻合口具有保护作用,可以减轻局部和全身症状,促进吻合口瘘的愈合,降低再手术率和死亡率。然而保护性回肠造口本身可伴有水电解质紊乱、造口周围皮肤炎等并发症,回纳造口时亦伴有切口感染、肠梗阻甚至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因此是否常规行保护性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