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复方甘草酸苷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TNF-αIL-1和IL-6表达水平的影响,以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给大鼠右后足跖部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建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动物模型(AA),在致炎后第14d,大鼠继发性关节炎出现.开始在治疗组AA大鼠腹腔注射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2mg...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4、IL-10和IL- 17水平,来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对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Ⅰ组)、模型组(Ⅱ组)和治疗组(Ⅲ组),各15只.给Ⅱ组与Ⅲ组大鼠足跖部注射完全弗氏佐剂建立关节炎模型,Ⅰ组给予同剂量生理盐水.在建立模型后,Ⅲ组腹腔注射复方甘草酸苷干预,Ⅰ组和Ⅱ组给予同剂量等疗程生理盐水.用酶联免疫法对大鼠血清中IL-4、IL- 10及IL- 17水平进行检测.结果:Ⅲ组IL-4、IL-10水平明显高于Ⅱ组(P<0.05),IL- 17水平明显低于Ⅱ组(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可降低血清中IL- 17的表达水平,升高IL-4、IL-10的表达水平,对佐剂性关节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亚油酸和亚油酸甲酯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用弗氏完全佐剂建立大鼠关节炎模型(AA),观察亚油酸及其甲酯对AA大鼠足肿胀的抑制作用和对血清中IL-1β和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亚油酸及其甲酯能显著减轻关节肿胀,并能显著降低血清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结论亚油酸及其甲酯对佐剂性关节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红霉素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TNF-α、IL-10、IL-17水平的影响,探讨红霉素的干预效果。方法:将Wistar雌性大鼠45只分为3组:对照组予以0.9%氯化钠注射液0.1mL于大鼠足跖部,模型组及治疗组予以0.1%弗氏完全佐剂0.1mL注射于大鼠足跖部,第6、12天予以加强免疫。治疗组造模14天后予腹腔注射红霉素注射液50mg/kg每日一次,连续10天;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于造模30d后处死大鼠,采集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TNF-α、IL-10、IL-17浓度。结论:红霉素可降低大鼠血清中TNF-α、IL-17的水平,升高IL-10的水平,对佐剂性关节炎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金伟  董涛  栾春燕  赵存新  张银华 《中国药房》2011,(11):1035-1036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葛根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复方甘草酸苷、葛根素、联合治疗4组。检测治疗4周前后各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IL-6、TNF-α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各组患者血清ALT、AST、IL-6、TNF-α水平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复方甘草酸苷组、葛根素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联合治疗组较对照组、复方甘草酸苷组、葛根素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葛根素能显著降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从而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鬼针草总黄酮(TFB)对急性炎症的保护作用与可能机制.方法:二甲苯诱导急性小鼠耳肿胀,检测耳肿胀度和血清TNF-α、IL-1、IL-6、IL-8含量;氟氏完全佐剂诱导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原发性炎症,检测足肿胀度和血清TNF-α、IL-1、IL-2、IL-6、IL-8含量,HE染色观察炎症关节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关节软骨组织ASIC1a蛋白.结果:小鼠急性耳肿胀和AA大鼠原发性炎症中,模型组动物血清TNF-α、IL-1、IL-6和IL-8含量均明显升高,TFB(100、200mg/kg)灌胃给药能降低小鼠耳肿胀度和血清TNF-α、IL-1、IL-6、IL-8含量,TFB(67、133mg/kg)可以升高AA大鼠血清IL-2的含量.TFB灌胃给药可以使AA大鼠关节炎性细胞减少,改善病理变化.在AA大鼠原发性炎症中模型组大鼠关节软骨组织ASIC1a表达明显升高,TFB(67、133 mg/kg)组ASIC1a的表达明显降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A大鼠原发性炎症中ASIC1a与血清TNF-α、IL-1、IL-8含量呈正相关.结论:TFB对急性炎症具有保护作用,其抗炎机制可能与调节炎症介质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实验大鼠应用丹皮酚,并检测治疗后实验大鼠IL-1β、TNF-α水平,得出丹皮酚对RA的作用,探讨丹皮酚针对RA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弗式完全佐剂的实验方法,制备佐剂性类风湿性关节炎(AA)的大鼠模型,一周后对实验大鼠应用低剂量丹皮酚(8mg/kg)、以及高剂量丹皮酚(32mg/kg)每日1次,一共应用21d.治疗后,应用了丹皮酚的RA大鼠对足肿胀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采用ELISA方法,得出RA实验大鼠IL-1β、TNF-α的水平.结果: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在造模15d后立即出现了后肢的足肿胀,关节炎指数升高(P<0.05);实验显示丹皮酚很明显使实验大鼠的对侧足的肿胀时间延后,并减轻RA实验大鼠足的肿胀度(P<0.05),并且高剂量丹皮酚可以减少IL-1β、TNF-α水平(P<0.05).结论:对患有RA的实验大鼠应用丹皮酚可以降低IL-1β和TNF-α的水平,提示丹皮酚可以抑制RA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申保生  高海丽  宋新文 《中国药房》2006,17(21):1646-1647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12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2例)采用一般护肝治疗,治疗组(6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疗程均为12wk。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肝功能恢复较快,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能显著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水平,从而保护肝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瘦素(leptin)在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血清中的表达,以及与TNF-α的关系,以探讨leptin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给大鼠右后足足跖部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建立类风湿关节炎(RA)的动物模型-AA。用放免法(RIA)测定AA大鼠血清中leptin,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AA组大鼠血清中leptin水平高于正常组,TNF-α水平高于正常组,且血清中leptin的表达水平与TNF-α呈显著正相关。结论:AA大鼠血清中leptin水平增高,并与TNF-α呈显著正相关,leptin可能参与了RA的发病,为RA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TNF-α、IL-10、IL-17水平的影响,来研究阿魏酸钠的干预效果。方法:将清洁级雌性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给予以0.9%氯化钠注射液0.1mL于大鼠足跖部,模型组和药物治疗组分别给予0.1%完全弗氏佐剂0.1mL注射大鼠足跖部,在6、12d后予以加强注射免疫。药物治疗组在造模2周后予腹腔注射阿魏酸钠,以50mg/kg每日一次,连续12d;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分别给予同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于造模32d后断头处死大鼠,采集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IL-15、IL-23、TGF-β浓度。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血清IL-15、IL-23水平升高,TGF-β水平降低,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IL-15、IL-23表达水平明显降低,TGF-β表达水平上调。结论:阿魏酸钠可降低大鼠血清中IL-15、IL-23的水平,升高TGF-β的水平,对佐剂性关节炎有治疗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重组人内抑素(endostatin,ES)对大鼠佐剂关节炎(AA)血清中IL-1、Leptin表达水平的影响,以探讨endostatin对大鼠佐剂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给大鼠右后足跖部皮内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建立类风湿关节炎的动物模型(AA)。在致炎后第10天,大鼠继发性关节炎出现。开始在治疗组AA大鼠皮下注射内抑素2.5mg/kg,连续7d。直至第24天对大鼠足爪肿胀度的抑制有显著性时,用放免法(RIA)测定治疗组AA大鼠血清中IL-1、Leptin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AA大鼠血清中IL-1水平低于造模组,Leptin水平低于造模组,且血清中Leptin的表达水平与IL-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重组人内抑素对大鼠佐剂关节炎的继发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内抑素2.5mg/kg对AA大鼠血清中的IL-1、Leptin的表达水平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血清中Leptin的表达水平与IL-1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亚油酸和亚油酸甲酯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用弗氏完全佐剂建立大鼠关节炎模型(AA),观察亚油酸及其甲酯对AA大鼠足肿胀的抑制作用和对血清中IL-1β和TNF -α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亚油酸及其甲酯能显著减轻关节肿胀,并能显著降低血清中IL-1β和TNF -α的含量.结论 亚油酸及其甲酯对佐剂性关节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独活寄生合剂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血清中IL-1β、IL-15及TGF-β1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独活寄生合剂对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组、独活寄生汤治疗组、强的松治疗组,每组10只,2周后,处死全部大鼠,断头取血,检测血清中IL-1β、IL-15及TGF-β1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血清IL-1β、IL-15水平升高,TGF-β1水平降低,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IL-1β、IL-15表达水平明显降低,TGF-β1表达水平上调。结论:独活寄生合剂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1β、IL-15的表达,上调TGF-β1的表达水平,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当归四逆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血清中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究其通过TLR/Beclin-1信号通路影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调控机制。方法:SPF级Wistar大鼠共60只,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当归四逆汤治疗高、中、低剂量组共6组,每组大鼠各10只。实验组大鼠均采取足跖内部位皮下注射0.1 mL弗氏完全佐剂建立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大鼠。造模成功后5 d,分别按照剂量4、16、8 g~·kg~(-1)剂量灌胃给予模型动物当归四逆汤;阳性对照组大鼠给予甲氨蝶呤2.7 mg~·kg~(-1)灌胃治疗;空白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大鼠给予等容积5 mL蒸馏水灌胃,各组每天均给药1次,连续给药3周。末次给药24 h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大鼠外周血TNF-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肿瘤坏死因子α)、IL-1β(interleukin-1β,白介素1β)、IL-6(interleukin-6,白介素6)表达水平;HE染色检测不同组大鼠的关节组织病理表现;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组大鼠关节组织中TLR,Beclin-1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造模后,各造模组大鼠AI积分明显增高,且外周血清中TNF-α、IL-1β、IL-6炎性因子的含量明显增长(P0.05);关节组织中TLR、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当归四逆汤治疗组及阳性对照组的大鼠在治疗后AI积分明显降低,而且外周血清中TNF-α、IL-1β、IL-6含量明显降低(P0.05);关节组织中TLR、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当归四逆汤治疗组大鼠具有剂量依赖性(P0.01)。结论:当归四逆汤可有效调控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炎性因子含量,调节TLR/Beclin-1信号蛋白标表达,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大鼠关节组织起到有效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骨化三醇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血清中TNF-a、IL-4和IL- 10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骨化三醇对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雌性大鼠4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组,骨化三醇治疗组,每组15只,2周后,处死全部大鼠,断头取血,检测血清中TNF-a、IL-4和IL- 10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6.
阚晶  李俊  冯利杰 《安徽医药》2011,15(11):1348-1351
目的研究苦参素(OM)对大鼠佐剂型关节炎(AA)的影响,并探讨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弗氏完全佐剂(FCA)诱导AA大鼠模型,检测大鼠足爪肿胀度、多发性关节炎指数(AI),HE染色观察关节病理学改变,放免法检测血清IL-1β、TNF-α水平。结果 OM(60、120 mg.kg-1)剂量组能明显抑制AA大鼠继发性足肿胀,改善膝关节的病理学病变,使AA大鼠血清IL-1β、TNF-α水平显著下降。结论 OM对AA大鼠有治疗作用,调节体内细胞因子IL-1β、TNF-α的水平可能是其治疗AA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治疗作用,初步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AA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组,EGb761低、中、高(50,100,200 mg.kg-1)剂量组。弗氏完全佐剂致AA后d 12,大鼠出现继发性炎症,分别灌胃给予雷公藤多苷和EGb761,连续16 d;在不同的时间点检测大鼠继发侧关节肿胀度;致炎d 28处死大鼠,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光学显微镜观察关节病理变化。结果:EGb761可明显减轻继发性AA大鼠足爪的肿胀度;降低大鼠血清中IL-1β和IL-6含量;升高大鼠血清中IL-4和IL-10含量。结论:EGb761对大鼠继发性AA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促炎因子IL-1β和IL-6的产生和释放以及促进抑炎因子IL-4和IL-10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中药有效成分雷公藤多甙(TG)和人参皂苷(GS)配伍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关节炎的疗效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分为5组.TG组、GS组、TG+GS组分别给予TG 8 mg/(kg·d)、GS 80 mg/(kg·d)、TG 8 mg/(kg·d)+GS 80 mg/(kg·d)灌胃,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造模后21、42天观察各组关节炎指数(AI)的变化;采血、分离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TNF-α、IL-1β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MIF含量.观察踝关节病理变化.结果 造模后第42天,TG组、GS组、TG+GS组AI变化值与模型组比较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各用药组血清TNF-α、IL-1β和MIF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P<0.01),TG+GS组IL-1β和MIF下降更为明显(P<0.01).各用药组踝关节病理改变较模型组有减轻趋势,但病理积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配伍GS可明显增强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关节炎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NF-α、IL-1β和MI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风湿痛消丸对弗完全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血清中5种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造模组、治疗组,雌雄各半,将弗完全佐剂0.1 mL注于造模组、治疗组的大鼠右后肢足跖内;造模15天后给药;按0.375 g·kg-1给药15天后,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白介素(IL)-1、IL-4、IL-10、类风湿因子(RF)、肿瘤坏死因子(TNF-α)这5种细胞因子。结果治疗组大鼠的血清中IL-1、RF、TNF-α的水平,与造模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而IL-4、IL-10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风湿痛消丸对AA大鼠血清中5种细胞因子有一定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小干扰RNA(siRNA)真核表达载体对胶原性关节炎(CIA)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构建TNF-α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并注射CIA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空载体组、TNF-α-siRNA1组和TNF-α-siRNA2组,每组6只,各组分别尾静脉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pGFP-V-RS空载体、TNF-α-siRNA1真核表达载体和TNF-α-siRNA2真核表达载体。另设6只未造CIA模型只注射PBS的大鼠为空白组。于注射后1、5、9和13 d采血,ELISA检测血清中IL-1的变化;注射后13 d处死大鼠,RT-PCR检测TNF-α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注射第1、5、9和13天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1的表达水平高于空白组(P<0.05),注射第1、5和9天TNF-α-siRNA1组和TNF-α-siRNA2组IL-1的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和空载体组(P<0.05);注射后第13天模型组大鼠全血中TNF-α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TNF-α-siRNA1组和TNF-α-siRNA2组mRNA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和空载体组(P<0.05)。结论 TNF-α的特异性siRNA能抑制TNF-αmRNA和IL-1的表达水平,从而为类风湿关节炎的基因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