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4.
目的 探讨提高新毕业护士专业英语水平的培训方法。方法 对53名新毕业护士进行为期半年的专业英语强化培训。在精心挑选教师的基础上。自选教材.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及提问式、小组情景表演和笔试等方式进行考核。结果 24.5%学员认为培训很有必要,56.6%认为有必要;培训结束后学员认为专业英语、公共英语、口语水平均有较大提高;培训前后考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强化护理专业英语培训是临床医学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提高了学员英语学习兴趣及水平。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英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在护理查房中运用概念图对培养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效果。方法将40名儿科护士按病区分为传统查房组(20名),采用传统模式进行护理查房;概念图查房组(20名)运用概念图进行护理查房。两组均每个月查房1次,持续12个月。采用评判性思维测评量表(CTDI-CV)测量干预前后两组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实施前两组评判性思维总分及各特质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后两组评判性思维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概念图查房组除寻找真相和认知成熟度外,其他特质和总分较传统查房组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在护理查房中运用概念图,可开放思想,增强临床护士的求知欲和分析能力及系统化能力,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改良迷你临床演练评量(Mini CEX)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3名新入职护士按入职时间分为两组,2014年8月新入职护士95名为对照组,201 5年8月新入职护士108名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模式进行培训,实验组在常规培训模式基础上融入改良Mini-CEX的带教与考核.两组培训周期为1年,培训周期结束对进行理论及操作技能考核.结果 实验组理论及操作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实验组新护士对Mini-CEX培训模式的满意率为95.37%~99.07%.结论 将改良Mini CEX融入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能够获得“以评促学”的良好培训效果,提高新入职护士的临床护理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探讨三联教学方法在手术室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入科的40名新护士(实验组)采用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LBL)、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PBL)及多媒体计算机(CAI)三联教学方法培训;对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入科的40名新护士(对照组)采用单一以授课为基础的传统教学法进行培训。结果实验组护士理论考试成绩、专科操作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90.0%~97.5%对教学方法持肯定评价。结论三联教学方法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起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享普胸外科专科ICU(胸外ICU)护理轮转的教学模式、教学要求,从多视角分析胸外ICU模块化教学对轮转新护士专科护理能力的提升效果。 方法以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新入职胸外科普通病房的护士为研究对象,将入职后先到专科ICU轮转3个月再到普通病房工作者设为观察组,先在普通病房工作等待轮转但仍未轮转者设为对照组。轮转护士的教学内容包括常规护理模块、病种流程护理模块、急危重症抢救护理3个模块。教学方式包括临床操作和护理文书书写2方面。新护士入职第5个月时做护理素质评估,评估指标包括胸外科护理能力评估、护理不良事件、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的胸外科护理能力评估、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数量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0)。 结论新入职的胸外科护士通过胸外专科ICU轮转,有利于快速提高胸外科专科护理水平,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课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进院的22名手术室新护士为对照组,2015年进院的20名手术室新护士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观察组采用微课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培训。结果规范化培训结束后,观察组理论成绩和临床操作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培训教学方法中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及利于理论与实践结合2个方面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临床带教老师对观察组综合能力的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微课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用于手术室新护士培训,有利于新护士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提高其临床综合能力,增强对手术室工作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4.
15.
我院实习护生对临床教学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护生对临床教学工作的满意度情况,为临床带教工作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及开放式讨论,对我院170名护生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护生对临床教学满意度评分较高;除"每周有理论及操作提问"外,其它9个条目的满意度得分,不同学历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小讲课次数与满意度得分呈正相关;护生更希望得到固定带教、增加小讲课次数与动手操作的机会。结论:临床教学工作中应尽量固定带教老师并提高小讲课次数,对不同学历层次的护生进行因材施教,放手不放眼,加强同护生的沟通,从而提高护生的满意度,为日后的临床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Nebraska podogeriatrics training program for nursing home nurs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 A Rietz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odiatry Association》1968,58(3):127-131
17.
目的探讨微课结合高仿真综合模拟技术在新入职护士临床技能岗前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新入职护士60名为对照组,在岗前临床护理技能培训中实施传统教学模式,选取2015年新入职护士60名为观察组,实施微课结合高仿真综合模拟技术的教学方法。比较两组护理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并调查观察组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观察组技能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96.67%的观察组新护士认为该教学方法可以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95%认为能提高沟通能力,100%认为能提高知识技能水平。结论将微课结合高仿真综合模拟技术应用于新入职护士岗前临床护理技能培训,可以提高护士学习积极性,提高技能水平、沟通交流等能力,使其尽快适应临床工作,从而胜任岗位需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多站培训模式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2名新入职护士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1、3组为对照组(67名),采用传统培训模式;2、4组为观察组(65名),采用临床多站培训模式。培训2年后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评价培训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体格检查、病史采集、沟通能力、临床评判思维、健康教育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技能操作、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及对培训模式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临床多站培训模式可提高新入职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有利于其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是一种系统、有效的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科护理学新师资培养的有效途径,提高教学管理力度。方法按时间顺序组织教研室30名新教师进行授课技能考核,选择前15名为对照组,课前进行常规的授课试讲;后15名为实验组,课前采用10min说课+15min授课试讲的形式,比较两组同行专家评分和学生评分的差异。结果两组专家和学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说课加强了教师间的交流,充分调动了教师学习教育理论、钻研业务的积极性,对提高新教师的备课能力和讲课水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适合新护士英语培训的最佳方法,培养临床实用型、复合型英语护理人才. 方法 将2007年新护士81名设为观察组,采用分层次、小班教学和一课双讲的教学模式进行英语在职培训.以采用固定时间、统一授课传统教学模式的2004年新护士53名作为对照组. 结果 观察组英语口语、理论和总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