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35例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对比MRI与DSA对残癌检出能力,评价MRI对残癌的检出的价值。方法选择35例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患者,共有残癌33例,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后1-2个月行MRI检查,MRI检查后2-7天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方法包括MRI常规平扫,三维MR增强血管成像(3D CEMRA)及动态増择扫描.DSA作为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后术前常规检查。结果 33例残癌病灶最大直径1.5-4.8cm,平均3.lcm,其中29例MRI与DSA诊断相符,诊断符合率为87.8%(29/33),MRI发现残癌位于原发病灶边缘2例,DSA未发现。2例DSA发现残癌灶均位于肿瘤中心,可见到肿瘤血管及染色,而MRI未发现。结论 MRI是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了解残癌、侧支供血及随访检查的有效方法,对残癌的检出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对肝细胞癌(HCC)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HCC患者于TACE前1d及术后7~10d行CT灌注扫描,测量肿瘤组织及正常肝组织灌注参数。结果:肿瘤组织TACE术前、术后HBF、HBV、HAP存在显著差异(P<0.05),MTT、PS、HAF、PVP无显著差异(P>0.05)。正常组织TACE术前、术后各灌注参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T灌注成像可客观评价TACE前后血供变化,对指导TACE治疗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在我国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占世界总发病人数的40%~45%,手术是中小肝癌的传统治疗方法,由于受肝功能异常、多结节病变及分布广泛、患者意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肝癌的实际切除率 相似文献
4.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评价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疗效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对25例原发性肝癌并行TACE治疗的患者在首次TACE术前及每次术后4~6周常规行MRI T1、WI T2、DWI和动态增强扫描,并对肿瘤残余、坏死、肿瘤复发组织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在b值为1000 s/mm2时,肝组织、术前肿瘤组织、术后残余肿瘤组织、术后凝固性坏死组织、术后复发肿瘤组织的ADC值(mm·s-1·10-3)分别为:1.25±O.07、1.02±0.19、1.06±0.14、1.68±0.32、1.28±0.07.术后凝固性坏死组织ADC最高,其与其余各组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23.25,P<0.05);术前肿瘤组织最低,术后复发肿瘤组织高于前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残余肿瘤组织介于前两者之间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WI可以评价肝癌TACE术后肿瘤组织的残余、坏死、复发情况,能为肝癌患者的治疗和随访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5.
曹旸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24(6):743-744
目的观察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细胞癌患者前后磁共振灌注成像。方法对30例肝细胞癌患者,于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前后,进行磁共振灌注成像,对其平均强化时间(MTE)、病灶达峰值时间(TTP)、最大信号下降斜率(MSD),以及负增强积分(NEI)等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术前相比,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MTE和TTP明显缩短,NEI明显增多,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灌注成像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有利于治疗效果的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复发和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接受TACE治疗HC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TACE治疗6个月时的实体瘤整体改良反应评估标准(modified responsee 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mRECIST),将接受TACE治疗的HCC病灶分为进展组和未进展组。在DKI衍生的度量图上评估TACE治疗区域、肿瘤周围肝区和远处肿瘤区。收集肿瘤区域、癌旁组织DKI的主要参数,包括:平均扩散率(mean diffusion,MD)、轴向扩散率(axial diffusion,Da)、径向扩散率(radialdiffusion,Dr)、平均弥散峰度(Mean kurtosis,MK),轴向弥散峰度(Axial kurtosis,...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对肝细胞癌(HCC)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复发微小癌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TACE术后的195例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MRI-DWI检查,以DSA诊断作为“金标准”。记录DSA、MRI-DWI检查结果,分析MRI-DWI诊断方法的效能。结果 195例TACE术后的HCC患者中89例(45.64%)经DSA诊断为术后复发微小癌灶,87例(44.61%)经MRI-DWI诊断为术后复发微小癌灶。MRI-DWI诊断显示术后复发微小癌灶患者癌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1.30±0.21)×10-3mm2/s]大于未发现异常者癌灶ADC值[(1.81±0.30)×10-3mm2/s](P <0.05)。MRI-DWI诊断HCC患者TACE术后复发微小癌灶的敏感性为97.75%(95%CI:0.914,0.996),特异性为100.00%(95%CI:0.956,0.100)。MRI-DWI、DSA诊断HCC患者TACE术后复发微...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影响肝癌术后肝动脉化疗栓塞效果的分析,探讨不同残癌危险因素对肝癌术后肝动脉化疗栓塞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①总结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手术患者385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190例术后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干预组),195例术后未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对照组)。②依据肿瘤直径大小、癌灶数、有无门静脉癌栓等残癌危险因素分别将两组患者分为残癌高危组和残癌低危组。干预组与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残癌危险因素对术后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效果的影响。③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d:0.05为检验水准。结果对于残癌低危患者,干预组与对照组1、2、3、4、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6.6%、79.7%、67.8%、62.7%、50.8%和93.3%、81.7%、70.0%、56.7%、55.0%,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07)。对于残癌高危患者,干预组与对照组1、2、3、4、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7.8%、77.1%、61.1%、51.1%、42.0%和83.7%、66.7%、54.1%、37.8%、27.4%,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1)。结论术后TACE不能提高残癌低危险因素患者的生存期但可提高残癌高危险因素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增强扫描预测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微血管侵犯(MVI)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TACE后合并MVI的PHC患者,均行MRI增强扫描获取定量参数[肝动脉灌注指数(HPI)、容积转移常数(Ktrans)];统计术后1年内复发情况,根据术后1年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MRI影像学特征及定量参数,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通过ROC曲线分析MRI定量参数预测复发的价值,进一步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净重新分类指数(NRI)、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DI)评价含与不含MRI定量参数预测方案的预测效果。结果:完成术后1年随访的98例患者中复发率为45.92%(45/98);复发组肿瘤数目、瘤内坏死、肿瘤直径之比、血清CEA、AFP水平与未复发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复发与未复发患者MRI影像学特征相近,但复发组HPI、Ktra... 相似文献
10.
11.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TTP)或总生存期(OS)的分析,观察介入栓塞与抗血管生成相结合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疗效;并分析治疗的安全性,为中晚期肝细胞癌的标准治疗模式提供证据来源.方法 收集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2007年4月至2010年1月经病理证实或临床确诊的符合标准的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36例,其中男33例、女3例;行TACE治疗后3~7 d内连续口服索拉非尼(商品名:多吉美)(每片200 mg),每次2片,每天2次.每4~8周为一个疗程,根据RECIST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主要观察患者的肿瘤进展时间(TTP)及总生存期(OS),并记录不良事件.所有生存率采用寿命表法,所有生存率曲线均采用Kaplan-Meier法.结果 随访至2010年3月,可评价的36例患者中,死亡14例,存活22例,中位肿瘤进展时间(mTTP)为8.62个月(95%CI:6.51~10.24个月),中位生存期(mOS)为12.41个月(95%CI:9.57~14.80个月).36例患者中,存活的22例,观察时间内的患者总体存活率为61.1%.存活病例中,没有CR病例,1例PR,15例SD,6例PD;疾病控制率(DCR)(CR+PR+SD)为44.4%.服用索拉非尼主要不良反应为手足皮肤反应、腹泻、乏力及食欲下降,经对症处理后绝大多数可以明显缓解.结论 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有可能获得较长的生存时间和疾病稳定状态,进一步丰富了中晚期肝细胞癌的治疗模式.口服索拉非尼的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2.
3.0 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评价肝细胞癌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后3.0T MR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特征,评价3.0T MRI及ADC值在肝细胞癌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后监测肿瘤变化的价值.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广东省人民医院28例肝细胞癌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先行TACE治疗,TACE治疗后对局部肿瘤复发或残留者行射频消融治疗,射频消融后1~4个月行MRI常规及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b值选择600 s/mm2.分析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后病灶不同区域ADC值特征.评价增强扫描序列、DWI评价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后病灶的差别.结果 28例肝细胞癌经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后病灶中,局部肿瘤残留或复发14例.b值为600 s/mm2时含碘油坏死组织、不含碘油坏死组织、活性肿瘤组织、正常肝组织ADC值分别为(1.905±0.487)、(0.726±0.116)、(1.449±0.054)、(1. 777±0.094)×10-mm2/s.含碘油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间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15),含碘油坏死组织、不含碘油坏死组织、活性肿瘤组织间ADC值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后活性肿瘤组织病灶位于TACE、消融灶周边,呈结节状突向TACE、消融灶内.不含碘油坏死组织位于含碘油坏死组织周围,增强扫描各期均无强化.增强扫描序列、DWI判断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 后活性残留或复发肿瘤敏感性、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0T MR弥散加权成像ADC值可用于鉴别肝细胞癌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后坏死组织与复发或残留肿瘤组织. 相似文献
13.
Delayed cerebral lipiodol embolism after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 has been an effective mean in treating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for nearly 30 years. The reported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TACE mainly include acute hepatic failure (accounting for 0.26%), liver abscess (0.22%), multiple intrahepatic aneurysms (0.17%), hepatic artery occlusion (1.52%), spontaneous rupture of tumor (0.15%), gallbladder infarction (0.3%), perforation of duodenum (0.05%), acute renal failure (0.05%), 相似文献
14.
索拉非尼联合TACE术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索拉菲尼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中晚期肝细胞癌的疗效以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变化。方法将2007年12月至2009年4月入住我院无法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索拉菲尼+TACE术。对照组:单纯行TACE术。索拉菲尼于TACE术后5d开始口服。400mgbid,至少服用3个月,每位患者行TACE术不少于两次,并检测TACE术前1周及术后2周血清VEGF水平。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50.0%,对照组36.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疾病控制率为83.3%,对照组5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为6.2个月,对照组中位TTP为3.1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1年生存率为83.3%,对照组为5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VEGF下降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毒副反应均为Ⅰ-Ⅲ度,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可缓解。治疗组腹泻、手足综合征、皮疹、高血压等症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索拉菲尼联合TACE术能改善不能手术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并降低血清VEGF水平,可延长患者生存期且其毒副作用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肝细胞癌(HCC)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组织学分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探讨ADC值评价HCC组织学分化程度的价值.方法 收集2006年8月至2013年12月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病理证实的229例HCC患者,按照肿瘤分化程度分为3组,高分化组(34例)、中分化组(170例)、低分化组(25例).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增强和DWI(1.5T,b值为0,600 s/mm2)检查,测量HCC的ADC值,并分析ADC值与组织学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 高、中、低分化HCC的ADC值分别为(1.68 ±0.13)、(1.31±0.16)、(1.08±0.11)×10-3 mm2/s,低分化组低于中、高分化组,中分化组低于高分化组(均P <0.05),HCC的ADC值与组织学分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693,P< 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DC值用于诊断高分化HCC的最佳临界点为1.5×10-3 mm2/s,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94.36%;用于诊断低分化HCC的最佳临界点为1.235×10-3 mm2/s,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5%和96%.结论 ADC值在预测HCC的组织学分化程度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Study on the Changes in Microvessel Density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Following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 of hepatic artery has been accepted as aneffective treatment for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 .The blood supply of tumortissue isblocked in TACE,and tumor tissues undergo necrosisbecause of anoxia and ischemia. However,thechanges in microvessel density (MVD ) in HCCfollowing TACE had not been evaluated in theprevious studies. In the present study,the tumorMVD was examined by using immunohistochemistryin2 2 casesof HCC samp… 相似文献
17.
射频消融联合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肝癌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分析射频消融(RFA)联合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胆外科2000年9月至2007年8月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114例,并行射频消融联合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对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1、2、3、4、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0.4%、82.6%、73.2%、63.5%、49.1%、1、2、3、4、5年肿瘤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7.1%、64.6%、54.6%、46.8%、36.4%.其中,病灶最大直径≤5 cm和5.1~7cm的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95.5%、84.6%、73.1%、61.5%、50.6%及80.2%、64.9%、56.3%、45.3%、39.5%(P=0.041),单个病灶和多个(不多于3个病灶)病灶的1、2、3、4、5年生存率分另4为95.8%、89.1%、78.1%、67.1%、56.7%及80.0%、60.6%、46.6%、33.4%、21.5%(P=0.001).结论 RFA联合TACE是一种治疗肝癌的有效方法,直径≤5 cm、单个病灶的肝癌效果明显好于直径5.1~7 cm、多个病灶的肝癌.白蛋白水平、甲胎蛋白水平、肿瘤病灶边界是否清楚及病灶数目是影响联合治疗疗效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8.
Evaluating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for primary hepatic cancer by magnetic resonance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Hepatic cancer is associated with very high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and the world's highest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rates for this malignant tumor are found in China. Each year,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die of hepatic cancer in China amounts for 53% of the world total. Although resection is the first-choice treatment for hepatic cancer, only 20%-30% of patients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undergo resection.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 is a typical intervention therapy. Its advantages include minimal trauma, precise efficacy,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