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BSBR工艺研究     
采用BSBR法对农药废水的处理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其最佳工艺条件,并分析了曝气时间、曝气强度、进水浓度及pH对有机物去除率的影响。BSBR法和SBR法的对比实验表明:BSBR处理效果明显好于普通SBR法。BSBR法对有机物降解速率快,污泥量少,去除率高。同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对医药废水和印染废水处理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测定废水中有机物的浓度有不同的方法,如物理法、生物化学法(五日生化需氧量BOD_5)及化学法(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由于物理法的特异性低,生物化学法的反应速度慢而多采用化学法。石油化工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如醇、酚、腈、醛、酮、酸等,由于废水成分复杂而繁多,故总有机碳(TOC)、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总需氧量(TOD)等综合指标更显重要。  相似文献   

3.
化学合成制药废水具有高毒性和难降解的特点,是难降解的有机废水,结合公司在工程实际应用中,高浓度废水使用两种高级氧化技术对微电催化和氧化法:芬顿氧化+电解氧化处理,效果非常好,COD和SS的去除率分别为93.8%和90%以上,各项指标均达到园区污水处理厂的标准,提供了一种新的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在偶氮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获得高效处理偶氮染料废水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并研究其在偶氮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方法 从活性污泥中经过初筛和复筛分离筛选高效絮凝剂产生菌,经生理、生化鉴定初步确定其种属.研究菌株所产微生物絮凝剂(microbial flocculant,MBF)的性质及其处理偶氮染料甲基橙模拟废水的能力.结果 筛选到一株高效絮凝剂产生菌AJ-6,初步确定其为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 sp).其所产MBF对高岭土悬液的絮凝率达94.4%,对粉煤灰絮凝率达98.9%.MBF的活性成分94.26%存在于离心后的上清液中.将该微生物絮凝剂处理偶氮染料甲基橙模拟废水,当pH值为9,MBF的投加量为3 ml/L.时有良好的处理效果,CODcr去除率和脱色率分别高达81.3%和94.2%,其处理效果明显优于聚丙烯酰胺(PAM)、硫酸铝[(Al2(SO4)3)]、硫酸亚铁(FeSO4)等无机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该微生物絮凝剂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动物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小鼠对该絮凝剂无急性毒性反应.结论 分离筛选得到的AJ-6产碱杆菌株能产生高效MBF,可有效地处理偶氮染料废水,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牡丹江市郭家沟垃圾场,垃圾渗滤液通过贮存池、SBR(Sequence Batch Reacto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反应池、混凝沉淀池等处理工艺,使渗滤液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说明SBR法适用于寒冷地区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处理。  相似文献   

6.
含有硫化铁的矿山废水,由于氧化作用而成为含有大量硫酸亚铁和硫酸的废水。对这种废水的处理方法,目前最广泛采用的是加碳酸钙或消石灰来搅拌中和,使成为硫酸钙沉淀和氧化铁沉淀,但在具体实施时,存在不少问题。作者描述了一个利用铁细菌来处理废水的装置,这个装置由容量120m~3的长方形的处理槽和210m~3的沉淀槽组成,处理槽设有曝气管,曝气搅拌,一面使细菌繁殖,一面使亚铁离子进行氧化。废水(PH约2.5;Fe~(+2)含量2,000—2,500ppm;自然温度20°~30℃)自处理槽的一端以2m~3/分的流速流入,在另一端流  相似文献   

7.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S)使用范围的扩大和使用量的增加,其所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逐步受到重视,而相关的含AS废水的处理技术的研究也逐步得到关注。为此,对目前有关AS废水处理中常用的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及其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提出了每一种方法在应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零价铁降解有机氯化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零价铁降解有机氯化物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处理废水中有机氯化物的新方法,由于其具有价廉、有效的特点,而有望成为一种实用的新技术。该文综述了利用零价铁降解有机氯化物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零价铁降解有机氯化物的机制以及影响零价铁降解有机氯化物的影响因素。重点介绍了溶解氧(DO)、Cl^-和Fe^2+对零价铁降解有机氯化物的影响机制,并展望了零价铁降解有机氯化物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放射性核素~(131)碘、~(125)碘、~(32)磷、~(196)金在核医学中的应用已日益广泛。对放射性同位索器具污染的清洗,大部份医疗单位采用人工冲洗和洗刷,耗水量大。对放射性废水的处理,通常采用贮存法,让废水贮存到允许标准再行排放。这种方法投资大,在防漏,防放射、防污染等环节上仍有一些问题。为此,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与上海超声波仪器厂联合研制成功CQJ-1A  相似文献   

10.
在湿干比为1∶7、1∶5、1∶3、1∶2,连续进水15 min,进水量30~240 L/d的条件下,研究了以堆肥基质为主要填料的生物滤池对生活垃圾湿法分选有机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生物滤池对废水的处理效果良好,当废水CODCr在1 430~3 734.44 mg/L时,滤池对CODCr、BOD5、NH3-N、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90%、94.24%、86.78%、84.63%.出水pH为7.42~8.81,DO也得到了很大改善,滤池出水经SBR后续处理,各项指标都能达到废水的一级排放标准.滤池运行2个多月来,运作良好,没有发生堵塞现象.堆肥基质材料是一种良好的水处理生物介质,用于处理废水具有效果好、成本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使用活性污泥法降解污水中有机物的各排污单位治理与排放情况 ,并分析其对外环境的影响。方法 :对使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的 5家排污单位进行现场监测与分析 ,根据国家水质测定标准方法 (GB11914 - 89) ,采用重铬酸钾法 ,测定污染因子的化学需氧量(COD)。结果 :经统计分析 ,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达标率为 93.3% ,所选 5家排污单位测定的COD值相差显著 (P <0 .0 5 ) ,而对所选取的采样时间上相差不显著 (P >0 .0 5 )。结论 :活性污泥降解污水中有机物特别是污染因子的COD效果好、结果稳定 ,对污水处理仍然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对活性污泥排放应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其次应用该方法对污水处理厂工人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也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汞由于其易蒸发,吸附性强,在生物样品中含量微等特点,给测定分析带来了一定的困难。Magos法(1971)测定生物样品中的总汞、无机汞及有机汞,被公认为足够灵敏和精确的方法。1981年Farant改进了反应瓶,使分析所用样品和试剂大为减少,更提高了灵敏度和准确性、然而,Frant反应瓶结  相似文献   

13.
铁碳微电解--生化法处理医药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浙江某医药原料厂高浓度有机废水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铁碳微电解-生化处理方法,介绍了其预处理原理、工艺流程及主要技术工艺参数.工程运行结果表明,经处理后废水的B/C值明显提高,酸度显著下降,达到了污水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以高校科研实验室排放的废水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验室废水的特点,选取硫酸铝、硫酸铁、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和聚丙烯酰胺(PAM)5种絮凝剂研究混凝法处理的效果及主要工艺条件.结果表明:(1)PAC是处理实验室废水最合适的絮凝剂;(2)PAC混凝处理的最佳条件为投加量80 mg/L,pH 5,沉降时间30min.在此条件下,不同水质实验室废水的浊度去除率都在95%以上,CODCr去除率一般在40%以上;(3)混凝法作为实验室废水处理的一个单元,可以达到很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太西煤做为吸附剂用于苯酚废水的处理。方法采用吸附法处理50.0 ml浓度为100 mg/L的模拟苯酚废水,分别考察了太西煤吸附剂的制备方式[破碎处理、球磨处理及化学处理(丙酮、30%双氧水、65%浓硝酸)]、灰分(6%~20%)、粒度(60~200目)及实验条件[搅拌时间(30~360 h)、太西煤吸附剂用量(0.5~5 g)、p H值(1~10)、温度(25~60℃)、苯酚浓度(50~250 mg/L)]对废水中苯酚的去除效果。结果在室温下处理时间180 min,太西煤粉末(10%灰分,粒度为200目)用量3 g,p H为2~8时,对废水中苯酚的去除率达到97%以上。结论太西煤经过球磨机加工成粉末后具有良好的去除苯酚的能力,成本低,后续处理简单,可做为工业苯酚废水的去除剂。  相似文献   

16.
畜禽屠宰厂在宰杀加工过程中排出的废水不仅含有大量的有机污物和无机污物(包括粪、尿、泥土、血液、皮屑、汤毛等)非常脏臭;并且由于患病畜禽之宰杀而将常见的畜禽传染病病原体带入废水之中。这类废水不经净化和消毒而直接排放,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会散播畜禽传染病病原体造成传染病的流行,危害畜牧  相似文献   

17.
微波法处理有机实验室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催化氧化处理有机实验室废水,探讨了微波功率等因素对有机实验室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获得了最佳工艺条件为:100 mL COD为4 632 mg/L的废水(初始pH=3)在微波功率为800 W下,辐射10 min,粉煤灰4 g,30%H2O2 1 mL,FeSO4 0.08 g的条件下,COD去除率达91.5%.  相似文献   

18.
偏二甲肼有效微生物降解实验条件优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二甲肼(unsymmetrical dimethylhydrazine)作为高能燃料在航天发射中被广泛应用,但它是中等毒性物质(Ⅲ级毒性),在生产、转注、运输、贮存、加注以及发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造成环境污染,并损害人体健康.目前偏二甲肼废水的处理主要有物理、化学方法[1],这些方法存在能耗大、运行成本高、易产生二次污染物等问题.生物降解方法近年来发展迅速,既能有效地降解污水中的各种有害物质,且具有能耗少、效率高、安全性好、运行成本低等优点.有效微生物群(effective micro-organisms,EM)是将自然界中五大类有益菌(包括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革兰阳性放线菌群及发酵系的丝状菌群)有机地集合在一起,共生共存,形成一个强大稳定的有机功能群体[2].EM已经成功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3-4].本研究对EM降解含偏二甲肼废水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粉煤灰吸附-Fenton氧化联合处理高浓度有机实验室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粉煤灰-Fenton氧化法联合处理高浓度有机实验室废水.在粉煤灰吸附的最佳条件下对Fenton氧化的最佳条件进行研究,考察了pH、氧化时间、H202投加量、FeS04投加量以及H202投加方式等因素对COD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反映时间为2h、H202投加量为0.05mL/mL、c(H202):c(FeS04)为10:1、pH为3时是最佳实验条件,此时废水COD的去除率达90%以上,色度去除率这99%以上.  相似文献   

20.
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的含量较低,大多数的实验室检测方法都无法直接对水样进行有机物分析,因此,水样的前处理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综述了目前我国水体有机污染物分析中常用的几种前处理技术(包括回流萃取、液液萃取、液相微萃取、树脂吸附法、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顶空法、膜萃取等)优缺点,并对水体有机污染物前处理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