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异丙酚静脉麻醉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64例,ASA分级为Ⅱ~Ⅲ级,年龄30~60岁,随机分为异丙酚组和咪达唑仑组。麻醉诱导时异丙酚组缓慢静脉注射异丙酚1.5~2.0 mg/kg,咪达唑仑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5~0.2 mg/kg,至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芬太尼6μg/kg、潘可罗宁0.08~0.1 mg/kg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采用微量泵行恒速输注,2组分别为异丙酚8 mg.kg-1.h-1,10 min后减至6 mg.kg-1.h-1,20 min后减至4 mg.kg-1.h-1;咪达唑仑0.2mg.kg-1.h-1,10 min后减至0.15 mg.kg-1.h-1,20 min后减至0.125 mg.kg-1.h-1。分别于术后5、10、20、30、60 min记录Glasgow昏迷分级评分(Gcs)及睁眼时间、对简单命令有反应时间、拔管时间。术后第1天及第3天询问患者是否有术中知晓。结果异丙酚组患者的Glasgow昏迷评分高于咪达唑仑组(P<0.05),异丙酚组患者睁眼时间、对简单命令有反应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咪达唑仑组(P<0.05),2组患者术后第1、3天均无术中知晓。结论颅内动脉瘤手术中使用异丙酚静脉麻醉对患者的术后苏醒优于咪达唑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比较咪达唑仑和丙泊酚单独或联合用药对全麻诱导及维持的效果、麻醉恢复特性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2mg·kg-1,麻醉维持:咪达唑仑0·15mg·kg-1·h-1;B组:麻醉诱导:丙泊酚1~2mg·kg-1,麻醉维持:丙泊酚2~4mg·kg-1·h-1;C组: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1mg·kg-1和丙泊酚0·5mg·kg-1,麻醉维持:咪达唑仑0·1mg·kg-1·h-1和丙泊酚1~2mg·kg-1·h-1。各组病例均附加静注芬太尼1~3μg·kg-1及同时吸入异氟醚1%~1·5%,并用适量维库溴铵维持肌肉松弛,行机械通气。结果比较各组不同时相与麻醉前SBP、DBP、HR、SpO2的变化显示,C组SBP、DBP在插管后及拔管前后较麻醉前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从术毕到病人睁眼的苏醒时间,A组为(34·44±12·35)min,B组为(6·56±5·74)min,C组为(14·64±9·50)min,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21,P=0·000)。苏醒期出现躁动者A组为20%(6/30),B组为30%(9/30),C组为16·67%(5/30)。结论咪达唑仑和丙泊酚联合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可以发挥各自的特点与优势,使麻醉诱导及苏醒恢复期更加平稳,各种不良反应更趋缓和。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和安氟烷吸入复合麻醉苏醒期情况。方法:将128例腹部手术患者、ASAI~Ⅱ级,随机分为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组(P组)和安氟烷吸入复合麻醉组(E组)各64例。两组均先用咪哒唑仑0.05mg/kg静脉注射,3min后依次给予芬太尼3~4μg/kg、维库溴铵0.1mg/kg、利多卡因0.5~1mg/kg和丙泊酚2mg/kg静脉注射诱导,气管内插管。麻醉维持P组用丙泊酚4~6mg/kg·h、芬太尼1μg/kg·h持续泵注,E组用安氟烷1MAC吸入。根据循环情况分别调整丙泊酚和芬太尼的泵注速度或安氟烷吸入浓度。术毕前40min停止泵注芬太尼,术毕时停止全部麻醉药。记录术中循环变化、术后苏醒时间、躁动例数和评分。结果:E组发生恢复期躁动28例(43.75%),躁动评分1.28±0.46分。Ramsay镇静评分1.78±0.39分,躁动程度评级:I级9例,II级11例,III级8例;P组发生恢复期躁动8例(12.5%),躁动评分0.85±0.41分,Ramsay镇静评分2.63±0.48分,躁动程度评级:I级6例,II级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维持期复合应用丙泊酚-芬太尼可缩短清醒时间,可有效地防止麻醉苏醒期患者的躁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丙泊酚与咪哒唑仑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心导管术麻醉的优缺点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12岁先天性心脏病行心导管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入室时静脉注射氯胺酮2 mg/kg行基础麻醉,P组采用丙泊酚6 mg/(kg·h)复合氯胺酮3 mg/(kg·h)维持,M组采用咪哒唑仑0.15 mg/(kg·h)复合氯胺酮3 mg/(kg·h)维持.结果 两组患儿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状况、呼吸支持及体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清醒时间(15.9±5.4)min短于M组[(21.2±5.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与咪哒唑仑复合氯胺酮均能安全有效地进行小儿心导管术的麻醉,而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麻醉患儿苏醒更加迅速.  相似文献   

5.
异丙酚复合迷达唑仑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苏醒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在相同麻醉镇静深度时,异丙酚复合不同剂量的迷达唑仑对不同麻醉维持时间的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苏醒的影响.方法 ASA Ⅰ~Ⅱ级、年龄20~50岁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3组.P组以异丙酚靶控输注(TCI)及芬太尼分次静脉注射麻醉诱导及维持,维库溴铵维持肌松;M1组和M2组在P组基础上,诱导时静脉注射迷达唑仑0.05 mg·kg-1后,分别复合0.04或0.08 mg·kg-1·h-1剂量的迷达唑仑持续静脉注射.根据麻醉维持时间分为Pa、M1a、M2a(麻醉时间≤60 min)和Pb、M1b、M2b(麻醉时间>60 min)6组.术中调整异丙酚靶浓度维持BIS于45~55之间.记录麻醉苏醒时间(停止异丙酚TCI至呼之睁眼)及苏醒后5 min OAA/S评分.结果 M2b组苏醒时间较Pa组明显延长(F=3.051,q=5.31,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苏醒后OAA/S评分P组明显高于M1、M2组(F=4.849,q=5.56~12.15,P<0.05),M2b组明显低于其余各组(q=4.04~12.15,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当麻醉维持时间≤1 h时,以0.08 mg·kg-1·h-1剂量的迷达唑仑复合异丙酚TCI麻醉不影响麻醉后病人苏醒时间和苏醒质量;但当麻醉维持时间>1 h时,复合的迷达唑仑剂量应减至0.04 mg·kg-1·h-1,以避免苏醒延迟及苏醒质量的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老年人脊柱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并与七氟烷吸人麻醉进行比较.方法 选择行胸腰椎手术的老年病人(年龄≥65岁)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R组,n=20)和七氟烷组(S组,n=20)两组,每组20例.两组均采用以下麻醉诱导方式:咪达唑仑0.06mg/kg,丙泊酚1.5mg/kg,芬太尼4μg/kg及罗库溴铵0.8mg/kg.麻醉维持:R组持续输注瑞芬太尼6.0~8.0μg·kg-1·h-1,丙泊酚2.5~3.0mg·kg·h-1.S组持续吸入七氟烷,维持呼出气七氟烷浓度1.5%~2.0%.两组均持续吸人50%氧化亚氮,间断静注罗库溴铵维持肌松,控制呼吸,维持PETCO230~35mmHg.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R组术中血流动力学较S组平稳,R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及拔管时间短于S组(P>0.05),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S组(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与七氟烷吸入麻醉比较,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安全可行等优点,同样适用于老年脊柱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剂量咪达唑仑、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人无痛胃肠镜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50例行无痛胃肠镜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咪达唑仑、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组(D组)和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麻醉组(P组)。每组25例。D组检查前5min,先缓慢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2~0.25mg,芬太尼20—25mg,检查开始前缓慢静注丙泊酚1mg/kg;P组10min内缓慢静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后,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1mg/kg,待睫毛反射消失后即可置入纤维镜,两组术中若出现体动必要时追加丙泊酚0.2—0.5mg/kg。记录患者检查前(T0),检查中(T1),检查后(T2),苏醒时间,HR、SBP、SpO2的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舒适度。结果:T1时两组HR慢于(T0),SBP明显低于T0时(P〉0.05),T2时D组HR、SBP高于P组(P〉0.05),两组的SpO2,不良反应,舒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咪达唑仑、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人无痛胃肠镜均具有良好安全性,且小剂量咪达唑仑、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经济适用,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丙泊酚与咪达唑仑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心导管术麻醉的优缺点与安全性。方法 2~12岁先天性心脏病行心导管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入室时静脉注射氯胺酮2 mg/kg行基础麻醉,P组采用丙泊酚6 mg/(kg.h)复合氯胺酮3 mg/(kg.h)维持,M组采用咪达唑仑0.15 mg(/kg.h)复合氯胺酮3 mg/(kg.h)维持。结果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术式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呼吸支持及体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清醒时间P组(15.9±5.4)min短于M组(21.2±5.9)min(P<0.05)。结论 丙泊酚与咪达唑仑复合氯胺酮均能安全有效地进行小儿心导管术的麻醉,而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麻醉患儿苏醒更加迅速。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复合咪哒唑仑或丙泊酚对全身麻醉患者镇静程度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及气管插管和拔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全麻手术患者100例,ASA Ⅰ或Ⅱ级,16~66岁,随机分为5组,每组20例.Ⅰ组(右美托咪定+咪哒唑仑);Ⅱ组(右美托咪定+阿托品+咪哒唑仑);Ⅲ组(右美托咪定+丙泊酚);Ⅳ组(右美托咪定+阿托品+丙泊酚);Ⅴ组(咪哒唑仑+丙泊酚).Ⅰ组缓慢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1 μg/kg,芬太尼、咪哒唑仑及维库溴铵;Ⅱ组缓慢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1 μg/kg+阿托品,其余同Ⅰ组;Ⅲ组缓慢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1 μg/kg,芬太尼、丙泊酚及维库溴铵;Ⅳ组缓慢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1 μg/kg+阿托品,其余同Ⅲ组;Ⅴ组常规给予咪哒唑仑、芬太尼、丙泊酚和维库溴铵.记录麻醉前(T0)、给予右美托咪定后即刻(T1)、给予肌松药前(T2)、插管前即刻(T3)、插管后1 min(T4)、插管后5 min(T5)、手术结束前10 min(T6)、拔管前(T7)、拔管后即刻(T8)、拔管后5 min(T9)的HR、最低HR、MAP、BIS、SpO2.结果 各组在给予咪哒唑仑或丙泊酚前BIS均在75±4;Ⅰ组插管前最低HR下降为(53±5)次/min,Ⅲ组插管前最低HR下降为(49±4)次/min,Ⅱ组插管前最低HR下降为(62±5)次/min,Ⅳ组插管前HR下降为(62±7)次/min,Ⅴ组HR(61±5)次/min,HR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Ⅴ组拔管前后HR、MAP变化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插管前BIS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 在全麻诱导中右美托咪定1 μg/kg单独使用对镇静程度BIS影响小,必须复合咪哒唑仑或丙泊酚或其他镇静药物才达到插管镇静;右美托咪定诱导可以明显降低HR,加阿托品诱导可以缓解HR明显下降;右美托咪定维持麻醉可以明显减轻插管、拔管反应及术后躁动和疼痛.  相似文献   

10.
《陕西医学杂志》2015,(7):908-909
目的:对比丙泊酚、氯胺酮复合芬太尼和咪达唑仑、氯胺酮复合芬太尼用于小儿全身静脉麻醉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苏醒时间、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6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组(A组,n=80)和对照组(B组,n=80)。A组采用丙泊酚、氯胺酮复合芬太尼麻醉,B组采用咪达唑仑、氯胺酮复合芬太尼麻醉。两组患儿入室前均给予氯胺酮1~2mg/kg静注,安静入睡后入室。A组术中维持用丙泊酚0.16mg/(kg·min)持续输注,芬太尼1~2μg/kg、手术开始前1min静注氯胺酮2mg/kg,B组依次静注咪达唑仑0.05~0.1mg/kg、芬太尼1~2μg/kg、氯胺酮1mg/kg全凭静脉麻醉。记录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血氧饱和度、麻醉后恢复情况。结果:A组麻醉前与麻醉后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麻醉前与麻醉后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麻醉苏醒时间短,且术中体动发生几率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泊酚、氯胺酮复合芬太尼可在小儿全凭静脉麻醉中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速、术后躁动少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邱庆荣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10):1027-1029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健康早期妊娠、要求人工流产的妇女90例随机均分为3组:A组,选用丙泊酚2 mg/kg静脉麻醉;B组,先静脉推注(静注)枸橼酸芬太尼1μg/kg后再静注丙泊酚1.5~2 mg/kg;C组,顺序静注咪达唑仑0.04 mg/kg、枸橼酸芬太尼1μg/kg、丙泊酚0.8~1.0 mg/kg。观察3组患者丙泊酚用量、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体动,记录诱导前后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A组丙泊酚用量(152.4±26.9)mg明显高于B组(124.6±24.7)mg和C组(80.5±24.1)mg(P<0.01);C组丙泊酚用量少于B组(P<0.01);3组麻醉前后血压均有波动,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呼吸频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1)。结论: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丙泊酚能有效地减少人工流产扩宫刺激引起的体动反应和丙泊酚的用量,对呼吸循环影响轻,不延长丙泊酚麻醉后的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少,麻醉质量高,是一种适合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2.
马仁忠  朱长江  张庆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11):1887-1888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诱导期间通过依次静注丙泊酚-咪哒唑仑-芬太尼抑制芬太尼诱发咳嗽反射(fentanyl—cough-reflex,FCR)发生的有效性。方法:60例择期行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丙泊酚-咪哒唑仑-芬太尼顺序诱导组(S组,实验组,n=30)、和芬太尼-丙泊酚-咪哒唑仑顺序诱导组(D组,对照组,n=30)。比较麻醉诱导期间两组患者FCR发生的时间、发生率和程度。结果:丙泊酚-咪哒唑仑-芬太尼顺序诱导组(S组)较芬太尼-丙泊酚-咪哒唑仑顺序诱导组(D组)FCR的发生率和程度显著降低(P〈0.01)。结论:丙泊酚-咪哒唑仑-芬太尼顺序诱导组能有效抑制芬太尼全麻诱导期间FCR的发生率和程度。  相似文献   

13.
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探讨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②方法 诱导量:咪达唑仑组0.1~0.2mg/kg,丙泊酚组1~2mg/kg,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联合用药组0.1mg/kg+丙泊酚1mg/kg;维持量:咪达唑仑组0.04~0.16 mg/(kg·h),丙泊酚组0.5~4mg/(kg·h),咪达唑仑+丙泊酚组咪达唑仑0.08mg/(kg·h)+丙泊酚1~2mg/(kg·h).③结果 咪达唑仑+丙泊酚组在药物起效时间、达到满意深度时间、恢复时间及清醒后再入睡率等与咪达唑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结论 咪达唑仑与丙泊酚联合应用,镇静效果满意,可以减少不良反应,降低费用,是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治疗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眼科手术七氟醚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儿童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眼科手术患儿60例,年龄4~10岁,性别不限,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R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相同,咪达唑仑0.05 mg· kg-1,芬太尼3 μg·kg-1,丙泊酚2mg·kg -,置入喉罩.麻醉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剂量咪达唑仑对丙泊酚静脉麻醉中循环功能及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择期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成丙泊酚麻醉组(A组)、咪达唑仑丙泊酚麻醉组(B组)2组,每组20例。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0.1g。A组给予芬太尼100μg,丙泊酚2mg/kg,阿曲库铵0.6-0.8mg/kg诱导,B组咪芬合剂(咪达唑仑2mg,芬太尼100μg),丙泊酚2.0mg/kg,阿曲库铵0.6-0.8mg/kg诱导,然后观察其麻醉过程循环功能及麻醉后苏醒情况。结果:麻醉诱导时A组意识消失时间长于B组(P〈0.05),术中B组病人循环功能较A组稳定(P〈0.05),麻醉后苏醒时间较A组长(P〈0.05),两组病人术后不良反应均较轻。结论:小剂量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优于单纯异丙酚静脉麻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老年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情况,探讨降低术后躁动的麻醉方法.方法 择期手术老年患者40例,ASA Ⅰ~Ⅱ级,完全随机法分为2组,每组20例,分别给予全凭静脉麻醉(A组)和静吸复合麻醉(B组).2组患者全麻诱导成功后插入气管导管.A组麻醉维持采用静脉泵注丙泊酚4~6mg·kg-1·h-1、瑞芬太尼10 ~20 μg·kg-1·h-1和顺式阿曲库铵0.1~0.2 mg· kg-1·h-1.B组麻醉维持采用吸入1% ~3%七氟醚并复合静脉泵注丙泊酚2~4 mg·kg-1·h-1、瑞芬太尼6~10μg· kg-1·h-1和顺式阿曲库铵0.1~0.2 mg· kg-1·h-1.保持2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平稳,并用肌松监测仪监测使2组患者达到相同的肌松程度,2组患者手术结束前5 min给予芬太尼2μg/kg,同时静脉接镇痛泵进行术后镇痛,所有患者未使用催醒药.记录2组患者拔管时间和躁动评分.结果 A组拔管时间、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凭静脉麻醉可以降低老年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麻醉在老年患者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52例急诊行ERCP检查和治疗的老年患者,采用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麻醉,按10-8-6方案输注丙泊酚,先以负荷量咪达唑仑0.02 mg/kg及丙泊酚1 mg/kg,静脉输注时间20 s,诱导剂量后以10 mg·kg-1·h-1的速率静脉输注丙泊酚,10 min后减为8 mg·kg-1·h-1,20 min后减为6 mg·kg-1·h-1直至术毕,以维持丙泊酚血浆靶浓度约为3μg/ml。记录给药前、给药后1 min、内镜插入食管、停药、苏醒期5个时点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各阶段时程以及术中不良反应情况,术后调查遗忘率和满意度。结果:给药后各时点收缩压与给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1 min至清醒时舒张压均下降(P0.05~P0.01)。术中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均无明显变化(P0.05)。患者均有顺行性遗忘,总遗忘率为100.00%,总满意度达98.08%。结论: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麻醉适用于老年患者急诊ERCP,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丙泊酚复合枸橼酸芬太尼或咪达唑仑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胃镜检查患者45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50例。分别给予丙泊酚、丙泊酚与枸橼酸太尼、丙泊酚与咪达唑仑。观察术中患者丙泊酚用量,苏醒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丙泊酚复合枸橼酸太尼或咪达唑仑后,可明显减少丙泊酚用量,增强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但与咪达唑仑复合苏醒时间延长。结论丙泊酚复合枸橼酸芬太尼用于无痛胃镜检查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氯胺酮+利多卡因复合异丙酚泵注麻醉对小儿循环、呼吸功能的影响以及术后苏醒情况.方法选择60例1~7岁的患儿,随机分为3组Ⅰ组(n=20)单纯氯胺酮;Ⅱ组(n=20)氯胺酮+咪唑安定;Ⅲ组(n=20)氯胺酮+利多卡因+异丙酚.麻醉方法,入室前肌注氯胺酮5 mg/kg.麻醉维持Ⅰ组0.01%氯胺酮静滴,速度4~6 mg*kg-1*h-1;Ⅱ组咪唑安定(咪达唑仑)0.01 mg/kg静脉注射,0.01%氯胺酮静滴,速度4 mg*kg-1*h-1;Ⅲ组氯利合剂(氯胺酮100 mg+利多卡因100 mg)0.1 ml/kg静脉注射,每间隔15 min追加半量,同时微泵静注异丙酚4 mg*kg-1*h-1.观察术中MAP、HR、RR、SpO2的变化以及复苏期的清醒时间.结果Ⅲ组患儿复苏期清醒时间明显快于Ⅰ、Ⅱ两组患儿(P<0.01).结论氯利合剂复合异丙酚泵注全麻清醒时间快于单纯氯胺酮全麻和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全麻.  相似文献   

20.
马艳  李俊伟  吴莉 《吉林医学》2012,33(35):7632-7634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和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两种方法在ICU外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镇静镇痛效果。方法:ICU外科手术后患者42例,随机分为单纯咪达唑仑组(A组)和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组(B组),在转入ICU行机械通气后即行镇静治疗,A组:先给予咪达唑仑0.06 mg/kg镇静诱导后,用微泵以咪达唑仑0.04~0.20 mg/(kg.h)速度持续泵注。B组:先给予咪达唑仑0.06 mg/kg和芬太尼0.50~2.0μg/kg镇静诱导后,用微泵以咪达唑仑0.04~0.20 mg/(kg.h)和芬太尼0.50~1.0μg/(kg.h)速度持续泵注。结果:达到Ramsay分级标准3~4级所需时间:A组(40.6±15.1)min,B组(23.8±8.2)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均有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ICU外科手术后患者咪达唑仑和芬太尼联合应用临床效果优于咪达唑仑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