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运萍 《中原医刊》2007,34(3):28-29
目的 对350例冠心病患者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的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从而评价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ECG/ABHOLTER12TOP版检测仪,通过24h心电监测,观察冠心病患者24h动态心电图检出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率变异性(HRV)的有关资料。结果 检出心肌缺血248例,其中无症状心肌缺血(SMI)189例.141例不伴有心绞痛发作。检出心律失常661例次,冠心病患者常见的心律失常依次为室上性早搏、室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350例患者中检出102例HRV降低(29%),其中无症状心肌缺血69例(67%)。结论 无症状心肌缺血可作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的一项重要预后指标,冠心病人特别是SMI与HRV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动态心电图是由动态心电图记录仪采集人体常态下的长时间连续的心电信息,并通过分析系统编辑,以客观真实地反映动态状态下的心电活动资料,行动态心电图检测时日常起居、工作和运动不受限制.与普通的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记录更长时间的心电图,现在一般能够达到24~48h.因此,动态心电图捕捉发作性的心电学异常的机会明显增加,对心律失常、发作性心肌缺血等心电异常具有更大的诊断价值;其次,动态心电图对了解某一段时间内心电学异常的总发作情况、发作时间和规律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临床上经常遇到患者诉心悸、头晕等与心律失常有关的症状,而查体及常规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但若用动态心电监测24h就可能提高有关的心律失常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远程心电检测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89例患者先行12导动态心电图监测,然后再行远程心电监测,对两种方法传输的心电数据进行分析比对。结果 12导动态心电图无异常79例,心律失常148例,心肌缺血病人30例,心律失常合并心肌缺血病人32例;远程心电监测无异常62例,心律失常215例,心肌缺血12例。结论远程心电监测在早期心脏病的预防及诊断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但在心肌缺血检出率方面不如动态心电图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24h动态心电检测对冠心痛患者预后价值.方法 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1500例应用24h动态心电监测.记录心率变异、心肌缺血改变情况,不同时段平均心率、缺血时间以及心律失常情况,动态心电监测前均作常规心电图对照.结果 冠心病患者心脏植物神经功能受损,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张力均下降.患者出现心肌缺血时间多出现在清晨,有明显的昼夜规律,而且发现发生心肌缺血与心率无关.各种心律失常中,主要为室性早搏、室上性早搏和房性早搏.结论 冠心病患者多发生无症状心肌缺血,应用24h动态心电监测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临床常作为对心律失常的定性及定量诊断、晕厥病因鉴别、心肌缺血的辅助诊断、评价抗心律失常治疗效果等。临床上大多数心律失常为间歇或者偶然出现,心律失常病人以心悸为主诉就诊时,常常并不在正当发作时,因此常规心电图很难发现。动态心电图连续记录24小时心电活动,对检出偶发或阵发心律失常具有优越性,对于有心悸症状者,对照病人日记中所记录的出现心悸的时间与相应时间的心电图改变,可以判断病人的心悸症状是否由病理性心律失常所致。而以心悸就诊的患者以老年人较常见。本文对200例常规体表心电图正常的老年人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来明确症状与心律失常的关系,以便明确诊断,协助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24h动态心电检测对冠心病患者预后价值。方法 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1500例应用24h动态心电监测,记录心率变异、心肌缺血改变情况,不同时段平均心率、缺血时间以及心律失常情况,动态心电监测前均作常规心电图对照。结果 冠心病患者心脏植物神经功能受损,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张力均下降。患者出现心肌缺血时间多出现在清晨,有明显的昼夜规律,而且发现发生心肌缺血与心率无关。各种心律失常中,主要为室性早搏、室上性早搏和房性早搏。结论 冠心病患者多发生无症状心肌缺血,应用24h动态心电监测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严重威胁人们健康,尤其是无症状的心肌缺血,单凭有症状时的心电图或随机心电图改变进行诊断易发生漏诊.24 h动态心电是检测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最有效的方法.现将本院558例24 h动态心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古莉 《中国热带医学》2004,4(4):571-571,576
目的:了解动态心电图对诊断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例冠心病患者的24h心电资料,参照监测日志,分析24h动态心电图。结果:发生缺血性ST段下移432次,其中SMI发作383次(88.7%),有症状发作49次(11.3%),SMI发生于睡眠中(51.2%),及日常活动中(36.7%),有症状心肌缺血多发生在活动(8.4%),睡眠(3.7%).结论:动态心电图不仅用于心律失常而且是日常生活中监测一过性心肌缺血的最好方法,对早期检出SMI及时诊断及治疗具有重大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远程动态心电监测对诊断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36例(男性157例,女性179例)有阵发性心悸、胸闷、头晕、黑朦或晕厥临床症状但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holter)均正常的患者实施远程动态心电监测,对传输的心电数据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9例患者出现临床症状与心律失常有关,7例因操作失误造成数据传输失败,60例无异常.结论 远程动态心电监测(TTM)对心律失常诊断优于holter及常规心电图.  相似文献   

10.
226例心悸患者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但平  韩晓光  张淑英 《广东医学》2002,23(10):1058-1058
目的:将226例心悸患者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进行比较分析。方法:226例患者均做过两次以上心电图,并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系统记录24h心电活动,回放并进行分析、记录。结果:226例患者常规心电图检出心律失常者98例(占43.4%),动态心电图检出心律失常者201例(占88.9%)。常规心电图检出心肌缺血者12例(占5.3%),动态心电图检出心肌缺血者37例(占16.4%)。结论:动态心电图对于常规心电图正常但有心悸的临床症状,可作为首选的无创检查方法,以获得有意义的诊断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