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及鞘内注药治疗顽固性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方法在常规抗痨治疗的基础上用脑脊液置换及鞘内注药治疗顽固性结核性脑膜炎与传统的全身抗痨治疗进行比较。结果脑脊液置换及鞘内注射药物治疗组较单纯全身用药差异明显(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及鞘内注射丁胺卡那霉素、地塞米松治疗顽固性结核性脑膜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人工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在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我院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人工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脑脊液指标及颅内压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19/20),高于对照组的85.0%(17/20)(χ2=10.0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颅内压、总蛋白质、葡萄糖、氯化物及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颅内压、总蛋白质及白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葡萄糖和氯化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临床疗效显著,且能有效改善患者颅内压及脑脊液指标。  相似文献   

3.
赵维川  李庆红 《山东医药》2010,50(31):99-100
目的观察人工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行人工脑脊液置换并鞘内给药;对照组行生理盐水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治疗后4、8周时比较两组脑脊液生化指标和颅内压,10个月后评定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脑脊液各项生化指标及颅内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降低颅内压和白细胞方面尤为显著(P〈0.01);观察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人工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可进一步提高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优化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的短期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30例。常规治疗组予以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抗结核药物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入异烟肼及地塞米松。分别记录2组患者临床症状及脑脊液变化情况。治疗2个月后,比较2组疗效差异。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安全性良好,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与分析脑脊液置换加用鞘内给药在结核性脑膜炎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提高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条件的4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且将其分为脑脊液置换加用鞘内给药组(观察组)及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同时给予两组患者相应治疗措施且对其效果、客观指标进行观察和相关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脑脊液置换加用鞘内给药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且优于常规治疗,同时脑脊液置换加用鞘内给药者脑脊液压力及蛋白含量的改善情况均好于常规治疗(P<0.05).结论 脑脊液置换加用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效果显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周勇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0):1834-1835
目的观察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7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在常规抗痨治疗基础上予以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果 93例治疗后脑脊液检查有明显好转或正常,头部MRI检查病灶有吸收好转,67例治愈,26例好转,1例出院,1例死亡,2例转入外院,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明显提高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治愈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52例结核性脑膜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应用激素、脱水剂、利尿剂和保肝药物等支持对症治疗。行腰椎穿刺术,送检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指标。并于每次腰穿时行脑脊液等体积置换并异烟肼、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行高压2个疗程的治疗。观察两组病人临床表现及脑脊液压力、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脑脊液压力、白细胞计数和生化结果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而不良反应两组间无明显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高压氧联合脑脊液置换加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是肺外结核中的重症结核病,该病临床治疗难度大,周期长,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我院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结核性脑膜炎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两组患者均按照结核性脑膜炎常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给予鞘内注射地塞米松、糜蛋白酶,观察组给予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并鞘内注射地塞米松、糜蛋白酶。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脑脊液检查结果改善的时间,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死亡率以及平均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头痛、发热、呕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症状和体征的恢复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高颅内压、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脑脊液蛋白定量和脑脊液糖水平的恢复时间也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射给药可提高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和住院天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3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同期病毒性脑膜炎100例、化脓性脑膜炎90例作为对照。观察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患者均根据初治与复治情况采用抗结核治疗,跟踪随访(12~18)个月,根据治疗结果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分期、抗结核药物方案、初治与复治、鞘内注药与否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结果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的细胞数、蛋白、糖和氯化物、腺苷脱氨酶活力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治疗结果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年龄、疾病分期、初治与复治、鞘内注药与否方面均存在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的细胞数、蛋白、糖和氯化物、腺苷脱氨酶活力均存在异常变化,有利于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确诊或疑似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均应早期、合理、规律的抗结核治疗,合理的抗结核治疗方案、早期、规律的抗结核治疗、联合鞘内注药可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重症顽固性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置换椎管内注药充氧疗法的初步探讨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26001)黄怀宇朱公悦丁莉邵良结核性脑膜炎(TBM)治疗的基本原则应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遵照早期、适量、全程、联合、规律用药,从而达到治愈结核的目的。但有时因为主客...  相似文献   

12.
王艳伟  高文英 《山东医药》2007,47(14):67-67
结核性脑膜炎(以下简称结脑)是神经系统结核病最常见的类型,致残率及病死率高。1980年1月~2005年6月,我院对56例结脑患者采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以下简称鞘注)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持续引流脑脊液并鞘内注药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17例临床疗效观察——杨玉先等(广东梅州市人民医院514031);《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4,12(2):127-129[目的:探讨持续引流脑脊液并鞘内注药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住院时间的先后顺序为配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鞘内注射与静脉滴注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三峡大学仁和医院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2HRZE/4HR抗结核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采用异烟肼和地塞米松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采用异烟肼和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临床疗效指标及治疗前后脑脊液常规指标、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u=3.276,P=0.001)。两组患者消化道出血及血脂、血糖、电解质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脑脊液细胞数、蛋白质、葡萄糖及氯化物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脑脊液细胞数、氯化物含量高于对照组,蛋白质、葡萄糖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头痛颈强消失时间、脑脊液压力恢复正常时间、脑脊液细胞恢复正常时间、脑脊液蛋白恢复正常时间、发热时间、昏迷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2HRZE/4HR治疗方案基础上采用异烟肼和地塞米松鞘内注射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优于静脉滴注,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颅内压、改善脑脊液循环。  相似文献   

15.
结核性脑膜炎目前在我国多数地区仍是较常见、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之一,其病死率高、后遗症严重,并且有增加的趋势,尤其是重症结核性脑膜炎。近年来由于对结核性脑膜炎研究的不断深入,其诊断和治疗发展到了新的阶段。但在临床工作中由于患者就诊不及时或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常能见到一些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即重症结核性脑膜炎。广东省高州市慢性病防治站自2007年1月以来对确诊的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在常规抗结核、降颅压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脑脊液置换及椎管内注药的方法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现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2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岳淼  刘风霞  于翠华 《山东医药》2008,48(26):70-71
将56例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两组均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常规腰椎穿刺测脑脊液压力后,缓慢放出脑脊液5~10 ml,再缓慢注入等体积生理盐水,反复3~6 次,总量不超过30 ml ,最后一次放出脑脊液后注入异烟肼100 mg及地塞米松3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10 ml).结果 治疗8周时观察组脑脊液压力及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10个月时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认为在全身系统抗结核化疗基础上行脑脊液置换注药治疗结脑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在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高颅压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将50例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高颅压病人分为常规组(对照组)和川芎嗪组(治疗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抗结核、降颅压、激素及鞘内注药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120 mg加入5%葡萄糖250 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两组均以3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头痛消失时间、记录脑脊液压力恢复正常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平均头痛消失时间为(11±3)d,对照组为(18±5)d(P<0.01);脑脊液压力恢复正常时间为(23±4)d,对照组为(34±5)d,治疗组明显缩短(P<0.01);治疗组显效率为7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0%(P<0.05).两组均未出现并发症及明显副反应.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高颅压,能更快地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镜行支气管冲洗及局部注药联合内科常规疗法治疗急性肺脓肿的疗效.方法 对86例急性肺脓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予以经支气管镜行支气管冲洗及局部注药联合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予以单纯内科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疗成功45例,失败1例;对照组治疗成功32例,失败8例,两组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体温恢复正常、咳痰咳嗽消失以及住院时间方面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 经支气管镜行支气管冲洗及局部注药联合全身用药治疗急性肺脓肿,能显著提高疗效,减少住院天数,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陈光  高云  王岫峥  王栋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8):1453-1455
目的观察正结脑方辅助基础疗法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接受治疗的103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式为:①标准化疗②激素疗法③降颅压治疗④放脑脊液及椎管内注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正结脑方"进行辅助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头痛、呕吐,发热、颈强直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颅压改善情况两组无明显差异;脑脊液检查细胞数、蛋白、氯化物及葡萄糖含量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另外,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3%与对照组81%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正结脑方辅助基础治疗用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其疗效优于基础疗法,值得在临床进行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脑室引流注药治疗继发脑积液的结核性脑膜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使继发脑积液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颅内压迅速降低并获得治愈。方法于非优势半球的侧脑室额角行脑室引流,并向脑室内注射异烟肼100mg加地塞米松2mg,隔日1次,重者每日1次。结果23例患者增高的颅内压立即降至正常,其中8例脑疝者均迅速得到纠正。脑室注药使脑脊液在2~4周内恢复正常。结论脑室引流及脑室注药治疗继发脑积液的结核性脑膜炎,疗效满意,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