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高原医学学术会议于1995年9月18~21日在西宁召开。来自全国各地从事低氧,高原,航天,潜水医学的专家代表共148人参加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137篇。来自美国、日本、吉尔吉斯斯坦从事高原医学研究的7位著名学者参加会议。中华医学会肖梓仁副会长到会。 会议分英语交流组、高原医学基础组、高原病和高原地区临床医学组。内容涉及高原生理、生化、  相似文献   

2.
格日力 (195 2~ )青海籍 ,蒙古族 ,博士后 ,呼吸内科学、高原医学、运动生理学教授。现任青海医学院高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国际低氧与高原医学会会员 ,国际慢性高山病研究小组成员 ,国际低氧生理学术讨论会顾问 ,美国运动医学会会员。1975年上海医科大学毕业后在青海省高原医学科学研究所从事高原呼吸内科与低氧生理研究工作 ,多次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优秀论文等奖项 ,并获得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1993年至 1999年在日本信州大学学习 ,期间参加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课题“低氧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建的发病机制及急性…  相似文献   

3.
高原医学第二次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8月26—31日在西宁召开。来自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的14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美国、日本的9位专家学者也应邀参加了会议,并作了学术报告。会议共收到有关学术论文202篇,其中有68篇论文在大会上宣读。论文汇编成两册,有中、英文摘要。此外,大会还邀请了心血管专家翁心植教授、呼吸系统专家段生福教授、病理生理专家孙秉庸教授、营养学专家李钰声副教授等作了专题学术报告。会议初步确定,高原医学第三次学术讨论会将于1988年举行。高原医学的核心是研究低氧。低气压、低温等高原环境因素所引起的生物效  相似文献   

4.
由国际高原医学会、中华医学会高原医学分会、青海省人民政府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世界低氧生理和高原医学学术大会暨第五届中华医学会高原医学年会将于 2 0 0 4年 8月 1 2日至 1 6日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 ,1 8日至 2 0日在西藏拉萨举行卫星会议。此次会议在我国青藏高原尚属首次 ,届时将有West(美国 )、Monge(秘鲁 )、Richalet(法国 )、Bartsch(德国 )、Kobayashi(日本 )等国际知名高原医学专家参加。会议的主题是“2 1世纪的高原医学人类健康” ,制定慢性高原病的国际诊断标准 ,重点讨论高原适应的遗传学机制 ,并对缺氧与…  相似文献   

5.
由国际高原医学会、中华医学会高原医学分会、青海省人民政府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世界低氧生理和高原医学学术大会暨第五届中华医学会高原医学年会将于 2 0 0 4年 8月 1 2日至 1 6日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 ,1 8日至 2 0日在西藏拉萨举行卫星会议。此次会议在我国青藏高原尚属首次 ,届时将有West(美国 )、Monge(秘鲁 )、Richalet(法国 )、Bartsch(德国 )、Kobayashi(日本 )等国际知名高原医学专家参加。会议的主题是“2 1世纪的高原医学人类健康” ,制定慢性高原病的国际诊断标准 ,重点讨论高原适应的遗传学机制 ,并对缺氧与…  相似文献   

6.
高原医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一、高原低氧适应机制在世界高原人群中,藏族是居住在青藏高原适应历史最长的民族,具有突出的人类生理学代表性。青海高原医学研究所、西藏医学科学研究所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协作的研究表明,藏族对高原低氧环境的生理适应与青藏高原移居人群(如汉族)和南美安第斯山克丘亚印地安人(QuechuaIndian)相比有如下特点:(1)有较大的胸廓指数、肺活量和肺总容量,提示具有较大的肺泡氧弥散面积及较高的通气储备。(2)其静息通气量较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低,运动负荷下Pa-CO2进一步降低,运动通气增强。…  相似文献   

7.
中华医学会全国高原医学学术会议于1988年8月16~19日在西宁召开。参加的代表有来自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等地从事高原医学工作的代表,来自京、沪等地和军队从事低氧、航空、航天、深海等医学研究的专家127人。法国  相似文献   

8.
高原低氧习服是指进入高原后机体产生一系列生理改变以确保能在低氧环境中更好地生活,其对高原人群身心健康至关重要。然而如何快速习服高原低氧环境、减少高原低氧对机体损伤至今仍不清楚。了解高原低氧损伤发生、发展机制,寻找精准预测高原低氧损伤发生的靶点,研发高效预防和治疗高原低氧损伤的措施迫在眉睫。该文就高原低氧损伤发生机制、高原低氧损伤易感性靶点、促进高原低氧习服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高原医学快速发展提供参考,为构建对高原低氧损伤的充分认识、早期预警、有效预防和快速治疗于一体的诊防治新策略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青海医药杂志》2009,39(4):64-64
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高原医学学术会议将于2009年10月下旬在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召开,现会议征文如下。 一、征文重点内容: 1.高原低氧习服-适应的研究进展; 2.大群体进驻高原的高原医学保障;  相似文献   

10.
随着青藏铁路开通,越来越多的世人把目光聚焦在青藏高原。世界屋脊的高寒缺氧令人心存惧怕。但殊不知高原环境既有对人体低氧损伤的一面,即易发生各型高原病,而又有有利健康的一面,这与在高原低氧环境下人体获得习服(acclimatization)和适应(adaptation)或预适应(pre-acclimati  相似文献   

11.
第六届国际高原医学和低氧生理学术大会,于2004年8月12日至19日分别在青海省省会西宁市(开幕式)和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闭幕式)隆重举行。本届会议由国际高原医学会、中华医学会高原医学分会、青海省人民政府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本次会议首次在高原本土研讨有关高原医学问题,赢得了广大高原医学研究工作者的支持与拥护,  相似文献   

12.
Sui Y  Chen R  Zhang S  Zhou J  Ga B  Qiu G 《中华医学杂志》2001,81(9):562-563
在高原低压、低氧环境下 ,高原心脏病发病机制一直不十分清楚。高原心脏病 (HACC)是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ulmonaryarteryhypertension ,PAH)引起右心室肥大 ,这种病理生理改变 ,缺氧是非常重要的原因。然而 ,高原低氧健康人群中PAH无普遍性[1] ,说明低氧不是唯一引起HACC的因素。在高原长期居住人群HACC的发病是否与其他因素有关 ,尚未见报道。我们在拉萨 (海拔 36 5 8m) ,检测HACC及低氧适应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 (TNF)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内皮素 (ET 1) ,血管紧张素Ⅱ (…  相似文献   

13.
人和动物到达高海拔地区,由于低氧引起肺动脉压升高,又使右室负荷加大,引起右室代偿性肥大。实验证明:肺动脉平均压与右/左心室比例的百分数近似,且成正相关,因此高原动物的右/左心比例可以反应该动物对高原的适应情况。  相似文献   

14.
高原低氧适应是高原医学研究的核心,高原低氧适应的机制主要是围绕缺氧而建立起的一系列复杂的代偿。高原土生动物是研究高原低氧适应的理想模型,以藏猪、高原鼠兔、藏羚羊和蕨麻小型猪为例,研究者们多以其血液学特征、肺血管结构和功能及低氧适应相关基因等方面作为基础研究,但目前在细胞及分子水平研究不够深入,研究土生动物低氧适应机制,可以为高原实验动物的开发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研究机体对高原缺氧的生理性适应及适应机制是高原医学的重要内容。动物实验与人体胎盘的研究资料已证实母体——胎盘——胎儿系统对高原缺氧的适应能力很强①。进一步探讨胎盘屏障在缺氧适应过程中的组织学变化,不仅是高原医学的组成部分,也是围产医学不可少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高原低氧环境可以引起人体肺动脉高压及右心受累,已为众所周知的事实。然而高原低氧是否可以影响左心功能,学者们尚有不同见解,有些人认为并无左心受累,有些人则认为有左心功能的改变,迄今争论不止,尚无一致的定论。为此,本文作者对83例由平原抵达海拔3,658米高原的健康人,通过无创伤性方法,进行了左心功能的测定,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7.
高原脑水肿是人体急速进入高原或从高原迅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时以及久居高原者在某些因素的诱发下导致机体对高原低压性低氧不适应。脑低氧引起的严重脑功能障碍,出现严重的神经精神症,有时甚至昏迷的一种高原特发病,属急性高原病中最严重型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为保障大批移居高原的职工健康,研究解决高原性心脏病防治及高原劳动卫生、劳动保护工作中的一些理论和实际问题,中国医学科学院自1975年起组成高原病防治研究小队开展了研究工作。几年来,他们以现场为主,结合部分临床和实验研究,在“青藏高原(环境)对施工人员心脏的影响及高原劳动卫生与劳动保护问题”方面取得成果。(一)建立了用超声心动图测算肺动脉收缩压的无创性方法。高原低氧环境影响心血管系统的主要后果之一是产生肺动脉高压,故高原检测  相似文献   

19.
高原医学是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人在高原对环境的适应生理及高原疾病的防治两大內容。随着高原资源的开发以及旅游、登山等事业的发展,加之现代化交通工具所提供的方便,每年进入高原(高山)地区的人数不断增加。实践证明,大多数人是能够适应高原环境的。但是,由于高原环境的特殊性,也对人类的健康和生产劳动带来一定的影  相似文献   

20.
高原医学是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人在高原对环境的适应生理及高原疾病的防治两大内容。随着高原资源的开发以及旅游、登山等事业的发展,加之现代化交通工具所提供的方便,每年进入高原(高山)地区的人数不断增加。实践证明,大多数人是能够适应高原环境的。但是,由于高原环境的特殊性,也对人类的健康和生产劳动带来一定的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