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营养是人类摄取食物满足自身生理需要的必要生物学过程。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及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必须不断地摄入和吸收足够的各种营养素来作为他们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因此,营养因素对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妊娠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孕期不同阶段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孕期营养缺乏或过剩会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巨大儿、脑发育障碍、先天畸形、流产、早产、围生期死亡等多种妊娠不良结局。对孕妇及早进行膳食指导可提高生育质量,降低出生缺陷。  相似文献   

3.
合理营养是保证青少年儿童正常发育的重要条件,也是预防各种疾病的重要因素,为了解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以便好的对青少年进行营养指导,将滨城区2004年中小学学生健康检查中有关营养方面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相似文献   

4.
营养与人类的发育和健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营养学是一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应用科学。我们每天食用各种食物,为的就是从自然界摄取营养来维持我们的生命,保证我们身体的健康,提供我们活动的能量。一个人类生命个体,刚刚出生时体重只有3公斤左右,到11岁...  相似文献   

5.
喂养行为与婴幼儿营养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喂养行为与婴幼儿营养发育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自编的“婴幼儿营养调查表”对346个0-18个月婴幼儿的主要养护人进行入户访谈。结果 出生后4个月内母乳喂养率高,婴幼儿营养状况良好。4个月后由于辅食添加的不合理,其营养状况相对较差。营养发育正常的婴幼儿与营养发育稍差(低于均值1个标准差者)婴幼儿相比较,在辅食添加时间上(P<0.01),及添加的种类上(P<0.01)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其中辅食添加时间的分布方面,7-9个月的差异最明显(P<0.01)。结论 在社区健康教育中,利用各种传媒向孕妇、年轻父母及其家人普及喂养新观念,重点宣传辅食添加知识,转变不良喂养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喂养行为与婴幼儿营养发育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编的"婴幼儿营养调查表"对346个0~18个月婴幼儿的主要养护人进行入户访谈.结果出生后4个月内母乳喂养率高,婴幼儿营养状况良好.4个月后由于辅食添加的不合理,其营养状况相对较差.营养发育正常的婴幼儿与营养发育稍差(低于均值1个标准差者)婴幼儿相比较,在辅食添加时间上(P<0.01),及添加的种类上(P<0.01)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其中辅食添加时间的分布方面,7~9个月的差异最明显(P<0.01).结论在社区健康教育中,利用各种传媒向孕妇、年轻父母及其家人普及喂养新观念,重点宣传辅食添加知识,转变不良喂养行为.  相似文献   

7.
婴幼儿的合理营养与智力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婴幼儿时期是出生后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合理及充足的营养是智力、体力和免疫力所依赖的物质基础。人的智力发育与脑的发育密切相关,脑的发育又是智力活动的物质基础。先天和后天的营养又是建造一个完好大脑的关键。为了更好地促进婴幼儿的智力发育,在喂养上要尽量做到合理营养及平衡膳食。  相似文献   

8.
观察93例接受营养调查、指导的孕妇,及其新生儿出生状况和生存能力,并与同期出生新生儿比较。孕妇的各种营养素基本满足需要,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同期初生儿无差异,但与全国九市城区正常男女童体格发育比较,增加110 ̄150克。反映生存能力的瞬间Apgar评分,临床无差异。  相似文献   

9.
按照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 ,2~ 6岁幼儿称为学龄前儿童 ,儿童与青少年一样均处于长身体、长智慧的重要时期 ,膳食安排的科学合理 ,既对他们现阶段成长发育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成份 ,又为成人后能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 学龄前儿童的营养要求学龄前儿童时期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 ,其对热能及其它各种营养素的要求都比成人高 ,且需求量相对成人要成倍增加。相反 ,儿童时期热能及各种营养供给不足 ,易造成营养缺乏症。儿童缺铁性贫血是世界 4种高发营养缺乏病之一 ,在我国婴幼儿中也不少见 ,据近年调查发现 ,其…  相似文献   

10.
低体重儿静脉营养30例临床分析陈智(广西桂林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桂林541001)低出生体重儿(LBWI)由于自身器官功能发育不成熟及生活能力低下,易发生各种严重的并发症,常出现喂养困难、热卡不足,从而使病情加重、死亡。故静脉营养(PN)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温岭市某医院临床患者营养状况,探讨营养管理的对策。方法:对5个不同临床科室300例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调查。结果:所有患者BMI平均值为(22.67±4.27)kg/m2,各科患者BMI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其中普通外科轻体重率最高,内分泌科超重和肥胖率最高(<0.05)。所有患者营养不良率、贫血率及存在营养风险率分别为23.33%、21.33%及48.00%。各科营养不良率、贫血率及存在营养风险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营养科应有针对性的为不同科室患者提供良好的营养支持,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整体医疗实践中使用简易营养评价精法(MNA-SF)了解我院各临床科室营养不良发生的情况。方法由经过专门训练的医务人员在患者入院3 d内,使用MNA-SF对全院各科室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调查,了解营养状况与性别、年龄、病情的关系。结果全院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2.25%,内科、外科、专科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28.69%、23.26%、14.46%(χ2=144.377,P=0.000),营养分值与年龄、病例分型呈负相关(Z值分别为-60.334和-33.916,P=0.000),男、女营养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23,P=0.000)。年龄、病例分型进入了影响营养分值的逐步回归方程,回归方程为:y营养=0.004x年龄+0.099x病理分型+0.447(r=0.146,F=39.772,P=0.000)。结论营养不良发病率在住院患者达20%以上,营养与年龄、病情相关,男性患者营养状况较女性差。  相似文献   

13.
费林晶 《当代医学》2011,17(27):39-40
目的探讨x线透视下肠内营养管的置入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2000年2月~2010年10月,51例患者在X线透视下行经鼻腔肠内营养管置入于十二指肠空肠连接部或空肠上段。所涉病人为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7例、晚期上段食道癌18例、脑血管病人吞咽困难15例、食管自发破裂3例、急性胰腺炎8例。结果 51例患者均1次成功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成功率100%。置管时间为5~20min,平均8min。置管操作及使用过程中未出现心律失常、误插、吸入性肺炎、会厌功能紊乱等并发症。经肠内营养管注入营养液,患者机能改善明显,体重增加,延长了病人的寿命,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效果满意。结论 X线透视下经鼻腔肠内营养管置入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肠内营养途径,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对1985~1989年88例病情复杂的腹部外科重危患者应用EN支持。患者先后接受2~8次手术治疗,平均3.4次;同时伴有2~7种并存症,平均3.8种;半均住院122天。88例中TEN47例,TPN+ENl2例,TPN转TEN29例。EN支持天数为9~409天,平均57.4天;输入途径为鼻饲30例,空肠造口48例,经肠瘘口插管10例。EN结束时患者的体重、血浆蛋白、转铁蛋白均较开始时显著增加。本组病例中临床痊愈80例,死亡6例,2例带喂养管出院。本文介绍了EN的应用方法,重点讨论EN的适应证、输入途径及并发症处理,认为需要营养支持的重危外科患者应首选EN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文通过对420户居民中的424名6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监测调查分析,结果被调查儿童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有13名,占3.07%;按年龄、性别低体重患病率为0.2%;按年龄、性别体重过重占9.0%;按年龄、性别发育迟缓患病率1.90%;身高和体重与1992年按年龄、性别组进行比较,身高平均增长4.3cm,体重平均增长1.2kg;被调查儿童,血色素平均值为12.4g,离均差为0.92;血色素低于11g的占8.7%;3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为11.0%,3~6岁儿童贫血患病率为1.9%(经χ2检验,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胃癌手术患者营养风险发生及其营养支持现状,为规范化营养支持提供指导。方法对2014年2月至2014年7月150例胃癌住院患者术前采用 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简表评估其术前营养风险状况。检测患者入院第1~2天和术后第7~10天的体质量、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清蛋白、血清前清蛋白、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等营养指标以及调查其营养支持情况。结果150例胃癌患者中,术前有营养不良者72例(占48%),无营养不良者78例(占52%);有营养风险者81例(54%),其中采取营养支持者66例(81.48%),无营养风险者69例(46%),其中采取营养支持者57例(82.61%)。患者术后营养指标除血红蛋白及血清前清蛋白外其他营养指标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胃癌手术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及有营养风险者比例较高,临床医生对其营养支持不够规范,需采取规范的临床营养风险评估和基于证据的临床营养支持以改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7.
抽样来广州打工6月以上人员274名,以问卷方式调查其营养知识和膳食行为,结果分别进行评分,完全正确的以10分计;以眼部、皮肤及口腔的营养缺乏体征作为判断营养缺乏的标准。结果表明,营养知识的平均得分为443±1.40分,膳食行为的平均得分为4.81±1.46分,后较低水平。营养知识得分越高者,正确膳食行为得分也越高,相关显著(r=0.155,P<0.05)。而学历高低与膳食行为没有相关性;此外,女性膳食行为得分高于男性(P<001)。此外,被调查人员有不同程度营养素缺乏的临床体征,如皮肤粗糙发生率为76.6%,角膜干燥为1.82%,牙龈出血最多发,为20.1%。此提示外来人口的营养不良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同时亦表明营养知识普及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小组(NST)对ICU患者营养支持方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68例ICU患者以NST建立时为界,建立前为A组,建立后为B组。对两组患者的营养支持状况及并发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B组有规范营养监测、采用全胃肠内营养(TEN)方式、肠外营养采用“全合一”方式的比例较A组显著提高(P〈0.01,P〈0.05),而采用全胃肠外营养(TPN)方式、不恰当静脉营养支持的比例显著下降(P〈0.05,P〈0.01);B组白蛋白的输注量显著减少(P〈0.01);血清白蛋白≤30g/L的低蛋白血症、胃肠道并发症、代谢并发症、在ICU死亡的发生率均较A组显著下降(P〈0.01,P〈0.05)。结论NST使综合ICU营养支持的规范化程度提高,显著降低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使危重患者获得合理、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医学营养治疗(MNT)模式在胎儿生长受限(FGR)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6月产科门诊孕28~32周FGR初产单胎无其他合并症孕妇64例进行编号,单号为观察组(n=32),双号为对照组(n=32)。观察组采用医学营养治疗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指导模式,治疗周期为14天,治疗前后测量两组孕妇的宫高(UFH)、腹围(AC)、体重(WT)及胎儿双顶径(BPD)、头围(HC)、腹围(AC)、股骨长(FL),并统计其增长值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孕妇的UFH、AC增长及胎儿的BPD、HC、AC、FL增长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的WT增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学营养治疗模式较常规饮食指导模式有利于胎儿生长。  相似文献   

20.
沈琳  吴小丽  吴建胜 《医学综述》2012,(22):3767-3769
营养不良在老年胃癌患者中的表现尤为突出。目前手术治疗仍是治疗胃癌最有效的方法,营养不良不仅降低机体的免疫力,而且对术后机体的恢复亦造成不良影响。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患者的预后起着积极作用。因此,如何对老年人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及时对老年胃癌患者进行营养干预,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和手术预后是许多临床医师关注的焦点,且提出不同的营养支持治疗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