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住院结核病人的用药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应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分析法对某院2002~2004年住院结核病人的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传统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口服方便,价格低廉,使用量居前;氟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对耐药结核杆菌有效但价格较高位居金额排序前列;护肝药的使用较为合理,剂型选择对使用金额影响较大。结论抗结核治疗仍以传统抗结核药为主,氟喹诺酮类药物应用也较普遍,护肝药的使用增长较快。  相似文献   

2.
朱圣婷 《海峡药学》2014,(8):117-119
目的评估我院抗结核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年~2013年间抗结核药的种类、用量、用药频度、销售金额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结核药的数量及销售金额大幅度增长。销售金额排序前4位的是利福平针剂、乙胺丁醇片、对氨基水杨酸片和利福布汀胶囊;用药频度(DDDs)排序前3位的是乙胺丁醇片、异烟肼片和利福平胶囊。结论我院抗结核药的使用合理,加强防治和结核病的药物治疗是人类控制结核病的主要手段,合理使用抗结核药,定能遏制结核病疫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院2007—2009年喹诺酮类药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桂芬  支伟锋  归莱  谢丹 《中国药房》2011,(10):869-871
目的:评价我院喹诺酮类药的应用现状及趋势。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喹诺酮类药的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喹诺酮类药销售金额在抗菌药物中所占比例逐年下降。3年来,在口服喹诺酮类药中,销售金额、DDDs排序列前3位的依次是洛美沙星片、加替沙星胶囊、左氧氟沙星片(国产);在注射喹诺酮类药中,销售金额、DDDs排序列前4位的均有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国产)、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结论:我院喹诺酮类药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应进一步加强其使用监管。  相似文献   

4.
我院2006年抗感染药物使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我院2006年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我院药学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的抗感染药物使用数量、金额进行统计。按金额、DDDs进行排序、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使用比例从10月份后有所下降,使用金额最大的品种依次是左氧氟沙星针、头孢哌酮-舒巴坦针、头孢曲松针,用药频率最高的是左氧氟沙星胶囊、甲硝唑、阿莫西林胶囊。结论我院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整体趋稳,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是我院抗感染治疗的主要药物,个别使用频率最高的品种占用金额上升,说明在抗菌药物的使用上仍有待规范。  相似文献   

5.
我院2002-2004年抗感染药应用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分析掌握我院各类抗感染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及科学制定采购计划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我院“医院药品库存管理系统”的原始数据资料,采用限定日剂量法和销售金额排序法进行分析。结果:1.我院抗感染药品种数2003年与2004年持平,比2002年有所增加,但增幅不大,头孢菌素类品种数最多;2.抗感染药销售金额平均占西药销售金额的42.03%,头孢菌素类销售金额遥遥领先,平均占抗感染药销售金额的33.58%;3.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抗结核药、林可霉素类药物是使用频度最高的6大类,提示结核病的流行情况不容乐观。结论:医院3年来抗感染药物品种增多、占总体用药比例偏高,建议加强对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监测,强化合理用药意识。  相似文献   

6.
2007~2009年我院抗结核药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我院结核药利用情况,为抗结核药的合理使用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零售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的方法,对我院2007~2009年抗结核药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各品种中利福平针、卷曲霉素针、对氨基水杨酸钠片和左氧氟沙星片用量居前,二线药用量增长较快。结论:我院抗结核用药比较合理,反映了我院临床实际和结核病化疗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抗结核药的使用情况与发展趋势,为结核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用药频度分析法,利用我院的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库,统计2002~2006年我院结核病研究所药房的摆药数据与住院结核病患者的用药医嘱信息数据,分析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结果:传统一线抗结核药在我院抗结核治疗中仍为首选药物,其用量较多并呈上升趋势;氧氟沙星片和环丙沙星注射液用量逐年减少;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片和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用量逐年增加,甚至超过部分一线抗结核药。结论:我院抗结核药特别是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使用基本上符合WHO推荐的化学治疗方案中抗结核药的使用原则,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在抗结核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抗感染药物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抗感染药物的应用现状及趋势.方法 对我院2005-2007年抗感染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我院抗感染药物销售金额2007年有所增长,但其占西药总销售金额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各年度头孢菌素类销售金额在抗感染药中所占比例均列第1位,平均为49.16%,β-内酰胺类(包括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和其他β-内酰胺类)在抗感染药销售金额中比重最大,占抗感染药总销售额的平均比例为58.83%.DDDs排序前4位的分别是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其DDDs之和占年度抗感染药DDDs总和的75.25%、80.27%、80.76%;在DDDs排序前10位药品中,销售金额排序与DDDs排序比>1的占99.97%.结论 安全、有效、价格低廉的抗感染药物占主导地位,临床用药合理.  相似文献   

9.
陈煜  蒋珍藕 《今日药学》2010,20(3):45-48
目的 了解本院抗变态反应药的应用情况.方法 对本院2005~2008年抗变态反应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用药金额(DDDc)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抗变态反应药销售金额及消耗DDDs占皮肤病用药比例逐年上升.第三代抗组胺药在本院占主导地位.依巴斯汀片、左西替利嗪及曲尼司特胶囊是本院主要应用品种.结论 抗组胺药应该向研制更高的抗过敏、抗炎症性能,更低的镇静作用,无心脏毒性,无药物间相互作用药物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结核专科医院药物使用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院“医院药房库存管理系统”2001年~2003年原始数据资料进行:(1)抗感染品种分析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抗结核类、抗真菌类……等13大类中,头孢菌素类品种最多,占总品种的19%~20%,抗结核药品种占第二位(18.7%~19.7%),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抗真菌类等五类药品三年内占70%以上;(2)消耗金额排序常用抗结核药利福霉素、异烟肼、对氨基水扬酸等都排在前10名。抗感染药使用,左氧氟沙星用药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2003年排第一位,新的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罗红霉素2003年均排在前10名内;(3)用药频度分析连续三年,用药频度前八名都是抗结核药,这是专科医院的特点。抗感染药中的左氧氟沙星、罗红霉素2003年排前10名内。  相似文献   

11.
2004年~2006年我院抗感染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掌握我院抗感染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感染药及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我院“医院药品库存管理系统”的原始数据资料,采用限定日剂量法和销售金额排序法进行分析。结果:2004年~2006年我院抗感染药物的销售金额各占全年化学药销售金额的比例平均为33.29%,低于或接近于国内其他医院。β-内酰胺类销售金额遥遥领先,占抗感染药物销售金额的比例平均为55.8%。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抗结核药是使用频度最高的5大类。在DDDs排序前20位中,排序比〉1的药品占75%。结论:2004年~2006年我院抗感染用药结构基本合理,但仍应当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重庆地区医院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分析重庆地区20家医院2009年-2011年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数据。结果:重庆地区2009年-2011年抗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基本持平,销售金额排序前3位的是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用药频度排序前3位的是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加替沙星。结论:在重庆地区应用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中,左氧氟沙星的应用占主导地位.莫西沙星的应用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3.
林文宏 《海峡药学》2010,22(9):169-172
评价对2007年~2009年我院抗感染药物的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的使用以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及青霉素类为主,其中口服抗菌药头孢克洛缓释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头孢氨苄缓释片及注射用抗菌药左氧氟沙星针、头孢曲松钠、盐酸头孢替安(溶酶结晶)的DDDs排在前面。  相似文献   

14.
张冬林  刘东  严丽 《医药导报》2012,31(7):931-933
目的 了解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对武汉市24家医院2008~2010年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数量、消耗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3年中喹诺酮类药年销售金额11 000~12 000万元,注射剂占总年销售额的83%~84%,销售金额前5位的药物均为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帕珠沙星、莫西沙星、依诺沙星,其中左氧氟沙星用药频度最高. 结论 随着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量的增大,耐药问题日益严重,使用的合理性及药物经济学等相关指标有待进一步深入评价.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2007—2009年成都地区17家医院抗感染药的应用情况。方法:以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对2007—2009年成都地区17家医院抗感染药进行分类统计、综合分析、对比。结果:3年间年成都地区17家医院抗感染药用药金额增长幅度较大,各亚类抗感染药中头孢菌素类、化学合成药、青霉素类用药金额排序依次占前3位,抗病毒、抗真菌药使用增多,氟喹诺酮类药物限制性使用。销售金额及用药频度前10位中,大多数是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结论:抗菌药物的细菌耐药率增长迅速,二重感染现象加剧,需加强抗感染药的合理应用和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6.
2001年~2004年四川广安市6家医院抗感染药利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抗感染药的应用、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四川广安市6家医院2001年~2004年抗感染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服洛美沙星DDDs连续4年均居口服用药的前1、2位;异烟肼、利福平DDDs连续4年分别居前4、5位;注射用青霉素DDDs(2001年~2003年)居注射剂的首位。左氧氟沙星不论是销售金额,还是DDDs都呈后来居上之势。结论:该地区医疗机构抗感染药销售金额与药品销售总金额的比例同西南地区其它医疗机构接近,新品种较少,用药档次偏低。  相似文献   

17.
2004-2006年我院抗感染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本院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金额排序和用药频度分析法,对本院2004-2006年抗感染药物出库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的销售金额在有效控制下呈下降趋势;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药物占主导地位;头孢噻肟钠、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用药频度较高;阿洛西林钠、美洛西林钠日用药金额较高。结论:抗感染药物种类繁多,临床应用广泛,应加强其使用管理以防止滥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某综合医院2000年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动态变化,为临床合理应用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2000年1-12月逐月抗感染药物的用药金额,频度,日用药金额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该院抗感染药物品种数及其金额占药品销售总额的百分比和日均用药金额在1年内均无明显变化,抗感染药物的使用以口服药物用药频率最高,而且日均用药金额明显低于注射用抗感染药物,各类抗感染药物的DDDs排序每个月稍有不同,但总体DDD s排序列前五位的依次为青霉素类,抗结核病药,头孢菌素类,其他抗菌抗生素以及喹诺酮类,各类抗感染药物日均用药金额列前3位的依次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头孢菌素类和抗病毒药;DDDs排序前10位的抗感染药品种在不同月份大致趋于稳定,且口服品种占绝大多数,但具体排序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结论:该院抗感染药物应用基本趋于合理,但仍存在部分不合理用药现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分析我院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用限定日剂量、用药频度和日治疗费用等客观指标分析药物利用的动态.结果 2007~2009年,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名列抗感染药用药金额的前3位.头孢菌素类的头孢克洛、头孢呋辛、头孢氨苄、头孢哌酮/舒巴坦,以及喹诺酮类的左氧氟沙星和大环内酯类的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位于消耗金额排序前列.疗效确切、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少、价格便宜的一线抗感染药为主要用药,而且以口服制剂为主.常见致病菌的耐药率偏高,尤其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最高达77.8%.结论 我院抗感染药物的使用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仍需加强抗感染药物的应用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院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用药情况促进该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合理使用。方法统计分析2010年我院的5种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5种药物的购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用药费用(DDDc)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我院2010年使用最多的喹诺酮类药物依次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左氧氟沙星胶囊、诺氟沙星胶囊、氧氟沙星注射液和环丙沙星注射液,其中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日均用药费用最贵,为41.5元。结论我院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较为合理、且不良反应较少,但仍需谨慎使用该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