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鼠供肝冷缺血再灌注损伤中TNF的作用及己酮可可碱预处理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与大鼠供肝冷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关系及观察己酮可可碱(PTX)预处理的防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受体组与供体组。两两随机配对后再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实验组(即预处理组,E组)。E组供体大鼠预处理,开腹前1h腹腔注射PTX50mg/kg,对照组供体不进行预处理。供肝均保存6h后行原位肝移植。结果 (1)门静脉复流后30min及3h时血清中TNF水平E组显著低于C组(P<0.05);(2)30min及3h谷胱甘肽-S转换酶(GST-S)水平E组显著低于C组(P<0.05)。(3)30min及3h血清中ALT,AST水平E组显著低于C组(P<0.050。结论 TNF居大鼠供肝冷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己酮可可碱预处理可以减轻冷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
心脏停搏供体肝移植时供肝己酮可可碱预处理对移植肝的保护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前,如何减轻心脏停搏供体(NHBDS)肝移植时供肝的冷热缺血及再灌注损伤达到移植肝的保护,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和改善此类供肝以取得满意的疗效正成为肝移植研究的重要课题。本实验旨在探讨己酮可可碱(PTX)供肝预处理在NHBDs肝移植时对移植肝脏的保护效应及其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己酮可可碱 (PTX)对肺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72只大鼠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2 4只。 组 :未行缺血及再灌注处理 ; 组 :行左肺缺血和再灌注处理 ; 组 :行左肺缺血和再灌注处理 ,并给予己酮可可碱。采用在体肺温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模型 ,于缺血 45分钟、再灌注 1小时、2小时和 4小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肺组织含水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白蛋白含量、血浆和左肺组织丙二醛、左肺组织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测定。 结果 组再灌注 2小时和 4小时动脉血氧分压显著降低 ,各时间点左肺含水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白蛋白含量、血浆丙二醛、左肺组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髓过氧化物酶均显著升高 ,PTX可改善上述指标变化。结论 PTX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肺内聚集 ,减轻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程度 ,而防止损伤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5.
己酮可可碱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观察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后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 α)早期释放及核因子κB(NFκB )活化对炎性介质表达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探讨其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意义。方法 建立大鼠肝脏部分热缺血模型 ,己酮可可硷 (PTX )组于缺血前 1h腹腔注射PTX 5 0mg/kg ,对照组同法等量生理盐水注射 ,另设假手术组。结果 对照组相比 ,PTX组TNF α浓度、NFκBp65含量 (IOD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2 (MIP 2 )和细胞间黏附因子 -1(ICAM 1)mRNA表达量 (IOD )、髓过氧化物酶(MPO )活性 (U/g)均明显降低 (均P <0 .0 5 )。再灌注 6hPTX组天门冬氨酸转氨酶 (AST)、丙氨酸转氨酶 (ALT)、乳酸脱氢酶 (LDH )含量 (U/L)和湿重 /干重 (W /D )水平也显著降低 (均P <0 .0 5 )。结论 PTX通过减少TNF α的早期释放 ,抑制NFκB活化 ,从而下调趋化因子、黏附分子表达和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 ,从而得以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6.
己酮可可碱对沙鼠全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己酮可可碱 (PTX)对沙鼠全脑缺血 /再灌注模型的作用效果 ,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夹闭双侧颈动脉 ,诱导沙鼠全脑缺血 ,30分钟后松夹 ,再灌注 90min。在缺血诱导时 ,静脉给予 2 5mg·kg-1,或者 5 0mg·kg-1的PTX ;另一组于再灌注开始时静脉输注 2 5mg·kg-1的PTX。假手术组和对照组输入相同容积的 0 9%NaCl。再灌注开始时以 0 2 %伊文思兰 1ml·10 0g-1对所有沙鼠腹腔注射。实验结束时断头取脑 ,- 70℃冰箱保存 ,进行脑水肿定量、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丙二醛 (MDA)含量测定及脑组织伊文思兰含量测定。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在缺血诱导时或再灌注开始时输注 2 5mg·kg-1PTX明显减轻沙鼠脑水肿的程度 (P <0 0 5或0 0 1) ,脑组织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显著降低 (P <0 0 5或 0 0 1) ,脑组织中SOD的活性明显升高 (P <0 0 5或 0 0 1) ,脑组织伊文思兰含量显著降低 (P <0 0 5或 0 0 1)。 5 0mg·kg-1PTX输注对沙鼠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无保护作用 ,其中 3只沙鼠死于低血压休克。结论 在血液动力学稳定的前提下 ,PTX对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提高脑血流量 ,抑制超氧阴离子产生 ,以及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在体条件下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供肝冷保存时间100min,无肝期控制于18min以内,60只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2只,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和后处理组各24只。对照组开腹后仅游离肝周韧带;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受体大鼠供肝切除前仅以肝素化生理盐水经门静脉灌注;后处理组供肝植入后完全再灌注前,给予多次短暂复灌复停作为缺血后处理。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后处理组受体一半(6只)于再灌注后2h留取血液及肝组织,另一半(6只)于再灌注后6h留取肝组织。对照组于关腹后相应时间留取血液及肝组织。各组分别检测肝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Or.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根据酶促反应原理,利用分光光度仪测定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丙二醛、髓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肝组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组织学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和后处理组血清肝功能指标、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肝组织过氧化物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后处理组较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则明显低(P〈0.05);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和后处理组肝组织抗氧化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后处理组较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则明显高(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移植肝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提高组织的抗氧化能力和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可能是缺血后处理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丹参对大鼠原位肝移植供肝冷保存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4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及假手术组,建立原位肝移植模型.供肝灌注冷保存以4℃乳酸林格氏液为基液,实验组加丹参注射液(60 ml/L),对照组不加丹参.保存5 h后植入受体.移植后6 h处死大鼠取样,检测血浆中ALT、AST水平;采用TUNEL法检测移植术后肝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FasL蛋白的表达;光镜下观察移植肝脏病理形态学的改变.结果 再灌注后实验组ALT、AST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肝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下降(F=133.802,P<0.05);肝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增加(F=91.063,P<0.01);FasL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F=1.329,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肝组织形态学的再灌注损害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丹参可通过促进抑制凋亡基因Bcl-2蛋白的表达来抑制冷保存再灌注导致的肝细胞凋亡,对原位肝移植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应用灯盏花素对供肝进行预处理,减轻大鼠肝移植术后早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以SD大鼠作为肝移植供、受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鼠分为4组.A组和C组供肝未经灯盏花素预处理,B组和D组供肝经含20 mg/L灯盏花素的UW液预处理;A组和B组供肝冷缺血时间为30~40 min,C组和D组为12 h.术后检测各组受鼠的凝血功能、肝功能、血清血栓调节蛋白(TM)含量、凋亡蛋白酶-3 (Caspase-3)活性及核因子-kB(NF-kB)相对表达量,观察各组移植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和肝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术后3d,C组与D组受鼠死亡率分别为40.0%(8/20)和29.4%(5/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组间凝血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与C组比较,术后早期D组肝功能、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肝细胞凋亡均明显改善(P<0.01),血清TM含量、Caspase-3活性及NF-kB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1).术后A组和B组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明显较轻,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灯盏花素对供肝进行预处理,能够减轻大鼠肝移植术后由冷保存时间较长引起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凋亡相关的信号通路和减轻肝脏微循环内皮细胞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0.
11.
山莨菪碱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山莨菪碱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雄性Wistar大鼠制成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生理盐水组和山莨菪碱组,观察肝脏缺血60min再灌注1、3、6、12及24h后血浆和/或肝组织中内皮素-1(ET-1)、透明质酸(HA)、丙氨酸转氨酶(ALT)、丙二醛(MDA)和再灌注1h后肝细胞内游离Ca^2 ([Ca^2 ]i)、ATP含量变化以及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肝脏缺血再灌注后血浆和/或肝细胞中ET-1、HA、ALT、MDA和肝细胞内[Ca^2 ]u含量均显著升高,而肝组织中ATP含量明显降低;肝脏缺血再灌注前应用山莨菪碱2.0mg/kg者,血浆HA和肝细胞内[Ca^2 ]i含量明显降低,肝组织中MDA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肝组织中ATP含量明显升高,同时肝酶的漏出减少,肝组织病理学损害明显减轻。结论 山莨菪碱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丙酮酸乙酯预先给药对原位肝移植术大鼠肝损伤的影响.方法 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220~ 250 g,作为肝移植术的供体和受体.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体大鼠随机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组)、肝移植组(LT组)和丙酮酸乙酯组(EP组).S组仅行单纯开关腹手术,LT组和EP组分别采用二袖套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EP组于切皮前1h时尾静脉注射丙酮酸乙酯40 mg/kg.于新肝期2h时采集静脉血样,检测血清ALT和AST的活性;取肝中叶组织检测MDA含量和SOD活性.结果 与S组比较,LT组和EP组血清ALT、AST的活性和肝组织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或0.01);与LT组比较,EP组血清ALT、AST的活性和肝组织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或0.01).结论 丙酮酸乙酯预先给药可减轻原位肝移植术大鼠肝损伤. 相似文献
13.
甘氨酸对脑死亡大鼠供肝损伤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甘氨酸对脑死亡大鼠供肝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2只,随机分为3组B组为脑死亡大鼠供肝移植组,G组为甘氨酸防护组,S组为士的宁拮抗组。3个组的供者均为脑死亡大鼠,在供者脑死亡模型建立后、供肝冷灌洗时和移植肝门静脉血流恢复时,G组分别给予0.6mmol、25μmol和25μmol的甘氨酸,S组除给予和G组同剂量的甘氨酸外,并给予士的宁(甘氨酸和士的宁浓度比为1000∶1),B组不作处理。测定供肝冷灌洗前、移植肝门静脉血流恢复后2h和6h时下腔静脉血中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透明质酸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电镜观察移植肝门静脉血流恢复后6h的肝脏形态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肝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3个组除移植肝门静脉血流恢复后2h的透明质酸水平的差异无显著性外,其它指标在3个采血时间点的水平,G组均显著低于B组和S组(P<0.01),而B、S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无显著性;G组移植肝门静脉血流恢复6h的肝组织损伤明显轻于B、S组,Kupffer细胞的活化也不显著。结论甘氨酸能明显减轻脑死亡大鼠供肝的损伤。 相似文献
14.
冷保存再灌注损伤对大鼠移植肝术后早期胆盐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鼠移植肝脏经历冷保存再灌注损伤(CPRI)后胆盐谱的变化规律。方法 建立专门用于胆汁胆盐检测的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大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n=6)、供肝冷保存1h组(B组,n=6)和供肝冷保存12h组(C组,n=6)。对各组大鼠术后14d的胆汁标本进行RP—HPLC分析。结果 共检出11种胆盐。CPRI可以显著影响大鼠移植肝胆盐的组成,主要表现为疏水性的牛磺胆酸和牛磺脱氧胆酸比重的持续增加以及亲水性的牛磺猪脱氧胆酸和牛磺熊脱氧胆酸比重的一过性升高。术后1~4d,胆盐疏水指数(HI)无显著变化;从术后5d开始,胆盐HI显著上升,术后7~10d达到高峰。且供肝冷保存时间越长,HI升高越显著。结论 经历CPRI后,移植肝胆汁疏水性胆盐比重的上升可能是导致胆汁细胞毒性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治疗性高碳酸血症对大鼠移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32只,6周龄,体重220~280 g,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法两两配对实施肝脏原位移植16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体鼠随机分为2组(n=8):肝移植组(LT组)和治疗性高碳酸血症组(TH组).LT组再灌注即刻吸入50% O2-50%N2混合气体2 h;TH组再灌注即刻吸入O2-N2-CO2混合气体lh,调节气体浓度和呼吸频率,维持FiO2 50%、PaCO2 80~ 100 mm Hg,而后继续吸入50%O2-50%N2混合气体lh.再灌注期间记录MAP、PaO2和PaCO2.再灌注2h时,取动脉血样,测定血清ALT、AST、TNF-α、IL-1和IL-6的水平;取肝组织,测定NF-κB活性,计算凋亡指数,观察肝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 与LT组比较,TH组血清ALT、AST、TNF-α、IL-1和IL-6水平、肝组织NF-κB活性和凋亡指数降低,MAP、PaO2和PaCO2升高(P<0.05).TH组肝组织病理学损伤较LT组减轻.结论 治疗性高碳酸血症可减轻大鼠移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与抑制炎性反应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6.
大鼠供肝冷缺血时间与肝移植术后受者肺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大鼠供肝冷保存时间与肝移植术后受者肺损伤的关系。方法 用Wismr大鼠建立原位肝移植模型,按供肝冷保存时间的不同分为5组(n=10),A组为假手术组,B组、C组、D组及E组的供肝冷保存时间分别为45min、90min、120min及180min。各组大鼠在移植肝恢复血流180min后处死,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值(W/D)、肺组织中髓过氧化氢酶(MPO)的活性,同时检测肝脏流出道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18(IL-1β)的水平以及肺组织中TNF-α和IL-1β的表达。结果随着供肝冷保存时间的延长,肝脏流出道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及肺组织中TNF-α和IL-1β的表达均逐渐升高,肺组织W/D和MPO活性逐渐增高,肺损伤加重。结论供肝冷缺血时间与肝移植术后受者肺损伤相关,肺损伤随供肝冷缺血时间的延长而加重;血清中TNF-α和IL-1β升高及肺组织中TNF-α和IL-1β表达上调可能与肝移植后的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肝移植手术中供体肝组织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的蛋白质变化规律.方法 2009年3月,对3例肝移植供肝于3个时间点切取肝组织标本进行对照研究:(1)新鲜的供肝组织;(2)经过缺血降温保存后修整完毕,但未经血管吻合的肝脏组织;(3)复流后的供肝组织.通过2DE-MALDI-TOF和质谱技术,对上述3个时间点的蛋白表达作出比较.结果 本研究共分离出1580个蛋白点,其中与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的蛋白19个.结合19个蛋白质的功能,对这些蛋白质的变化特征进一步分析.结论 我们发现了与肝移植手术中供肝缺血性损伤和再灌注损伤相关的蛋白质,并首次揭示了这些蛋白质在不同损伤阶段独立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移植肝脏保存再灌注损伤的保护及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 (ischemicpreconditioning ,IP)对大鼠移植肝脏保存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方法采用SD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 ,12 8只大鼠随机分成A(对照组 )、B(IP组 )、C(腺苷 ,Ado组 )、D(NO合成抑制剂 ,NAME组 )组 ,每组 32只。其中各组的半数用于观察存活率 ,另一半用于移植肝脏再灌注 2h后取血及肝脏检测。结果IP组和Ado组的 1周存活率、血清NO水平及肝组织腺苷含量分别为 88% (7/ 8)和 88% (7/ 8) ,(33 0± 6 1) μmol/l和 (2 9 1± 6 5 ) μmol/l,(7 2± 1 8) μmol/g和 (5 7± 1 3) μmol/g ,均高于对照组的 38% (3/ 8) ,(15 4± 3 0 )mol/L和 (3 6 9±0 5 4 ) μmol/g (P <0 0 5 ) ,血清ALT及TNF含量分别为 (2 87± 82 )IU/L和 (35 7± 93)IU/L ,(1 15± 0 2 3)ng/ml和 (1 14± 0 2 7)ng/ml,均低于对照组的 (5 88± 5 8)IU/L及 (1 5 9± 0 35 )ng/ml(P <0 0 5 ) ,组织的病理学改变也轻于对照组 ;NAME组的 1周存活率、血清NO及ALT含量等分别为 2 5 % (2 / 8)、(13 74± 3 11) μmol/l及 (6 34± 6 5 )IU/L ,与对照组相近 (P >0 0 5 ) ,而肝组织腺苷含量为 (5 5 6± 1 19)μmol/g ,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结论IP对大鼠移植肝脏的保存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