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隐睾症是小儿泌尿外科常见的睾丸先天性畸形,依睾丸存在位置不同可分为摸到型(即皮下环型)和摸不到型(包括腹股沟管型和腹腔型)由于隐睾可致不育与恶变,已引起泌尿科医生与病人家属的高度重视。目前手术治疗对单侧隐睾和经内分泌治疗无效的双侧隐睾进行手术治疗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手段之一。对可摸到型隐睾的手术方式采用单纯睾丸固定术已趋向一致意见,而对摸不到型隐  相似文献   

2.
隐睾症指的是婴儿出生2个月以后,双侧或单侧睾丸没有下降到阴囊内的一种畸形状态。隐睾症分真性隐睾和假性隐睾两种。假性隐睾是指在阴囊内摸不到睾丸,但阴囊上方或腹股沟部可摸到睾丸;真性隐睾不但在阴囊内摸不到睾丸,就是在阴囊上部或腹股沟处也摸不到睾丸,其位置过高,常位于腹腔内。不论是真性、假性隐睾,还是双侧、单侧隐睾,统称为隐睾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睾丸扭转坏死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法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我院近期3例睾丸扭转坏死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按"睾丸炎""附睾炎"治疗延误5d至2周,造成睾丸缺血坏死而手术切除;1例病人发病6h入院手术成功保全睾丸。3例病人术前超声检查均提示睾丸无血流信号。结论早期超声检查和早期手术复位是治疗睾丸扭转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4.
自65年以来我科收沿303例阴囊无睾丸,计387例侧。在腹部可摸睾丸195例侧.摸不到睾丸192例侧,将有关资料进行总结.并对若干问题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下治疗小儿隐睾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睾是小儿泌尿外科常见病,发病率在早产儿为30%,新生儿为4%,1岁时为0.66%.随年龄的增长睾丸发育并逐渐下降至阴囊,一岁以后下降的机会很少.隐睾患儿中有20%体表摸不到睾丸.我院2004年1月至2007年3月共收治小儿隐睾45例,采用腹腔镜辅助下施行睾丸下降一期固定术,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无前列腺手术指征的晚期前列腺癌病人分别采用氟他胺联合亮丙瑞林治疗及采用睾丸去势术治疗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40例病人分别采用睾丸去势术及药物疗法,例数分别为17例和23例,观察疗效及副作用。结果:睾丸去势组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男性乳腺女性化及兴趣低落易疲劳。药物治疗组中数例病人出现暂时性病情恶化,包括尿路梗阻、脊髓压迫症状,少数病人出现男性乳腺女性化及肝功能指标轻度上升,潮热多汗等症状多见。睾丸去势组及药物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8.8%和91.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氟他胺联合亮丙瑞林方案虽较睾丸去势术副作用种类多,但经对症处理后均可耐受,而疗效则较睾丸去势术为好。  相似文献   

7.
左丹   《四川医学》2018,39(2):195-197
目的评估精索静脉结扎术(MSV)术前和术后睾丸动脉(TA)、睾丸包膜动脉(CA)和睾丸内动脉(ITA)的收缩期峰值速度(PSV)和阻力指数(RI)差异。方法 66例(17~35岁)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3个月以及术后6个月行阴囊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检查。分析多普勒对手术疗效的预估价值。结果术后第一次睾丸多普勒显示TA-PSV显著增加(P<0.001),TA-RI降低(P<0.001),CA-RI降低(P<0.001)。术后第二次睾丸多普勒也显示TA-PSV显著增加,TA-PSV降低,同时ITA-PSV、CA-PSV、ITA-RI、CA-RI均与术前及术后第一次测量有显著差异。结论 PSV和RI两指标可用来检测精索静脉结扎术后睾丸微循环血流动力学变化,TA-RI,TA-PSV和CA-PSV可能与疼痛和精子密度的改善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穿线法保留睾丸动脉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改善睾丸血供,提高生精功能的可行性。方法:将90例患者行穿线法保留睾丸动脉,并进行手术前、后睾丸体积、精子密度及活率等指标比较。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复发病例。患者自诉症状消失或改善,术后左睾丸体积、精子密度及活率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P均<0.05);术后右睾丸体积及精子畸形率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穿线法保留睾丸动脉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术后患者复发率低,明显改善左睾丸体积和精液质量,效果切实可靠,符合国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患者 ,男性 ,4 3岁。自幼阴囊左侧摸不到睾丸 ,但未曾做任何检查及治疗 ,性功能正常 ,已婚生 1子。2 0 0 1年 7月因体检行B超检查 ,发现左睾丸位于左侧腹股沟。入院后检查 ,阴囊内未扪及左睾丸 ,左腹股沟可扪及一个 2cm× 3cm大小的包块。B超诊断为左侧隐睾 ,明显小于对侧。双肾未见异常。诊断为左侧隐睾。在患者要求和知情同意下 ,于 2 0 0 1年 12月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左侧隐睾切除、义睾植入术。人工睾丸采用国产三件套可膨性阴茎假体 (山东牟平医疗器械厂生产 )的贮液囊代替 ;向贮液囊内注入 76%泛影葡胺注射液 60ml,形状类似睾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睾丸切除联合氟他胺与单纯睾丸切除或药物去势对于前列腺癌中晚期疗效研究。方法:采用分析前列腺癌中晚期病人36例进行评估。其中13例行睾丸切除联合氟他胺治疗,为A组;11例行单纯睾丸切除治疗,为B组;12例药物去势治疗,为C组。分析它们的主要疗效指标包括全周身情况、远处扩散性产生的疼痛、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AS)水平、癌肿大小以及远处转移范围,5年生存率。对3组疗效进行差异评估。结果:A组较B组、C组有显著性差异,其中3组的5年生存率60%、62%、58%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金标准仍然是睾丸切除。睾丸切除联合氟他胺治疗在患者自身症状,后期周身疼痛的缓解、前列腺标志物(PSA)的变化和病变扩散方面较单纯睾丸切除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预测睾丸扭转后存活力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6例睾丸扭转患者彩色多普勒声像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术前扭转睾丸不同彩色多普勒声像分为a、b、c、d4种类型;术中扭转睾丸的不同情况,将其存活力分为A~D级,其中将A~c级存活力睾丸保留,D级存活力睾丸切除;将随访的睾丸存活力分为Ⅰ~Ⅲ级Ⅰ~Ⅱ级睾丸存活,Ⅲ级睾丸萎缩。结果:16例睾丸扭转中,10例手术复位保留,6例手术切除。手术复位中睾丸存活9例,术前声像为a型3例,b型2例,c型4例;术中睾丸存活力为A级1例,B级3例,c级5例;远期睾丸存活力为Ⅰ级2例,Ⅱ级7例。手术复位组中萎缩1例,术前声像分级为d型,术中睾丸存活力为D级,远期睾丸存活力为Ⅲ级。手术切除6例术前声像为c型1例,d型5例;术中睾丸存活力均为D级。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睾丸扭转并能够预测复位后睾丸的存活力,为临床手术方案选择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是挽救扭转睾丸,提高其存活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正>95%睾丸内肿瘤是恶性肿块,其中90%~95%是生殖细胞肿瘤,所以通常采用根治性睾丸切除术进行治疗[1]。如果在术前可预测到良性病变的存在,可以很大比例选择相对保守手术方式,保留睾丸功能。睾丸表皮样囊肿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占睾丸内肿瘤的1%[1-2]。笔者报道1例临床上碰到罕见的术前磁共振影像(MRI)误诊睾丸表皮样囊肿案例,查阅相关文献,对睾丸表皮样囊肿的流行病学、术前辅助检查、手术方式选择及本案例误诊原因等方面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下治疗非腹腔型隐睾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非腹腔型隐睾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我院2007年3月到2007年9月间收治的非腹腔型隐睾病人47例,随机分为开放手术组23例和腹腔镜手术组24例,分别行开放手术睾丸下降固定术和腹腔镜下睾丸下降固定术,通过分析手术结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各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睾丸体积(V)、性激素水平(T、FSH、LH、E_2)值的变化,来判断腔镜手术的疗效.结果 47例均成功行一期睾丸下降固定术,腹腔镜手术组,术前、术后自身比较,术后6个月睾丸位置满意,睾丸体积无缩小(P>0.05)、T较术前升高(P<0.05)、FSH及E2较术前下降(P<0.05)、LH与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腹腔镜手术组与开放手术组比较,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住院时间缩短,两组术前及术后6月,V、T、FSH、E_2、LH均无差别(P>0.05).结论 腹腔镜在非腹腔型隐睾的治疗中安全、有效,与传统开放手术疗效相同,可做为非腹腔型隐睾手术治疗的常规术式.  相似文献   

14.
<正> 【病例】男,20岁,自幼双侧阴囊空虚,摸不到睾丸。2年前发现左腹股沟部有一鸽卵大肿物、不痛.逐渐增大。15岁时曾患结核性胸膜炎,家族中无类似病史。发育良好,理学检查心、肝、肺、脾、肾、脊柱及四肢未发现异常。肛诊前列腺、精囊表面光滑,无硬结,不肿大。胸部摄片、泌尿系IVP、血沉、尿化验检查均正常。左腹股沟上方可见5cm×4cm隆起肿物,触诊硬,表面欠光滑,无活动性,无压痛:右腹股沟部可扪及2.0cm×2.0cm活动性差、表面较光滑、质稍硬忡物。B超左侧为实质性肿物,右侧为睾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无前列腺手术指征的晚期前列腺癌病人分别采用氟他胺联合亮丙瑞林治疗及采用睾丸去势术治疗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40例病人分别采用睾丸去势术及药物疗法,例数分别为17例和23例,观察疗效及副作用。结果:睾丸去势组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男性乳腺女性化及兴趣低落易疲劳。药物治疗组中数例病人出现暂时性病情恶化。包括尿路梗阻、脊髓压迫症状,少数病人出现男性乳腺女性化及肝功能指标轻度上升,潮热多汗等症状多见。睾丸去势组及药物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8.8%和91.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氟他胺联合亮丙瑞林方案虽较睾丸去势术副作用种类多,但经对症处理后均可耐受,而疗效则较睾丸去势术为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B超对睾丸恶性淋巴瘤诊断的影像学特征。方法:用Aloka-ssd-2000型B超仪,探头频率7.5MHz,对8例被疑为睾丸肿瘤的病人进行检查。结果:根据B超影像特征,结合年龄,病史均于术前报告中给予有意义的提示,其中5例提示与病理结果符合。结论:由于B超可重复性及其特殊的声像图谱,可对睾丸恶性淋巴瘤进行早期有意义的提示,结合CT或MRI亦可为睾丸恶性淋巴瘤临床判断类型与分期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聋哑病人围手术期的特殊护理.方法 报导泌尿外科收治的2例聋哑病人,其中急性尿潴留1例,睾丸鞘膜积液1例,并交流2例患者的护理体会.结果 前列腺增生症尿潴留患者行保留导尿后自行拔去导尿管导致尿道断裂,再次保留导尿失败而行膀胱造瘘术+尿道会师术,术后恢复良好.睾丸鞘膜积液患者术中配合较差出现术后阴囊血肿、尿潴留而再次手术,术后一般情况良好.结论 聋哑病人没有语言的表达能力,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痛苦,医务工作者应加强聋哑病人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术前、术中对聋哑病人进行认真;耐心而细致的交流,术后仔细观察,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和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对睾丸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外科手术证实的16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术前经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的结果进行分析和对照.结果 16例睾丸扭转中有14例为睾丸鞘膜内扭转,超声诊断符合率100%;2例为睾丸鞘膜外扭转,误诊1例.结论彩色超声多普勒对睾丸扭转的诊断有一定的特异性,且具有安全无创、重复性强、可动态观察等优点,应作为睾丸扭转的首选辅助诊断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聋哑病人围手术期的特殊护理.方法 报导泌尿外科收治的2例聋哑病人,其中急性尿潴留1例,睾丸鞘膜积液1例,并交流2例患者的护理体会.结果 前列腺增生症尿潴留患者行保留导尿后自行拔去导尿管导致尿道断裂,再次保留导尿失败而行膀胱造瘘术 尿道会师术,术后恢复良好.睾丸鞘膜积液患者术中配合较差出现术后阴囊血肿、尿潴留而再次手术,术后一般情况良好.结论 聋哑病人没有语言的表达能力,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痛苦,医务工作者应加强聋哑病人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术前、术中对聋哑病人进行认真;耐心而细致的交流,术后仔细观察,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和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20.
罗新 《吉林医学》2010,31(7):908-90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在睾丸扭转的诊断与复位后存活的预测价值。方法:26例睾丸扭转患者,术前均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并根据其血流供应情况选择手术方式。结果:26例患者诊断符合率100%,其中发病至确诊<6 h者16例,7例手法复位,9例手术复位;12~24 h者6例,4例手术复位(其中1例术后在1年内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跟踪随访发现睾丸萎缩),2例行睾丸切除术;>48 h的4例均切除睾丸。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有血流供应的扭转睾丸较健侧血流峰值速度降低,阻力指数升高。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是目前诊断睾丸扭转最快捷、方便、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且可以在术前对睾丸的损伤程度进行评价,可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重要的信息,同时对扭转睾丸复位后存活的预测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