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近年来广西梅毒发病呈急剧上升的趋势。病例数从1996年的617例增加至1997年的1423例,病例数增长了130.63%;发病率从1996年的1.35/10万上升到1997年的3.10/10万,上升速度为性病各病种的榜首。为掌握其流行规律,为防治服务,特做如下分析。1资料来源本资料来自广西1996~1997年各地市性病季度报表,广西皮肤病防治研究所资料室整理提供。2流行特征2.1地域分布两年来共报梅毒病例2040例,从地域分布来看9个城市和6个地区均有病例报告,但以柳州市、南宁市、北海市流行较严重,桂西山区的百色地区和河池地区病例较少(见表1)。2.2… 相似文献
3.
4.
3024例梅毒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1992-1998年梅毒的临床流行病学状况、高发年龄、男女比例、就诊原因和治疗情况,为性病及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第一手的临床资料。方法 3024例梅毒按统一标准进行诊断和治疗,使用统一的登记表格,由性病专科医生统一填写,汇总、统计和分析。结果与结论 ①梅毒发病逐渐增多,要引起足够的警惕;梅毒与艾绩有着极大的关联,研究和防治梅毒已成为控制艾滋病的一项重要策略;②外地流动人员梅毒的发病亦逐渐增多,对这部分人群的宣传教育工作不能忽略;③治疗时对有青霉素过敏而无头孢交叉过敏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头孢三嗪。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 1992~ 1998年梅毒的临床流行病学状况、高发年龄、男女比例、就诊原因和治疗情况 ,为性病及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第一手的临床资料。方法 30 2 4例梅毒按统一标准进行诊断和治疗 ,使用统一的登记表格 ,由性病专科医生统一填写 ,汇总、统计和分析。结果与结论 ①梅毒发病逐渐增多 ,要引起足够的警惕 ;梅毒与艾滋病有着极大的关联 ,研究和防治梅毒已成为控制艾滋病的一项重要策略 ;②外地流动人员梅毒的发病亦逐渐增多 ,对这部分人群的宣传教育工作不能忽略 ;③治疗时对有青霉素过敏而无头孢交叉过敏的患者 ,可以考虑使用头孢三嗪 相似文献
6.
进入20世纪90年代,性传播疾病(STD)在扬州市开始流行,发病数逐年增长。90年代初,性病病种以淋病、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为主,近几年来,梅毒发病呈快速上升之势,其增长幅度超过其它病种。为了解近几年来扬州市梅毒的发病情况和流行规律,现对全市近8年(1994~2001年)发现的梅毒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全市梅毒防治与控制提供参考依据。1 资料来源 全市梅毒疫情资料来自各县(市)皮肤病防治所1994~2001年性病疫情月报表和各区性病监测点上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我院潜伏梅毒患者流行学特征,为临床及早发现、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04例潜伏梅毒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潜伏梅毒患者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发病年龄21~87岁;潜伏梅毒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玻片试验(RPR)滴度多较低,≤1∶2者占63.4%;患者主要分布于妇产科和外科。结论应加强育龄女性潜伏梅毒的筛查工作,建立门诊、住院患者梅毒血清学的常规筛查制度,及早发现患者,并进行正规的积极驱梅治疗。 相似文献
9.
梅毒流行病学和诊疗现状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传播方式为性接触、血液传播和垂直传播,危害性极大。近年来,梅毒疫情呈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性传播疾病。梅毒的发病率存在地区差异性,发病人群有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大的趋势,尤其是农民工、老年患者发病率较高。目前,梅毒的实验室诊断主要有病原学诊断、血清学诊断、组织病理诊断、基因诊断和脑脊液检查。血清学检查因其简便、可靠,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梅毒的治疗应遵循早期、规范、足量的原则。青霉素是治疗梅毒的首选药。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国境口岸梅毒流行病学监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对中国国境口岸梅毒感染者的流行病学分析,掌握国境口岸出入境人员中梅毒的流行情况,以便于确定国境口岸梅毒监测的重点人群和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方法 对全国各口岸检验检疫机关报告的梅毒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中国梅毒检出率较高的国境口岸为西藏(40.10%)、黑龙江(1.53%)、贵州(1.23%)、青海(0.98%)、海南(0.91%);外籍梅毒感染者中以来自东亚地区的最多;口岸梅毒感染者以中青年男性为主;中国籍涉外婚姻(10.08‰)、司机(7.50‰)、商务人员(5.09‰)和外籍服务人员(8.41‰)、商务人员(6.86‰)、涉外婚姻(6.58‰)的梅毒检出率较高.中国籍出入境人员梅毒检出率(2.54‰)高于外籍出入境人员(1.69‰).结论 要根据出入境人员中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口岸重点人群的监测,以及梅毒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普及,防止梅毒通过国境口岸传入传出. 相似文献
11.
12.
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和血液传播,亦可通过胎盘传播引起流产、早产、死产和胎传梅毒,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对人类的身体、心理和生殖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是性病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14.
广东省1987~1996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1996年间,广东省的梅毒发病流行呈低速的锯齿式递增和高速持续递增二个时期。1987~1993年梅毒发病年均递增11.08%,为低速的锯齿式递增时期;1994~1996年梅毒发病年均递增272.6%,为高速持续递增时期。病例多发于广东省沿海的大中城市(主要是广州、深圳、汕头等市)及珠江三角州区域的城市,近两年来边远山区及农村发病有迅速递增的趋势;20~39岁为高发年龄段;文化层次以中小学文化程度者发病占多;工人、个体及无(待)业者的患病较高;患者的传染来源主要是非婚性传染。重要的防治对策是以加强社会人群的健康宣传教育和性防机构的诊疗水平为主的社会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5.
16.
17.
19.
20.
《地方病通报》2019,(2)
目的分析新疆阿克苏地区梅毒的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8—2017年阿克苏地区报告的梅毒病例资料。结果 2008—2017年阿克苏地区共报告梅毒病例34 911例,平均发病率为142.88/10万,发病率2008年为66.97/10万,2017年达199.63/10万,呈上升趋势(χ~2=3 699.8,P<0.05),其中2015年发病率最高(212.45/10万);各期梅毒报告病例中,Ⅰ期和Ⅱ期梅毒构成减少,隐性梅毒增多,报告发病率从2008年的20.98/10万上升至2017年的190.75/10万;沙雅县(283.88/10万)、新和县(223.37/10万)和阿瓦提县(169.94/10万)发病率居阿克苏地区前三位;报告男性16 932例、女性17 980例,男女性别比由2008年的0.92∶1增加至2017年的1.18∶1,有扩大趋势(χ~2=115.9,P<0.05);50岁以上是梅毒的高发年龄组,发病率206.87/10万~386.59/10万;以农民、家务及待业人员为主,占77.36%。结论阿克苏地区梅毒报告发病率增长迅速,尤其在农民和50岁以上人群中,疫情控制形势仍十分严峻,应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减少梅毒发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