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学东 《山东医药》2010,(31):104-104
据文献报道,83%的脑卒中是由于脑动脉急性闭塞导致的缺血性脑梗死,动脉溶栓的目的是在脑组织缺血坏死之前再通闭塞血管,尽快恢复缺血半暗带区域血供。溶栓前血管造影可直接发现闭塞血管的位置和程度;  相似文献   

2.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及致残率均较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近十余年来,随着对新血管形成,现象的研究不断深入,通过药物等促进新血管形成以增加半暗带区的血供,从而挽救缺血脑组织,即治疗性新血管形成,为治疗脑梗死提供了很有希望的新途径。作者就脑梗死后新血管形成情况及其应用潜力的文献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尽早再通堵塞血管,挽救缺血半暗带,恢复梗死区的血液供应,防止缺血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伤.由于脑组织对缺血耐受性差,缺血数分钟即开始发生不可逆损害,故溶栓治疗的药物和时机是影响疗效的关键[1,2].本研究选择发病后4.5h时间窗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别给予重组型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尿激酶(urokinase,UK)静脉溶栓或常规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脑梗死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均高,易复发,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目前治疗脑梗死最有效方法是溶栓治疗,但溶栓适应证及溶栓时机和溶栓风险均限制其在基层医院使用,因此探究一种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非常必要.虽然各种治疗方法不断进展,但根本的治疗措施则是挽救缺血半暗带,使闭塞的血管再通,恢复缺血脑组织的血供,防止缺血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损伤.  相似文献   

5.
随着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的深入研究,缺血半暗带血供的恢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大约15%的脑血管病患者脑循环储备力下降,这样就增加了脑梗死的可能性。目前,对这种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抗凝和血管内手术治疗等方法。然而药物治疗存在出血等并发症,血管内治疗复杂和创伤大。因此,临床上需要一种安全、创伤小、更有效地促进脑内毛细血管再生的方法。最近的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能促进缺血半暗带区血管再生,有助于侧支循环的建立。我们通过列举临床和动物实验VEGF的神经保护作用,介绍VEGF对脑缺血动物模型治疗的最新进展,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据文献报道,83%的脑卒中是由于脑动脉急性闭塞导致的缺血性脑梗死,动脉溶栓的目的是在脑组织缺血坏死之前再通闭塞血管,尽快恢复缺血半暗带区域血供.溶栓前血管造影可直接发现闭塞血管的位置和程度;在血栓形成部位直接给药,可实施机械溶栓并同期实施血管成形术.相对于静脉溶栓,动脉溶栓时间窗延长、有效率提高、用药量减少、出血及再闭塞率降低.  相似文献   

7.
血管新生与脑梗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梗死是目前威胁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血管新生可以在缺血缺氧组织中迅速发生,以达到修复组织损伤的目的,使神经功能得到改善.既往研究证实脑卒中患者脑组织梗死区及半暗带(以半暗带区为甚)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对于梗死后神经元存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梗死与活化血小板因子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梗死是由于急性脑供血障碍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神经元损伤的危重疾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中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中最常见的类型[1]。血小板活化是血栓形成的重要环节[2]。因此测定血小板活化程度对脑梗死的预测、诊断、指导治疗及预后判断都有重要意义。1资  相似文献   

9.
研究表明,疏血通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能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神经元的生长.本研究通过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以及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等指标,探讨疏血通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机制.  相似文献   

10.
韩锟  贾宁 《山东医药》2012,52(27):65-66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注射液联合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予纤溶酶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羟乙基淀粉注射液,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变化,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及Vm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均<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羟乙基淀粉注射液联合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降纤酶能够有效降低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消耗血栓形成的底物,激活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减少纤溶酶原引起的继发性血小板激活而起到部分溶栓作用。而国产降纤酶对脑组织保护机制的研究尚少。本实验研究的目的是从大鼠脑梗死体积、血流量、行为学评分三个方面评价国产降纤酶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进一步研究其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  相似文献   

12.
正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主要目的是在不可逆的神经损伤形成之前,尽早恢复缺血脑组织的血供,挽救缺血半暗带,AIS发病4.5 h内静脉注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溶栓治疗有效~([1-2])。但在卒中人群中符合静脉溶栓标准的比例不及10%,且在静脉溶栓后3~6个月有2/3的患者仍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尤其对于合并大血管阻塞的卒中患者,其静脉溶栓的血管再通率  相似文献   

13.
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中最常见的类型。通常指脑动脉的主干或其皮层支因动脉粥样硬化及各类动脉炎等血管病变导致血管的管腔狭窄或闭塞,并进而发生血栓形成,造成脑局部供血区血流中断,发生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最常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管腔狭窄和血栓形成。目前采用的治疗方法一般为溶栓、抗凝、脑保护、降纤、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较为有效的应该是溶栓,但许多患者由于种种原因错过了溶栓的最佳时机,延误了治疗。我院应用选择性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奥扎格雷钠(商品名:华益迈,山东华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动脉血栓性脑梗死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脑梗死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使局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损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急性脑梗死后早期血管再通和再灌注被广泛证明能够短期内恢复脑功能。临床和基础研究均证明,早期的血管再通,使得处于缺血半暗  相似文献   

15.
<正>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临床以相应神经功能缺损为主要表现。脑梗死病因较为明确,导致脑血管供血障碍,脑实质缺血坏死。病理上病灶中心坏死区和灶周脑缺血半暗带并存。挽救缺血半暗带、恢复神经元功能均以血管再通和修复为先决条件。脑梗死后内皮祖细胞(EPCs)的各项研究成为当前热点,并有可能为脑梗死的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正>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CVD)约占全部脑血管意外的60%80%〔1〕。大多数的ICVD是由动脉血管内血栓阻塞血管所致,理想的治疗方法是早期再通闭塞的血管。溶栓治疗可在有效的时间窗内溶解血栓,恢复血流,挽救缺血半暗带的部分损伤脑组织,是急性脑梗死治疗中挽救缺血脑组织的最佳方案〔2〕。但溶栓后血流再通及再灌注损伤可引起脑微血管基底膜模糊、断裂、水肿,出现节段性溶解、脱落、缺损,微血管结构完整性受  相似文献   

17.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我国 ,脑卒中患病人数高达 50 0~ 6 0 0万 ,每年新发病例约 150万人 ,其中大多数为脑梗死患者。急性脑梗死有较高病死率 ,长期以来 ,人类一直在探索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 ,80年代以来 ,国内外学者应用组织型纤溶酶激活剂 (t PA)、尿激酶 (UK)、链激酶 (SK)等溶栓剂在实验动物模型及临床上进行了研究 ,认为早期或超早期溶栓治疗能使阻塞的血管再通 ,避免缺血脑组织坏死 ,恢复中枢功能。  溶栓治疗的理论依据急性脑梗死是某一脑动脉供血区局部缺血的结果 ,脑缺血可引起脑细胞的能量代谢障碍 ,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 ,钙离子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影像学早期征象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发病4.5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1例,分为溶栓患者18例及对照组13例,发病24h后复查头颅CT脑梗死面积均>1/3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溶栓患者根据治疗前头颅CT观察的>1/3 MCA供血区早期脑组织缺血影像学改变分为显影组6例与未显影组12例;对照组治疗前头颅CT均观察到>1/3 MCA供血区早期脑组织缺血影像学改变。记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评分、颅内出血及死亡情况。结果显影组有效率和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影组、未显影组与对照组并发颅内出血和死亡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现>1/3MCA供血区早期脑组织缺血影像学改变的患者给予溶栓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不增加颅内出血及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9.
川芎嗪治疗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川芎嗪 (tetramethylpyrazine ,TMP ;ligustrazine ,Lig)是从中药川芎中提取的有效生物碱四甲基吡嗪 ,具有活血、化瘀、理气功能 ,临床上用于治疗脑梗死 (CI) ,取得较好疗效[1] ,现就其机制综述如下。1 改善血液流变性和阻止血栓形成TMP能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2 ] ,抑制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3 ] ,改善血液流变性 ,从而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和减轻脑水肿。TMP还能阻止血栓形成 ,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①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1(PAI -1)的表达。急性脑梗死 (ACI)病人 ,血浆PAI -1活性明显升高。因此 ,PAI -1抑制剂对脑血管病病人具…  相似文献   

20.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相对进展缓慢,能够及时有效控制病情是减少患者神经功能缺失,减少后遗症的关键.巴曲酶注射液(东菱迪芙)降解血中纤维蛋白原,增强纤溶系统活性以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银杏叶有效成分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脑循环、抗凝、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纤溶活性的作用,并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黏度和清除自由基.本文拟探讨巴曲酶注射液和银杏叶制剂联合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纤维蛋白原(FIB)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