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膳食回避治疗婴儿胃肠功能紊乱的效果。方法选择住院或门诊就诊的50例胃肠功能紊乱婴儿,随机分成膳食回避组和对照组,各25例。膳食回避组采用膳食回避治疗;对照组采用原饮食方案治疗,2组对症治疗相同。治疗后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水平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食物特异性IgG升高以牛奶(94%)最多见,2组特异性lgG升高食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膳食回避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测定血清中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在婴儿胃肠功能紊乱中有重要意义,膳食回避治疗婴儿胃肠功能紊乱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余算  赵丽琴  朱伦  郑阿迈  郑玮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2):3417-3418,I0002
目的 探讨同步检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血清食物特异性抗体IgG和IgG4含量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IBS组(n=88)、健康对照组(n=40)血清中常见的8种食物特异性抗体IgG和IgG4.结果 IBS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食物特异性抗体IgG和IgG4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IBS组内IgG和IgG4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机体内食物不耐受所引起的IgG和IgG4特异性抗体升高是导致IBS发生的重要原因,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和IgG4的检测结果对削除不耐受食物以预防IBS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再发性腹痛与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的关系,指导其临床防治。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1年3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或门诊治疗的再发性腹痛患儿,经消化道钡餐、胃镜、腹部B超未发现器质性病变的患儿100例,随机分成腹痛1组和腹痛2组,分别60例和40例;同时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水平。结果腹痛1组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阳性54例,占90%,其中蛋清/蛋黄49例、牛奶41例;腹痛2组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阳性35例,占87.5%,其中蛋清/蛋黄30例、牛奶29例;对照组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阳性17例,其中蛋清/蛋黄15例,牛奶14例。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痛1组根据检验结果,对相关食物进行回避治疗2周后,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35例,症状有改善9例,症状无改善或加重16例,总有效率73.33%;腹痛2组总有效率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食物不耐受可能是再发性腹痛的原因之一,再发性腹痛患儿有必要进行血清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并进行食物回避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IgG抗体与过敏反应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影响IgG抗体的相关因素。方法:为探讨IgG抗体在食物过敏反应中的作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放射过敏原吸附试验(RAST)分别检测61例食物过敏者及269例非食物过敏的过敏者血清四种常见食物过敏原(花生、鸡蛋、牛奶、海蟹)特异性IgG、IgE抗体;正常对照组为65例无任何过敏史和家族史的健康志愿者。结果:除了食物过敏者以外,在非食物过敏的过敏病人血清中,也检测到了四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非食物过敏者血清花生、鸡蛋、牛奶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均高于食物过敏者(P〈0.05),而且非食物过敏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食物过敏者(P〈0.05),但两组间IgE抗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食物过敏者血清四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但非食物过敏者血清中,花生、鸡蛋、牛奶三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非食物过敏的过敏病人血清海蟹特异性IgG抗体与食物过敏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特异性IgG抗体在食物过敏反应中可能为保护性抗体:食物特异性IgG抗体与过敏原对过敏者的刺激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玉屏风颗粒辅助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观察,及慢性荨麻疹患者检测血清特异性IgE(sIgE)和特异性IgG(sIgG)对临床的指导及意义.方法 分析101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食物性过敏原和吸入性过敏原sIgE及食物sIgG结果 ;其中诊断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106例,其中53例联合使用氯雷他定及玉屏风治疗,53例患者仅使用氯雷他定治疗,疗程4周,治疗结束后对治疗疗效及结果 进行分析,同时停药4周及8周后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101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食物sIgG和sIgE的检测结果 不一致(P<0.01).0~15岁组阳性率最高,不同性别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为81.1%(43/53),对照组有效率为67.9%(36/53),联合组治疗优于对照组(P<0.05).停药4周后联合组复发率为9.3%(4/43),对照组复发率为22.2%(8/36);停药8周后联合组复发率为16.3%(7/43),对照组复发率为36.1%(13/36).联合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反复发作的慢性荨麻疹患者联合测定吸入性sIgE和食物过敏原sIgE及sIgG是寻找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的有效方法 ,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氯雷他定联合玉屏风颗粒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治疗有效,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过敏性鼻炎患者食物不耐受检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食物不耐受检测了解患者食物过敏的情况.方法:对74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血清14种食物变应原IgG含量检测.结果:57例患者食物不耐受检测结果阳性,阳性率达77.03%.其中1种食物特异性IgG升高者24例(42.11%),2种食物特异性IgG升高者16例(28.07%),3种食物特异性IgG升高者12例(21.05%),4种及以上食物特异性IgG升高者5例(8.77%).食物特异性IgG升高以鸡蛋最高,其后依次为牛奶、大豆、西红柿、小麦、鳕鱼、虾、蟹、牛肉、玉米、大米.结论:食物不耐受检测可作为过敏性鼻炎患者寻找食物过敏原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并可以此指导过敏性鼻炎患者的饮食.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婴幼儿血清中食物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探讨引起婴幼儿食物不耐受的常见变应原。方法 368例有食物不耐受症状婴幼儿,按性别分为男童组(206例)和女童组(162例);按年龄分为婴儿组(<1岁, 291例)和幼儿组(1~3岁, 77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14种常见食物特异性IgG抗体。观察368例婴幼儿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出结果 ;比较不同性别组、不同年龄组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出结果。结果 368例婴幼儿中305例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阳性,阳性检出率为82.88%。其中以牛奶特异性IgG抗体阳性检出率最高(69.84%),其次为西红柿(35.05%)、蛋清/蛋黄(27.72%)、小麦(20.65%)。女童组蛋清/蛋黄特异性IgG抗体阳性检出率33.33%高于男童组的2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幼儿组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阳性检出率为97.40%(75/77),高于婴儿组的79.04%(230/2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幼儿组鸡肉、鳕鱼、玉米、螃蟹、蛋清/蛋黄、牛奶、大米、虾、大豆、西红柿、小麦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东莞市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构成进行调查分析,为综合预防、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运用MEDIWISS"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对就诊于某院的956例疑似过敏性疾病的儿童进行过敏原定量检测。结果:956例疑似过敏性疾病儿童中,845例儿童血清特异性IgE抗体为阳性,阳性率为88.4%;经统计,主要的过敏性疾病是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过敏性咳嗽、急慢性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男童和女童患儿的过敏性疾病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患儿过敏原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组患儿过敏原主要为食物性过敏原(牛奶鸡蛋),学龄前期和学龄期组患儿主要的过敏原为吸入性过敏原(宠物皮毛、真菌类)。结论:检测血清中的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有助于明确过敏原,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发病与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1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慢性荨麻疹组)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并与30例健康受试者(对照组)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1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阳性79例(阳性率为71.17%),与对照组阳性率(4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71,P〈0.01)。且慢性荨麻疹组以鸡蛋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最高(51.35%),其次是虾(43.24%)、牛奶(38.74%)、螃蟹(34.23%)、大豆(27.93%),慢性荨麻疹组鸡蛋、虾、螃蟹、鳕鱼、大豆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物特异性IgG抗体与慢性荨麻疹发病具有相关性,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水平检测对慢性荨麻疹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的食物干预治疗与儿童炎症性肠病(IBD)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IBD患儿血清中食物过敏源特异性IgG抗体浓度,根据IgG浓度分为0级、+1级、+2级、+3级共4级。对0级判断为阴性,而+1级、+2级、+3级则判断为阳性。选取我院收治的27例IBD患儿纳入观察组,根据是否进行食物干预治疗分为观察A组和观察B组,观察A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B组在常规治疗方法上加健康饮食指导,即根据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结果0级、+1级、+2级、+3级分别采取“安全进食冶、“轮替冶、“忌食冶的健康饮食指导,观察A、B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情况。选取健康体检儿童20例为对照组。结果:27例IBD患儿中24例有1~9种的食物过敏特异性IgG升高,阳性率为88.9%,高于对照组的25.0%(P<0.01)。27例IBD患儿食物过敏特异性IgG阳性率不同,其中以牛奶、鸡蛋最高(分别为77.8%和74.1%),而鸡肉、猪肉最低(3.7%)。单种食物IgG阳性率比较发现,观察组患儿蟹、鸡蛋、牛奶、大米、虾、大豆、西红柿的IgG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食物阳性率在不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健康饮食指导处理的观察B组患儿在第2、4、8周临床症状缓解率分别为60.0%、66.7%、86.7%,而常规治疗的观察A组则为16.7%、25.0%、41.7%,观察B组的临床缓解率高于A组(P<0.05)。结论:在儿童IBD中,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升高是常见的,食物过敏影响IBD的发生发展,进行食物干预有助于临床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孙祥生  丁兆猛  王建荣 《安徽医药》2019,23(12):2494-2497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缓释片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胃肠功能紊乱伴抑郁症病人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 2016年 9月至 2017年 9月期间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胃肠功能紊乱伴抑郁症病人 13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7例)和观察组(69例)对照组病人接受文拉法辛口服治疗,每次 75 mg,每天 1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舒肝解郁胶囊口服治疗,舒肝解郁胶囊 4粒/次,每,天 3次。两组病人均持续进行 6周的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的疗效和安全性,并进行 6个月的随访调查。结果观察组病人胃肠功能紊乱治疗的总有效率 94.20%,高于对照组的 79.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48,P< 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6水平(75.2±9.7)pg/mL,抑郁评分(31.5±6.7)分,均低于对照组(81.5±11.3)pg/mL,(39.2±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92,7.366,均 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0.44%(7/67)与观察组的 5.79%(4/69)比较,差异无统学意义(χ2=1.173,P=0.278);经 6个月随访,观察组复发率 1.45%(1/69)低于对照组的 14.93%(1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83,P=0.001)。结论文拉法辛联合舒肝解郁治疗胃肠功能紊乱伴抑郁症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抑郁症恢复,降低血清 IL?6水平,促进胃肠功能紊乱的改善,降低复发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黎昌强  李竹  张璐  杨碧坤  李俏丽  余媛 《北方药学》2014,(5):82+61-82,61
目的:探讨禁食轮替疗法联合药物治疗由食物不耐受引起的慢性荨麻疹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荨麻疹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病例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扑尔敏4mg每天3次,西替利嗪1片每晚1次。实验组除与对照组相同的治疗外,加用禁食、轮替的方法,3个月后观察疗法疗效及不良反应,6个月后观察复发情况。结果:3个月后实验组痊愈率53.33%,高于对照组2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6个月后复发率实验组16.67%,对照组4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水平在治疗前后下降明显(P<0.05)。结论:禁食轮替疗法可以有效减轻由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引起的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症状并降低不耐受食物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体液免疫功能状况和血清IFN-γ、TNF-α变化与疾病转归关系.方法 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352例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gG、IgA、IgM和C3、C4水平.结果 不同HBV-DNA载量、急性或亚急性肝衰竭组和HBV慢性感染组HBV患者血清IgG、IgA、IgM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则升高(P<0.05),而C3、C4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降低(P<0.05);急性白限性HBV组和隐匿性HBV组血清IgG、IgA、IgM及C3、C4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c-IgM阳性患者经IFN-α治疗6个月后C3、C4水平有明显提高,血清IgG、IgA、IgM趋向正常,HBV-DNA阴转率达37.5%,与基础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肝患者存在体液免疫功能紊乱,体液免疫功能状况与HBV的临床转归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检测对乙肝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断有着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常见吸入性、食物性过敏原对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免疫球蛋白种类、水平及肾脏损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01~2011-12在我科住院治疗的116例HSP患儿,ELISA法检测血清7种常见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和7种常见食物性过敏原特异性IgG,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IgA、IgG、IgM、IgE、C3、C4水平,观察患儿肾脏损害情况。结果: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为36.20%,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率为73.27%;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组血清IgA、IgE水平较吸入性过敏原阴性组高(P<0.05);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组血清IgG、IgM水平较食物性过敏原阴性组高(P<0.05);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组肾脏损害发生率较阴性组低(P<0.05)。结论:吸入性过敏原IgE介导的I型超敏反应参与HSP的发病,其诱发更加明显的HSP患儿血清IgA增加;食物性过敏原介导的III型超敏反应参与HSP发病,食物性过敏原阳性HSP患儿肾脏损害发生率较阴性组低。  相似文献   

15.
徐席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0):105-106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按摩治疗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的效果。方法选取耒阳市人民医院近2年来收治的98例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按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愈时间、达到全胃肠喂养时间、胎粪排净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联合按摩法治疗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效果明显,能够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 treatment)对哮喘患儿缓解期肺功能、血清IgE、嗜酸性粒细胞、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的影响情况,明确该治疗方法的作用机制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68例患者均处于儿童哮喘缓解期,皮肤点刺实验或血清过敏源检测实验阳性,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33例在按照儿童哮喘管理方案的基础上给予粉尘螨口含滴剂脱敏治疗(特异性免疫治疗),2组均观察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清IgE、嗜酸性粒细胞、FeNO值的差异.结果 2组患儿肺功能FEV1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P>0.05);肺功能PEF的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2,P>0.05).2组血清总IgE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1,P< 0.01),脱敏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FeNO的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6,P<0.01).对照组FeNO值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2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6,P<0.01),治疗组嗜酸粒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尘螨滴剂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哮喘患儿肺功能无明显改善,能有效降低哮喘儿童血清IgE的值,降低哮喘儿童FeNO,降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改善患儿气道高反应性,促进儿童哮喘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丙卡特罗辅治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吸氧、镇静、抗病毒及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等;治疗组另加用丙卡特罗0.25ml/kg口服,每天2次,共用7d.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及出院后3个月内喘息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咳嗽、喘憋、肺部哮鸣消失时间及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喘息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卡特罗辅治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个体化营养膳食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6例,采取常规饮食指导;观察组46例,采取个体化营养膳食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G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低血糖和巨大儿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个体化营养膳食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C3、C4)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初诊RA患者41例,其中活动期27例,非活动期14例,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3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C3、C4)水平.结果 RA活动组、RA非活动组血清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RA活动组与RA非活动组血清Ig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活动组血清C3水平均高于RA非活动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0.01),RA非活动组与对照组血清C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血清IgA、IgM、C4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IgG可作为RA的辅助诊断指标,血清C3可作为观察RA活动状态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潘春燕  张印星  陈小刚 《河北医药》2016,(12):1782-1785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学影响并作出相关的分析.方法 选择2014年5月1日至2015年9月1日收治的92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个月子宫和子宫肌瘤的大小、血清中黄体生成素、孕激素、雌二醇和卵泡刺激素平水变化,并统计治疗后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例数.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子宫及子宫肌瘤大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较治疗前均有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子宫大小、子宫肌瘤大小与照组相比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中的各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中的黄体生成素、孕激素、雌二醇和卵泡刺激素水平和治疗前相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黄体生成素、孕激素、雌二醇和卵泡刺激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的米非司酮对于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更佳,能够更有效地降低患者血清中相关的激素水平,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具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