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高危新生儿转运的特点及临床意义,降低新生儿的病死率。方法:2004年11月起我院NICU与周边50公里以内的27家乡镇医院建立了有关的业务联系,并配置专用抢救设备及专业人员,将高危新生儿转运至我院NICU治疗。包括产前介入产房的转运,产后高危儿的转运以及现场的急救措施和途中的监护,并对近几年27家医院新生儿病死率进行分析。结果:几年来共转运高危新生儿284例次,占同期NICU总住院病人的66.82%。其中介入产房的高危儿保驾式转运80例次。转运患儿治愈好转256例,放弃治疗及自动出院22例,死亡6例。27家乡镇医院新生儿病死率由2003年的7.16‰降至2007年的3.51‰。结论:规范的专业化的转运急救技术服务于基层医院,使危重新生儿得到及时的现场急救,途中的严密监护和及时的专业救护,大大保障了危重儿安全地转运,对降低新生儿的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非医学指征择期剖宫产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在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住院的非医学指征择期剖宫产足月新生儿94例,根据是否发生RDS分为RDS组(33例)和非RDS组(61例)。观察和比较2组间相关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非医学指征择期剖宫产足月新生儿的RDS的构成比为35%,其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占67%,其诊断和处理时间为生后12~24h。2组患儿在性别、胎次、胎龄、Apgar评分、入院时日龄、住院天数、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天数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DS组患儿出生体质量和动脉氧气分压/吸入氧气体积分数(P/F)值均低于非RDS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DS组患儿Downs评分、住院总费用、住院天数和住NICU天数均高于非RD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儿在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气漏发生率、低血糖症发生率、重度ICH的发生率和CPAP治疗有效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DS组患儿的CPAP治疗失败率、气管插管比率、机械通气时间和吸入氧浓度>60%比率均高于非RDS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DS组患儿合并早发型败血症(EOS)和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发生率均高于非RDS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DS组患儿合并ICH的发生率低于非RDS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医学指征择期剖宫产足月新生儿RDS的发生率较高、病情较严重且并发症多,其发病可能与ECD相关。降低非医学指征择期剖宫产率、早期发现和积极处理足月新生儿RDS对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围生期高危因素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探讨引起新生儿窒息的产科高危因素和必要的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3年12月在临沂市河东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收治的80例宫内窘迫胎儿的临床资料,依据胎儿娩出后是否出现窒息症状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42例),分析和对比产妇高危因素、胎儿高危因素和分娩高危因素.结果 两组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贫血症、胎膜早破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胎盘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胎动消失、脐带异常、羊水污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心率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程延长和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儿高危因素、分娩高危因素和产妇高危因素是导致新生儿窒息症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防治ROP提供参考.方法 将在我院新生儿科治愈出院的胎龄≤34周符合ROP诊断标准的早产儿37例设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时期胎龄≤34周无ROP治愈出院的早产儿37例设为对照组.用t检验、非参数检验及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早产儿的一般情况、住院情况及合并症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找出与ROP相关的因素.结果 两组早产儿入院时胎龄、出生体质量,小于胎龄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产前激素应用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男婴构成比高于对照组(70.2% vs 51.3%,x2=3.980,P=0.041).呼吸机应用天数、CPAP应用天数、肠外营养时间、最低血红蛋白值、最高胆红素值、住院天数、出院体质量及出院时矫正胎龄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氧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最高吸氧浓度、最高血气氧分压、最高CRP值病例组高于对照组(P<0.05).败血症、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多重耐药菌的发生率病例组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氧天数、最高吸氧浓度、抗生素使用天数是ROP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早产儿发生ROP的高危因素为吸氧天数、最高吸氧浓度、抗生素使用天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近足月小于胎龄儿与适于胎龄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价,探讨其并发症和预后情况.方法 收集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按照患儿的胎龄与出生体重的关系进行分组,对所有纳入分析的患儿出生后的疾病构成比和转归情况进行统计,并同时分析纳入患儿自然分娩或剖宫产对疾病构成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近足月小于胎龄儿组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适于胎龄儿组(P<0.05);低血糖、感染、RDS、高胆红素血症、呼吸暂停、喂养不耐受、肺炎、败血症的发生率剖宫产组明显高于自然分娩组(P< 0.05);RDS疾病的转归、住院天数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足月儿总住院天数与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适于胎龄儿相比,近足月小于胎龄儿的疾病发病率相对较高,预后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6.
敖桢桢  林乐欣  王静 《安徽医药》2013,17(7):1173-1175
目的建立河源市区域性危重新生儿院前转运系统,探讨适合该市危重新生儿急救转运模式。方法建立以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NICU)为网络中心,河源市共40家基层医院为成员单位的区域性危重新生儿院前转运网络,通过危重新生儿院前转运系统对新生儿进行转运。结果 2年来共转运409例危重新生儿,且无1例在途中死亡,转运新生儿死亡率从2011年的5.88%降至2012年的1.47%。转运病人数占同期NICU住院病人的比例及床位使用率逐年增高,治愈351例(治愈率为85.82%),放弃治疗46例(11.25%),死亡人数12例(2.93%)。转运网络中40家基层医院在实施转运工作后,新生儿死亡率逐年下降,差异有显著性(χ2=22.14,P0.01)。结论建立区域性危重新生儿院前转运系统可以提高该市新生儿抢救成功率,对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改善危重新生儿远期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区域性的NETS是适合该地区的危重新生儿转运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作用.方法 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8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2例接受心力衰竭常规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20mg口服,每晚1次.治疗3个月后复查血脂常规、左室射血分数,观察2组患者住院次数、天数与病死率.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次数少于对照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进一步研究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合并医院感染临床分析。方法收集了2009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结果35例发生医院感染,约占35.0%,男女性医院感染发生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呼吸道感染(42.9%)与腹膜感染(28.6%)是最主要感染部位;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是导致院内感染的主要高危因素;G-杆菌为45.0%, G+球菌为42.0%,真菌为13.0%为主要病原菌;医院感染患者死亡率(17.1%)与住院患者死亡率(6.2%)相比,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预防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必须重视各项高危感染因素,降低非侵入性操作,加强对年龄较大、住院时间较长、侵入性操作患者的护理,对于降低患者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高危妊娠对分娩方式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观察并记录1150例高危妊娠者(观察组)与500例正常妊娠者(对照组)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发病情况.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发病率为9.2%高于对照组的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危妊娠发病率高,临产前要做好高危评分,以便确定分娩方案,做好高危妊娠全程系统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高危妊娠对孕妇分娩方式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对558例高危妊娠孕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高危因素产妇阴道产率均低于剖宫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3.9%低于阴道产的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危妊娠对分娩方式和新生儿有一定影响,临床应根据产程及胎儿情况适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80例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通气,对照组常规综合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症状、院内病死率、气管插管率、住院天数、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结果 2组临床症状、院内病死率、气管插管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气分析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通气用于治疗AECOPD安全有效,可作为常规一线治疗,及早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效果。方法将本院NICU收治的40例MAS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外源性PS。结果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氧暴露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死亡、气漏、败血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源性PS治疗MAS效果显著,可以降低患儿的病死率及并发症,减轻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为医院重症监护室病房感染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65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150例和非感染组500例。观察两组出生体重≤1500 g、胎龄≤37周、侵入性操作、新生儿窒息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1500 g、胎龄≤37周、新生儿窒息、侵入性操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出生体重≤1500 g、胎龄≤37周、侵入性操作、新生儿窒息四种情况均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OR=1.745、4.604、5.954、4.384,P<0.05)。结论胎龄小、出生体重低、侵入性操作、新生儿窒息等是NICU中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时地规避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对于预防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潮气量机械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NRDS患儿82例临床资料。结果两组PH值、PaC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PaO2和S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氧暴露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肺气漏、BPD发生率及病死率小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潮气量机械通气可显著改善患儿肺部氧合功能,降低机械通气肺气漏、BPD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机械通气时间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龄初产妇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高龄初产妇85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同龄经产妇89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剖宫产的新生儿窒息率为6.67%(3/45)高于阴道产的5.00%(2/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窒息率为5.88%(5/85)高于对照组的5.62%(5/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为52.94%(45/89)高于对照组的49.44%(44/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初产妇选择阴道分娩不会增加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高龄初产不能成为剖宫产的惟一指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取70例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高危组)及70例低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低危组)作对照研究,均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残余尿量、术前术后住院天数、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患者死亡,且均无输血。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残余尿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患者术前住院天数(6.0±1.0)d、术后住院天数(10.0±2.0)d均长于低危组的(4.0±1.5)、(8.0±1.0)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PS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和高危组患者治疗后的IPSS评分分别为(5.39±1.41)、(5.84±1.63)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的(23.83±2.39)、(23.54±2.3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发生5例(7.14%)泌尿系感染或急近性尿失禁,低危组发生4例(5.71%)泌尿系感染或急近性尿失禁,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并发症患者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无其他重大并发症发生,且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前住院天数及术后住院天数均较低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长,但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医药科学》2017,(22):15-18
目的探讨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和腹腔镜手术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经子宫输卵管造影证实为输卵管阻塞的患者共198例,其中102例行输卵管介入再通术(介入组),93例行腹腔镜下相应手术并通液治疗(腔镜组);治疗后随访6~12个月,比较两组的年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手术费用、住院总费用及术后妊娠率和输卵管复通率。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手术费用及住院总费用上明显低于腹腔镜组(P0.05);共有371支输卵管阻塞,介入组185支输卵管阻塞,远端阻塞复通率为0,近端阻塞复通率为95.5%,腔镜组186支输卵管阻塞,远端阻塞复通率为94.4%,近端阻塞复通率为78.9%;两组比较显示介入治疗在输卵管近端阻塞效果优于腹腔镜手术,而腹腔镜手术在治疗输卵管远端阻塞效果优于介入治疗,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是输卵管性不孕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输卵管近端阻塞的患者,可考虑行介入治疗,因其费用较低,且术后妊娠率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相似;若为输卵管远端积水或阻塞时可优选腹腔镜手术。因此做好患者的筛选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囟门涂药治疗婴儿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住院患儿(均有不同程度鼻塞)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囟门涂药,比较2组患儿的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缓解鼻塞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为92.1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天数为(6.24±2.15)d,少于对照组的(7.13±1.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囟门涂药治疗婴儿鼻塞作用迅速,直达病所,可减少患儿住院天数,减轻患儿痛苦。  相似文献   

19.
危重新生儿转运14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区域性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NETS)对本院危重新生儿救治工作的重要性。方法与有NICU的市三级医院建立协作关系,通过绿色通道应用单程或双程转运的方式转运危重新生儿。结果转运的149例高危儿中先天性梅毒可能的有98例,占转运总数的首位。余51例中早产儿为21人,占第一位,其中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有10例,1500克~2000克有7人,大于2000克有4人。新生儿窒息为11人,占第二位,先天性心脏病为8人,占第三位。其中呼吸困难有36例,需要机械通气的有19例。由于转运及时及转运途中有效的监护和处理,转运途中无一例死亡,转运病死率为0,转运成功率为100%。结论建立区域性危重新生儿转运系统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减少伤残及改善患儿预后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临床路径在足月胎膜早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99例住院分娩的足月胎膜早破孕妇随机分为试验组143例和对照组156例.试验组实行临床路径模式,对照组实行传统的治疗模式.对2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孕妇及家属满意度和入院宣教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分析.结果 试验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孕妇及家属满意率及入院宣教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临床路径的实施可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提高孕妇及家属满意度及入院宣教知识掌握程度,从而提高医疗质量,节约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