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后应用肠内免疫营养对伴营养不良的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炎性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间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106例合并营养不良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肠内免疫营养组(53例)和普通肠内营养组(53例)。于术前5d、术后1d和9d分别进行免疫学指标和急性相反应蛋白的检测。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前免疫学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9d,免疫营养组免疫学指标C04、CD4/CD8、IgG、淋巴细胞、NK细胞及补体c3、c4和CH50水平均高于普通营养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则低于普通营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营养组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3.8%(2/53),明显低于普通营养组的15.1%(8/53)(P〈0.05):术后住院时间为(8.1±1.1)d,明显短于普通营养组的(9.2±2.1)d(P〈0.05)。结论对于合并营养不良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应用肠内免疫营养可减轻术后创伤和炎性反应.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从而降低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免疫营养是指在标准营养配方基础上添加某些具有特殊作用的营养素,利用其药理学作用达到治疗和调节机体代谢与免疫功能的目的。目前.临床上应用广泛、疗效确切的特殊营养素主要有谷氨酰胺、精氨酸、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以及核苷酸等,它们通过各种不同的机制发挥不同的支持作用,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使临床营养理念得以拓展和提升,深化了营养支持的作用,提高了营养支持疗效。近年来,免疫营养同样广泛应用于胃肠道肿瘤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早期联合应用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 经腹腔镜行胃肠道肿瘤根治术患者50例,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术后24小时给予肠外营养(卡文,1440 ml),实验组患者在肠外营养基础上联合应用肠内营养(瑞能,400 ml).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生化指标(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总蛋白),免疫指标(IgA、IgG),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C3]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生化指标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C3、IgA、IgG均高于对照组,CR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联合应用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炎症指标,促进胃肠道功能及免疫功能恢复,改善术后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支持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术患者手术效果、术后恢复情况、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85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EN支持,对照组应用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支持,均于术前5天开始给予营养支持,两组患者进行相等热量和氮量营养支持治疗,热量125 kJ/(kg.d),氮量0.2 g/(kg.d)。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术后恢复和并发症情况,检测所有患者术前5 d,1 d,术后8 d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等营养学指标,以及自然杀伤细胞(NKC)活性和淋巴细胞数等免疫学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d时实验组ALB,PA,TRF,NKC活性和淋巴细胞数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 d时,实验组上述各指标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EN支持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提高手术效果,促进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合并糖尿病的胃肠道肿瘤患者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过程中控制血糖的安全、有效方法 .方法 37例胃肠道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24 h开始应用糖尿病患者EN专用制剂益力佳SR,并采取应激期持续静脉滴注胰岛素和稳定期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的方法 控制血糖,同时在术后EN前、EN第5 d、第8 d监测各项营养、生化及免疫指标.结果 患者均可耐受术后EEN,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EN后营养评定指标血清白蛋白、前清蛋白及转铁蛋白水平显著增高(P<0.05,P<0.01); 体重、血红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总胆红素无明显改变(P>0.05),免疫指标IgG、IgA及IgM水平亦有明显升高(P<0.01); 81.1%(30/37)的患者血糖稳定控制在(7.8±1.1) mmol/L范围内.结论 对于胃肠道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早期应用糖尿病患者专用EN制剂是营养支持的有效手段.静脉滴注和皮下注射胰岛素相结合控制血糖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降血糖措施.  相似文献   

6.
严重胃肠道创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严重胃肠道创伤患者中实施的可行性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2例胃肠道损伤的患者,在术中行空肠造瘘,术后早期(12小时)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结果营养支持治疗过程基本顺利.无严重副反应及并发症的情况发生。结论胃肠道损伤的患者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安全、简单、可靠.可常规进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由益生菌、谷氨酰氨、深海鱼油和能全力组成的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对腹腔感染患者术后免疫状态和胰岛素抵抗以及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0年9月至2013年4月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96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按信封法分为治疗组(48例,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和对照组(48例,普通肠内营养).分别于术前、术后第3和第7天检测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对数化胰岛素抵抗指数(lnHOMA-IR)、降钙素原、T细胞亚群水平(CD3+、CD4+、CD8+、CD4+/CD8+)及自然杀伤(NK)细胞计数并进行比较,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和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免疫指标及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7天,治疗组CD4+、CD4+/CD8+和NK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9.1±4.3)%比(30.1±5.7)%,P=0.043;1.76±0.21比1.36±0.12,P=0.038;(19.3±4.8)%比(13.3±3.2)%,P=0.032];而空腹胰岛素、lnHOMA-IR及降钙素原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7.3±1.7) mU/L比(10.2±2.1) mU/L,P=0.041;0.60±0.05比0.88±0.06,P=0.039;(0.12±0.07) μg/L比(0.35±0.12)μg/L,P=0.028].治疗组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18.8%(9/48)]明显低于对照组[39.6%(19/48),P=0.025].结论 对于由上消化道穿孔所致的腹腔感染患者,应用由益生菌、谷氨酰氨、深海鱼油及能全力组成的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能改善免疫状态,降低术后胰岛素抵抗,减少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 (Gln)强化的TPN对胃肠道肿瘤术后病人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2 0例胃肠道肿瘤病人术后随机分为常规TPN组 (对照组 )和 (TPN +Gln)组 (研究组 ) ,治疗共 8d ,观察血清前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氮平衡变化。并检测其前后外周血lgG、lgM、lgA、C3、C4的变化。 结果  (1)两组病人呈正氮平衡趋势 ,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 (P <0 .0 1)。两组病人血清蛋白均上升 ,研究组回升更明显 ,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1)。(2 )研究组外周血lgG、lgM、lgA明显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研究组C3 、C4 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Gln强化的TPN提高了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 ,改善了胃肠道肿瘤术后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术后肠内营养滴速与血糖水平的关系,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 将消化道肿瘤合并2型糖尿病术后行肠内营养的患者随机分为甲组 (23例)、乙组(22例)、丙组(20例)及独立设计丁组(21例).甲乙丙三组术后前3 d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调整滴速及总量,于术后第4天达到需求量(1 500 ml)时,调整至本研究要求速度,即甲乙丙三组分别采用70 ml/h、110 ml/h、150 ml/h匀速泵入,维持6 d;丁组术后第1天以50 ml/h速度开始,后逐日递增20 ml/h,至第6、7、8、9天均以150 ml/h匀速泵入.四组均配合普通胰岛素治疗.结果 术后第4~9天丙组输注营养液各时间点血糖值显著高于甲乙二组(均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甲组(P<0.05);甲乙二组各时间点血糖值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丁组血糖水平随肠内营养滴速的增快而升高,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随滴速的增快而增加.结论 血糖水平和并发症发生可随肠内营养滴速的增加而升高;术后肠内营养滴速为110 ml/h匀速泵入时对血糖影响较小,并发症较少,且可节省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0.
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对手术后患者脏器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对手术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32例消化道手术患者按随机表分别予以肠外营养(PN组)、基础型肠内营养(EN组)和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GLN组)。3组患者术后第3天开始至术后第11天,接受等氮等热卡的营养支持(92.0kJ·kg-1·d-1,0.2gN·kg-1·d-1)。观察脏器功能、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血清免疫球蛋白、血浆谷氨酰胺水平及预后指标。结果(1)PN组出现一过性肝功能损害的患者较其他2组为多,但差异无显著性(P=0.11~0.24);(2)PN组CD3+、CD4+细胞百分比以及CD4+/CD8+的比值术后第11天低于术前水平,且其手术前后的差值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4,0.001,0.006)。GLN组术后第11天与术前CD25+细胞百分比的差值明显高于PN组(P=0.01),比较EN组也有增高趋势(P=0.07);(3)术后第11天PN组患者血浆免疫球蛋白(IgG、IgM)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4,0.05),而其他两组已恢复到术前水平;(4)术后第11天,PN组患者血浆游离谷氨酰胺水平明显低于EN组和GLN组(P=0.001);(5)EN组的营养药费用明显低于PN组(P=0.001)。结论PN组患者有较多一过性肝功能损害。在本研究条件下,肠内营养支持后可减轻免疫功能抑制,谷氨酰胺强化后这种免疫功能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围手术期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对于合并糖尿病的食管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前瞻性入组2012年9-11月间福建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收治的30例合并糖尿病的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15例)和肠外营养组(15例).两组于术前3d至术后8d期间分别给予肠内营养素(安素)和肠外营养支持.每日动态监测血糖;术前1d和术后8d检测患者的营养指标(白蛋白和前白蛋白);观察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统计营养支持总费用.结果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情况均较为满意:3餐前手指末梢血糖为5.0~9.0 mmol/L,3餐后2h手指末梢血糖为7.0~10.0 mmol/L,晚10时和凌晨3时的血糖波动于4.0~8.0 mmol/L;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低血糖(末梢血糖小于3.5 mmol/L).肠内营养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62.4±15.7)h,明显快于肠外营养组的(90.8±22.4) h(P<0.01).两组患者术后营养指标及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肠内营养组营养支持费用为 (650.8±45.8)元,明显低于肠外营养组的(3016.5±152.6)元(P<0.01).结论 在合并糖尿病的食管癌患者中,围手术期营养支持能在有效调控血糖的同时明显改善其营养状况.与肠外营养相比,使用安素进行肠内营养能加快胃肠功能恢复,并降低营养支持的费用.  相似文献   

12.
胃肠道恶性肿瘤围手术期肠内免疫营养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肠内免疫营养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炎症反应、营养状态、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6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术前5d、术后7d)分别接受肠内免疫营养(免疫营养组)和等氮等热量的普通肠内营养(普通营养组),于术前5d和术后1、4、8d分别检测各组患者免疫、炎症反应及营养指标、前白蛋白明显高于普通营养组(P<0.05),炎症指标CRP明显低于普通营养组(P〈0.05)免疫营养组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天数明显低于普通营养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肠内免疫营养可在术后早期提高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的免疫功能,减轻手术创伤后的应激反应程度,提高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的内脏蛋白浓度。显著降低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的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和全肠外营养对胃肠道肿瘤根治术后患者恢复效果及对免疫指标IgG、IgM、Ig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间8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单双号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组(采用全肠外营养支持)。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数据进行处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人数等采取率(%)表示,组间率采取χ2检验;术前、术后血清相关指标免疫指标以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采取(x±s)表示,计量资料先作正态性检验,服从正态使用单样本t检验;不服从正态,使用配对秩和检验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各项指标没有差异(P0.05),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ALB)、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等指标明显高于术前(P0.05),血清前白蛋白(PA)、血清总蛋白(TP)明显低于术前(P0.05),血红蛋白(HB)变化不显著。术后第8天,肠内营养组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而肠外营养组仅有ALB、PA、TP恢复正常,肠内营养组患者血清相关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肠内营养组患者发生呕吐、腹泻、腹痛和腹胀的人数均少于肠外营养组患者,总发生率5.0%(2/40)显著低于肠外营养组的30.0%(12/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17,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更有效的改善患者血清相关指标和免疫力,促进快速恢复,安全高效,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对肿瘤病人手术创伤后代谢,炎性反应,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88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常规肠内营养组和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组。手术后第1天开始等热量、等氮肠内营养支持1周。于术前、术后第1、4天和研究结束时分别检测多核白细胞的吞噬功能、氧化代谢情况,巨噬细胞NO产生量,IL-1、IL-2、IL-6及TNF-α浓度,IgA、IgG、IgM,淋巴细胞总数,T、B淋巴细胞数及CD4、CD8,血清PGF2浓度,CRP、α-抗胰蛋白酶和纤维蛋白原等急性相反应蛋白浓度。检测总蛋白,白蛋白等,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氮平衡等营养指标。同时观测研究期间病死率,手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结束时,研究组IgA、IgG、IgM,血淋巴细胞总数、CD2、CD4及CD4/CD8、多核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多核白细胞的氧化代谢状况及巨噬细胞的NO产生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血IL-6、TNF-α浓度及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期间两组白蛋白,每日及累积氨平衡差异无显著性,术后第8天,研究组血浆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在术后4天内的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但研究组术后4天以后的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却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可减轻肿瘤病人手术创伤后病人的应激和炎性反应程度,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贲门癌患者围术期肠内营养的实施方法、效果。方法对209例贲门癌患者依据术后给予不同的营养支持方法随机分为两组,肠内营养组146例,术后施行早期肠内营养;静脉营养组63例,贲门癌术后给予全静脉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检测手术后理化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吻合口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肠内营养组明显低于静脉营养组(P<0.01),而肠内营养组腹泻发生率高于静脉营养组(P<0.01),两组腹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肠内营养组较静脉营养组短(P<0.01)。术后白蛋白、球蛋白、总蛋白量肠内营养组高于静脉营养组(P<0.01),而血尿素氮、肌酐和中性粒细胞低于静脉营养组(P<0.01)。结论贲门癌患者围术期肠内营养是安全、有效、可行的,较静脉营养组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胃肠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全部46例按营养方式不同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22例)和全肠外营养组(TPN组,24例).对比分析两组在营养支持前后体重、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等指标,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各种不良反应及营养费用.结果 两组病例在研究期间无死亡,无严重并...  相似文献   

17.
Diabetes mellitus is a common disease and its prevalence is increasing worldwide. In various studies up to 30%-70% of patients present dysfunction and complications related to the gut. To date several clinical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neuropathy and generalized neuropathy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 may play a major role. This systematic review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neurodegenerative changes that occur as a consequence of diabetes with a focus on the CNS changes and gastrointestinal(GI) dysfunction. Animal models where diabetes was induced experimentally support that the disease induces changes in CNS. Recent investigations with electroencephalography and functional brain imaging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confirm these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brain changes. Encephalographic studies demonstrated that altered insular processing of sensory stimuli seems to be a key player in symptom generation. In fact one study indicated that the more GI symptoms the patients experienced, the deeper the insular electrical source was located. The electroencephalography was often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quantitative sensory testingmainly showing hyposensitivity to stimulation of GI organs. Imaging studies o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GI symptoms mainly showed microstructural changes,especially in brain areas involved in visceral sensory processing. As the electrophysiological and imaging changes were associated with GI and autonomic symptoms they may represent a future therapeutic target for treating diabetics either pharmacologically or with neuromodu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