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道用双抗体夹心固相酶联免疫法检测117例抗血小板抗体(PAIgG、PAIgM、PAIgA,PAC_3)。正常人21例检测结果:PAIgG中位数72.5ng/10~7pL,P_(95)112ng/10~7pL;PAIgM中位数3ng/10~7pL,P953.1ng/10~7pL;PAIgA中位数2ng/10~7PL,P_(95)5ng/10~7PL;PAC_3中位数12ng/10~7PL,P_(95)27ng/10~7pL。同时观察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肝硬变失代偿期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四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以前者最明显,它们的阳性率分别为100%,78.94%及60%。在进行ITP的PAIgG、PAIgM、PAIgA及PAC_3的相关分析中发现PAIgG与其它三项指标的相关系数r值均有显著意义,均为正相关。故PAIgG单项指标对ITP诊断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且有利于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判断。本文最后讨论了血小板免疫学诊断对有关疾病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用~(125)I-SPA测定96例血小板减少性疾病血小板表面相关IgG(PAIgG)。43例正常人PAIgG为32.9±15.53×10~3IgG/BPC,ITP和Evens综合征病人PAIgG明显增高(151.2±118.9,326.1±230.8×10~3IgG/BPC)。动态测定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后5例ITP患者血小板数增高,PAIgG降低。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SLE,AA,CML等)PAIgG也有增高,提示PAIgG可能在这些疾病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流式细胞仪 (FCM)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 (PAIgG)在血小板减少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用FCM检测 4 7例ITP、4 9例非ITP病人、2 0例健康志愿者的PAIgG荧光强度 (MFI)、7例ITP病人激素治疗前后的血小板数量和PAIgG荧光强度。结果 FCM检测ITP患者PAIgG阳性率 85 1% ,平均荧光强度 5 8 0 8± 2 5 78;正常对照组平均荧光强度 17 0 4± 4 30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在非ITP组中 ,SLE和再障的阳性率最高。 7例ITP患者在激素治疗后PAIgG的荧光强度均下降 ,血小板计数均升高。结论  (1)FCM检测ITP具有灵敏度高、简单、快速等特点 ,但特异性欠佳 ;(2 )FCM可以作为ITP的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时血小板相关抗体 (PAIgG)与巨核细胞数量以及成熟程度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 5 86例ITP患者的PAIgG ,同时计数其巨核细胞数量 ,观察其成熟程度。结果 :在PAIgG增高的ITP患者中 ,PAIgG在 175~ 5 0 0ng/10 7PA范围内 ,巨核细胞数量的增加与PAIgG值的增高程度呈正相关 ;PAIgG >5 0 0ng/10 7PA时 ,则相反。随着PAIgG值的增高 ,巨核细胞的成熟也随之明显受阻 ,不成熟的幼稚巨核细胞和颗粒巨核细胞数量明显增加 ,而成熟的产板巨核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结论 :ITP患者的PAIgG与巨核细胞数量及成熟程度关系密切 ,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在正常个体和145例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病人(AITP)中,应用酶联测定系统,除测定与血小板相关的IgG(PAIgG)外,还测定了与血小板相关的IgM(PAIgM),正常个体中 PAIgM的平均水平是 1.17ng/10~6血小板,范围在0.01—2.45ng(X±2SD)。相应的PAIgG值如下,均数为6.0ng:范围在2.0—10ng/10~6血小板。67.6%的病人可看到PAIgG的升高,79.3%的病人有异常升高的PAIgM,两种值都升高占57.2%,89.7%病人有PAIgG升高或PAIgM升高。在所有的病人中,PAIgG值比异常的PAIgM值上限高4倍以上。本文讨论了在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病人中,PAIgM升高的因素,PAIgG与PAIgM间可能的相互影响以及我们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辅助性T细胞 2 (Th 2 )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4 (IL 4 )、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与血小板相关抗体 (PAIgG、PAIgM)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患儿中的变化和作用。 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定量测定技术检测 4 0例ITP患儿和 15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L 4、IL 10水平 ,同时检测PAIgG、PAIgM的水平 ,并与ITP患儿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ITP患儿血清中IL 4、PAIgG、PA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1) ,ITP病例治疗半年前后血清中IL 4、PAIgG、PAIgM水平变化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ITP患儿血清中IL 4与PAIgG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r =0 .6 6 3,P <0 .0 5 ) ,而PAIgG水平与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呈高度负相关 (r= 0 .72 6 ,P <0 .0 1)。结论 ITP患儿IL 4水平升高 ,提示Th 2相关细胞因子功能亢进 ,可能是血小板相关抗体增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外周血中网织血小板(reticulated platelets,RP)百分率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噻唑橙(TO)染色法流式细胞仪检测RP百分率,测定20例正常人和30例各种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包括ITP 3例,TTP 1例,AA 7例,未治疗白血病4例,白血病缓解期5例)RP百分率。结果:20例正常人RP百分率和RP绝对值分别为3.66±2.27%和7.78 ±4.53 ×10~9/L;ITP或TTP组分别为21.04±12.73%和4.36±3.09 ×10~9/L,RP百分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AA组和急性白血病初发组的RP百分率和RP绝对值分别为2.71±1.32 %、0.75±0.48×10~9/L,和2.51±1.45%、0.64±0.42 ×10~9/L,RP百分率较正常对照组轻度减低,差异无显著性(P>0.05)。白血病缓解组RP百分率无明显改变。结论:RP反映骨髓血小板生成能力,检测RP百分率有助于对血小板减少症病因的鉴别,特别是鉴别骨髓造血减少和外周血血小板破坏增多所致的血小板减少,并可作为疗效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8.
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38例;计初发和复发未治者12例,其中PAIgG增高10例(83.3%),其余26例均已用强的松及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其中11例为顽固性ITP,PAIgG值均显著增高。实验证明PAIgG与血小板数呈负相关,随着病情好转和缓解血小板计数升高或恢复正常,PAIgG亦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9.
我们对88例小儿ITP病人,采用酶联免疫竞争法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IgG,阳性率为79.55%。急、慢性ITP 组之间,及与非ITP 组的PAIgG 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对38例ITP 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数和PAIgG 值进行了观察,证明血小板数与PAIgG 值之间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对25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进行了T、B淋巴细胞表型、PAIgG含量、血清干扰素(IFN)浓度与性质及PHA诱生外周血淋巴细胞(PBL)IFN水平的测定,分析了这些指标与血小板数的关系。并设25例正常人对照。结果显示:ITP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百分值与PAIgG值升高,二者与血小板数呈负相关关系;患者外周血CD_4~ 细胞百分值下降,CD_8~ 细胞百分值升高。CD_4~ /CD_8~ 下降,CD_4~ /CD_8~ 与血小板数呈正相关关系;患者血清IFN浓度升高,与血小板数呈负相关关系;PHA刺激患者PBL IFN诱生水平无明显改变。提示淋巴细胞数目与功能异常及免疫细胞调节紊乱在ITP发病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原因血小板(PLT)减少症患者外周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10例PLT减少症患者分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组、血液肿瘤组和实体肿瘤组,同时设2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中PAIgG。结果 ITP组、血液肿瘤组和实体肿瘤组血浆中PAIgG的水平分别(15.81±10.34)%、(11.21±8.48)%和(10.42±8.06)%,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56±1.23)%,均<0.01];且在ITP组中,PLT<25×109/L的重度ITP组的PAIgG水平明显高于PLT>25×109/L的ITP组(<0.05)。结论 PAIgG有助于了解不同原因PLT减少的可能机制和指导临床治疗,在判断轻重ITP上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几种检测指标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ITP组、健康对照组、非ITP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网织血小板(reticulated platele,RP),ELISA方法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platelet-associated immunoglobulins,PAIgG、促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相关参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的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大血小板比率(platelet-large cell ratio,P-LCR),对所得数据应用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LSD-t检验、多元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等多种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ITP组RP、MPV、PDW、P-LCR、PAIgG高于健康对照组和非ITP组(P<0.05),非ITP组TPO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ITP组(P<0.05).RP和PAIgG对于ITP诊断的灵敏度高,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RP与ITP诊断相关(P=0.006),几种检测指标与血小板数均无相关性,检测指标间PAIgG与RP有相关性(P=0.013).结论 血小板相关抗体、网织血小板、血小板参数、促血小板生成素等检测方法简便,各指标单独应用对ITP的诊断效能不够,多指标联合使用可以提高ITP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观察24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血小板内外5-羟色胺(5-HT)类物质的变化和5-HT对血小板的聚集作用。结果:AMI组、心绞痛组、正常对照组的血小板5-HT(ng/10~9,x±SD)分别为533.88±1.75、496.44±1.49、707.78±1.57,血浆5-羟吲哚类物质(5-Hls)分别为124.67±1.35、98.01±1.26、87.44±1.20(ng/ml),表明AMI血小板5-HT均值降低、血浆5-HIs均值升高,与正  相似文献   

14.
李杪 《中外医疗》2014,(25):32-33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患病时PAIg的表达评价其在ITP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例IT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同期门诊体检正常儿童20例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A、PAIgG)、采取单克隆抗体特异性俘获血小板抗原(MAIPA法)测定血小板特异性抗体抗血小板膜糖蛋白抗体(GPIIb/IIIa、GPIb/IX),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计数。结果 PAIgA、PAIgG、GPIIb/IIIa、GPIb/IX、血小板计数对照组分别为(4.22±0.78)ng/107PA、(23.17±3.46)ng/107PA、(0.33±0.01)A值、(0.31±0.01)A值、(137.82±42.37)×109/L,ITP组分别为(45.58±5.32)ng/107PA、(243.34±12.21)ng/107PA、(0.42±0.06)A值、(0.41±0.05)A值、(35.50±21.35)×109/L,两组以上各项指标之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TP组血小板计数与特异性抗体GPIIb/IIIa、GPIb/IX之间具有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4(P〈0.05)、-0.31(P〈0.05)。结论在ITP患儿中血小板相关抗体及特异性抗体均有明显升高,呈现阳性表达,ELISA法、MAIPA法联合检测有助于鉴别免疫性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型紫癜,能提高早期诊断率,并且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5.
陈曙平  何群  吴登蜀  刘弋  陈方平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4):417-418,422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对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慢性难治性ITP患者皮下注射rhIL-1150ug/kg,1次/d,疗程14d。结果32例患者用药前血小板计数平均值为(15.3±7.8)×109/L,给药后7、10、14d分别升至(38.6±17.0)×109/L(,52.6±26.5)×109/L(,66.5±34.4)×109/L,与用药前相比有显著升高(P<0.01)。停药后血小板逐渐回落,2个月后降至(52.0±30.2)×109/L,但仍然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的总有效率75%,12例出现轻微不良反应。结论rhIL-11治疗某些慢性难治性ITP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出血与血小板相关抗体 (PAIgG)和抗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 (抗GPⅡb/Ⅲa)自身抗体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60例急性白血病 (AL)患者和 2 0例正常对照的PAIgG和抗GPⅡb/Ⅲa自身抗体。其中抗GPⅡb/Ⅲa自身抗体用SZ 2 1 (针对GPⅢa)和SZ 2 2 (针对GPⅡb)两种单抗同时测定。并同时测定了血小板计数 (BPC)和血小板聚集功能 (PagT)等。结果 :AL组PAIgG值 ((1 54 .30± 2 5 .71 )fg/plt)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2 .0 8± 1 .72 )fg/plt) ,P <0 .0 1。 60例AL中 40例在正常参考值 (5 .8fg/plt)以上。其中 2 4例外周血血小板减少 ,且PAIgG值与血小板数呈负相关 (P <0 .0 0 1 ,r=- 0 .395) ;1 6例血小板数正常。 60例AL中抗GPⅡb/Ⅲa自身抗体阳性率 40 % (2 4 / 60 ) ,其中 1 4例单独SZ 2 1阳性 ,1 0例SZ 2 2阳性。 2 4例阳性患者均呈现ADP诱导的聚集功能减低 ,用 5μlADP诱聚时 ,最大聚集率 (5 .58± 4 .76) %。 结论 :部分AL患者存在血小板免疫异常所致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和血小板质的异常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血小板结合抗体IgG(PAIgG),并用电镜观察正常单个核细胞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血小板的反应,以及SPA对血小板与单个核细胞反应的影响。观察到ITP与PAIgG增高有关,PAIgG存在于患儿血小板膜上,其机理有几种假设:①通过非特异性吸附结合;②通过其Fab段结合至血小板膜特异性抗原上;⑨通过其Fab段结合至吸附在血小板膜上的特异性抗原上;④通过其Fc段受体(免疫复合物)。本实验结果表明,约92%的ITP患儿PAIgG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亚群和血小板相关抗体的变化 ,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法检测 172例ITP患者发病期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 +) 、CD4 ( +) CD3( +) CD8( +) 、CD4 ( +) /CD8( +) 、CD 19( +) 、CD3( +) /CD 16 ( +) CD 5 6 ( +) 。ELISA法检测血小板表面血小板相关抗体IgG、IgA、IgM。结果 发病期ITP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3( +) 显著降低 (P <0 0 1) ,CD8( +) 增高 (P <0 0 5 ) ,CD4 ( +) /CD8( +) 比例显著下降 (P <0 0 1) ,CD 19( +) 增高极为显著 (P <0 0 0 1) ,血小板表面PAIgG、PAIgA、PAIgM显著高于对照组 ,同时CD 19( +) 的升高和CD4 ( +) /CD8( +) 的下降与PAIgG、PAIgA、PAIgM增高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淋巴细胞亚群功能和比例的失常 ,T细胞免疫调节机制的紊乱在ITP的发病机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芪黄汤联合糖皮质激素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血小板生成素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6例IT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芪黄汤联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A、PAIgG)、血小板生成素(TPO)、白细胞介素(IL-6、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3%(38/43)高于对照组60.5%(26/43)(P0.05)。治疗后两组PAIgA、PAIgG、TPO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PAIgA、PAIgG、TPO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均下降,IL-10增高(P0.05);且观察组IL-6、TNF-α均低于对照组,IL-1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黄汤联合糖皮质激素明显提高ITP患者的疗效,降低血小板相关抗体、炎症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治疗儿童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6例经内科治疗无效的儿童ITP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运用超选择性脾叶以下动脉栓塞法用明胶海绵颗粒行PSE,并于栓塞术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栓塞术后1个月外周血小板计数(287.0±61.7)×109个/L,术后2年外周血小板计数(199.3±15.7)×109个/L。术前及术后血小板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效病例血小板相关抗体下降,以PAIgG明显。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PSE是治疗儿童难治性ITP的一种微创、有效的方法,可替代外科脾切除,能保留脾脏的免疫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