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卵母细胞内单精子注射(ICSI)以其高受精率和妊娠率已经逐渐替代了常规体外受精(IVF)和其他类型的显微操作,而作为对严重男性不育的首选治疗方法。自从将单个精子注射入卵母细胞而成功获得妊娠的第一例报道以来,这项技术已在世界各地被广泛应用。不少研究表明无论精子的浓度、活力或形态如何,即使是用取自附睾或睾丸内的精子,  相似文献   

2.
精子的活动力是判断精液标本质量的重要指标。在体内仅活动精子能够脱离精液进入宫颈粘液。临床上,精子活动力的测定与精液其他参数有关,特别是精子的形态学特性、浓度、精子总数以及仓鼠卵穿透试验。本文研究的是精子活动力与精子染色体结构之间的关系,用向上泳动法(swimup)选择出高活动性的精子。并对其染色体构成进行检查。染色体的分析采用Rudak等人精子/仓鼠卵方法。将人精子和仓鼠卵混合培养14小时直至第一次有丝分裂,固定,按标准的细胞遗传学技术分析染色体。本研究发现活动力强的精子染色体异常的类型和频率与未选择的精液无差别。手淫法获得精液后先进行精子测定,选择精细胞染色体结构异常率较高的I和R二人为供精者。  相似文献   

3.
精、卵体外受精技术近十多年来进展较快,这促进了不孕症治疗、生殖基础研究和畜牧业的发展。而近几年,国外又采用了显微微操作技术将精子头或精子注射入卵细胞胞浆中或卵黄周隙,使精、卵受精,这一技术的出现和初步应用,克服了透明带和卵细胞膜的种属特异性问题,为生殖基础研究和计划生育科研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本文介绍了国外精子微注射法的历史发展过程、操作方法以及已有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人精子顶体反应检测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Ca2 载体A23187诱导精子顶体反应(AR)率,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1例患者检测A23187诱导精子AR率,分析其与精液常规分析、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体外受精(IVF)、单精子卵泡浆内注射(ICSI)结果的关系。[结果]①精液常规分析对诱导AR率的相关性不显著;②诱导AR率低于18.1%理论值时,IVF受精率理论值为0;③3次IUI失败者AR率较受精正常者降低(P<0.05)。④不明原因不育者精子AR率与IVF受精率、卵裂率关系呈正相关(r=0.89,P<0.05),与ICSI受精率、卵裂率无显著关系;用ICSI治疗,其受精率、妊娠率高于IVF治疗组。⑤IVF受精不良病例AR率低,用ICSI治疗后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升高(P<0.05)。[结论]Ca2 载体A23187诱导顶体反应能预测精子的受精能力,有助于男性不育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染色体异常和基因突变与男性不育的关系。方法:对2008年3月~2010年3月来本院就诊的男性不育患者2406例,按照WHO精液分析诊断标准分组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无精症因子(AZF)基因缺失分析。结果:非梗阻性无精子症1992例,隐匿精子症216例,严重少弱畸精子症76例,少弱畸精子症122例;各组染色体异常率分别为26.46%、36.57%、27.63%、18.85%,其中常染色体异常率分别为4.17%、20.83%、18.42%、18.85%,性染色体异常率分别为22.29%、15.74%、9.21%和1.64%。核型分析结果显示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组克氏症患者占15.56%。AZF基因缺失检测结果显示非梗阻性无精子症、隐匿精子症和严重少弱畸精子症各组AZF基因缺失异常率分别为4.82%、12.5%、9.21%。结论:男性不育患者染色体异常率高于正常人群,AZF基因缺失异常率高于正常人群,对男性不育诊断时有必要进行常规遗传学检查,尤其对是隐匿精子症和严重少弱畸精子症患者在选择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时进行遗传学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前胞浆内精子注射(ICSI)被广泛用于治疗男性不育症,并明显改善了受精率和妊娠率。但由此导致的潜在性后代健康问题,受到普遍的关注。 曾有报道,ICSI与后代的性染色体异常发生率高有关。但后来有研究指出,目前还不能确定这种关系。在大量的ICSI病例中,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与一般人群是相似的。Plachot等发现ICSI和常规体外受精(IVF)的未受精卵中异倍体和染色体断裂发生率是相似的,但来自IVF的未受精卵中二倍体多于来自ICSI的,而ICSI后的未受精卵中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原发不孕≥5年,男方精液正常或原发不孕≥4年,伴男方精液异常但达不到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指征的患者,探讨是否存在IVF联合ICSI治疗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方法:2006年8月~2009年3月接受体外助孕的夫妇中,选取符合指征者,采用常规超排卵方案,同一周期取得的卵子随机分半,分别进行常规体外受精(IVF)与ICSI治疗。卵裂球≥4个且碎片≤30%的胚胎为可用胚胎。结果:共78个周期采用IVF联合ICSI治疗,其中常规IVF受精失败或低下(LFR)17个周期(21.8%);同期常规IVF治疗204周期,其中LFR8个周期(3.9%),两者LFR周期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05)。研究组共获959枚卵子,其中行常规IVF 470枚,受精率56.8%,行ICSI 408枚,受精率72.3%。两者受精率有显著差异。78个周期临床妊娠率为37.2%。结论:存在对原发不孕≥5年,男方精液正常或原发不孕≥4年,伴男方精液异常但达不到ICSI标准者行IVF联合ICSI治疗的必要性,可明显减少不受精情况的出现。对常规IVF与ICSI均受精的周期,可优先选择移植常规IVF胚胎,以减少子代遗传和先天缺陷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精子实验在男性不育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精子实验包括精液常规分析和精子功能测定.目前精液检测的技术和方法很多,但各个检测项目的结果对体内外生育能力的预测有所差异.通过对该检测项目的综合分析,以评价其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对体外受精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选择的指导意义.单纯的精液常规分析对精子受精能力预测的临床价值是有限的,一些微妙的精子缺陷需要通过其他特殊精子功能检测才能发现,综合精液分析可以为男性不育提供重要的诊断和预后信息,对IVF/ICSI治疗的选择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精子实验在男性不育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精子实验包括精液常规分析和精子功能测定。目前精液检测的技术和方法很多,但各个检测项目的结果对体内外生育能力的预测有所差异。通过对该检测项目的综合分析,以评价其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对体外受精/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选择的指导意义。单纯的精液常规分析对精子受精能力预测的临床价值是有限的,一些微妙的精子缺陷需要通过其他特殊精子功能检测才能发现,综合精液分析可以为男性不育提供重要的诊断和预后信息。对IVF/ICSI治疗的选择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胞浆内精子注射诊疗男性不育的进展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8年首次报道体外受精(IVF)分娩成功以来,显微授精等促生殖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最引人瞩目的是胞浆内精子注射法(ICSI)治疗男性不育方面的进展,ICSI是继常规IVF之后目前治疗男性不育症最具应用前景的辅助生殖方法,它使附睾、睾丸的精子也能用于受精。本文综述近年来该技术的进展和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试管婴儿”面临的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试管婴儿”(IVF—ET)的新发展及所遇到的新问题、新挑战。改进挑选有活力胚胎的方法、创造良好的培养环境、增进对子宫内膜的了解,将增加IVF—ET的成功率和防止多胎妊娠。进一步的发展是改进卵细胞的冷冻保存、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精子功能的深入研究和精子的显微注射。着床前诊断的开展有助于防止有遗传疾病胎儿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胞浆内精子注射(ICSI)显著改善了由于男性不育造成的不育症的治疗,为了确定胚胎发育阶段对ICSI妊娠成功率的影响。作者对1994年1月~1995年10月455例ICSI治疗周期及304例传统的体外受精(IVF)治疗周期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妇女年龄在≤40岁,行ICSI妇女至少有一次IVF失败或其配偶极度少精、弱精和/或畸形精子。 用于ICSI的精液为射出的精液或经皮附睾穿刺吸出的精子(PESA),用洗涤后上游法或Percoll梯度离心法分离精子。接受手术的妇女通过控制的超排卵刺激多卵泡发育,适时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后,经阴道取卵,将获取的卵子置于培养液中,在  相似文献   

13.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20年来有很大提高,特别是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解决了男性不育诸多问题。而大龄特别是40岁以上高龄妇女卵细胞质量下降,IVF-ET妊娠率、着床率均低,流产率高、更重要的是高龄妇女成熟卵染色体异常率高。卵细胞质在染色体分裂时起重要作用,近年将高龄妇女第一次减数分裂前的未成熟卵(GV)移植到年轻妇女去核的卵细胞质内,诱导正常的减数分裂,获得成熟  相似文献   

14.
辅助生育技术后的妊娠和子代的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和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后妊娠出生婴儿有低体重的危险,其先天性畸型率与一般人群相似,生长发育正常,社会适应和情感调节能力需更深远的研究,但ICSI婴儿性染色体畸变风险略增高,建议在进行ICSI前夫妇要作遗传咨询和染色体检查。对辅助生育技术(ART)后的妊娠结局、先天性畸型、染色体异常和子代的生长发育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精子DNA碎片率(DFI)对男性生育力评估方面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7月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460例男性不育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期107例正常生育男性纳入对照组。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CASA)检测精液常规,精子染色质结构分析检测精子DFI。将精液常规结果分为精液正常、少精子、弱精子和少弱精4类。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精液常规构成比和精子DFI;比较不同年龄(<30岁,30~39岁,≥40岁)患者精子DFI水平的变化趋势及不同水平精子DFI(≤15%,15%~30%,≥30%)患者的体外受精(IVF)/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生殖结局。结果:观察组中精液正常、少精子、弱精子、少弱精所占比列分别为22.17%、13.26%、52.62%和11.95%,对照组分别为60.96%、34.59%、1.75%和2.7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精液正常比例下降,少精子、弱精子和少弱精比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精子DFI≤15%所占比例下降,DFI≥30%比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增加,精子DFI≤15%患者所占比例下降,精子DFI(15%~30%)与精子DFI≥30%患者所占比例增加,3组间精子DFI的分布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DFI≥30%来源的IVF或ICSI胚胎,其早期流产率显著升高(31%和25%,均P<0.05),但受精率、卵裂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着床率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育男性的精子DNA碎片率更高,并且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DFI≥30%的精子受精的胚胎早期流产率较高,影响辅助生殖技术的妊娠结局,因此DFI对不育男性的生育力评估有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治疗多次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失败患者的效果。方法:对2005年4月~2007年11月在本院接受2次以上IUI助孕失败并转行IVF或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助孕的70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①IUI后行IVF-ET助孕者40例、IUI后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CSI-ET)者9例、IUI后行IVF+ICSI(即Half-ICSI)者21例。②40例接受IVF助孕者中,5例受精失败,比例为12.50%;9例行ICSI助孕者无1例受精失败;21例行IVF+ICSI助孕患者,其中4例受精失败,比例为19.05%。③70例反复IUI助孕失败患者转行IVF/ICSI治疗后,受精失败的发生率为12.86%(9/70)。结论:IVF-ET是多次IUI助孕失败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部分患者在常规体外受精时存在卵细胞受精障碍,ICSI对受精障碍的患者是有效的;对于反复IUI助孕失败者结合不孕年限等病史可适当放宽Half-ICSI的指征。  相似文献   

17.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即显微授精技术(ICSI)。随着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出现,不久后产生了卵胞浆单精子注射技术,用于治疗严重的男性不育。随着ICSI技术的不断成熟,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但是不能取代常规IVF,ICSI治疗昂贵,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存在遗传缺陷潜在的风险,因此ICSI应限于有适应证者。  相似文献   

18.
在男性不育症中有相当多的患者表现为少精子或无精子,而体细胞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少精与无精子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对85例少数、无精子患者进行了染色体分析,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85例患者均因结婚多年,其妻未孕而就诊本院男性不孕症和遗传咨询门诊。年龄在21岁至37岁之间,均进行了两次以上精液常规检查未见到精子或精子计数小于10×10~5/ml的患者。1.2体细胞培养、制片及染色体分析按本室常规[1]方法进行。2结果85例男性少精、无精子患者中发现染色体异常23例,异常率为27.06%,其性染色体异常17例,常染色体异常5例,性染色…  相似文献   

19.
精子与透明带(ZP)相互作用在受精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研究旨在探讨精子与ZP作用异常在少精症不育男性的发病率。方法:精液来自72例少精不孕患者,排除精子密度<4×106/ml或总活动度<20%的标本及圆细胞>?06/ml的标本。用上游法选出活动的精子,用受精培养液上游精子和精液分别涂片评估精子形态。按WHO标准评估精子的密度和活动度。然后选取体外受精(IVF)后48~60h无原核或未分裂的卵母细胞,其中>50%有一个或少数精子穿透ZP。研究显示在精子-ZP结合和ZP诱导顶体反应(AR)中<10个精子穿透ZP的卵母细胞与无精子穿透的卵母细胞相似。因此排…  相似文献   

20.
胞浆内精子注射(ICSI)为治疗男性因素不育的标准方法。ICSI治疗的范围已扩大到无顶体精子,原因不明的不孕症,临界的精液,免疫不孕和以前常规体外受精(IVF)失败的病人。对梗阻或非梗阻性无精子病人,从附睾或睾丸手术取精子进行ICSI也有成功的报道。 350例病人进行366周期ICSI。按照ICSI指征,病人依精液质量和来源分为5组,1组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