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其成 《国医论坛》1991,6(6):12-14
近来,海内外出现一股“医易研究”热.中医与易学(不仅仅是《周易》)的关系的确密不可分,两者的相关研究对促进中医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然综观此项研究不难发现,绝大多数研究只在“医易同源”、“医易相通”上下功夫,在易理与医理的圈子里打转.其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①认为中医整体观来源于《周易》天人合一思想;②认为中医辨证论治来源于《周易》阴阳消长、刚柔进退的变易思想;③认为中医的辨证方法、直观悟会方法、类比思维方法皆源于《周易》;④认为《周易》的阴阳学奠定了中医学基础;⑤认为中医五行学说源于《周易》;⑥在易学象数与中医运用方面,虽有涉及但较薄弱.前五个  相似文献   

2.
论《周易》阴阳学说对中医学的影响河南450052郑州大学崔波高春玲主题词@周易/分析阴阳学院/中医病机中医学术发掘《周易》阴阳学说对中医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同时也非常复杂,本文试从阴阳的互相争胜负、阴阳的互存互根和阴阳的消长变化相互转化等方面阐述其与...  相似文献   

3.
蔡彦  揭西娜 《中医药学刊》2008,26(2):350-351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源头和精髓,而《内经》则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及中医学的发展方向。针对目前中医学术界认为的“医易同源”结论提出质疑,从《内经》中较为重要的天人相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出发,与《周易》的学术思想一一对比,得出二者间存在较大差异,二者同源或许言过其实。  相似文献   

4.
贵刊1987年第六期载曾棠埭同志《阴阳五行与<周易>》一文,认为“阴阳五行学说源之周易”,“五行源之阴阳”,我以为不确,论述如下:一、五行不源于阴阳。曾文认为:“五行发源于阴阳”,“阴阳两气相互作用而产生五行物质.”诚然,阴阳两气交感形成了千姿百态的自然界,  相似文献   

5.
陈耀忠  王哲学 《光明中医》2008,23(11):1793-1793
《周易》最早提出了天地整体观及阴阳恒动观。特别是提出了比较完整的阴阳五行概念,对中医学基础理论特别是阴阳五行学说的形成,起到了奠基石的作用。本文溯本求源,对《周易》与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的关系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6.
数年来研读《周易》和有关书籍,结合教学,深感阴阳五行学说源之《周易》。肤浅见解阐述如下: 一、阴阳发源于《周易》 1、阴阳学说内容丰富,但究其原始,乃出之《周易》。“易”原意为占卜,实则为变动。近人尚秉和言道:“简易,不易、变易皆易之用,非易字本诂,本诂固占卜也。”大卜掌三易,一曰《连山》(夏),二曰《归  相似文献   

7.
《周易》与中医密切相关,自古就有“医易同源”之说。《周易》对中医藏象学说有着深厚的影响。藏象学说依据《周易》“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的“立象以尽意”来揭示脏腑内在生理病理的本质,并且大量地运用《周易》这种取类比象的方法来阐明中医基础理论中许多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8.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源头和精髓,而《内经》则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及中医学的发展方向。针对目前中医学术界认为的"医易同源"结论提出质疑,从《内经》中较为重要的天人相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出发,与《周易》的学术思想一一对比,得出二者间存在较大差异,二者同源或许言过其实。  相似文献   

9.
《周易》的学术思想渗透到医学领域,对祖国医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里仅就“医”、“易”关系、阴阳学说、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方面,述以管见。一、《易》与“医”的关系《易》与“医”有着很密切的联系,早在春秋末期,《春秋·左传》中医和论晋平公之疾,就采用《周易·蛊》“晋侯求医于秦,秦伯使医和视之,曰:‘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疾如蛊,……’”在《周易》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皆同类也。这是医和引用《周易》蛊卦的例子。明清时期,易学在医学领域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既济为心肾相交,未济为心肾不交,泰为阴阳相交,  相似文献   

10.
浅谈《周易》的哲学思想在中医形成和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易》的哲学思想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进一步充实、丰富了《周易》哲学思想的内容。《周易》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对中医整体观、辨证论治、阴阳学说三大核心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和完善,有着极其深远的历史影响,占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1.
《周易》孕育太极,中医理论基础发展溯源于《周易》,两者在理论发展的过程中受哲学思想影响较深。从哲学中的太极拳与中医学以及太极阴阳学说、五脏养生与中医之间的关系来阐述太极拳与中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陈静  曹征 《江西中医药》2006,37(10):14-15
《周易》是古代哲学的经典,也是阴阳学说之发源,对《伤寒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周易》为《伤寒论》提供了思维方法和思维模式,对《伤寒论》中“三阴三阳”、“七日周期”等思想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气交是指天地阴阳二气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万物的生存与变化都依赖于天地之气相交,阴阳相合而成。哲学巨著《周易》明确提出阴阳的概念并阐述世界万物是通过阴阳二气交感而化生的。《内经》把《周易》气交理论与人体医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原来的哲学概念升华为医学理论,贯穿于中医理、法、方、药的各个方面。《周易》是中医理论的渊薮,中医基础理论基本上源于《周易》,“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为用”。  相似文献   

14.
《周易》是对中华文明、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都产生过重大影响的经典书籍,其中贯穿着“贵生忧死”的思想,倡导忧患意识,教人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如何化险为夷,趋吉避凶。中医深受《周易》的影响。中医强调“治未病”,强调未病先防,防患于未然,防重于治,成为中医治病的重要原则。调整阴阳,以平为期是《周易》求中尚稳思想的体现,扶正祛邪诠释了《周易》对人的生命本质的理解,而三因制宜展示了《周易》之“天人合一”观。  相似文献   

15.
中医阴阳理论是中医重要的基础理论,起源于《周易》,发展于《内经》。从对《周易》卦爻阴阳理论与中医理论之源流的研究中发现,《周易》学的阴阳论,对中医学的人体解剖组织属性、中医经络理论、疾病诊治以及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和中医整体观起着重要的启示和归纳作用。  相似文献   

16.
应用《周易》太极图的圆道观及有关中西医理论 ,论述了正常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变化的各个阶段与阴阳消长的关系。提示《周易》太极、阴阳 ,不仅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根基 ,而且与西医某些学科的理论也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简要探讨论述《周易》中的三义理论,即简易、变易、不易对于中医学阴阳理论的影响,突出阴阳理论在中医学中的重要性。方法将三义理论、中医学阴阳理论与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相联系。结果《周易》通过三义理论阐述了疾病产生的最基本原因在于阴阳不调。结论在阴阳衡动不居的基础上,抓住当下规律调护阴阳平衡是中医诊治疾病的根本原则,提示今人应适当了解《周易》以求得中医学更好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试论《周易》对中医学产生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鹰 《河南中医》1996,16(6):333-335
试论《周易》对中医学产生与发展的影响程鹰河南中医学院(450003)主题词a《周易》《内经》/历史中医医学基础中医流派/历史考证我国古代的《周易》是一部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的重要著作。《周易》的哲理与思维方式,其中特别事物的变易及阴阳对立的论述,对于中...  相似文献   

19.
祖国医学已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它是伟大中华民族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其丰富的经验总结。人类历史进入战国时期,一部较为完整的对后世医学具有重大影响的中医经典巨著——《黄帝内经》诞生了。其中,具有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阴阳学说”从此成为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内经》在论述“阴阳学说”的重要性时说:“明于阴阳,如惑之解,如醉之醒。”可见,真正认识其“阴  相似文献   

20.
《周易》的两个哲学原理“一分为二”与“一分为三”是两个哲学命题,讨论的不是一个范畴的内容。“一分为三”《周易》称之为“三极之道”,是对时空的划分,是宇宙的生成论,研究的是事物的空间结构和时间秩序;“一分为二”《周易》称之为“一阴一阳之为道”,是事物的属性论,是阴阳的对立统一。既不能把阴阳学说中的阴阳平衡作为“一分为三”的立论依据,也不能把事物的空间结构和时间过程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分割,二者不能混淆。“三阴三阳”是“一分为二”即“一阴一阳之为道”和“一分为三”即“三极之道”的有机结合,是“兼三才而两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