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ICU住院患者高血糖发生率及高血糖管理与病情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89例ICU住院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4例ICU住院患者不采用高血糖管理,实验组45例ICU住院患者采用高血糖管理,观察两组ICU住院患者的高血糖发生率、病情缓解率及ICU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ICU住院患者高血糖发生率(36.36%)明显高于实验组(11.11%),且两组ICU住院患者的病情缓解率及ICU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ICU住院患者采用高血糖管理能有效减少高血糖发生情况,缓解患者病情,促进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顽固性高血压与高血糖关系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该院从2016年3—11月收治糖尿病患者合并顽固性高血压(均为原发性)且血糖较高(空腹≥10 mmol/L;三餐后2 h≥11.1 mmol/L,且平均≥15 mmol/L)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取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ARB)、利尿剂、CCB类降压药物联合治疗;治疗组应用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ARB)控制血压基础上调整加大降糖药物剂量(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均≥160/90 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压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顽固性高血压与高血糖密切相关,在应用降压药物基础上控制血糖,使顽固性血压得以改善,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与慢性疾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存质量(HRQOL).方法 选择门诊的SLE缓解期患者、住院活动期SLE患者及门诊的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简表-36(SF-36)量表调查,分析量表各维度得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SLE组平均年龄(39±13)岁,冠心病组(65±16)岁,糖尿病组(60±13)岁,高血压组(59±14)岁.SLE组患者年龄明显小于其他慢性疾病组(P<0.05).缓解期SLE患者的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与其他慢性疾病没有差别,而活动期的SLE患者各维度与慢性病及缓解期SLE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动期SLE患者比其他慢性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DM)并存冠心病(CHD)患者下肢动脉硬化和心功能变化的相关性. 方法 将441例老年患者分为CHD组117例、DM组42例、DM并存CHD组(DM+CHD组)132例、无DM与CHD的对照组150例.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测量仪测定下肢动脉硬化相关指标:收缩压、舒张压、脉压、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踝臂指数(ABI)、趾臂指数(TBI).用多普勒超声心动仪测定心功能相关指标:左心房直径(LA)、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左心室射血分数(EF)、EF斜率. 结果 DM+CHD组的baPWV较DM组和对照组增加[分别为(2012±354)与(1849±467)、(1863±347)cm/s,均为P<0.05];DM+CHD组ABI较其他3组降低[分别为(0.91±0.23)与(1.15±0.11)、(1.07±0.16)、(1.06±0.14)em/s,均为P<0.053;TBI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DM+CHD组LA和LVPw与CHD组和D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较对照组增高(P<0.05);DM+CHD组的FS和EF斜率较DM组和对照组降低(P<0.05);DM+CHD组EF较其他3组降低(均为P<0.05).baPWV与FS、EF和EF斜率呈负相关(r分别为-0.112、-0.151、-0.275,均为P<0.05);ABI与FS、EF和EF斜率呈正相关(r分别0.150、0.186、0.260,均为P<0.01);TBI与LA和LVPW呈负相关(r分别-0.158、-0.171,均为P<0.01),与FS、EF和EF斜率正相关(r分别0.163、0.197、0.243,均为P<0.01).结论 老年DM并存CHD患者下肢动脉硬化,心功能下降.baPWV、ABI、TBI的监测小仅直接反映了外周血管功能,同时与心功能密切相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心功能的状况.可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检测和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老年糖尿病并发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医护指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非药物保健护理 1.1心理护理根据患者不同文化程度、习惯和病情等,选择不同的心理疏导护理方法,贯穿于预防、治疗、保健护理各个环节,指导并教育患者接受规范的治疗,鼓励患者树立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态,建立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6.
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abciximab(阿昔单抗)与支架的联合应用已被证明是降低靶血管血运重建(TVR)和死亡率的标准治疗方法。也有证据显示,术前高血糖水平与选择性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后的TVR有关。意大利学者Luca等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行选择性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的糖尿病患者,无论是否应用abciximab,术前高血糖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高发生率明显相关。共有122例行冠脉支架置入术的糖尿病患者入选该试验,术前即刻空腹血糖≥7mmol/L视为术前高血糖。69例(56.5%)被随机分入abciximab组(其中34例血糖正常,35例存在术前高血糖),另…  相似文献   

7.
用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GPⅡb-Ⅲa)CDw41单克隆抗体体外抑制ADP诱导血小板聚集方法,间接判断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表面Ⅱb-Ⅲa受体的密度。共测定51例,其中冠心病10例,高血压10例,糖尿病15例,正常对照16例。结果表明,三组患者富血小板血浆加入抗CDw41单抗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01),血小板聚集百分抑制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01)。本实验方法简单,结果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155例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糖尿病组高血压组(轻中度).采用TM-2421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记录24小时ABP.结果(1)三组ABP均呈勺型变化,糖尿病和高血压组SB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P<0.05).高血压组DB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和糖尿病组(P<0.01,或P<0.05).余弦法证实三组ABP变化的显著昼夜节律性,糖尿病和高血压组的夜间血压(SBP、DBP)下降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或P<0.05).(2)ABP参数糖尿病和高血压组ABP均值和负荷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或P<0.05);ABP变异性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高血压组ABP曲线下面积显著性高于正常组(P<0.01),与糖尿病组无显著性差别.结论高血压和临床正常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均出现ABP部分参数与正常对照组的显著性差异,提示糖尿病患者在临床明确诊断高血压前已发生血压调节的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9.
155例研究对象,其中正常组50例:男性20例,女性30例,平均60.0±10.3(SD)岁;糖尿病组(2型,临床血压正常及未接受胰岛素治疗)47例:男性28例,女性19例,61.0±8.5岁;高血压组(轻中度)58例:男性33例,女性25例,59.4±8.0岁。采用TM-2421动态血压监测仪(A&D,日本)监测记录24小时ABP。采用SPSSl0.0软件分析实验数据。结果:(1)三组ABP均呈勺型变化,糖尿病和高血压组SB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P〈0.05)。高血压组DB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和糖尿病组(P〈0.01,或P〈0.05)。余弦法证实三组ABP变化的显著昼夜节律性,糖尿病和高血压组的夜间血压(SBP、DBP)下降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或P〈0.05)。(2)ABP参数:糖尿病和高血压组ABP均值和负荷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或P〈0.05);ABP变异性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高血压组ABP曲线下面积显著性高于正常组(P〈0.01),与糖尿病组无显著性差别。结论:高血压和临床正常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均出现ABP部分参数与正常对照组的显著性差异,提示:糖尿病患者在临床明确诊断高血压前已发生血压调节的明显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患者骨质疏松与动脉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勇  王珺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20):2038-2039
骨质疏松和动脉硬化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动脉硬化是导致冠心病的最重要原因,骨质疏松是导致老年人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最主要原因。过去认为两者没有内在的联系,仅与年龄有关。很多老年疾病包括冠心病可能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促进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骨质疏松和动脉硬化两者关系密切,既可互为因果,也可受某一共同因素的影响〔1〕。有报道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常伴有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钙化,骨质疏松和动脉壁硬化的相关性较高〔2〕。本文通过对76例冠心病患者骨密度、动脉硬化指标的进行测定,探讨冠心病患者骨质疏松与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11.
腔隙性梗塞是常见于老年病人基底节、丘脑、脑干和大脑白质的一种缺血性病变。随着CT和MRI等新技术的问世,对腔隙的定位日趋容易,因此,目前许多临床研究都是采用影像学方法进行的。本文作者曾观察1086个脑标本的腔隙,旨在了解腔隙与老化、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与肾脏损害及颈动脉内膜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筛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9例、2型糖尿病患者79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98例,同期健康体检者48名作为对照组,分别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尿白蛋白、尿肌酐测定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测量,计算出AASI,进行AASI与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ACR)及IMT等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高血压组、糖尿病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CR值、微量白蛋白尿发生率、IMT、颈动脉异常发生率以及AAS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两两比较,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与高血压组、糖尿病组、健康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组、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变量logistic分析显示,ASSI增高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是女性、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AASI与肾脏损害及颈动脉内膜损伤程度有明显相关性,高血压、糖尿病独立促进动脉硬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动态脉压与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及颈动脉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PP)与冠心病并发症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为临床有针对性的干预PP、预防高血压并发症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老年高血压及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动态PP进行比较,同时对老年高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厚组与正常组的动态PP进行比较。结果(1)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的24h动态脉压(24hAPP)、白昼脉压(dPP)、夜间脉压(nPP)水平显著增大,24h平均收缩压(24hA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水平显著升高,24h平均舒张压(24hADBP)、白昼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水平显著下降,而2组间dSBP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老年高血压患者IMT增厚组的24hAPP、dPP和nPP水平均显著高于IMT正常组;(3)与动态PP<60mmHg者比较,动态PP≥60mmHg的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发生率显著升高;(4)与动态PP<60mmHg者比较,动态PP≥60mmHg的单纯高血压患者的IMT显著增厚。结论动态PP增大是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未来发生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正>尿酸是人类核酸中嘌呤碱基代谢的最终产物,嘌呤合成过程中的产物次黄嘌呤、黄嘌呤在黄嘌呤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可  相似文献   

16.
155例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糖尿病组高血压组(轻中度)。采用TM-2421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记录24小时ABP。结果:(1)三组ABP均呈勺型变化,糖尿病和高血压组SB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P〈0.05)。高血压组DB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和糖尿病组(P〈0.01,或P〈0.05)。余弦法证实三组ABP变化的显著昼夜节律性,糖尿病和高血压组的夜间血压(SBP、DBP)下降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或P〈0.05)。(2)ABP参数:糖尿病和高血压组ABP均值和负荷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或P〈0.05);ABP变异性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高血压组ABP曲线下面积显著性高于正常组(P〈0.01),与糖尿病组无显著性差别。结论:高血压和临床正常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均出现ABP部分参数与正常对照组的显著性差异。提示:糖尿病患者在临床明确诊断高血压前已发生血压调节的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与动脉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是一种损害体循环大、小动脉的疾病,同时相应动脉的病变又参与高血压的发生与发展.高血压时的血管病变主要为动脉硬化,其病理改变涉及动脉壁全层(内皮、内膜、中层和外膜),病理生理结局为动脉壁的弹性或顺应性下降以及僵硬度增加.在此基础和其他因素的作用下,可合并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入院时血尿酸水平与造影剂肾病发生率的关系。方法纳入15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据血尿酸是否增高分为血尿酸正常组(n=95)和血尿酸增高组(n=55),比较两组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造影剂肾病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血尿酸增高的55例患者中,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为27.27%(15/55),明显高于血尿酸正常的患者[10.53%(10/95),P=0.0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造影剂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血尿酸水平(OR 1.007,95%CI 1.001~1.013,P=0.014)及造影剂用量(OR 1.035,95%CI 1.017~1.054,P=0.000)。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入院时血尿酸升高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风险增大是独立相关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年龄老年人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患病情况及高血压与高血糖、高血脂的关系。方法在选定的20个农村示范县中随机选取了东丰县和靖宇县10余个村庄。随机抽取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中共计851人作为调查对象,系统收集血压、血糖、血脂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资料。结果除≥76岁年龄组外女性高血压、高血脂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高血压组高血糖、高血脂患病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均P0.05)。结论老年人高血压与高血糖、高血脂密切相关,应加强对老年人健康教育,降低该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动脉硬化指数(AASI)与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老年医学中心收治的230例确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同时进行24h动态心电图及24h动态血压监测,分为AASI≥50%组(中位数)和AASI50%组(中位数),通过统计两组患者24h动态心电图监测中发生心律失常的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AASI≥50%组患者的高血压病程(14.6±4.8)年、24h收缩压(158.2±11.6)mm Hg、24h舒张压(73.9±8.2)mm Hg均显著的高于AASI50%组患者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BMI、TC、TG、HDL-C、LDL-C、吸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ASI≥50%组患者的SDNN(80.3±18.2)ms、SDNNI(42.6±5.2)ms、PNN50(7.3±4.1)%、SDANN(82.5±14.9)ms、RMSDD(19.8±8.1)ms低于AASI50%组患者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ASI≥50%组患者的室性期前收缩、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房性期前收缩、复杂性房性心律失常、左室高电压发生率均显著高于AASI50%组患者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动脉硬化指数≥50%中位数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增高,所以对于这一部分患者严控患者血压、改善心肌重构对于预防高血压所致心律失常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