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糖尿病人逐年增加,糖尿病性白内障已成为常见病。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和白内障手术的不断改进,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已成为目前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最佳方法之一。我院自1998年-2002年为51例糖尿病患者实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前控制血糖,术后预防和及时处理并发症,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非常必要,并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周士孺 《工企医刊》2010,23(6):28-30
老年性自内障是眼科的常见病,它严重影响老年病人的生活质量。我院于2002年1月开展“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至2008年6月,共对38例老年性白内障行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接受治疗的白内障患者110例(142眼),其中55例69眼采取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组),55例73眼采取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照组).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的视力和生存质量,并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视力0.6~ 1.0分别为34眼(49.3%,34/69)、61眼(88.4%,61/69)和63眼(91.3%,63/69),对照组分别为37眼(50.7%,37/73)、64眼(87.7%,64/73)和65眼(89.0%,65/7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生存质量评分分别为(87.5±10.7)、(91.2±5.3)、(94.3±5.8)分,对照组分别为(85.9±11.5)、(90.6±6.7)、(94.5±6.0)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2%(16/6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0%(27/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患者视力恢复以及生存质量均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相近,但并发症更少,是一种更为安全可靠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5.
张志明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8):1494-1494
目的:评价老年性白内障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年龄50~96岁的老年性白内障4800例5100眼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1周~12月,观察其效果。结果:术后视力:无眼底病的4720眼,视力在0.5以上者4610眼(97.67%),术后视力或矫正视力在1.0以上者3820眼(80.93%)。术后并发症随着手术经验的积累和手术时间的缩短而明显减少。结论: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术后早期反应轻及视力恢复快的优点。手术效果随着手术经验的积累而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龙克立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4):6506-6507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患者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同一时期53例(57只眼)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和93例(112只眼)非糖尿病单纯老年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并比较术后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术后最佳视力>0.4的共有46只眼(80.7%),对照组术后最佳视力>0.4的共有99只眼(88.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并发症中,研究组角膜水肿、纤维素性渗出发生率分别为26.3%和22.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眼压升高、虹膜后黏连和黄斑水肿的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白内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日益突出。白内障在我国是第一位可复明性致盲眼病,由于主要发生在老年群体内,所以又称"老年性白内障"。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更加关注生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对40例糖尿病并白内障患者与40例非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同时进行临床分析和比较。结果糖尿病并白内障患者术后出现角膜内皮水肿、房水混浊等眼前段手术并发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白内障患者,但经正确处理后总体预后无差别。结论糖尿病患者白内障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老年性白内障是最常见的眼科疾病,列于致盲性眼病的首位,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年增高。白内障是晶体老化过程中逐渐出现的退行性改变,其发病机理不完全清楚,可能与紫外线照射,全身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以及遗传因素和代谢有关。人老了,头发会变得花白,眼睛也是一样。在正常情况下,眼球的晶状体应该是透明的,这样外界物  相似文献   

10.
朱艳琴 《医疗装备》2022,(21):174-176
目的 评估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后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医院收治的71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于术后3个月评估患者视力恢复情况,并收集患者基线资料,经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后患者视力恢复情况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3个月,71例患者中有18例最佳矫正视力<0.3(视力恢复不佳组),53例最佳矫正视力≥0.3(视力恢复正常组)。两组性别、疾病类型、角膜散光度、角膜屈光度、是否合并高血压、Emery晶状体核硬度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恢复不佳组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眼底病变分级为3~4级、后巩膜葡萄肿占比均高于视力恢复正常组,眼轴长度长于视力恢复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眼轴长度长、合并糖尿病、眼底病变分级为3~4级、后巩膜葡萄肿是导致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后患者视力恢复不佳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年龄≥60岁、眼轴长度长、合并糖尿病、眼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效果。方法:对155例155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实施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视力改善的效果。结果:大部分患者术后视力提高,有效率达96.7%。结论: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40例白内障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结果:240例手术患者术后视力明显提高,均未发生严重的术后并发症。结论:做好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是完成复明任务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干预组实行预见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的应用能及时发现并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白内障患者依从性及疾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58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和常规性治疗护理,比较两组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干预组患者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张焕 《中国校医》2019,33(8):586-588
目的 探讨白内障患者手术期采取优质护理对临床疗效及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白内障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自理能力及焦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5,P<0.05);观察组患者自理能力评分为(82.13±8.11)分,高于对照组的(73.59±12.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89,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266,P<0.05)。结论 白内障围手术期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利于提高患者自理能力,改善焦虑情绪,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老年性白内障(SC)的关系。[方法]应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对128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血清T-SOD,红细胞Cu-ZnSOD活力进行检测,并与100例健康老年人作比较。[结果]老年性白内障患者T-SOD,Cu-ZnSOD活力都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超氧化物歧化酶与老年性白内障密切相关,二者的动态检测和即时纠正有助于对老年性白内障预防与延缓病程。  相似文献   

17.
难治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及小梁切除术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应用.方法 收集本院2008年4月至2011年10月68例(76眼)持续高眼压的闭角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及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的视力、眼压、前房、滤过泡、眼底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每台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眼压明显低于术前,前房深度较术前加深,建立有效滤过泡,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及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可有效降低眼压,提高视力,为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不同维持剂量右美托咪定在老年白内障手术球后神经阻滞患者中的镇静效果.方法 将84例65~75岁采用球后神经阻滞的白内障患者按机械抽样法随机分为0.2μg/(kg·h)右美托咪定组(Ⅰ组)、0.4μg/(kg·h)右美托咪定组(Ⅱ组)、0.6 μg/(kg·h)右美托咪定组(Ⅲ组),每组28例.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麻醉前(T0)、神经阻滞完毕即刻(T1)及用药后10、20、30、60 min(T2~T5)的Ramsay评分、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呼吸频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02).结果 T2~T5时三组Ramsay评分高于T0时[Ⅰ组:(2.6±0.7)、(2.5±0.2)、(2.4±0.8)、(2.4±0.3)分比(2.0±0.0)分,Ⅱ组:(3.0±0.7)、(3.8±0.7)、(4.2±0.2)、(4.5±0.2)分比(2.0±0.0)分,Ⅲ组:(3.8±0.6)、(4.7±0.4)、(5.2±0.8)、(5.6±0.6)分比(2.0±0.0)分],T3~T5时Ⅲ组高于Ⅰ组和Ⅱ组,Ⅱ组又高于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T3~T5时三组心率显著慢于T0时,且Ⅲ组显著慢于Ⅰ组和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频率、MAP各时间点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后以0.2~0.4μg/(kg·h)维持适合老年白内障手术球后神经阻滞患者的清醒镇静.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在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术期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180例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和循证护理(观察组)各90例,统计患者术后S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术后SAS评分与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老年白内障患者围术期实施循证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