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娜  米方林   《中国医学工程》2013,(10):32-33
目的比较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正畸矫治前后下前牙牙槽骨密度的变化。方法选择恒牙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及替牙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儿童各15例,治疗前后拍摄头影测量片,测定骨性参数SNA、SNB和ANB的数值;运用螺旋CT测量正畸矫治前后下前牙区牙槽的骨密度。结果恒牙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及替牙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正畸治疗前后,下前牙区的SNA、SNB和ANB的数值发生改变,(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替牙期正畸治疗前后骨密度的变化更明显。结论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正畸矫治前后,下前牙区牙槽骨密度发生改变,与头部摄片骨性参数的改变相一致,并能较好的反映矫治前后骨组织代偿的过程,值得临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拔除下颌第二磨牙联合固定矫正技术矫治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效果,为此类患者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入我科治疗的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18例,其中男8例、女10例。年龄14.1。18.2岁,平均(16.2±1.5)岁。治疗方法为所有患者拔除下颌第二磨牙后,用矫治器矫正畸形。对治疗前后以头颅X线侧位片为基础的头影方法测得的评价矫正治疗效果的指标如角度、线距、比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矫治畸形前比较,18例患者矫治后上颌第一磨牙至腭平面的垂直距离、下颌平面角、前上面高无明显改变,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牙合]平面角、腭平面角、前下面高、前面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恒牙期骨性Ⅲ类[牙合]畸形在拔除下颌第二磨牙并用矫形器矫正后因上颌第一磨牙位置保持不变而使上下磨牙的关系得到基本改善,但下颌第一磨牙移动距离较大,且糟平面逆时针旋转移位,腭平面顺时针旋转移位从而说明治疗效果有限。因此,在矫治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时应遵循的原则是尽量使上磨牙高度稳定、避免前面高的增加,增加矫正的美观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固定矫治器配合上颌前方牵引对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临床矫治效果。方法选择18例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使用固定矫治器配合上颌前方牵引治疗,治疗前后摄头影侧位片,并以Downs分析法和Steiner分析法进行头影测量分析评判。结果矫治后患者上颌明显前向生长,上牙弓近中移动,下颌骨向前生长明显受到抑制,覆牙合覆盖改善显著。结论固定矫治器配合上颌前方牵引对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拔除下颌第二磨牙应用固定矫治器矫治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恒牙期骨性Ⅲ类错患者,采用拔除下颌第二磨牙,直丝弓矫治器矫治,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常规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15例骨性Ⅲ类错患者均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前牙建立良好的覆覆盖关系,磨牙关系由完全近中变成中性关系。结论:拔除第二磨牙矫治骨性Ⅲ类错,可有效矫治严重的骨性反,使面型在不做手术的情况下得到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固定矫治器配合上颌前方牵引对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临床矫治效果.方法 选择18例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使用固定矫治器配合上颌前方牵引治疗,治疗前后摄头影侧位片,并以Downs分析法和Steiner分析法进行头影测量分析评判.结果 矫治后患者上颌明显前向生长,上牙弓近中移动,下颌骨向前生长明显受到抑制,覆[牙合]覆盖改善显著.结论 固定矫治器配合上颌前方牵引对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矫正经验 ,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对 6例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病例采取选择正畸拔除下颌切牙 ,结合应用固定矫正器进行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均改变了原来的牙弓形态 ,矫治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选择拔除下牙合切牙对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头帽式肌激动器对恒牙早期骨性Ⅱ类错牙合的临床矫治效果。方法对23例恒牙早期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模型测量和头影测量进行分析评判。结果矫治后患者上颌前向生长明显受抑制,上牙弓远中移动;刺激下颌向前向下生长。结论头帽式肌激动器对恒牙早期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头帽式肌激动器对恒牙早期骨性Ⅱ类错[牙合]的临床矫治效果。方法对23例恒牙早期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模型测量和头影测量进行分析评判。结果矫治后患者上颌前向生长明显受抑制,上牙弓远中移动;刺激下颌向前向下生长。结论头帽式肌激动器对恒牙早期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矫正经验,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6例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病例采取选择正畸拔除下颌切牙,结合应用固定矫正器进行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改变了原来的牙弓形态,矫治取得满意效果.结论选择拔除下牙合切牙对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安氏Ⅲ类错(牙合)的颅面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将几何形态测量学引入口腔正畸领域来探讨颅底、下颌形态在骨性Ⅲ类错(牙合)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恒牙初期骨性Ⅲ类与Ⅰ类错(牙合)患者头颅侧位片各30张,描记颅底的9个标志点及下颌的15个标志点,数字化后采用Procrustes重叠法、薄板曲线法、欧式距离矩阵法和常规头影测量法,对骨性Ⅲ类与Ⅰ类错(牙合)患者的颅底形态及下颌形态进行比较.结果 Ⅲ类错(牙合)组后颅底变化显著,水平向向前缩窄,垂直向向下延长,前颅底长度变小,S-Se段上扬,颅底角无变化,髁状突长度、升支高度、下颌体长度增加,颞颌关节、颏部都靠前,下切牙代偿性的倾斜来掩饰骨骼畸形.结论 Ⅲ类错(牙合)的颅底、下颌形态各有特点,并影响Ⅲ类错(牙合)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Jasper Jumper矫治器治疗恒牙(牙合)期骨性Ⅱ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3例恒牙(牙合)期骨性Ⅱ类错(牙合)病人应用Jasper Jumper矫治器治疗.通过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对比,分析其疗效.结果 13例病人戴用Jasper Jumper矫治器5~7个月后,下颌均明显前移,下颌后缩面型显著改善.SNB角增大了1.9°;前牙覆盖减小了4.6 mm,其中骨性变化占43.5%;牙性变化占56.5%;磨牙关系改善了4.4 mm,其中骨性占45.5%,牙性变化占54.5%.治疗后Olp-Pg、Ii-OLp、Mi-OLp、覆盖、磨牙关系及SNB角、ANB角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Jasper Jumper矫治器能有效的治疗骨性Ⅱ类错(牙合).  相似文献   

12.
董建勋 《海南医学》2010,21(7):93-94
目的总结前方牵引矫治器矫治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正畸门诊14例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要求矫治的患者,使用前方牵引器进行矫治。分别拍摄术前、术后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14例患者均经6—9个月(平均7.8个月)的前方牵引矫治治疗。Ⅲ类错[牙合]畸形纠正,A点前移,上、下颌骨间不调改正,侧貌改善明显。结论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应用前方牵引可促进上颌发育、前移,抑制下颌向前方生长,能有效改善患者侧貌外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不同拔牙模式矫正恒牙期轻、中度骨性Ⅲ类错的适应证及其在治疗中的注意事项。方法恒牙期轻、中度骨性Ⅲ类错患者66例,根据拔牙模式不同分为5组:不拔牙组、拔除上下颌前磨牙组、拔除下颌第二磨牙组、拔除下颌第三磨牙组、拔除下切牙组,均采用标准方丝弓和多曲方丝弓矫正技术及其他辅助治疗方法。结果 5种不同拔牙模式均可解除前牙反牙合,并将Ⅲ类磨牙关系调整为Ⅰ类(拔除下切牙组除外)。结论掌握不同拔牙模式的适应证及其在治疗中的注意事项,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用McNamara分析法对广西局部地区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进行分析,了解其骨性特征,为正畸与正颌外科的临床诊断、治疗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广西地区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82例及广西地区骨性Ⅰ类成人个别正常(牙合)50例,通过CASSOS软件对其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McNamara分析研究.结果:(1)骨性Ⅲ类错(牙合)组上颌突度、有效上颌长度测量值小于骨性Ⅰ类组(P<0.05),下颌突度、有效下颌长度、下颌平面角与下切牙突距测量值均大于骨性Ⅰ类组(P<0.05).(2)在骨性Ⅰ类个别正常(牙合)组中男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骨性Ⅲ类错(牙合)组中男性的有效下颌长度、下切牙突距和下前面高均大于女性(P<0.05),上颌突度则女性大于男性(P<0.05).(3)分别在男性和女性中比较骨性Ⅲ类错(牙合)和Ⅰ类个别正常(牙合)的数值发现,男性中两者有显著差异的测量项目更多.结论:广西局部地区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同时存在上颌发育不足和下颌发育过度,以后者为主.男性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较女性更严重,面型更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安氏Ⅲ类患者正畸治疗前后上下颌前部牙槽突宽度。方法:选取骨性安氏Ⅲ类患者30名,均上颌拔除第二前磨牙,下颌拔除第一前磨牙,对其正畸矫治前后头颅侧位片上的上下颌前部牙槽突宽度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正畸治疗后,上切牙根尖部腭侧及唇侧,牙槽骨宽度变化无显著性差异;下颌切牙根尖部唇侧的牙槽骨宽度较薄,而舌侧相对应处的牙槽骨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安氏Ⅲ类患者上颌前部牙槽突吸收与增生基本平衡;而下颌唇侧的增生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使用传动直丝弓技术联合口内自制牵引装置进行治疗后的面部软硬组织形态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2008~2010年来我科就诊的36例恒牙期重度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使用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自制固定前方牵引装置、配合Ⅲ类颌间牵引的方法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在骨性错(牙合)治疗前、中、后分别拍摄曲面断层片、头颅侧位片;治疗前、中、后摄取患者正面像、45°侧面像、90°侧面像和牙齿正面像、侧面像、上下颌(牙合)像;对治疗前、中、后的头颅侧位片、照片分别进行测量分析,对治疗前、中、后软组织面型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 研究发现,骨性错(牙合)矫治时间平均为10.3个月.骨性错(牙合)矫治后上颌骨前移而下颌骨相对后退;同时发现前面高有所增加,说明在进行骨性错(牙合)矫治的同时,下颌的生长方向改为向前向下生长;矫治后前牙覆盖正常、wits距明显减小.骨性错(牙合)矫治后的软组织变化情况:14项软组织测量项目中,13项经统计学分析,矫治前、后P〈0.05,有显著性差异;下唇突距和治疗前相比,P=0.063〉0.05,无显著性差异.但是14项软组织测量项目中,矫治后上、下唇都在向着形成更好的软组织侧面型的方向发展.结论 该方法矫治重度骨性Ⅲ类错(牙合)疗程短、见效快,同时减少了手术治疗的痛苦.面型由明显的月牙形脸变为直面形;正侧面观,基本达到Ⅰ类骨面型,上、下唇在美容线上或者在美容线后1~2 mm,均在标准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运用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结合拔除下颌第三磨牙,矫治恒牙期骨性Ⅲ类错颌畸形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0例恒牙期骨性Ⅲ类错颌畸形患者,采用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结合拔除下颌第三磨牙进行掩饰性正畸治疗。结果:矫治前后对比,上下颌切牙代偿增加,下颌磨牙大幅度远中移动。ANB角小量增加,下颌平面角变化不大。结论:运用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结合拔除下颌第三磨牙,矫治恒牙期骨性Ⅲ类错颌畸形,可使患者咬合重建,达到正常的磨牙关系及前牙覆覆盖关系。患者软组织侧貌也得到良好改善。可以作为临床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拔除下颌第3磨牙,应用多曲唇弓技术矫治骨性Ⅲ类错患者的适应证和临床应用,为骨性Ⅲ类错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2例恒牙期的骨性Ⅲ类错患者,年龄14~18岁。所有患者均采用拔除下颌第3磨牙的方法,应用多曲唇弓技术进行矫治,用头影测量方法将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矫治后,所有患者磨牙关系及尖牙关系均达到中性,前牙反解除,达到正常覆和覆盖关系。下颌第1磨牙平均向远中移动2.6mm,下颌切牙平均舌向移动2.1mm,ANB角平均增加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拔除下颌第3磨牙,应用多曲唇弓技术矫治,适用于生长发育减速期,下颌牙弓没有拥挤且有开倾向的轻、中度骨性Ⅲ类错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研究总结直丝弓矫治器对恒牙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矫治疗前后牙颔面形态变化特征,探讨直丝弓矫治器对这类患者的临床矫治特点及效果,期望引起正畸临床医师在临床上重视对该类错[牙合]患者的治疗。方法 分别拍摄16例经直丝弓矫治器治疗的恒牙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治疗前后X线定位头颅侧位片。选择测量12个牙颔项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 U1-NA角,U1-SN明显减小。L1-NB;U1-L1;SNA;ANG;A'-Ptm增大,A点明显前移。Yaxis;MP-SN角;FH—MP角无明显变化。结论 对恒牙期的骨性Ⅲ类错[牙合],临床上应该改变以往的消极等待后期正颔外科手术治疗的态度,根据不同情况给予积极正畸治疗,可以使患者的软组织侧貌得到较明显的改变,以满足部分患者改善颜面美观的愿望。  相似文献   

20.
王思 《黑龙江医学》2014,38(9):1058-1059
目的研究上颌前方牵引矫治恒牙初期不同下颌平面角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7例患者按照下颌平面角分为低角、平均角、高角3组,采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分析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前后的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前牙反牙合解除。上颌骨明显发育,上下颌骨间不调改善,上前牙唇倾,鼻唇角减小,面型得到改善。结论使用前方牵引能有效治疗恒牙初期以上颌发育不足为主的骨性Ⅲ类错牙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