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烈洪 《中原医刊》2001,28(8):17-18
肺型P波多见于肺源性心脏病人,是心电图诊断肺心病的重要指标之一。主要是由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引起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致长期肺小动脉痉挛发展成肺动脉高压、右心房肥厚、右心室扩大而产生肺型P波。但据临床发现,许多老年人哮喘发作时也常出现肺型P波。为探讨其临床意义,本人对我院60岁以上老年哮喘发作合并肺型P波病人作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1996年至今以哮喘入院的65个病例,其病史、哮喘发作时的症状、体征及检查均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1]。并根据胸片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排除了…  相似文献   

2.
不典型哮喘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邝国强 《中原医刊》2004,31(15):4-5
目的:通过对不典型支气管哮喘病例的临床分析,探讨对该类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以减少对不典型哮喘的误诊。方法:对我院以咳嗽或胸闷为主要表现的48例哮喘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不典型哮喘病人进行肾上腺皮质激素吸入、抗组胺药及支气管舒张剂综合治疗,治愈率达73%,好转20.8%,无效6.2%。结论:对以单纯咳嗽或胸闷为主要表现的病人应考虑到支气管哮喘诊断,气道高反应性是哮喘诊断的主要依据,按支气管哮喘治疗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康春华  宋金华 《中外医疗》2009,27(12):160-160
报道96例支气管哮喘病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护理措施及观察要点。包括密切观察支气管哮喘病人的病情、哮喘发作的先兆症状,注意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作好哮喘持续状态的护理抢救及用药过程的观察。重视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指导,针对疾病特点实施护理。  相似文献   

4.
番云东 《中原医刊》2004,31(16):39-41
夜间哮喘是指支气管哮喘(哮喘)夜间发作或症状加重,若夜间呼气峰流速(PEF)下降大于15%,每周至少一次夜间因哮喘而醒来即可诊断夜间哮喘(noeturnal asthma,NA)。Turner Warvick调查约8000例门诊哮喘病人,发现39%病人每晚均有哮喘发作。据统计哮喘病人因哮喘至少有3次夜间发作,74%病人每周至少有1次夜间发作,据统计哮喘病人因哮喘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具有气道高反应性的慢性咳嗽和/或胸闷的病人诊断思路。方法:应用乙酰甲胆碱激发试验筛查了378名慢性咳嗽和/或胸闷病人,112名激发试验阳性者作进一步的检查,包括血清IgE、过敏原皮试。排除其它疾病后,这些病人被拟诊为支气管哮喘,根据GINA方案进行规范治疗,并追踪24个月。结果:83名患者诊断为哮喘,25名诊断为非哮喘,4名未明确诊断。非哮喘病人中,上气道咳嗽综合征6例、胃食管反流5例、肺气肿4例、支气管内膜结核3例、慢性肺栓塞和支气管炎各2例,肿瘤、过敏性支气管肺曲菌病气道高反应综合征各1例;哮喘和非哮喘病人的临床特征如性别、吸烟史、哮喘家族史、症状和过敏性鼻炎的发生率等均无差异;两组间过敏原皮试的阳性率和血清中IgE的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有近1/3的具有咳嗽、胸闷等不典型症状的病人激发试验阳性,其中大部分病人诊断为哮喘;在临床实践中,根据排他性诊断和对药物治疗的反应,并进行相当长时间的追踪观察才能作出可靠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社会心理因素与支气管哮喘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以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反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患者发作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可逆性气道阻塞性症状,包括胸闷、咳嗽、伴有哮呜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等。最近二十多年来哮喘患病率在世界大部分地区正以惊人的速度上升,很多地区哮喘患病率增加了一倍,病人估计达到3亿。随着对哮喘病因的深入研究,大家意识到要控制越来越高的哮喘发病率,在关注其生物因素、遗传因素的同时,也必须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在哮喘的发病、转归和预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哮喘患者吸入激素依从性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影响哮喘患者吸入激素依从性的状况,探讨影响哮喘患者吸入激素依从性的目的。方法 选择曾用过激素的哮喘患者294例,采用问卷式调查方式,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使用吸入激素的情况,未遵从医嘱用药的原因。结果 294例曾吸入激素的哮喘患者占同期住院哮喘患者病人总数的49.6%。其中仅84例患者坚持按医嘱用药依从率29.6%。影响依从性的主要因素有:恐惧激素,用药方法不习惯,用药后无效,用药副作用,经济困难,症状缓解后停药,以及年龄,文化程度等。用药无效的原因主要为用药时间过短、方法不当、剂量太小等。结论 目前哮喘患者对吸入激素的依从性还比较差,其根本原因是哮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缺乏,以及对吸入激素缺乏了解,因此提高哮喘患者吸入激素依从性的关键是加强患者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是指导哮喘规范化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文件。自1993年问世以来,大大推动了全球哮喘管理工作的进步,使众多哮喘患者从中获益。但是国际性调查显示,尽管经过广泛努力,并且已有很多有效的疗法,但许多国家的哮喘控制仍不理想。我国也仍有几千万哮喘患者至今还在忍受哮喘的折磨,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得到规范化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哮喘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气道炎症疾病,单纯依赖医院和医生难以有效控制,需 要社区卫生组织对哮喘病人进行长期的教育和管理,病人在全科医生的指导下掌握哮喘防治 的基本知识(包括对病情的自我评价、自我预防、自我治疗)。以达到控制和治疗哮喘的目 的,为方便哮喘病人的病情监测、疗效考核及防治需要。本文介绍一种自行设计编制的哮喘 病人自我管理与教育的电脑软件。1 资料来源哮喘诊断标准、哮喘急性发作期分度的诊断标准、非急性发作期哮喘病情的估价以 及根据相应病情推荐的治疗方案参见文献[1,6],哮喘分区管理参见文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征和诊断问题。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对照研究的方法,对48例老年哮喘与同期65例中青年哮喘病人的病史、临床表现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比较老年哮喘与中青年哮喘的差异性。结果老年哮喘病人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漏诊;合并症或伴发病多,病情重,影响病人的预后;过敏性个人史、家族史,起病诱因及症状和肺部听诊与中青年哮喘存在差异性。结论综合临床资料、注意肺部听诊及实验室检查全面分析,有利于老年支气管哮喘早诊断、早治疗和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11.
小儿喘息性疾病是指一组具有喘息症状的呼吸道综合征,可由多因素共同造成,包括多种呼吸道疾病,但主要是指小儿支气管哮喘、毛细支气管炎等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随着对基因遗传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遗传机制的差异是许多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因。现就国内外报道有关小儿喘息性疾病中支气管哮喘、毛细支气管炎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现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迟春花 《中国乡村医生》2006,22(9):18-18,20
目前治疗哮喘的药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控制药物,以抗炎为主,使哮喘的慢性气道炎症得到控制,预防哮喘发作;另一类是缓解药物,主要用于缓解症状,但对哮喘的气道炎症没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姚苏杭 《医学综述》1995,1(2):59-61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临床诊断长期以来主要依靠病史、较典型的发作症状、肺部听诊闻及哮鸣音等进行,然而这仅仅是通过症状来明确疾病的非特异性诊断。在临床上有不少表现为气喘或呼吸困难的疾病并非哮喘,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就是个例子,此外还有泛细支气管炎、心源性哮喘等。事实上,哮喘约80%为特应性型,主要与型变态反应有关,是一种在气道高反应性基础上,由过敏原等因素引起的广泛性支气管狭窄,因此,特异性过敏原的检测,对哮喘的防治至关重要,其方法主要分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两大类。1 体内过敏试验临床上常用激发试验和皮试。激发试验…  相似文献   

14.
以胸痛为主诉的支气管哮喘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的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临床特点与诊断要点。方法 在不明原因的胸痛患者当中通过支气管激发试验筛查哮喘患者,通过诊断性治疗确立哮喘诊断,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62例不明原因的胸痛患者中,经支气管激发试验、诊断性治疗并排除其他疾病,26例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患者均以程度不等的胸痛为主要表现,22例(84.62%)同时有轻微的胸闷、气紧和咳嗽等症状,15例胸痛发作的诱因与哮喘常见诱因相同。规范治疗后所有患者胸痛症状均完全或部分缓解。结论 胸痛是哮喘的一种特殊临床表现,以胸痛为主诉的哮喘在临床上易被误诊,应通过支气管激发试验,结合治疗反应并排除其他疾病进一步确诊。  相似文献   

15.
规范哮喘的防治力求完全控制哮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权瀛 《北京医学》2005,27(1):45-46
1995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中明确指出,哮喘治疗的目标应当是达到对疾病的控制[1].2002年对原有的GINA指南进行了修改[2],GINA指南对哮喘的完全控制提出了更为具体的标准和要求.这些要求是:①最少(没有)哮喘症状,包括夜间症状;②最少哮喘急性加重;③不看急诊;④最少(或无)使用短效β2激动剂;⑤日常活动(包括运动)不受限制;⑥呼气流速峰值(PEF)变异率<20%;⑦PEF正常或接近正常;⑧最少(没有)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引起支气管哮喘样症状疾病的鉴别诊断水平,降低误诊率。方法:对北京军区总医院263临床部呼吸科收治的1例长期误诊为支气管哮喘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气管镜发现一息肉样新生物将该患右主支气管几近完全阻塞,病理诊断为支气管类癌,该患哮喘样症状系支气管类癌所致。结论:临床上对难以解释的支气管哮喘样症状应扩大鉴别诊断的范畴,避免误诊或漏诊。  相似文献   

17.
哮喘是一包括支气管哮喘和哮喘支气管炎(慢支),近年来其发病率仍有上升趋升,有报道认为全球患者已近1.5亿人。因此对本病的防治应引起重视。哮喘发作期通过中西医治疗不难控制,而对哮喘持续状态者应迅速送往医院救治,往往可挽救病人的生命。对于哮喘缓解期的治疗往往不被病人重视,绝大多数病人认为只要症状控制,就病愈了。忽视了缓解期治疗,并且有大部分医患受传统思想影响,认为哮喘只能控制症状,不能根治,因此不少病人产生失望心理。笔者在长期临床中取得了一定经验,现就哮喘病如何防治谈几点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18.
按照GINA指南,哮喘控制的指标是哮喘患者必须达到:没有或极少哮喘症状;夜间没有哮喘所致苏醒;不需要或极少需要使用速效缓解药物;没有急诊就诊;能进行正常体力活动和运动;肺功能检查结果(PEF和FEV1)正常(或接近正常)。如何判断哮喘是否已经得到良好控制呢?患者可经常对照以下三个问题而得出答案。  相似文献   

19.
哮喘是儿科最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近年来虽然防治哮喘的药物越来越多,但其患病率和病死率并没有明显下降,原因之一在于患儿和家长对哮喘及其用药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够,甚至错误,未能正确的使用这些药物。研究通过对患儿及家长进行管理和教育,使他们对哮喘的基本知识有正确认识,学会自我监测病情,掌握相关药物的基本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使患儿的哮喘病得到合理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马洪明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5):1760-1760
哮喘仍然是威胁公众健康的慢性疾病,因为哮喘气道炎症持续存在,气道对各种刺激反应日益增加并引起哮喘发作,通过药物治疗可以减轻气道炎症并缓解或预防气道狭窄的症状。目前WHO制订的哮喘防治指南推荐:在持续有症状的哮喘患者中吸入表面糖皮质激素(ICS),哮喘获得良好控制后降阶梯治疗,直到使用最小剂量ICS维持哮喘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