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ATP)静脉注射对旁路前向有效不应期(AERPAP)的影响,为在预激综合征(WPW)和心动过速的诊断、治疗工作中合理使用ATP静脉注射提供指导。方法:对18例预激综合征以特定的起搏周长起搏心房,同时静脉注射ATP,观察心室预激波RR间期变化。结果:静脉注射ATP后出现心室预激波RR间期延长、缩短或延长和缩短交替3种瞬间效应。结论:静脉注射ATP能瞬时地延长或缩短AERPAP,这对于指导ATP静脉注射在诊断隐性预激综合征、判断旁路射频导管消融疗效以及鉴别和诊断心动过速时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预激综合征(WPW)患者经射频导管消融(RFCA)阻断房室旁路(AP)术后,数小时内AP短暂恢复房室显性传导的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连续1378例接受RFCA治疗成功的持续性WPW患者,剔除间歇性WPW和RFCA失败患者。记录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电生理检查结果、病情转归及随访情况。结果:依据RFCA术后结果将1378例WPW患者分为3组。1356例直接取得成功(直接成功组),8例患者术后WPW短暂恢复房室显性传导(WPW短暂恢复组),14例RFCA术后WPW复发(WPW复发组)。WPW短暂恢复组与直接成功组的消融靶点局部心室电位提前体表ECG的QRS起始时间无统计学差异[(27±9)ms vs.(28±6)111S],但WPW复发组显著短于直接成功组[(23±9)ms vs.(28±6)ms,P〈0.05]。WPW复发组的消融放电开始至WPW消失时间显著长于另外两组[(12±6)SVS.(5±3)S,(6±3)S,P〈0.05]。WPW短暂恢复组8例患者的AP分别于右后间隔消融成功2例、右游离壁3例、左后间隔1例及左游离壁2例。WPW首次恢复均发生在术后24h内,并均于术后24h内WPW再次消失。WPW短暂恢复组的WPW首次复发和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WPW复发组[(9±5)hw.(56±38)d,P〈0.05]和[(12±6)h掷.≥72h,P〈0.05)。WPW短暂恢复组中的5例患者于术后72h以后接受了再次电生理检查,证实已消融的AP前向和逆向传导功能均已被成功阻断;另外3例患者选择了临床观察。经随访6个月以上,该8例患者WPW未再复发亦无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结论:WPW患者经RFCA后出现WPW短暂恢复的患者,可继续观察,若WPW再次消失,可临床随访,无需再次行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单旁路病人心动过速发作特点和旁路的电生理特性与旁路部位和传导功能(双向传导或仅有逆传功能)的关系, 选2002年3月~2004年3月经行射频消融术根治的136例单旁路预激综合征病人(排除Mahaim纤维和慢旁路)的临床电生理资料进行分析。方法:电生理检查前停用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5个半衰期。经股静脉穿刺送入3个6F四极导管,置于右室心尖部、  相似文献   

4.
合并心房颤动的预激综合征患者房室旁路的电生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62例预激综合征患者的心房颤动(房颤)合并率为38.7%。显性旁路的房颤发生率高于隐匿性旁路(47.6%比20.0%,P<0.05)。显性旁路组有房颤者的旁路前传有效不应期短于无房颤者(262±26比306±49ms,P<0.01),但逆传有效不应期相似。本观察提示旁路前传功能与房颤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6.
逆行慢传导房室旁路的射频导管消融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1例在射频消融成功部位靶点不能标测到VA波融合的逆行慢传导隐匿性房室旁路电生理特点和射频消融。4例心动过速呈连续性,旁路位于间隔部位;7例心动过速呈阵发性,旁路均位于左侧游离壁。消融成功部位靶点图VA波不融合,VA间期115±16ms,VA波之间等电位线间期10~50ms。  相似文献   

7.
右侧显性房室旁路射频消蚀术的靶点图特征及其对成功预测的研究马长生孙英贤胡大一杨新春高丽华董建增刘旭方全作者对右侧显性房室旁路患者行射频消蚀术成功与失败的靶点电位图进行分析对比,探讨成功靶点电位图特点及其对成功预测价值。病例选择:42例均为1994年1...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67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电图V1A与V1B连续记录的心电图和食管导联(ESO),窦性P波略不相同,P—P间距之差〉0.16s,考虑窦房结内游走节律。另外有明显提前的PLQRS-T波群呈四联律,P′波直立低小,形态相同,但P′-R间期有3种:如V1及ESO示:SR3间期0.20s,比窦性略长。SR7呈中度延长,为0.32s。V1导联R11、15 P′-R间期分别为0.44s、0.48s,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快速食管心房起搏法取得最大心室预激图形配合多导联同步描记对85例预激综合征进行旁路定位分析,发现左侧游离壁旁路最多见而前间隔旁路最少。文中对食管心房调搏在房室旁路定位中的价值、多条旁路及间隔旁路的诊断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心室内差异性传导亦称为"不完全性室内干扰、"生理性心室内传导阻滞".从心房或交接区起源的激动,由于提前出现或心室周期长度的明显变化,在前向传导中可在室内传导系统的某一部分尚处于生理性不应期时到达,结果使其不均匀地传导到心室肌的各部分,致QRS波群发生畸形改变,产生具有束支传导阻滞或分支传导阻滞特征的QRS波群,此称为心室内差异性传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显性预激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的房室结前传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成功射频消融的单支房室旁道127例,其中显性预激46例,隐匿性预激81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消融后、显性预激组的消融后与随访时、左侧与右侧旁道的心电图各参数的变化。结果显性预激组患者消融术后的PR间期长于隐匿性预激组,显性预激组患者在随访时的PR间期短于消融术后,左侧旁道患者的PR间期短于右侧,但各组心率(HR)、QRS波时限、QTc间期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显性预激患者,消融后PR间期较长,左右侧旁道延长程度不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PR间期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2.
三磷酸腺苷对房室旁路和房室结传导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三磷酸腺苷(ATP)对房室结及房室旁路传导特性的影响及剂量相关性,寻求最佳给药剂量。方法102例患者在窦性心律或心室起搏下股静脉快速推注ATP0.1mg/kg(A组)、0.2mg/kg(B组)、0.3mg/kg(C组)或生理盐水(D组),观察其电生理效应和副反应。结果对房室旁路前向和逆向传导的影响在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房室结前向和逆向传导的阻断作用,A、B、C组与D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A、B、C各组间相比,仅A、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副反应发生率与剂量呈正相关。推导ATP剂量与药效、副作用关系的一元三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确定阻断房室结逆传ATP最佳剂量为0.25mg/kg。结论ATP应用宜个体化、标准化,推荐从0.1mg/kg起逐渐加量,射频消融术后如0.25mg/kg仍不能阻断室房逆传,应考虑房室旁路未断或另有其它房室旁路存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内源性儿茶酚胺类物质对预激综合征(WPW)旁路前传有效不应期(ERPAPA)所造成的影响,作者通过观察13例显性或间歇性WPW患者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ISOP)前后ERPAPA的改变,探讨儿茶酚胺类物质对ERPAPA的影响,并就其意义及其在...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84岁,因反复头晕、心悸5年,再发8h就诊。体检:T37.1℃,P110次/min,R24次/min,BP135/84mmHg。神清,桶状胸。心肌酶谱正常。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示左心房饱满,二、三尖瓣轻、中度反流。入院心电图(图1A)示阵发性顺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频率112次/min。  相似文献   

15.
提道 1例预激综合征中室性早搏对其后房室传导和QRS波形影响的 4种心电图表现 :①早搏代偿间歇完全 ;②早搏呈间位 ,其后第 1个窦性下传的“δ”波明显加大 ;③早搏呈间位 ,其后第 1个窦性P波下传 ,PR间期明显延长 ,“δ”波消失 ;④除具有③表现外 ,第 2个窦性P波下传 ,PR间期正常 ,“δ”波消失。探讨了产生上述心电图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房室旁路射频消融术对伴有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预激综合征患者PAF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对75例(男59例,女16例),年龄41±8(14~71)岁,伴有PAF的预激综合征(WPW)患者进行显性房室旁路的射频消融术,其中左侧旁路35例,右侧旁路40例.全部患者均经射频消融消除显性旁路并定期通过症状和心电图随访判定有无PAF再发.结果除9例患者失访外,51例无PAF再发,15例有PAF再发,再发的15例PAF中有5例转为永久性心房颤动.有PAF再发的患者均无阵发性心动过速再发的证据.结论房室旁路射频消融术后可显著减少预激综合征患者PAF的再发率.  相似文献   

17.
作者比较分析了20例无药状态下不能诱发出心动过速的旁道患者与20例诱发出心动过速旁道患者的电生理试验资料。研究组中14例使用异丙肾上腺素或阿托品后立即重复电生理试验,其中7例诱发出心动过速,诱发出心动过速的原因是正常房室传导系统顺传功能的改善。对旁道逆传功能不佳的患者仍难以诱发出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8.
参附注射液对房室结传导功能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房室结传导功能的作用。方法 用经食管心电生理检查的方法 ,对 37例病人应用参附注射液前后的房室传导情况进行研究。结果 参附注射液能使 78 4 %的受检测者房室传导功能下降 ,房室传导功能改善的仅有 10 8%。结论 静脉应用参附注射液使受测者的房室传导功能以下降为主。阿托品可逆转参附注射液所产生的房室传导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9.
以食管心房调搏检查有心悸及各种心律失常病史的700例患者,发现房室结双径路前向传导101例,占14.4%。依房室传导曲线特点分上坡型19例、平坦型51例、下坡型31例,诱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SVT)29例。同时发现双径路传导与文氏现象之间有密切联系。并就双径路的心电图诊断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正>舒张晚期室性期前收缩与间歇性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均表现为P-P间期基本规则时,P-R间期突然缩短,同时出现宽大的QRS波群。尤其是在心室预激波与正常搏动交替出现时,易误诊为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由于两者的产生与治疗完全不同,因此它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