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米易县麻风防治工作始于1959年,截至2006年共发现病人609例,1986年前主要采用氨苯砜(DDS)单疗为主,1986年7月开始实施WHO的MDT方案治疗麻风,现将1例DDS单疗治愈、1例MDT治愈后复发,发生病型转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52岁,汉族,农民。1967年诊断为TT型麻风,采用DDS治疗,于1976年12月判愈出院,1997年复查时发现患者面部、胸部浸润大小不等、边界不清的淡红斑,双足干燥,皮肤涂片查菌BI2 ,病理查菌阳性(3 )~(4 ),病理诊断BL型麻风。例2男,53岁,汉族,农民。1986年发现左侧腰部一块4cm×4cm大小红斑,皮肤涂片查菌阴性,病理查菌阳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2例婴儿麻风。例1为4个月女婴,因1个月前左背部出现两块浅色皮损而就诊。患儿的父母及同胞无麻风病史,但生活在同一家庭内的叔叔患有活动性BT 麻风(皮肤查茵阴性,且已接受4个月的治疗)。体检可见左背靠近臀部处有两块约3cm 大小的浅色斑,皮损无浸润,皮肤查菌阴性,临床诊断为未定类麻风。Dharmendra 抗原的麻风菌素反应阴性,皮损活检为未定类麻风,真皮神经有轻度单个核细胞浸润,神经内有少量簇集的抗酸菌。给予氨苯砜(DDS)5mg/d,治疗6个月后皮损完全治愈。例2为2个月女婴,因1周前腹部左髂窝部出现一块小皮损而就诊。患儿母亲是1例老的BT 病人(皮肤查菌阴性),已接受少菌型麻风联合化疗9个月,且在4个月前判为  相似文献   

3.
由于耐氨苯砜(DDS)麻风的日益增多和对利福平(RFP)、乙硫或丙硫异菸胺(ETH或PTH)及氯苯酚嗪(B663)的耐药菌株的出现,试图应用上述任一药物单疗来控制和消灭麻风是很困难的。江苏省扬州市自50年代初开始用氯苯砜治疗,至1981年底继发性氨苯砜耐药的流行率约为5%,目前原发性耐氨苯砜麻风的流行率为20%。我们于1983年开始对该市所有活动性多菌型麻风用RFP、B663和DDS联合治疗,历时已一年。材料和方法一、病例选择;有活动性多菌型患者,包括已治和近一年新发或复发未治的病例,以及皮肤查菌阴性而活检抗酸染色阳性者。二、观察方法:按五级分类。治疗前仔细询问病史,小结以往的治疗经过并检查患者:皮肤查菌;组  相似文献   

4.
该文报告了 1981年 12月在印度KarigiriSchief felin麻风研究培训中心开始的WHO推荐MB麻风联合化疗 (MB MDT)方案治疗 2年的研究中 ,3例多菌型 (MB)麻风治疗后经 12~ 15年随访 ,复发为组织样麻风瘤。例 1:男 10岁 (196 8年 )时临床和病理诊断为瘤型麻风 ,常规部皮肤查菌涂片细菌指数 (BI)为 3.5 ,经氨苯砜 (DDS)单疗 5年 ,皮肤查菌阴性 ,以后继续用DDS单疗。在DDS单疗 14年和皮肤涂片查菌转阴 9年后 ,即在 1982年 6月患者BI为 0 .75 ,临床仍不活动 ,予WHOMB MDT治疗 2年停止治疗。此…  相似文献   

5.
鉴定麻风菌株耐氨苯砜的标准,是根据麻风菌在用0.0001%氨苯砜喂食的小鼠中不能繁殖来确定。本文作者回顾和分析了1977年首次报告原发性耐氨苯砜麻风之前的73例未治瘤型麻风菌株对氨苯  相似文献   

6.
患者 ,男 ,5 3岁。有麻风家族史 ,196 2年因左膝、左手背发生麻木半年。在我院诊断为纯神经炎麻风 ,予以氨苯砜常规治疗 ,此后失访。196 5年 12月患者发生全身红斑、两眉脱落 ,来院复诊。据称氨苯砜服完后 ,自觉很好 ,再未治疗。检查 :全身广泛性、弥漫性浸润 ,以面部、四肢为甚 ,伴发大小不一、暗红色、边缘不清之红斑及斑片 ;两眉脱落 ,双尺、腓总神经中等粗大、触痛明显 ,四肢呈套形麻木。皮损查菌阳性。诊断为瘤型麻风 ,给予氨苯砜 ,并嘱其规则治疗。 1983年仍有活动性皮损 ,皮损查菌作者单位 :上海市皮肤病性病医院 ,2 0 0 4 35仍阳性 …  相似文献   

7.
目前治疗麻风主要用氨苯砜(DDS),利福平(RFP),及氯苯吩嗪(B663)。1986年Saito等报告氟嗪酸可抑制麻风菌的生长。1990年Grosset等确认其作为抗麻风新药在临床应用亦有效,作者将其用于1例静止期中恶化的麻风患者证实有效。 患者男,79岁。61岁起自觉嗅觉迟钝,74岁出现手指麻木感和四肢轻度感觉减退,1991年诊断为静止期麻风。1992年1月起全身出现境界清楚、轻度隆起、伴有浸润的地图状红斑,皮疹部感觉轻度减退。皮肤组织液涂片抗酸菌  相似文献   

8.
作者于日本骏河麻风院发现2例瘤型麻风并发皮肤钙沉着症,因此从现住院196例瘤型麻风患者中,选择出19例四肢有严重浸润者,经过局部X线检查,发现4例皮肤钙沉着,加上原发现的2例共6例(男4例,女2例) 特点:皮肤钙沉着症好发于病期长的瘤型麻风患者,涂片查菌2例阳性,其余4例经3年连续查菌均为阴性。6例年龄均  相似文献   

9.
作者报告取手指、耳垂及淋巴结抽取液涂片用萋尼氏法染色检查了43例 LL 和 BL 病人。所有病人曾单一氨苯砜治疗了3—7年。无病人有临床氨苯砜耐药迹象。结果16名病人查到少量麻风菌。淋巴结抽取液阳性者5例,而耳垂及手指分别于12例和13例找到麻风菌。作者建议除耳垂常规部位外,考虑其他部位查菌也是必要的。为了方便建议采用手指法。在有条件的地方,也可试图淋巴结查菌。  相似文献   

10.
作者报告一例应用氨苯砜治疗的瘤型麻风,出现一种特殊形态的泛发性多数溃疡损害。该病例(50岁,男性)因患瘤型麻风治疗过3年。1965年初诊时,下肢和躯干有散在性深溃疡,直径1到数个厘米,伴有许多浸润性斑块和结节。对氨苯砜(100毫克,每周两次)的治疗能适应。1970年4月,皮肤切片未查到抗酸杆菌,但组织学所见符合瘤型麻风,常规皮肤查菌仅见少量退化之杆菌。患者仍继续服同等剂量的氨苯砜,但在1971年治疗不规则,中断约五个月。同年11月,四肢躯干出现大批皮内和皮下结节,直径由0.5~2厘米,躯干处的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临床上遇到1例多菌型(MB)麻风患者在MDT停药后7年复发,现报告如下。患者,男,27岁。1984年10月觉面部浮肿手足发麻到县皮防站检查,因皮肤查菌细菌指数BI2.0+,病理活检:真皮内有麻风特异性炎症,抗酸染色1.0十而确诊为麻风,同时给予氨苯视单疗。1986年11月给予WHOMB麻风联合化疗方案治疗。1988年10月治疗满2年而停药监测。停药时,躯干、四肢弥漫性浸润基本消退,皮肤查菌BIO斗十,病理检查示界线类偏瘤型(BL)麻风,接近临床治愈抗酸染色阴性。患者于1989年10月查菌阴性,1995年11月面部又出现轻度浮肿,躯干出现…  相似文献   

12.
1992年上半年发现一例BL型家属中四姐弟都患麻风病。例1:江某某,女,15岁,背部及左上肢有数个浅色斑,不对称,边缘不清,查菌BI1.2,诊断为BT型麻风。例2:江某某,例1之弟,男,13岁;面部浸润,有一结节,躯干浅红斑若干个,查菌BI3.4,诊断为BL型麻风。例3:江某某,例1之弟,男,11岁面部轻微浸润,背部浅色斑,边不清,无鳞屑,四肢闭汗,查菌BI1.4,诊断BL型麻风。例4:江某某,例4之弟,男9岁;右耳大神经明显粗大,右耳廓发红,干燥闭汗,触觉丧失,查菌阴性,诊断为BT型麻风。  相似文献   

13.
自从1979年以来,Dhoolpet麻风研究中心登记了大约1000例新发现的少菌型麻风(TT或BT)几乎全都接受每日氨苯砜50~100mg单疗,大多有改善,但少数病人临床无效,怀疑是感染了耐氨苯砜菌株。门诊监督随访了6例临床无效或病情恶化的BT型病人,其中5例皮损细菌涂片阴性(1例未查菌),规则治疗率90~100%。有2例在治疗  相似文献   

14.
我院发现麻风联合化疗(MDT)后复发病人1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34岁,农民.因麻风MDT后1年余出现四肢散发皮下结节4个月就诊.患者于2001年11月发现右侧腰部皮肤出现一手掌大淡白斑,在白斑周围及四肢皮肤见少量黄豆大皮下结节,无痛、痒及破溃,无肢体麻木、闭汗等不适.当时在广东打工,居留不定,曾到多个医疗机构就诊,治疗无好转.于2006年8月到广州市皮防院就诊,行皮肤查菌(3+ ~6+),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萎缩,表皮下无浸润带;真皮浅深层致密泡沫样细胞、淋巴细胞和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尤以血管周围、毛囊、汗腺附属器周围为甚,附属器有明显破坏,皮下脂肪亦有累及(图1).抗酸染色(4+-5+).诊断为BL型麻风.即转我院治疗.我院于2006年9月开始予MDT规则化疗,到2008年9月,历时2年完成MDT疗程,复诊见原皮疹全部消退,原皮疹处色素沉着,全身皮肤呈棕黑色,无新皮疹出现,皮肤查菌(-).临床判愈.停止服药.愈后按规定进行临床监测,患者遵医嘱于2009年9月回我院复诊,未发现新皮疹,皮肤查菌(-).2009年12月患者自己发现四肢出现散在皮下结节,无痛、痒、红、肿及皮肤破溃,自觉皮肤浅感觉无减退,无闭汗症状等其他特殊不适,未就诊.此后皮下结节逐渐增多.于2010年3月再到我院就诊.查体:四肢散在黄豆大皮下结节,皮肤浅感觉无异常.右腓总神经稍粗大,质中.四肢无可见畸残.皮肤查菌:眶上(左+,右++);腮部(左++);颏部(+);皮损处(++).左、右大腿各取一皮肤活检组织送广西皮研所行病理检查示:右大腿标本见表皮大致正常,真皮血管附件周围中等量淋巴细胞浸润(图2、3).抗酸染色(-).不排除麻风.左大腿标本见真皮少量巨噬细胞、泡沫细胞在附件周围浸润(图4),抗酸染色(4+)(图5),符合麻风(BL).根据上述病史、临床体征、查菌结果及组织病理结果诊断:麻风MDT后复发.治疗:重新开展MDT联合化疗并按规定进行监测、管理.  相似文献   

15.
1949年曾报告305名尼日利亚麻风病人中,有12%在用氨苯砜治疗的2~5周内发生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综合征。1951年又报道3例氨苯砜综合征,以后这种病例报告很少。本文报告两兄弟用氨苯砜治疗时发生此综合征. 例1男,20岁,多菌型麻风,曾服DDS和B_(563)各100mg/d约6周,因疑氨苯砜反应,于1983年8月18日入院,入院前2天已停用氨苯砜。体检:躯  相似文献   

16.
作者分析了马拉维1966年开始加强麻风防治工作以及1983~1984年开始实施联合化疗(MDT)以来麻风流行病学情况。 1982年前,任何登记的新BB、BL、BL伴皮肤查菌BI>0或LL未查菌而有典型症状者视为多菌型病人(MB)。1983年后任何一处皮肤涂片BI≥2的病人视为MB。1983年4月~1994年12月,除去氨苯砜(DDS)单疗满4年,  相似文献   

17.
据报告多菌型麻风患者联合化疗 (MDT)后 ,细菌指数 (BI)每年平均下降 0 5 7~ 1 0 1对数单位 ,但至今尚未阐明BI下降率不同的有关原因 ,作者对埃塞俄比亚的一组患者随访了 10年 ,以观察BI下降模式和可能的危险因素。1988年 3月至 1993年 3月间在ALERT的MDT现场评估研究中共登记 6 6 0例患者 ,除外因不符合条件 10例和氨苯砜单疗后复发 5 6例 ,余 5 94例患者中 30 0例为多菌型患者。该研究对其中 2 2 0例至少进行了 3次皮肤涂片查菌的患者进行了分析。在MDT治疗期间和之后 ,每 6个月作 1次皮肤涂片查菌。每次涂片取自 4…  相似文献   

18.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7,36(5):338-338
再读“组织样麻风瘤1例”,从照片上看,面部损害不符合组织样麻风瘤的临床特点,但下肢皮损有可能是组织样麻风瘤,只是不典型。组织样麻风瘤是瘤型或偏瘤型麻风皮损的一种特殊形态,可表现为真皮结节、皮下结节、斑块或丘疹。其组织病理学特点似一光谱,一端由带菌的梭形组织细胞构成,另一端为带菌泡沫细胞组成的瘤型浸润,与一般瘤型麻风无区别(BhutaniLK,BediTR,MalhotraYK,eta1.HistoidleprosyinNorthIndia.IntJLeprOtherMyeobaetDis,1974,42(2):174—181.)。故组织样麻风瘤的组织病理像可呈典型组织样结构,也可如该文所示,呈瘤型麻风的组织像。其神经损害和感觉障碍同瘤型麻风。组织样结节的涂片查菌可见大量抗酸杆菌,未予有效治疗者,完整染色菌多(但目前多不主张报告形态指数)。该文未报告组织样损害的涂片查菌结果,是其不足之处。组织样皮损多见于耐氨苯砜(DDS)病例,亦可见于新发病例。该例报告为组织样麻风瘤,至少临床和组织学不典型。此外单从照片观察来看,该例皮损尚应与麻风性结节性红斑(ENL)鉴别。[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报告1例麻风复发误诊为假性淋巴瘤。患者男,72岁。面部浸润性红斑伴瘙痒7个月。患者50余年前被诊断为瘤型麻风(LL),经氨苯砜(DDS)治疗临床判愈。1年前左眼睑水肿性红斑,在外院以"假性淋巴瘤"行皮损切除。皮肤科检查:额部浸润性红斑,约手掌大,境界不清,左眶上神经增粗。皮损组织液涂片抗酸杆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萎缩,表皮下可见无浸润带;真皮全层弥漫性以组织细胞为主的少量淋巴细胞浸润,部分浸润细胞呈泡沫样;抗酸染色可见大量抗酸染色阳性杆菌。诊断:(1)麻风复发;(2)界线类偏瘤型麻风伴Ⅰ型麻风反应。  相似文献   

20.
我市1例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多菌型联合化疗方案治疗32个月,愈后监测第7年复发,现简要报告如下。患者,男,48岁。1984年5月发病,1987年5月确诊为界线类偏瘤型麻风。初诊时皮肤涂片查菌BI=4.2+,组织病理示真皮巨噬细胞肉芽肿和泡沫细胞抗酸染色细菌指数4.0+。1987年5月开始用WHO多菌型联疗方案进行治疗,1990年1月停药,疗程为32个月。停药时皮肤涂片查菌BI2.0+。1992年随访皮肤查菌阴转判为临床治愈。1998年11月体检时发现患者面部浸润肿胀,躯干及四肢有大片的、数目较多的边界较清楚的淡红斑。双尺神经和排总神经粗大。皮肤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