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探讨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价值,回顾分析2006~2008年行一期根治术治疗的100例肛周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100例患者中,治愈98例,后遗肛瘘2例。1年后回访,复发1例,无肛门畸形、肛门失禁等后遗症。结果表明,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疗效佳,避免了肛瘘形成后的二次手术治疗,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是治疗肛周脓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回顾分析行一期根治术治疗的183例肛周脓肿患者资料。结果显示,183例患者全部治愈,住院时间7~28d,平均lid。术后随访半年,均无复发或形成肛瘘,无感染或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及后遗症。结果表明,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治愈率高,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回顾分析112例行一期根治术治疗的肛周脓肿患者资料。结果显示,112例患者中,一期愈合109例(97.3%);形成肛瘘2例,再次形成肛周脓肿1例,均经二次手术治愈。疗程18~40d。随访1年,成功随访101例,均无复发,无肛门失禁等后遗症。结果表明,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减少了患者再次手术的痛苦和经济负担,缩短了治疗时间,且疗效满意,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我院采用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260例,全部治愈,经随访,患者均无复发,无并发症发生,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半缝合术在肛周脓肿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半缝合法在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将60例肛周脓肿患者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行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后,采用半缝合法,对照组仅行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结果显示,治疗组在减轻术后疼痛、缩短疗程、缩小瘢痕方面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后采用半缝合法较开放术式为佳。  相似文献   

6.
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11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探讨肛周脓肿一期根治术的临床疗效,以减少手术复发率。方法:对112例肛周脓肿采用一期根治术。结果:术后伤口用痔洗1号中药液薰洗坐浴,九华膏油纱条换药,一次性治愈109例,占97.30%。92例随访3个月至2年,均无复发。结论:该术式具有疗效高,疗程短,痛苦小,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2000-2005年,我院对56例瘘管型肛周脓肿采用一期根治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观察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对280例肛周脓肿患者分别行脓肿一次性切开术、脓肿切开挂线术、一次性脓肿切开加高位置管引流术、一次性切开加虚线引流术治疗。结果显示,术后一期愈合277例,形成瘘管3例,治愈率98.9%。结果表明,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减少了二次手术的痛苦,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缩短疗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为比较一期根治术与单纯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回顾2010年5月至2012年7月于我院行一期根治术或单纯切开引流术治疗的162例肛周脓肿患者资料,其中行一期根治术治疗106例(观察组),行单纯切开引流术治疗56例(对照组),并对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术后随访1~2年,观察组治愈101例(95.28%),发生肛瘘5例(4.72%);对照组治愈19例(33.93%),发生肛瘘37例(66.07%)。观察组肛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O.01。术后随访和二次手术术中探查发现,观察组术后发生肛瘘主要是由于内口定位不准确所致。结果表明,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对防止术后形成肛瘘有较明显的效果,对内口定位清楚的肛周脓肿患者采用一期根治术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简称肛周脓肿,是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或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进一步形成脓肿,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需手术处理的急症[1]。1996~2005年,我院肛肠外科采用一期根治术共治疗250例各类型瘘性肛周脓肿,疗效满意。既达到了急症期切开引流迅速解除患者肿痛之  相似文献   

11.
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临床体会(附30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肛周脓肿是肛肠科的常见病种,发病率高、起病急、发展快,一般抗菌治疗难以奏效,尽快手术是治疗的正确方法.传统手术分两次进行,首先是予切开排脓,然后待成瘘后再予根治.本科自2000年起即对绝大多数肛周脓肿予以一次性根治术,疗效显著,避免了二次手术.现对2005~2006年的300例肛周脓肿的一次性根治术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我们采用一期根治术治疗瘘管性肛周脓肿93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肛周脓肿是临床常见病,以往均采用肛周脓肿切开排脓术,待3个月肛瘘形成后二次行肛瘘切除术。这种传统治疗方法总病程长、费用高,给病人带来较大的痛苦和心理负担。我科于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对102例肛周脓肿病人均采用一期根治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102例病人中,男69例,女33例;平均年龄(37.0±6.5)(15~76)岁。肛周皮下脓肿49例,坐骨直肠窝脓肿36例,后蹄铁型脓肿9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8例。二、治疗方法1.术前准备:术前禁食,行血常规、血型鉴定、生化全套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回顾分析2003~2008年采用一期根治术治疗的436例肛周脓肿患者资料。结果显示,436例患者全部治愈,治愈率为100%。治愈时间为16~62d,平均28.2d。术后随访半年,无后遗症发生。结果表明,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对98例肛周脓肿行一期根治术,在切开脓肿同时切开内口,必要时挂线处理,术后给予抗感染、换药、坐浴。结果显示,98例中治愈93例,治愈率95%,创面愈合时间平均23d。未发生肛门失禁、漏气、漏便、肛门狭窄及肛门畸形,无肛瘘发生和其他后遗症。结果表明,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较单纯性切开引流术,能明显降低术后脓肿的复发率和肛瘘的形成,缩短了疗程,降低了再手术的几率,并且无后遗症发生。  相似文献   

16.
为观察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对218例肛周脓肿患者分别采用一次切开术、一次脓肿切开挂线术和一次脓肿切开加对口引流术。结果术后治愈209例,后遗肛瘘5例,再发脓肿3例,延迟愈合1例,治愈率95.9%。结果表明,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明显降低了术后肛周脓肿的复发率和肛瘘的发生率,缩短了疗程,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回顾142例肛周脓肿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资料,探讨肛周脓肿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手术注意要点及挂线的价值。对低位肛周脓肿采用一期根治术,对半蹄铁型肛周脓肿和高位肛周脓肿行切开引流或加挂线术治疗。术后常规换药及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3~5d。结果显示,142例平均住院时间11.1d。半蹄铁型肛周脓肿和高位肛周脓肿术后形成高位复杂性肛瘘3例。低位肛周脓肿术后形成肛瘘1例。挂线17例术后均无大便失禁,少数患者短期内有轻微的肛门漏气及内裤污染情况。结果表明,对高位肛周脓肿行切开引流或加挂线术,即使形成肛瘘后二次手术,也无肛门失禁的风险。合理应用挂线疗法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一次性切开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3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肛周脓肿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总结320例肛周脓肿病例。低位脓肿256例,行一次性切开法。高位脓肿64例行切开挂线法。结果:1期治愈318例.治愈率为98.4%,11例伤口未愈形成肛瘘.二期挂线切口均愈合,随访无复发,无肛门失禁。结论:一次性切开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可减少肛瘘及脓肿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一期造瘘术后经造瘘口行单孔腹腔镜辅助Soave巨结肠根治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2月至2020年4月为7例新生儿期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并行结肠造瘘的患儿经造瘘口行单孔腹腔镜辅助Soave巨结肠根治术的临床资料。7例患儿中男5例,女2例,年龄平均(5.7±1.4)个月。结果:患儿均成功完成单孔腹腔镜辅助Soave巨结肠根治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165.7±17.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0.7±4.5)mL,术后平均住院(7.2±1.0)d,术后均未发生腹腔感染、吻合口漏、肠梗阻、结肠回缩等并发症。结论:先天性巨结肠一期造瘘术后经造瘘口行单孔腹腔镜辅助Soave巨结肠根治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观察一期根治术与单纯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对照研究162例肛周脓肿患者,其中治疗组106例采用一切根治术,对照组56例采用单纯切开引流术。结果治疗组治愈率达95.28%,肛瘘发生率4.72%;对照组治愈率33.93%,肛瘘发生率66.07%,治疗组肛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仅19例治愈,且治愈者均为低位、浅表脓肿,分别为肛周皮下脓肿10例,低位肌间脓肿9例。未愈或形成肛瘘者根据肛瘘手术方式,低位采用肛瘘切开术,高位采用肛瘘切开挂线术。除对照组有3例括约肌上瘘经第3次手术治愈外,其余均于第2次手术后治愈。结论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对防止术后肛瘘的形成有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