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股浅静脉瓣膜环包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下肢深静膜瓣脉关闭不全是近年来才被肯定的一种下肢静脉系统疾病。本科自1994.2以来,用大隐静脉片环包股浅静脉第一个瓣膜壁治疗21例(27条患肢),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27条患肢。男性18例,23条患肢;女性3例,4条患肢。其中左下肢18条,右下肢9条。年龄25~68岁,平均49.8岁。病程11个月~38年。平均17年1个月。1.2临床表现27条患肢均有浅静脉曲张、活动后小腿沉胀、胀痛。小腿色素沉着23条肢,其中全小腿3肢;小腿凹陷性水肿20条肢;皮肤增厚,湿疹样改变18条肢,慢性复发性小腿溃疡19…  相似文献   

2.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160例寻常型痤疮均为我科门诊病例.其中男88例.女72例。年龄15~35岁,平均25.5岁。病程20天~8年。皮疹类型:丘诊型79例、脓疮型46例,混合型33例。对照组88例。其中男44例.女36例.年龄14-32岁,平均21.8岁。  相似文献   

3.
1990-2002年,我们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72例,初次手术无效或症状复发行第二次手术21例。现进行分析讨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龄22~68岁,平均46岁。初次手术无效5例。复发16例,复发时间最短25天,最长10年。所有病例均有腰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13例有明显间歇性跛行,下肢麻木。1例小便失禁,21例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4.
我院1998~2006年,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上,采用了电脑三维牵引、推拿及中草药局部熏洗疗法,取得了较好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500例,其中,男312,女188例,年龄25~48岁,平均37.3岁,病程半年至1年,首次发作占38%,多次发作、加重占29%,伴下肢疼痛85%,全部病例均有CT或MRI确诊,单个椎间盘突出占45%。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4年2月-2006年4月本院共收治20例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均已进入静息痛期,无足背动脉搏动.20例中男16例,女4例;年龄40~49岁1例,50~59岁9例,70岁以上1例,平均年龄61岁.患者中25%伴有糖尿病,患肢均为下肢,股动脉12例,腘动脉8例.发病时间1~8个月,平均2.5月.其中4例经外院药物治疗无效转入本院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本组病例均系住院治疗病例,男18例,女7例,年龄14~45岁,平均27.3岁,病程3月~6年,平均3.2年。其中12例并发尿路感染或上呼吸道感染,8例查BUN、Scr升高,6例有胸腹水,8例伴高血压,25例作凝血参数检查均提示呈高凝状态。18例既往有使用强的松史,其中激素敏感9例,对激素依赖5例,对激素无效4例。后二者共9例使用环磷酰胺,其中6例尿蛋白消失,3例无效。7例系初次住院治疗者。1.2诊断标准本组25例病例均符合1992年6月中华肾病学会专题座谈会制订的标准[1]。1.3治疗方法25例均每日静滴肝素50~75mg或尿…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本组男性25例,女性13例,年龄7~64岁,平均28岁,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外伤史,手术时间为受伤后3天,全组病例均头颅CT确诊,幕上硬膜外血肿35例,血肿量30-40ml,幕下硬膜外血肿3例,血肿量10~20ml,血肿厚度为1.5~3cm,平均2cm。  相似文献   

8.
我科在2007年5月~2010年3月选取139例下肢深静脉形成患者行腔内溶栓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现报告如下,旨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本组139例患者中,男58例,女81例,年龄23~75岁,平均45.1岁,均为单侧肢体发病,左侧108例,右侧31例.病程1天~4月,其中10例病人为血栓复发,病程较长.所有病例均行彩色多普勒检查及顺行性足背静脉穿刺造影,明确疾病类型.其中确诊为骼-股静脉血栓形成89例,全肢型深静脉血栓形成34例,周围性深静脉血栓形成16例.临床表现均为下肢明显指陷性水肿、疼痛,患肢周径较健侧粗3~12cm,平均5.5cm,皮肤颜色加深,活动障碍.  相似文献   

9.
酚妥拉明、多巴酚丁胺、地塞米松治疗慢性肺心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肺心病较为常见,发展为难治性心力衰竭时病情危重,病死率高。1993~1998年我们选用酚妥拉明、多巴酚丁胺、地塞米松治疗慢性肺心病难治性心衰25例,获得明显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5例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44~78岁,平均66岁,病程11~35年。所有病例均符合1980年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会议修订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端坐呼吸、咳嗽、持续性呼吸困难、心悸、口唇紫绀、双肺湿性罗音、肝颈静脉回流征(十)、肝脏肿大、两下肢及面部水肿,6例男性阴囊水肿伴胸腹水,25例心功能分级为w级,经吸氧、低盐饮食、平喘利尿、抗…  相似文献   

10.
肢痛性癫痛是局限性癫病的一个类型。主要以脚痛、关节病、肢体麻木为主诉,故常被误诊。现将我院1984~1991年收治的20例肢痛性癫病病例的;临床与脑电图检查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20例中,男8例,女12例。发病年龄3~22岁,平均7岁,病程10天~12年,既往均无抽搐、难产及头部外伤史,亦无家族性癫瘟病史。肢痛部位;16例在联、踝关节周围,2例在足底,2例以单侧下肢麻木为主。疼痛特点:肢痛多为单侧,也有双例或两侧交替出现,均为突然发生,突然终止的剧烈疼痛。每次持续几分钟至十几分钟,少数长达1~2小时。发作间歇最短2~3…  相似文献   

11.
自1993年5月至1995年5月,我院眼科门诊应用俄罗斯进口的异体硬脑膜片为加固材料,对52例102眼青年高度近视患者施行巩膜加固术,术后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具有明显的高度近视进行性加深史。52例102眼,男性27例,女性25例。双眼手术50例,单眼手术2例;年龄18~27岁。屈光度-6.50D~-15.00D,平均-849±1.93D,眼轴长25.15~29.25mm,平均26.36±1.12mm,矫正视力4.5~5.1,均有高度近视眼眼底改变。所有病例术前均进行眼部系统检查。发现或疑有病变着作眼底血管荧光造影、VEP及ERG等检…  相似文献   

12.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992年~2005年共计男性病例75例,女性病例50例;年龄35岁-70岁,平均64.8岁。均有高血压病史。  相似文献   

13.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35例均为本院2001年~2004年1月住院和门诊病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89例;年龄最大49岁,最小5岁,平均38.1岁;病程最长13年,最短2年,平均5.2年。  相似文献   

14.
32例患者均住院治疗,其中男31例,女1例,年龄19~33岁,平均27.8岁。29例夜间起病,9例发作局限于双下肢,其余均累及四肢。瘫痪均始于下肢,且下肢重于上肢,肌力Ⅰ~Ⅳ级。4例自觉胸闷,2例合并呼吸困难,3例伴尿潴留。发作时间1小时~5天,大多数不超过24小时。28例周瘫发生于甲亢病程中,同时有甲亢的高代谢症候群,其中抗甲亢治疗前25例,甲亢复发3例,4例发生于甲亢  相似文献   

15.
褚雪峰 《现代实用医学》2003,15(10):633-633,617
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作为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方式 ,长期以来为临床沿用 ,但因其手术创伤大 ,遗留疤痕明显 ,近年来部分病人已不愿接受。我院 2 0 0 0年 9月~ 2 0 0 2年 9月 ,采用微创导管电凝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经临床观察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32例 (39条患肢 ) ,其中男性 17例 (2 1条患肢 ) ,女性15例 (18条患肢 )。年龄 2 9~ 70岁 ,平均 4 5 .8岁。病史为 6个月~ 18年 ,平均为 5年。左下肢 2 5肢 ,右下肢 14肢。伴有足靴区色素沉着 2 6例 ,溃疡形成 6例。按下肢顺行静脉造影kist ner标准分级…  相似文献   

16.
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是妇科盆腔手术后近期并发症之一。现对1988~1996年妇科盆腔术后发生下肢血栓性静脉炎23例分析如下。tide床资料23例患者年龄37~52岁.平均45岁,手术范围为子宫及一侧或双侧附件切除。子宫肌瘤1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5例·子宫功能性出血3例,子宫内膜癌2例,卵巢肿瘤3例。术后卧床时IN5~gd,平均7d。发病时间最短术后sd,最长12d,平均川。23例均为左下肢发病。主要临床表现:患肢肿胀、疼痛,皮温高于健侧,可触及压痛的条索。均有不同程度的体温升高及血象增高,下肢深静脉血流日均显示供血不足。我们采用肝素或腹蛇…  相似文献   

17.
肢痛性癫痫临床较为少见,本文对我院1988~1999年诊治的18例肢痛性癫痫病例进行了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患者中男11例,女7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36岁。14岁以下发病10例,14岁以上发病8例,平均发病年龄14.8岁,全部病例均经脑电图证实,并以抗癫痫药物治疗有效。 1.2 临床表现 疼痛部位:右上肢4例,左上肢、左侧肢体、双下肢小腿部各2例,右下肢、双足部各3例,左下肢、右侧肢体各1例。疼痛均呈发作性,剧烈难忍,不伴意识障碍,无肢体抽搐,起止突然,每次发作持续时间1~30分。发作频率:3~21天不等,间歇期无不适感,病程2个月~2年。查体无异常体征。 1.3 辅助检查 脑电图:均有爆发性痫样放电。其中首次脑电图扫描即见有痫样放电8例;脑电图2次以上(最多4次)才描记到痫样放电10例,占全部病例的55.6%。全部病例中出现棘波者5例,尖波者3例,棘波、尖波均有出现者5例,棘波、棘慢波均有出现者3例,尖波、尖慢波均有出现者2例。颅脑CT:查18例,均正常。  相似文献   

18.
自1994年3月至1999年3月,采用静脉外肌袢形成术(简称肌袢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28例(30条患肢),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8例(30条患肢),男20例,女8例。年龄28~64岁,平均49.6岁。病变位于左侧下肢者11例,右侧15例,双侧2例。病程5~34年,平均14.4年。其中2例曾作过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剥脱术。12 临床表现 下肢浅静脉曲张28条,肿胀25条,胀痛或沉重感26条,足靴区色素沉着19条,溃疡形成12条。诊断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者2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完全再通型2例。13 特殊检查 ①下肢深…  相似文献   

19.
我科于1998年11月~1999年6月收治三期下肢动脉高位闭塞患者6例,参照孙建民倡导的理论和方法[1],应用一期动静脉转流术,重建下肢血流灌注,改善营养,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6例(其中1例为双侧),均为男性,年龄33~68岁(平均48.7岁),病程2~22年(平均3年),均有患肢麻木、发冷、跛行、静息痛病史,检查发现患侧肌肉萎缩,皮肤温降低(0.5~0.7℃)。入院前患肢远端有广泛坏死、感染、剧痛,需注射杜冷丁等止痛。彩超检查,患肢远端血流减弱或消失,术前7条腿经股动脉造影确定闭塞部位,股动脉1条,股浅动脉中上段6条。顺…  相似文献   

20.
笔者自1992~1996年1月用凯福隆+地塞米松+利多卡因局部注射前列腺内及腺体周围治疗慢性前列腺炎60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年龄25岁~50岁,平均32岁,病程1年~6年,平均2.5年,多数患者既往均用过其他治疗方法。60例中22例有淋病史,60例均做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卵磷脂小体+~++;WBC+~或有脓细胞;25例做前列腺液培养,其中6例为大肠杆菌,7例为淋球菌,2例为白色葡球菌,10例为阴性;35例B超检查:前列腺包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厚。2药物与操作2.1药物凯福隆1.0g、地塞米松注射液5mm,2%利多卡因5ml。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