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围生儿死亡原因及防治措施,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方法 按照围生期I标准,对我院产科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期间,129例围生儿死亡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期间围生儿死亡率为22.95%,其中死胎占55.8%,死产占13.2%,早期新生儿死亡占31.0%。死胎、死产的主要原因是缺氧综合征、胎儿畸形。新生儿主要死因为早产、肺部疾患、畸形等。结论 加强产前诊断、孕期及产时监护,防治早产及妊娠并发(合并)症,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142例的妊娠结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母儿的危害。方法 将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本院分娩诊断为ICP 142例为观察组,同期在本院分娩2865例为对照组,两组在早产、胎儿宫内窘迫、围生儿死亡、新生儿并发症及产妇难产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早产(20.42%)、胎儿宫内窘迫(36.05%)、围生儿死亡(3.53%)、新生儿并发症(12.67%),与对照组早产(3.46%)、胎儿宫内窘迫(4.15%)、围生儿死亡(0.42%)、新生儿并发症(0.8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P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它可导致早产、胎儿宫内窘迫、围生儿死亡、新生儿并发症及产后出血,增加难产及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围生儿死亡原因及防治措施,减少围生儿死亡率。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1年至2005年10月在该院妇产科分娩的72例围生儿死亡原因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死胎36例,占围生儿死亡总数的50%,死产24例,占围生儿死亡总数的33.33%,新生儿死亡12例.占围生儿死亡总数的16.67%。死亡原因依次为脐带因素、胎儿畸形、胎盘因素、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早产及其他因素。结论 加强孕期保健及优生知识的宜教和咨询,提高孕妇的自我保健意识,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的前提;进一步加强孕期胎儿监护措施,及时发现并纠正母儿异常情况,提高产前诊断及产科医疗水平,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蕈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并发胎儿生长受限孕妇分娩时机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分析于我院住院的妊高征合并胎儿生长受限患者53例的临床资料,按孕周分为28~31^+6、32~33^+6、34~36^+6、37~39^+6孕周4组,观察其围生儿结局。结果:孕28~31^+6周组的新生儿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病死率显著高于孕32~33^+6、34~36^+6、37~39^+6周组(均P〈0.01);孕32-33^+6、34~36^+6周组与孕37~39^+6周组与孕37~36^+6周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均P〉0.01)。孕37~39^+6周组的羊水Ⅲ度污染、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孕32~36^+6周期(均P〈0.01)。结论:妊高征并发胎儿生长受限患者分娩时机宜在32~36^+6周,适时终止妊娠对降低围生儿发病率及病死率有着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陈晖 《中国医药》2006,1(5):310-311
目的探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合并胎儿生长受限孕妇分娩时机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重度妊高征合并胎儿生长受限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孕周分为28~31^+6周、32~33^+6、34~36^+6、37~39^+6孕周4组,分析其围生儿结局。结果孕28~31^+6周组的新生儿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病死率显著高于孕32~33^+6、34~36^+6、37~39^+6周组(均为P〈0.01),而孕32~33^+6、34~36^+6周组与孕37~39^+6周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均为P〉0.05)。孕37~39^+6周组的羊水Ⅲ度污染、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孕32~36^+6周组(P〈0.01)。结论重度妊高征合并胎儿生长受限患者分娩时机宜在孕32~36^+6周。适时终止妊娠,对降低围生儿发病率及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防治方法对母婴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防治方法。方法选择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60例,在解痉、镇静、降压以及预防产后出血等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平均动脉压、血尿素氮、肌酐与尿酸的变化情况,观察对母婴预后的影响。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平均动脉压、尿素氮、尿酸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肌酐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60例患者均安全分娩,产妇无并发症发生,无新生儿窒息,无围生儿死亡,均痊愈出院。结论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可降低血压、改善母婴预后,阻滞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理过程的恶化,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杨惠萍  陈源珍 《河北医药》1999,21(6):460-461
目的:探讨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方法:统计自1994 ̄1998在我院分娩的围生儿数,根据临床实验室检查、B超及其他检查结果将围生儿死亡病例进行归类。结果:围生儿总数4286例,围生儿死亡89例,围生儿死亡率20.17‰,其中新生儿死亡率9.91‰,围生儿死亡原因依次为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ICP)、早产脐带因素、畸形、新生儿窒息及其他,结论:围生儿死亡与围生期保健,产程监测处理,  相似文献   

8.
杜世华 《安徽医药》2014,(12):2324-2326
目的:通过探讨2008-2012年该院围生儿死亡数、病死率及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提高围产保健工作质量,进一步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89例围生儿死亡资料,了解其特征。结果围生儿病死率7.79‰。本市户籍仅占全部围生儿死亡的7.87%,非本市户籍为92.13%,死胎比例最高,占总死亡数的52.81%,其次分别为新生儿死亡和死产。出生畸形居死亡因素中的首位,其次为脐带原因、早产、新生儿窒息、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等。结论提高非本市户口孕妇孕期保健意识,加强孕期筛查及监护,提高新生儿抢救能力,有助于降低围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方法 :统计自 1994~1998在我院分娩的围生儿数 ,根据临床实验室检查、B超及其他检查结果将围生儿死亡病例进行归类。结果 :围生儿总数 42 86例 ,围生儿死亡 89例 ,围生儿死亡率 2 0 17‰ ,其中新生儿死亡率 9 91‰ ,围生儿死亡原因依次为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 (ICP)、早产脐带因素、畸形、新生儿窒息及其他。结论 :围生儿死亡与围生期保健 ,产程监测处理 ,接受技巧有密切关系 ,提高对ICP的认识 ,提高产前诊断技术 ,预防早产 ,产程各环节的合理处理和提高对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效果 ,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南海区西樵镇围生儿的病死率、死因和死亡相关因素,明确本辖区围生期保健的重点,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围生儿的病死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南海区西樵镇分娩的围生儿的死亡情况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在7964例围生儿中死亡77例,围生儿病死率为9.67‰。其构成比为死胎占首位(57.14%),其次是早期新生儿死亡(31.17%)及死产(11.69%)。死因前3位依次为胎儿脐带因素、早产和低出生体质量、先天畸形。围生儿专家评审组评审结果是可避免死亡和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占59.74%。结论在西樵人民医院分娩的围生儿病死率还有下降的潜力。因此,应结合死因分析,制定一系列相关措施,加强围生期保健及高危妊娠的管理,提高产科、儿科的诊疗技术和群众自我保健及围生期保健知识水平,才能进一步降低围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胎膜早破合并早产120例妊娠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合并早产者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及胎膜早破发生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120例胎膜早破合并早产者,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与孕周的关系及胎膜早破发生的原因:结果胎膜早破合并早产孕35~36^-6周组与孕28~34^-6周组比较,其Apgar评分较高,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率均较低,两组比较其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胎膜早破合并早产宜于孕34周后经阴道终止妊娠为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龄初产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年龄在35~45岁的高龄初产产妇20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年龄<35岁的正常年龄初产产妇2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及围生儿情况。结果研究组孕妇进行剖宫产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孕妇,而进行自然分娩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00孕妇中,发生围生儿死亡8例(4.0%)、胎儿生长受限42例(21.0%),新生儿窒息40例(20.0%),新生儿畸形8例(4.0%);对照组患者中仅1例(0.5%)围生儿死亡,胎儿生长受限14例(7.0%),新生儿窒息5例(2.5%),新生儿畸形3例(1.5%)。研究组各种围生儿、胎儿及新生儿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龄初产产妇不仅会影响分娩方式,还会对妊娠结局产生影响,使围生儿、胎儿或新生儿的异常率升高,在临床上应受到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龄妊娠对母儿的影响,为围生保健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高龄孕产妇与非高龄孕妇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产妇合并症及并发症、分娩方式、新生儿情况结局差异,并且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高龄孕产妇发生率4.68%(80/2320),其他合并症及并发症(妊高征、糖尿病、流产早产、前置胎盘、胎盘早剥)高于非高龄妊娠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但两组阴道分娩总产程、会阴切开、软产道裂伤无差异。高龄孕产妇新生儿出生平均体质量、Apger评分低于;新生儿窒息、围生儿病死率高;新生儿畸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高龄孕产妇容易出现各种合并症和并发症;剖宫产多;围生儿平均体质量、Apger评分低,新生儿窒息、围生儿病死率高,属高危妊娠,应建立有效的预防保健和临床处理系统,对防止高龄孕产妇死亡及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双胎妊娠与单胎妊娠孕产妇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的差异。方法选择待产双胎妊娠孕产妇(双胎妊娠组)和单胎妊娠孕产妇(单胎妊娠组)各100例,比较2组孕产妇的并发症、产后出血量、低体质量儿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围生儿病死率,评价单胎妊娠与双胎妊娠并发症、妊娠结局差异。结果双胎妊娠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单胎妊娠组(P<0.05),产后出血量、低体质量儿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围生儿病死率明显高于单胎妊娠组(P<0.05)。结论双胎妊娠使孕产妇并发症增多,增加了新生儿预后不良的出现,加强对双胎妊娠的产前指导和监护,对双胎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持续性枕后位1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持续性枕后位(POPP)的分娩方式及对孕产妇和围生儿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46例POPP(枕后位组)和150例枕前位(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分娩结局、产程情况及母婴结局。结果 枕后位组阴道助产、剖宫产、软产道裂伤、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潜伏期延长和活跃期延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枕后位组胎头下降延缓和第二产程延长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POPP可导致孕产妇及围生儿并发症增加,及时正确处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终止妊娠的时机和分娩方式。方法:对86例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孕周终止妊娠及不同分娩方式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的窒息率和死亡率。结果: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剖宫产围生儿死亡率(4.44%)、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17.78%)明显降低(P〈0.05);≤33周分娩的新生儿窒息率(62.50%)、围生儿死亡率(50.00%)明显升高(P〈0.05),34-36周与≥37周差异无显著性(P〉0.OS)。结论: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在促胎肺成熟治疗后于孕34周终止妊娠,终止妊娠的方式首选剖宫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分娩诊断为ICP110例为观察组,同期在本院分娩31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科并发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情况。结果两组孕妇年龄、孕产次、初产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孕周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剖宫产、早产、胎儿宫内窘迫、胎粪污染发生、围生儿病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CP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它可导致早产、胎儿宫内窘迫、围生儿死亡、新生儿并发症及产后出血,增加难产及剖宫产率,通过有效处理和适时终止妊娠,可能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和死亡的发生并改善围产儿结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硫胺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甘草酸二铵组32例,硫胺素组32例。在治疗第8周、第48周结束时分别检测肝功能、HBV DNA定性和HBeAg阴转情况。结果:甘草酸二铵组和硫胺素组肝功复常率在第8周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HBVD门A、HBeAg转阴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硫胺素组与甘草酸二铵组比较肝功能复常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连续用药48周后,硫胺素组肝功能复常率、血清HBV DNA、HBeAg阴转率与治疗第8周结束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肝功复常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HBV DNA、HBeAg阴转率硫胺素组与甘草酸二铵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硫胺素可作为慢性乙型肝炎的基本治疗药物,长期服用硫胺素可降低病毒含量,稳定肝脏内环境,促进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王志建  薛海英 《河北医药》2002,24(12):957-958
目的:观察β-内啡肽特异性拮抗剂纳络酮对肝性脑病(HE)的催醒作用。方法:52例HE患者分为两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纳络酮。对比分析两组清醒所需时间、清醒前后血氨值和病死率。结果:治疗组清醒前后血氨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清醒所需时间短(P<0.05),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纳络酮对HE具有催醒作用,其机制与综合治疗后清醒的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20.
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高脂血症50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符合标准的高脂血症患者50例,考察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组)及绞股兰总昔胶囊(对照组)治疗高脂血症(肝阳上亢症)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疗效为80.0%,对照组为72.0%,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TC、TG、LDL—C、VLDL—C及TC-HDL-C/HDL-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