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硫酸吗啡控释片口服或直肠给药对晚期癌痛的止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70例中、重度疼痛晚期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口服给药组和直肠用药组,各35例。分别采用硫酸吗啡控释片口服或直肠给药,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药物的起效时间、镇痛时间存在个体差异。口服给药组总有效率为91.4%高于直肠用药组的8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吗啡控释片直肠给药是一种有效、安全的镇痛途径。  相似文献   

2.
孔繁宏  曹晓刚 《中国医药》2010,5(11):1026-1027
目的 观察硫酸吗啡缓释片口服给药和直肠给药对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将84例重度癌性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口服给药组(n=42)和直肠给药组(n=42),给予硫酸吗啡缓释片,进行止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对比. 结果 治疗2周末,直肠给药组有效率为88.1%(37/42),口服给药组有效率为83.3%(35/4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给药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0.5%(17/42),直肠给药组为21.4%(9/4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硫酸吗啡缓释片直肠给药的止痛疗效与口服给药相同,安全性2者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3.
李季  李巍  夏群  马静 《淮海医药》2014,(5):423-424
目的:观察比较吗啡控释片(美施康定)与羟考酮控释片(奥施康定)直肠给药治疗癌痛的效果。方法将136例晚期癌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吗啡组(66例)和羟考酮组(70例)。2组间临床资料差异无显著性( P>0.05)。2组分别给予吗啡控释片及羟考酮控释片直肠给药治疗癌痛,观察2组直肠给药起效时间及副反应。结果2组癌痛治疗药物起效时间长短差异有显著性( P<0.05)。2组癌痛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头晕、恶心呕吐、便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控释片直肠给药起效时间更短,而硫酸吗啡控释片直肠给药副反应更小。  相似文献   

4.
硫酸吗啡控释片口服与直肠给药控制癌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硫酸吗啡控释片口服给药和直肠给药对重度癌性疼痛的止痛效果.方法 采用交叉研究的方法,将100例重度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先口服给药后直肠给药,B组先直肠给药后口服给药,各用5天,剂量为30mg每12h.结果 口服给药患者的总有效率90%,直肠给药患者的总有效率87%,止痛效果明确,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给药方法的不良反应相同,主要为头昏、嗜睡、恶心呕吐、腹胀、便秘、排尿困难.口服给药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直肠给药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硫酸吗啡控释片经直肠给药对重度癌性疼痛的止痛效果与口服相近,不良反应少,适用于口服不良反应多和不能口服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硫酸吗啡控释片(美施康定)直肠给药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生活质量与毒副反应。方法:对入选的41例恶心、呕吐、梗阻、吞咽困难的癌痛患者予美施康定直肠给药每12h一次,对照组32例予美施康定口服给药每12h一次。结果:直肠给药组止痛总有效率97.56%,毒副反应发生率19.52%,Karnofsky评分由(45.24±8.21)提高到(66.22±11.6);口服治疗组止痛总有效率96.87%,毒副反应发生率56.24%,Karnofsky评分由(47.81±12.11)提高到(66.72±10.36)。两组在疗效及生活质量上无明显差异(P>0.05),毒副反应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美施康定直肠给药治疗癌性疼痛疗效肯定,毒副反应较轻,适用于无法口服治疗的病人。  相似文献   

6.
董艳  倪美良  吕巧儿  王秋华  许应强 《中国药房》2008,19(29):2283-2285
目的:评价中晚期癌性疼痛患者应用硫酸吗啡控释片直肠给药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50)与对照组(n=50),试验组先直肠给予硫酸吗啡控释片30mg,12h1次,连用14d,再口服30mg,12h1次,连用14d;对照组先口服给予硫酸吗啡控释片30mg,12h1次,连用14d,再直肠给予30mg,12h1次,连用14d。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组内疼痛缓解率、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直肠给药的镇痛起效时间快于口服给药(P<0.05)。结论:硫酸吗啡控释片直肠给药临床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于口服给药,适用于不能口服或口服不良反应较多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滕箭  杨梅英  沈季元  任建华  毛睿 《中国药房》2012,(36):3411-3413
目的:比较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经直肠给药治疗重度癌性疼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02例伴有中、重度疼痛的癌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50例)与B组(52例),分别经直肠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和硫酸吗啡缓释片,比较2组药物起效时间、癌痛类型和药品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A组患者治疗1、3h时的疼痛与B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内脏痛和躯体痛比较差异分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便秘比较分别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均优于B组。结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经直肠给药控制重度癌性疼痛,安全、有效、简便。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估吗啡控释片直肠给药在癌性疼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库(CBMdis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等国内数据库已发表的相关文献,收集国内有关吗啡控释片直肠给药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由2位评价者分别按检索策略收集并纳入标准入选资料,分析指标为疼痛缓解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8个研究共598例患者纳入分析,吗啡控释片直肠给药和口服给药的疼痛缓解率分别是83.69%和87.97%(P=0.09);在不良反应方面,吗啡控释片直肠给药导致便秘的发生率降低了15%(P〈0.000 1),消化道反应的发生率降低了21%(P〈0.000 1),嗜睡头晕的发生率降低了9%(P=0.001)。结论:吗啡控释片直肠给药和口服给药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效果相近,但直肠给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能较低,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9.
硫酸吗啡控释片直肠给药控制癌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有效地控制中晚期癌痛患者的疼痛。方法:对临床25例因恶心、呕吐、吞咽困难、术后禁食无法口服给药的中晚期癌痛患者,采用硫酸玛啡控释片直肠给药方法用药。结果;有效地控制了癌痛。结论;硫酸吗啡控释片直肠给药安全、无创伤、便于操作、镇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口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口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病例,随机分为A组、B组2组,其中A组68例为使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进行治疗,B组为52例为使用硫酸吗啡缓释片进行治疗,总结疼痛评分、疗效、毒副反应。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1.2%,B组总有效率为88.5%,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毒副作用相似,但A组便秘反应较B组减少(P<0.05)。结论在治疗中重度癌痛时,口服羟考酮缓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疗效相似,但前者毒副反应发生率相对更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针对阿片类药物治疗癌性疼痛,探讨临床常用的两种滴定方法的疗效、不良反应及费用情况。方法:两组癌性疼痛患者(n=30)分别口服吗啡滴定(观察组)和口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对照组)进行滴定。记录疼痛缓解程度、不良反应和1周内的镇痛药物费用。结果:两种方法均能很好地缓解疼痛,总缓解率分别达到96.7%和96.6%。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内观察组的成本-效果比低于对照组。结论:两组滴定镇痛疗效相当。使用吗啡滴定费用低但是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患者依从性稍差;使用盐酸羟考酮滴定则反之。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地佐辛用于结肠癌根治手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方法 60例结肠癌根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D组)地佐辛5mg+1%罗派卡因10mL+生理盐水至100mL,(M组)吗啡5mg+1%罗派卡因10mL+生理盐水至100mL。观察2组患者48h VAS镇痛评分、自控镇痛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镇痛评分、自控镇痛次数对照无统计学差异(P>0.05),地佐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吗啡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佐辛(0.005%)应用于椎管内术后镇痛,其镇痛效果与同等剂量(0.005%)吗啡相当,而不良反应如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少于吗啡。  相似文献   

13.
羟考酮控释片与吗啡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并比较中、重度癌痛患者服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后疼痛缓解情况及生存质量的改善。方法:将6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1∶1分为2组,A组给予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B组给予硫酸吗啡缓/控释片治疗,均规律服药14d后评定疼痛缓解度并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记录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疼痛程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减轻(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9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镇痛起效较B组快(P<0.01)。2组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明显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主要为便秘、头晕、恶心、呕吐、嗜睡等,且A组便秘明显较轻(P<0.01),其他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控释片与硫酸吗啡缓/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镇痛效果相近,服用安全,且羟考酮控释片起效快,便秘较轻,可作为中、重度癌痛治疗的首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盐酸美沙酮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在治疗晚期重度癌痛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73例晚期癌症伴重度疼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A组(36例)采用盐酸美沙酮片治疗,B组(37例)采用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观察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镇痛效果A组患者总体缓解率为90.3%,B组患者总体缓解率为90.5%(P>0.05);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呕吐、便秘、头昏、嗜睡,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发生率相似(P>0.05)。结论:盐酸美沙酮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用于治疗晚期癌症重度癌痛疗效接近。对于吗啡耐受晚期重度癌痛患者,推荐使用盐酸美沙酮片。  相似文献   

15.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药物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婷  赵纯全 《中国药房》2010,(46):4385-4388
目的:对比分析含奈达铂与含顺铂的TP方案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81例Ⅰb2~Ⅱa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顺铂+多西他赛)40例、B组(奈达铂+多西他赛)41例,化疗1~2个疗程,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在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中,2组疗效相当(其中A组总有效率为87.5%,B组总有效率为92.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严重胃肠道反应(Ⅲ~Ⅳ度,发生率为0%)、重度骨髓抑制(Ⅲ~Ⅳ级,发生率为4.9%)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发生率分别为20.0%、15.0%),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下降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下降B组高于A组(P<0.05)。2组均未发现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神经毒性损伤、心功能异常。结论: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奈达铂与顺铂疗效确切且相当,但是奈达铂与顺铂相比,不良反应轻、易耐受,可作为一线药物推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