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进纱布折叠法在血液透析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拔针后采用改进纱布折叠法按压止血,对照组拔针后采用常规纱布折叠法按压止血。比较2组拔针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及止血时间。结果观察组皮肤出血和皮下出血发生率分别为4.4%、2.2%,低于对照组的22.2%、13.3%;拔针后压迫<20min、≥20min出血和血肿发生率分别为2.2%、0,低于对照组的8.9%、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纱布折叠法用于血液透析拔针后止血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气囊式创口贴用于动静脉内瘘穿刺拔针后加压止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8年9月18~50岁血管通路为动静脉内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20例,分别采用气囊创口贴压迫止血法、胶带卷纸压迫止血法、弹力绷带加纱布压迫止血法,每名透析患者均连续统计10次止血效果,共600例次,对比三组的止血效果。结果:动静脉内瘘穿刺拔针后,观察组(气囊创口贴)止血效果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01)。结论:气囊式创口贴的局部压迫止血效果更显著,可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舒适的护理,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减少静脉穿刺拔针后皮下瘀血的护理方法。方法观察400例无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静脉穿刺拔针时,A组采用一次直接压迫止血法,B组采用替换压迫止血法。结果A、B两组病人皮下瘀血发生率有明显差异。结论静脉穿刺拔针时采用一次直接压迫止血法可有效降低皮下瘀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高蕾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9):172-173
目的:探讨水囊压迫法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止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患者按止血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水囊压迫法治疗,对照组用宫腔填纱术治疗,比较两种止血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及填塞物留置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囊压迫法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出血量少,止血效果可靠,是控制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静脉输液拔针后应用输液贴按压止血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输液贴指压法应用于临床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止血的效果。方法将静脉输液患者394例次,随机分为实验A组(输液贴三指横压法)、实验B组(输液贴拇指直压法),观察输液贴不同指压法拔针后按压止血效果;再将静脉输液患者241例次,随机分为输液贴组(实验组)、传统棉签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拔针后按压止血效果,制定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使用输液贴指压法按压止血效果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使用输液贴不同指压法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止血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而输液贴指压法与传统棉签按压法拔针后按压止血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输液贴指压法应用于临床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针眼固定、不移位、止血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止血效果明显优于棉签按压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止血方式及止血效果.方法 选取扬子妇科医院2010年12月-2012年11月间收治的前置胎盘患者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的20例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性的止血方式,观察组采取水囊压迫法进行止血,观察两组的止血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术后出血量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止血的方式中,采用水囊压迫法进行止血,其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性的治疗方式,并且安全性能高,非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剖宫产出血特点及采用水囊压迫法的临床止血效果,为剖宫产术后止血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前置胎盘患者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止血方法,观察组采用水囊压迫法进行止血。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处理,对比两种方法的止血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止血方法至产后24h的累积出血量具有显著性差异。采用水囊压迫法患者术后累积出血量少于采用常规止血方法的患者。结论采用水囊压迫止血法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出血效果优于常规的止血疗法,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拔针后最佳压迫止血的时间.方法 将600例采用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拔针后压迫止血3~4min;观察组拔针后压迫止血5~6min.结果 观察组皮下出血、瘀血发生率为6.0%(18/300),低于对照组的21.3%(64/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拔针后最佳压迫止血时间为5~6min,可有效降低皮下出血、瘀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拔针后最佳压迫止血的时间.方法 将600例采用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拔针后压迫止血3~4min;观察组拔针后压迫止血5~6min.结果 观察组皮下出血、瘀血发生率为6.0%(18/300),低于对照组的21.3%(64/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拔针后最佳压迫止血时间为5~6min,可有效降低皮下出血、瘀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采血后有效的止血方法。方法120例小儿采血后分两组,对照组股静脉拔针后按压止血,观察组桡动脉拔针后按压止血,观察止血效果和穿刺部位皮肤情况。结果观察桡动脉拔针后按压2min,针眼止血,无出现皮肤淤斑,对照组15例未止血,9例出现皮肤淤斑,两组均未出现局部血肿。两组止血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桡动脉采血,小儿易配合,有利于穿刺部位止血,防止出现皮肤淤斑和局部血肿。  相似文献   

11.
骆永文  何波 《北方药学》2011,8(9):64-65
目的:对于胃肠道出血患者内镜检查前使用奥美拉唑的疗效进行了分析,比较内镜检查前和检查后使用奥美拉唑所起到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0年4月收治的7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内镜检查前注射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内镜下注射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3h内的再出血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3~24h的再出血率、住院时间及外科手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道出血患者内镜检查前使用奥美拉唑的疗效较好,止血迅速,无毒副作用,无并发症,可以加快溃疡出血的恢复和减少内镜下治疗次数。  相似文献   

12.
陈瑶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4):177-178
目的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术改进骨蜡止血。方法将以前采用的颗粒状骨蜡止血法(老方法)改进为圆锥体状骨蜡止血法(新方法)。结果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从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开展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术23例以来,对定位针穿刺脊椎后造成的孔内渗血,用骨蜡止血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制作的圆锥体骨蜡止血法能很好地让止血部位与骨蜡紧密结合、止血效果更加明显。结论由于制作的圆锥体骨蜡止血法能很好地让止血部位与骨蜡紧密结合、止血效果更加明显,从而减少了出血量,大大缩短了止血所用的时间,使该手术所用的整体时间提前了10~15min,缩短了术野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降低了手术感染的机会,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严利桃 《北方药学》2012,9(3):18-19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及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32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A)的17例患者持续泵注生长抑素,口服凝血酶及静脉输注奥美拉唑,对照组(B)的15例患者只输注奥美拉唑,观察两组患者出血停止时间。结果:A组17例患者中12例显效(70.6%),2例有效(11.8%),1例无效(6%);B组15例患者中7例显效(46.7%),2例有效(13.3%),6例无效(4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生长抑素及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能够明显缩短出血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及胃镜下治疗方法。方法将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针对不同病因,通过胃镜下给予喷洒药物、注射止血、金属钛止血和电凝止血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口服、垂体加压素静脉滴注和对症治疗等药物治疗。比较2组疗效、出血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9%高于对照组的6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止血后再出血转外科手术治疗2例;对照组16例,其中出血后转胃镜治疗并止血成功7例,行外科急诊手术治疗8例,因出血过多死亡1例。胃镜治疗患者均未发生胃穿孔、窒息等并发症。结论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可较好确定病因和发病部位,是上消化道出血较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婴幼儿静脉穿刺拔针后按压方法,减轻婴幼儿出血和皮下瘀血的发生率。方法从我院儿科注射室抽取静脉穿刺拔针后的0个月~5岁婴幼儿600例,分两组,对照组300例婴幼儿使用传统方法,即拔针后给予干棉枝局部按压穿刺点。实验组300例,静脉穿刺后拔针只用保留的3L输液贴,家长用大鱼际肌在穿刺点起固定按压作用,其余四指环绕起支持作用,就象家长整只手握着患儿穿刺的手或脚,进行大面积按压,按压时间同为4min。结果实验组出血、皮下瘀血的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论是手、足、头等部位的拔针,实验组都能有效降低患儿出血和皮下瘀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重度PIH孕妇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常规解痉降压,观察组则在硫酸镁基础上,应用拉贝洛尔针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点滴。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控制有效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上,两组患者在宫颈裂伤、子宫过度刺激、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重度PIH效果确切,能有效降低患者平均动脉血压,改善母婴结局,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治疗非甾体药物致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3月~2010年9月收治的62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有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史,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患者应用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雷尼替丁予以对照,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止血效果好,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治疗非甾体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效果好,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理想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动脉出血性疾病经导管超选择性出血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DSA下造影,明确出血部位,用明胶海绵、栓塞颗粒、丝线线段、微弹簧圈、弹簧栓子等进行栓塞介入治疗32例患者。结果:32例患者中有30例用明胶海绵或钢圈超选择性栓塞治疗后出血停止,其中1例栓塞治疗后于1个月及2个月后分别再次出血;1例经动脉内灌注垂体后叶素,出血停止;1例造影后发现明显造影剂外渗,但因血管太细及血管成锐角扭曲,微导管无法超选而放弃栓塞治疗,改开放手术。所有被栓塞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其中1例栓塞后出现下腹腹痛,经止痛药物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选择性动脉插管治疗动脉出血性疾病具有创伤小、止血迅速、术后反应及并发症少、恢复快及操作可重复性等优势,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9.
王明友  胡震宇 《中国药房》2014,(20):1859-1861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联合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卧床休息、禁饮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胃酸、补充血容量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泮托拉唑4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bi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凝酶2 U静脉注射,bi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5 d。观察两组患者的止血疗效、有效止血时间、平均输血量、治疗前后血红蛋白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平均输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泮托拉唑联合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8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基础护理和整体护理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探讨整体护理的优势。方法:将从2007年9月~2008年7月入住本院接收治疗的84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整体护理模式。观察并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整体护理模式,从患者生理、心理全方位展开护理干预,能显著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