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年来,我院实施电子结肠镜下大肠息肉切除术11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石红阁  王桂荣 《中国医药指南》2014,(13):377+379-377,379
目的研究肠镜下结肠息肉摘除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对我院113例结肠息肉肠镜摘除手术病患进行有效的术前护理指导和术后康复护理,以及出院健康指导。结果经过我们精心的护理,113例病患均成功的完成了手术,没有发生并发症,成功率为100%。结论肠镜下结肠息肉的摘除手术,对患者进行优质的护理,能够大大的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帮助患者尽快出院,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人结肠息肉临床及病理特点,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人结肠息肉病例328例,所有病例均确诊存在结肠息肉,并行内镜下手术,病理常规检测切除样本进行分析。结果:结肠息肉多发于左半结肠,显著高于右半结肠(P<0.01);病理类型多为腺瘤性息肉,癌变率随着息肉大小的增大而显著升高(P<0.05)。腺瘤性息肉与非腺瘤性息肉在临床症状及血常规因素上,二者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老年人结肠息肉的预防与诊断,应重点关注左半结肠的直肠与乙状结肠,并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做到全结肠检查,从而有效避免结肠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析肠镜下结肠息肉患者治疗期间采取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86例结肠息肉病例为受试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肠镜治疗.根据护理方式差异分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综合性护理,各43例.结果 86例患者共切除息肉118枚,观察组插镜成功率为100.0%(43/43),对照组为79.6%(34/43),两组插镜成功率比较,结果显示x 2=9.935 1,P=0.001 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86例患者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肠出血、肠穿孔以及肛门便意,观察组肠出血、肠穿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胀、肛门便意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能有效降低肠镜治疗结肠息肉时并发症发生率,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肠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为了探讨肠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本研究于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对收治的结肠息肉患者采取肠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本组159枚息肉均在肠镜下经高频电圈套切除法成功切除,术后经过复查发现无1例残留,随访亦未见复发,临床有效切除率达100.00%。159枚息肉均在肠镜下经高频电圈套切除术后共有19枚发生出血,发生率为11.95%,其中14枚为早期出血,另外5枚为延迟性出血,所有出血病例经过止血治疗后均成功止血;无1例发生穿孔。结论内镜下行高频电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安全、可靠、有效、创伤小、经济实惠、疗效确切、患者不论年龄大小均可接受的治疗方法,如术中或术后发生出血,则应积极进行内镜下治疗,少量渗血和搏动样出血通过药物喷射及电凝止血效果好,可以作为治疗结肠息肉的首选方法,对减少大肠癌的发生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痛肠镜下结肠息肉电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35例结肠息肉患者在无痛肠镜下行电切除术,采取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和观察及术后及时有效的护理。结果35例患者均在无痛肠镜下完成结肠息肉电切除术,仅有1例术后有少量出血症状,经治疗均顺利出院。结论术前、术中、术后做好细致的护理是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胃肠镜下电凝切除治疗胃结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50例无恶变胃结肠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将5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胃肠镜下电凝切除,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手术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胃肠镜下电凝切除治疗胃结肠息肉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方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黄庆忠 《中国药业》2010,19(11):84-85
目的探讨电子结肠镜下高频电刀切除结肠息肉的疗效。方法对184例患者的475枚结肠息肉进行电子结肠镜下高频电刀治疗。结果全部患者均一次性治愈,共切除腺瘤性息肉301枚,炎性息肉147枚,幼年性息肉27枚,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电子结肠镜下高频电刀切除结肠息肉安全、创伤小、疗效确切,是治疗结肠息肉的较好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结肠镜下切除结肠息肉的疗效,分析患者的年龄,息肉的大小、生长部位、病理组织学类型与癌变息肉的关系。方法在结肠镜下针对息肉的大小、形态采取相应的切除方法,并统计癌变息肉患者的年龄、癌变息肉的大小、生长部位、组织学类型。结果 358例老年结肠息肉患者结肠镜下息肉切除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在癌变的58枚(53例)息肉中,60~69岁、70~79岁、≥80岁患者的癌变率均大于14%,生长于直肠及乙状结肠的息肉癌变率分别为12.24%和12.87%,息肉大小1.0~1.9cm及≥2.0cm的癌变率分别为18.46%和34.62%,腺瘤性息肉癌变率为22.97%。结论结肠镜下结肠息肉切除疗效肯定。息肉〉1.0cm的癌变率明显升高,腺瘤性息肉癌变率明显高于其他病理类型的息肉。  相似文献   

10.
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29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琦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5):128-128
目的:对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的操作要点、疗效、安全性进行评价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6月本院消化内科住院行内镜下结肠息肉摘除术的2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结肠息肉292例,均全部切除。镜下分类,有蒂68例(23.29%)、无蒂166例(56.85%)、广基31例(10.62%)、扁平状27例(9.25%);组织学分类:炎症性息肉43例(14.73%)、错构瘤型息肉6例(2.05%)、腺瘤性息肉194例(66.43%)、增生性息肉49例(16.78%)。术后出血7例,均为粗蒂和扁平状息肉。5例患者出血自行停止,2例需内镜下止血。未发生穿孔。结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恰当选择切除方法,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手术治疗结直肠息肉1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会俭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3):3542-3543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中联合结肠镜治疗结直肠息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8例无法用肠镜切除的结直肠息肉患者联合应用腹腔镜结肠镜治疗.结果:18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均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60~200 min,平均80 min;术中出血10~80mL,平均30 mL.术后无并发症发生.随访6~2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术中联合结肠镜治疗结直肠息肉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注射肾上腺素辅助腹腔镜、结肠镜联合手术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2010年8月~2012年4月行结肠息肉切除的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把上述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所有患者都采用注射肾上腺素辅助腹腔镜、结肠镜联合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独的腹腔镜、结肠镜联合手术治疗。结果经过观察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但是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肾上腺素辅助腹腔镜、结肠镜联合手术治疗结肠息肉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无痛结肠镜下治疗结肠息肉电切除手术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2011年5月~2012年5月入住笔者所在医院的50例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在无痛结肠镜下进行结肠息肉电切除手术治疗的。然后对其提供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均不存在穿孔现象,2例(占4%)带蒂息肉切除后残端出血,立即电凝止血;3例(占6%)在手术之后1d内出现微量便血症状,对出现微量便血的患者进行止血治疗,3d之内出血症状全部停止,不存在二次进镜出血的患者。对本组患者进行随访并对其进行常规的复查肠镜,原发部位并没有发现息肉存在。结论向经无痛结肠镜下治疗结肠息肉电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提供科学的临床护理,其效果较为明显,可作为治疗的辅助手段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金属钛夹应用于大肠息肉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结合使用的治疗效果。方法对78例大肠息肉患者采用电凝电切、金属钛夹央闭创面的治疗,分别接受1~3枚钛夹钳夹治疗,术中及术后观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78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一例出现术中或术后出血及穿孔,共使用金属钛夹147枚。结论内镜下电切大肠息肉治疗,选择合适的病例配合熟练的操作,金属钛夹可以起到迅速止血和预防再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作用,金属钛夹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肠息肉的临床特点、病理类型与癌变的关系及其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196例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症状、息肉的分布、大小、病理结果及治疗情况。结果结肠息肉检出率20.50%,临床症状中腹痛多见(23.75%),直径为1.1—2cm息肉恶变率达22.58%,68枚左半结肠息肉癌变,病理类型以腺瘤性息肉多见(906枚),其中11枚伴重度不典型增生,90枚癌变。结论结肠镜下摘除结肠息肉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高危结肠息肉内镜与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内镜黏膜下切除(EMR)或黏膜下剥离(ESD)完整切除3464枚息肉的病理和内镜资料,分析其与息肉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955例结肠息肉患者切除的3464枚息肉中,具备重度不典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局灶癌变的息肉82枚(2.4%),分别属于73例患者.87.8%(72/82)的高危息肉主要分布于左半结肠;息肉主要病理类型为管状腺瘤5枚、绒毛管状腺瘤70枚、绒毛状腺瘤7枚.直径≥1 cm息肉的高危几率高于<1 cm的息肉(P<0.01).带蒂息肉的总体癌变高于扁平息肉(P<0.01);但直径>1 cm的扁平息肉高危息肉发现率为10.7%,显著高于整体水平的2.4%(P<0.01).结论 高危息肉易出现于左半结肠.息肉大小是判断是否存在高危因素的主要指标;直径大于1.0 cm的扁平息肉更具有恶变倾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手术的适应证、方法及疗效。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7例胆囊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不同类型胆囊息肉患者采用了不同的手术方法,术后未发现息肉残留、感染及胆漏等并发症,患者无不适,症状消失,B超检查未发现复发的息肉。结论:术前准确判断胆囊息肉的性质,对情况不同的胆囊息肉病变采取对应的手术方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吴学勇  吴伟 《淮海医药》2012,30(2):128-130
目的总结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的技巧。方法对2008年6月~2010年12月460例的操作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结肠镜单人操作检查及治疗成功450例,成功率97.39%,到达回盲部时间为3~30 min,进境长度一般为60~80 cm,少数达到120 cm,检查和治疗均无1例并发症。结论结肠镜单人操作技术安全,成功率高,操作者自我可控性操作方面有优势,患者痛苦小。  相似文献   

19.
谭贵永 《中国当代医药》2013,(6):191-191,193
目的探讨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效果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外科手术治疗的50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0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手术治疗后,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者2例,其余48例术后并发症有13例(27.1%):切口裂开者1例,切口发生感染者4例,肺部感染者2例,尿道感染者2例,结肠造口瘘脱垂者4例,13例并发症患者经行相应的治疗处理后均康复出院。结论结肠癌肠梗阻的最有效治疗方法为手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可有效提高结肠癌的治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