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洪清 《儿科药学》2001,7(3):42-4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检出的致病菌中敏感的抗生素依次为环丙沙星、克林霉素、头孢噻肟、但考虑到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的生理特点及药物的安全性,头孢噻肟仍为治疗VAP的首选,环丙沙星治疗VAP的疗效好,其软骨及关节损害未被证实,可以选用,克林霉素对新生儿肝功能损害较为严重,建议尽量少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依替米星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以依替米星 ( 2 0 0~ 30 0mg·d-1,分 2~ 3次 ,ivgtt,一般使用 5~ 10d)治疗 2 1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年龄 ( 5 1± 9)a ,平均机械通气为 ( 14± 9)d。同时对深部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痊愈 12例 ( 5 7 1% ) ,显效 4例 ( 19 1% ) ,进步 2例 ( 9 5 % ) ,无效 3例 ( 14 3% )。临床总有效率为76 2 %。细菌培养共获 2 1株菌株 ,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绿脓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常见 ,其中 15株清除 ,细菌清除率为 71 4 %。不良反应轻微 ,仅 1例出现皮疹。结论 :依替米星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诊断的意义。方法对河间市人民医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134例采用呼吸机治疗的患者,根据通气时间大于7d后是否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情况分为异常组和正常组,采取半定量固相免疫法测定血清中降钙素原(PCT)水平、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等。结果异常组患者在通气之后PCT阳性率为88.2%,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其中患者血清中PCT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阳性与阴性的预测值均明显高于利用CRP和WBC进行诊断的情况(P〈0,05)。结论降钙素原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测定患者血清中的降钙素原水平能够有效诊断早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中,对患儿开展综合护理,并研究其护理效果。方法在2017年间,我院共有108例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并分成两组进行研究,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前一组患儿采用基本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进行综合护理,护理后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及其满意度。结果患儿恢复时间对比上,观察组的为(6.28±2.0)d,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的(9.01±1.8)d;在护理满意度对比上,观察组同样存在明显优势,P<0.05。结论具有显著护理效果的综合护理,在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中应用可以利于患儿病情的恢复,减少疾病对患儿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在重症监护病房中最为常见的呼吸系统并发症,是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及院内感染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对VAP进行积极的预防,是减轻患者负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5月~2014年12月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的43例患者,按照在≤7 d的机械通气时间内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28例)和非VAP组(15例),监测体温、肺部体征、痰的改变,并行胸片、支气管深部痰培养检查,抽血检测PCT、白细胞(WBC)计数水平,计算PCT对VAP的早期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机械通气后VAP组的PCT、WBC、体温较机械通气前升高,且高于非VAP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PCT≥0.5 ng/ml为阳性预测值,预测VAP的灵敏度为89.29%、特异度86.67%、阳性预测值为92.59%、阴性预测值为81.25%.以△PCT在0.25~1.70 ng/ml为阳性预测值,其灵敏度为89.29%、特异度为93.33%、阳性预测值为96.15%、阴性预测值为82.35%.以PCT≥0.5 ng/ml联合△PCT在0.25~1.70 ng/ml为阳性预测值,其灵敏度高达100.00%、特异度为93.33%、阳性预测值为96.55%、阴性预测值为100.00%.结论 血清定量PCT检测对早期预测诊断VAP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7.
呼吸机在ICU病房的广泛应用,在挽救了无数生命的同时,也带来了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风险.VAP一旦发生,应首先对患者做好口腔的护理、气道湿化及痰液引流等护理措施;同时在第一时间,开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以改善预后,因G-杆菌为主要致病菌,以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及大肠杆菌最为常见,为此常选择抗假单胞菌活性的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第3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碳青霉烯类等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抗生素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检出的致病菌中敏感的抗生素依次为环丙沙星、克林霉素、头孢噻肟,但考虑到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的生理特点及药物的安全性,头孢噻肟仍为治疗VAP的首选,环丙沙星治疗VAP的疗效好,其软骨及关节损害未被证实,可以选用,克林霉素对新生儿肝功能损害较为严重,建议尽量少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抗生素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同时进行致病菌检测与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通过致病菌检测以及药物敏感试验,60例患儿中检出肺炎克雷伯杆菌30株、大肠杆菌18株、绿脓杆菌9株、肺炎链球菌3株。经药物敏感试验,得出主要敏感药物为泰能、环丙沙星以及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4.043,P<0.05);观察组出现败血症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3%;对照组出现败血症2例、多器官功能不全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3%。结论:从药物的安全性以及早产儿生理特点、药物使用经济因素等方面考虑,在治疗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过程中首选抗生素药物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合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有利于促进抗生素作用的发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儿早日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5例患者中,临床控制32例,显效7例,有效10例,无效6例.结论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加强新业务、新技术的学习,加强对VAP高危因素的监测,对提高VAP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02~2004年间,我们ICU科对收治的诸多被实施机械通气的患者中,分列出因机械通气造成的肺炎病例48例,做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析在PICU病室中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措施.方法 对PICU病室中呼吸性肺炎患儿进行机械通气48 h以上,操作过程要严格按照无菌要求处理,对呼吸机管路进行系统管理,加强气囊的管理,PICU病室环境要符合要求,对患儿进行口腔护理、呼吸气道护理等.结果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病情出现好转,在脱机后可以转入普通病房或出院.结论 对PICU机械通气患儿采取严格的无菌操作,加强PICU病室呼吸机相关管理,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能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YAP)的发生率.方法 通过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原因,有针对性的制定有效预防措施,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 传统护理组81例患者,共22名患者发生VAP(发生率27.16%),实验组81例患者,12名患者发生VAP(发生率14.81%),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我院诊治的20例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给予有效的基础护理,并适时给予吸痰等对症护理,对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相应治疗和护理干预后,18例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拔管后没有再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例患者由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而死亡,治愈率达到90.0%。结论对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给予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辛小娟 《中国实用医药》2012,17(17):195-196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方法 对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1月因各种原因导致呼吸衰竭来我院就诊行机械通气的14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47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经过护理之后,观察VAP的发生率及治愈率.结果 实验组的VAP的发生率为33.78%,治愈率为84.00%,远高于对照组.结论 给予VAP患者积极全面的基础护理和对症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VAP发生,利于其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通过加强护理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方法回顾120例接受机械通气患者的病历,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结果呼吸机械通年120例,发生VAP66例,点55%。其中气管插管29例,气管切开37例。发生VAP患者死亡25例,占VAP37.9%。结论宿主防御机制受损及口咽部定植菌和胃肠反流内容物的吸人,一次性卫材的污染,呼吸器械以及手、空气的污染均可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减少口咽部、胃十二指肠病原菌的定植和吸人;喂养时采取适当的体位;切断传播途径、严格消毒器械、更换一次性卫材;充分湿化气道、加强痰液的管理和口腔护理;及时撤机。可有效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医院ICU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学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进行机械通气的68例VAP患者痰培养分离出的菌株、细菌耐药情况以及治疗方面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VAP患者痰培养分离出128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菌97株(75.8%),革兰阳性菌10株(7.8%),真菌21株(16.4%),分别列前5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白色念殊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药敏结果表明所有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VAP组的病死率为30.9%,是非VAP组的2.2倍。结论 VAP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细菌的耐药率不断升高。预防和控制VAP可提高机械通气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重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及延误病程,通过严格的消毒管理,洗手,呼吸道管理,药物预防等措施达到控制和预防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特征和诊治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56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6例患者共检出60株病原菌,其中45株G-杆菌,占75%;10株G+菌,占16.7%;5株真菌,占8.3%。56例患者中有43例成功脱机,13例死亡,死亡率为23.2%。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容易产生较多的病菌,临床上要对抗生素进行合理使用,通过积极治疗原发病,使使用呼吸机的时间得到缩短,使医源性感染得到降低,以此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儿管道内细菌定植引起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研究,为临床预防VAP的发生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ICU中30名机械通气患者收集1、3、7d呼吸道分泌物及导管剪切送检培养,分析定植菌种类、定植时间。结合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将有无出现定植菌并发VAP分为定植菌组(未发生VAP)及VAP组。结果气管插管中1、3、7d细菌定植分别占5%、30%、33%,出现VAP分别占0、8.3%、30%。结论上机时间越长,细菌定植机会越大,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