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流行性出血热(EHF)又称肾综合症出血热(HFRS),是10余种病毒性出血热(VHF)中在世界分布较广、发病数目较多、危害性较大的一种,尤其在我国,姬鼠型和家鼠型EHF每年都有较大的流行,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根据各地疫情资料,近年来许多地区发病均有上升趋势,流行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但随着人们对其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播媒介的研究及病毒分离和疫苗的研制成功,采取以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将会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
Wang GQ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11):881-882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在我国又称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啮齿类动物特别是鼠类为其自然宿主和主要传染源。世界上有30多个国家发现HFRS,我国是HFRS流行最严重的国家,每年发病人数占世界汉坦病毒感染病例的90%以上。我国大陆除青海省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病例发生,台湾也有汉坦病毒感染病例报道。本病在我国主要分为姬鼠型和家鼠型两种类型,其中黑线姬鼠、黄颈姬鼠和大林姬鼠为姬鼠型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褐家鼠为家鼠型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目前我国存在姬鼠型、家鼠型和家鼠姬鼠混合型3种疫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家鼠型疫区逐渐扩大,而且正在发生部分姬鼠型疫区向混合型疫区、混合型疫区向家鼠型疫区演变。  相似文献   

3.
掌握昆明市啮齿动物自然感染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状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于2000年6月在该市西山区和安宁市捕获鼠类13种531只,用免疫荧光试验检测其肺组织中该病毒抗原,结果西山区和安宁市鼠类带毒率分别为4.19%(7/167)和7.97%(29/364),带毒鼠种为褐家鼠,黄胸鼠和小家鼠,证实该地存在着以家鼠型为主的肾综合征出血热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4.
流行性出血热(EHF)的几个流行病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流行性出血热(EHF)在我国是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一种危害严重的病毒病。1931年发现于我国东北的东北部边境地区,1955年后在我国许多其它地区发现流行,发病地区扩大,发病率逐年增高,尤其1980年后,由于发现并经血清学证实我国存在家鼠型出血热的广泛分布及爆发流行,发病地区迅速扩大,发病率急剧上升。1983年全国设置了42个EHF监测点及5个综合性防治试点,从1984年起又组织全国EHF地  相似文献   

5.
从黑线仓鼠肺中分离出流行性出血热家鼠型病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黑线仓鼠肺中分离出流行性出血热家鼠型病毒李琦,李伟,张作儒,赵宏儒,孟宗达,高秋菊,王华,陈化新,叶青自1978年从疫区黑线姬鼠肺中分离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以来[1],又相继从褐家鼠等多种宿主动物中分离到EHFV[2~4]。众多调查发现黑...  相似文献   

6.
鼠密度和鼠带EHFV监测与EHF疫情预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鼠类为流行性出血热(EHF)的主要宿主动物。我们从 1988 年1月至 1990年 12月开展鼠情、鼠携带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抗原及人间EHF 疫情的监测,工作以探讨本病的流行过程及其规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由于病原学和血清学的突破性进展,我国已报道的流行性出血热(EHF)宿主动物有50多种。米尔英等从家鼠型疫区6种家畜家禽血清中检出EHF 病毒抗体,张云等从野鼠型疫区狗肺中检出EHF 病毒抗原并分离出两株病毒。但从野鼠型疫区犬血清中检出 EHF 病毒家鼠型抗体,未见报道。 四川省雅安市是以黑线姬鼠为主要传染源的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2001~200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为掌握云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特点,提供防治参考,对人间和鼠间疫情进行了监测.方法收集全省本病疫情资料,并在监测县采集人血清以及鼠肺脏和鼠血清作汉坦病毒抗原和抗体检查.结果 2001~2002年全省共报告本病102例,死亡3例,年发病率为0.12/10万,病死率为2.94%.主要发病地区为红河州、昆明市、楚雄州.疫区人群隐性感染率为4.19%.2002年在泸西、寻甸和永胜监测点捕获鼠类9种891只,居民区以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优势鼠种,野外以高山姬鼠为优势种;鼠间汉坦病毒带毒率为3.65%,带病毒鼠种为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和高山姬鼠.2001年在大理市野外捕鼠12种140只,大绒鼠为优势种,带毒鼠为大绒鼠、大足鼠、黄胸鼠、社鼠和短尾鼠句.结论监测区内存在有以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主要宿主动物的家鼠型疫源地,也存在着以高山姬鼠和大绒鼠为主的野鼠型疫源地.发病率上升与较高的鼠密度和鼠间感染率有关.应采取以灭家鼠和接种家鼠型或两型混合疫苗为主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 为探讨新野县流行性出血热(EHF)流行规律和确定疫区类型,我们于1985年9月再次对主要疫区溧河乡鼠类密度及其携带EHF病毒抗原进行了调查,结果简报如下。 1。用夹夜法在该乡室内和野外共捕获褐家鼠、黄  相似文献   

10.
<正> 为了阐明本市流行性出血热(EHF)的流行规律,了解宿主动物的种类组成,确定主要传染源,分折感染环境,给EHF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站在疫区进行了鼠类种、群分布密度及抗原携带情况调查,现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用捕鼠中型铁夹放在室内外,夜放晨收,连放3夜,共捕鼠119只;另用夜夹法捕获35只,共有6个鼠种。室内鼠密度16.33%,以褐家鼠为优势种(83.67%);野外鼠密度为23.33%,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58.57%),褐家鼠次之(20.00%)。将捕获的154只鼠种经特异性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室内褐家鼠鼠肺中检出EHF相关抗原阳性率为7.32%。野外黑线姬鼠抗原阳性率4.92%,褐家鼠为18.18%。室内外褐家鼠的带毒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X~2=1.71,P>0.05)。野外褐家鼠与黑线姬鼠带毒率亦无显著差异(X~2=3.68,P>0.05)。其它鼠种均  相似文献   

11.
窝鼠中流行性出血热病毒自然感染特征调查分析杨占清,于晓敏,刘运喜,孟祥瑞,高学运,张云,张炳根,陶开华,刘景山流行性出血热(EHF)的主要传染源为黑线姬鼠和褐家鼠[1]。在自然条件下鼠类生活与繁殖的基本单位是鼠窝,因此,以窝鼠作为一个观察单位,来研究...  相似文献   

12.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本病的传染源除黑线姬鼠、褐家鼠、欧洲棕背外,能作为家鼠型或实验动物型HFRS传染源的动物,还有实验大白鼠。近十年来世界各地相继暴发了由实验大鼠引起的HFRS流行,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迫切需要一些快速、简便、敏感、特异的检测手段以用于野生及实验动物的HFRS病毒流行病学监测及检疫,以预防野鼠型、家鼠型及实验室型HFRS的发生。虽然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一直是主要可靠的血清学诊断手段,但由于需用昂贵的仪器,并且判定结果有一定的主观性,降低了它的应用价值。我们建立了三种检测实验大鼠体内HFRS病毒抗体的ELISA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敏感性。 (一)取代试验:1.用相应包被液或稀释液代替反应系统中一种或二种成分,结果均为阴性(见表1)。2.以JEV抗原和抗体,HSV抗原和抗体分别取代HFRS病毒抗原和A35McAb、Mark-1 McAb及免抗HFRS病毒免疫血清r-G。以酶标免抗人IgG取代酶标Mark-l,酶标H7 McAb和PAP复合物,羊抗人IgG取代桥抗免抗大鼠血清,结果均为阴性(见表2)。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掌握滇西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特点,提供防治参考,对人间和鼠间疫情进行了调查.方法 收集滇西本病疫情资料,并在该地区采集人血清以及鼠肺脏和血清作汉坦病毒抗原和抗体检查.结果 滇西地区2004和2005年共报告病例41例,占全省同期发病数的40.59%.主要发病地区为祥云、兰坪、古城、永胜、宁蒗、宾川、巍山、弥渡、大理市(县、区),人群隐性感染率为1.81%.2004和2005年在玉龙、古城、永胜、宾川、祥云、大理、澜沧、景东、龙陵、盈江、腾冲、昌宁、宁蒗县和兰坪县(市、区)采集到16种1 825份鼠肺标本,鼠间汉坦病带毒率为2.47%.居民区以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优势鼠种,野外以高山姬鼠和大绒鼠为优势种,带毒鼠种为褐家鼠、黄胸鼠、大绒鼠、大足鼠、高山姬鼠和臭鼩鼱.结论 该地区广泛存在以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主要宿主动物的家鼠型疫源地,也存在着以高山姬鼠和大绒鼠为主的野鼠型疫源地.滇西疫区正在扩大,应采取以灭家鼠和健康人群接种家鼠型或两型混合疫苗为主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进一步掌握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在云南省的流行特征,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云南省本病疫情资料,采集人血清、鼠类肺脏作汉坦病毒(HV)抗体和抗原检查。结果2009年云南省共报告本病16例,死亡1例,年发病率为0.04/10万。病死率为6.25%:发病地区为大理、昆明、红河、文山、楚雄和怒江州(市)。在固定监测点泸西县、祥云县和昆明市五华区捕获鼠类8属15种559只,人血清292份,其中居民区以黄胸鼠和褐家鼠为优势鼠种,野外以大绒鼠和高山姬鼠为优势鼠种;鼠间HY带毒率为3.78%(20/529),带毒鼠型动物为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大足鼠、大绒鼠、臭鼩鼱和灰麝鼩。健康人血清HV抗体检测,人群隐性感染率4.45%(13/292)。结论进一步证实了云南省存在着以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主要宿主的家鼠型HFRS疫源地,也存在着以高山姬鼠和大绒鼠为主的野鼠型疫源地;近几年发病率有所下降与鼠密度和鼠间HV感染率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5.
2007年云南省汉坦病毒宿主动物及其基因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云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病学特点、汉坦病毒(HV)宿主动物及基因型分布,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全省HFRS疫情资料;居民区采用笼夜法捕鼠,野外采用夹夜法捕鼠;鼠肺组织标本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HV抗原,用RT-PCR法检测HV核酸及分型。结果2007年全省共报告HFRS病例14例,死亡1例,年发病率为0.02/10万,病死率为7.14%。主要发病地区为大理和楚雄州。2007年在泸西、五华、祥云、玉龙、古城、河口、麻栗坡、泸水和隆阳区(县)捕获鼠类21种1 390只,其中居民区以黄胸鼠和褐家鼠为优势鼠种,野外以大绒鼠、中华姬鼠为优势鼠种。鼠间HV总带病毒率为4.17%,阳性鼠种为大林姬鼠、褐家鼠、大绒鼠、高山姬鼠、黄胸鼠、中华姬鼠和卡氏小鼠,带病毒率依次为9.09%(1/11),7.52%(10/133),7.35%(23/313),5.71%(2/35),2.57%(13/505),2.38%(2/84),2.22%(2/9);用RT-PCR法检测HV抗原阳性鼠肺标本58份,阳性29份,其中汉城型阳性16份,汉滩型阳性13份;汉城型主要带毒鼠种为褐家鼠和黄胸鼠,汉滩型带毒鼠种主要为大绒鼠、高山姬鼠和中华姬鼠。结论调查地区广泛存在以褐家鼠为主要传染源的家鼠型HFRS疫源地,也存在以大绒鼠为主要传染源的野鼠型HFRS疫源地;存在汉城型和汉滩型病毒的流行,汉滩型病毒具有多种宿主动物的特点,在国内具有特殊性。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 ,在吉林省延边地区发生流行性出血热 (以下简称EHF)的同时 ,在一些农场和饲养专业户的家兔群中也流行一种原因不明、死亡率较高的急性传染病。为查明病因 ,收集了症状典型和具有代表性的一批家兔脏器组织 ,选取细菌培养阴性的标本进行病毒分离 ,从 4只病兔体内分离到 13株病毒 ,选择其中 3株为代表株进行了系统鉴定 ,确定其为姬鼠型流行性出血热 (EHF)病毒。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脏器标本 本院动物室从疫区购进一批实验用家兔 ,在这批家兔中发生和疫区家兔同样症状的传染病。选临床症状典型处于发病急性期的病…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肾综合症出血热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吉林省肾综合症出血热流行趋势。方法根据疫情资料和对全省部分疫源地的鼠密度、优势鼠种、鼠带毒率、带毒鼠流行型、恢复期患者血清标本、健康人群隐性感染情况等因素的监测数据综合分析。结果吉林省肾综合症出血热疫源地和城市的家鼠型病例逐年增加。以家鼠型为主的混合型疫源地逐年扩大,健康人群抗体水平与全国数据相近,延边地区疫源地检测到普马拉型病毒基因。结论目前我省肾综合症出血热的流行趋势是由山区向平原、由农村向城市、由东向西逐渐扩延;流行型别由单一的姬鼠型向以家鼠型为主的混合型演变,呈现由逐变到突变的过程,全省疫源地型别已趋向多元,出现新型病原体存在的迹象。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宿主动物检查 (-)动物肺脏病毒抗原检测:全州共收集到17种(啮齿目14种、食虫目3种)1177只鼠肺及鼩鼱肺脏,从5种19只鼠肺中检出EHF病毒抗原,阳性率1.61%。阳性鼠种是褐家鼠、黄胸鼠、高山姬鼠、大绒鼠和小家鼠。调查中捕获的家鼠以黄胸鼠为主,占捕获鼠数的26.08%,带毒率1.30%;次之为褐家鼠,占捕鼠数的19.20%,带毒率0.88%,小家鼠占捕鼠数的2.21%,带毒率3.85%。野鼠以高山姬鼠为主,占捕鼠数的34.32%,带毒率0.50%;大绒鼠次之,占捕鼠数的11.13%,带毒率7.63%(见表1)。  相似文献   

19.
用抗原阳性鼠肺组织分离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多数报道采用阳性较强的鼠肺标本。作者在用 以上阳性鼠肺分离EHF病毒过程中,不少标本分离不到病毒。据鼠类监测表明,鼠类抗原、抗体双阳性者比重较大,抗体阳性标本对分离EHF病毒是否有影响尚未见报道。为此作者在对EHF监测点进行啮齿动物带毒常年监测中,选用阳性鼠肺10份,其中有4份属抗原、抗体双阳性,标本经处理后直接接种Vero—E6细胞单层进行EHF病毒分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应用圆形分布研究人群流行性出血热发病与褐家鼠带毒率的关系河南省焦作市卫生防疫站马俊生,郭正仁为探讨褐家鼠带毒率与人群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的关系,我们应用圆形分布法对焦作市1990年至1991年人群家鼠型流行性出血热(EHF)发病率和褐家鼠带毒率的逐月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