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归来穴注射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以常规输卵管通液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丹参注射液双侧归来穴注射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果:第1、2疗程输卵管通畅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80.0%、93.3%,对照组分别为43.3%、56.7%,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第3疗程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5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宫内妊娠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输卵管通液术配合丹参注射液归来穴注射、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可以提高正常宫内妊娠率。  相似文献   

2.
唐东晖  李俐 《新中医》2005,37(9):32-33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20天。主要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尿蛋白定量、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3.75%、65.63%,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尿蛋白及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除红细胞压积外,其他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除全血比黏度(低切值)及红细胞压积外,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葛根素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联用可以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总量,明显改善血脂及血液变学指标,对减轻肾脏病变、缓解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均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王大伟  陈超  孟繁甦 《新中医》2006,38(12):22-23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6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参麦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心绞痛疗效及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的变化以及硝酸甘油用量情况,并检测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心绞痛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6%,对照组为67.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以及硝酸甘油用量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CRP、MMP-9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UA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CRP、MMP-9水平以防止不稳定斑块破裂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川芎嗪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6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川芎嗪合参麦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为75.8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川芎嗪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7%和73.3%,两组有显著性差异(x^2=4.71,P〈O.05)。治疗组平均止泻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U=3.23,P〈0.01;u=4.03,P〈0.01)。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能缩短病程提高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合丹红注射液对胸痹心血瘀阻型的疗效。方法:将60例胸痹心血瘀阻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应用参麦注射液合丹红注射液静滴,2组疗程均为21天。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60.0%,对照组为33.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后心电图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液流变学数值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血脂改善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合丹红注射液治胸痹心血瘀阻型疗效确切,可作为中医治疗胸痹心血瘀阻型有效和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研究参麦注射液治疗脑外伤后头晕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脑外伤后头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用参麦注射液30ml静脉滴注,对照纽用复方丹参注射液30ml静脉滴注,5~7d为1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显效率治疗组(94%)高于对照组(7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对此两组组病例的疗效观察研究分析,我们认为参麦注射液对颅脑损伤后引起的头晕有较好的疗效,并且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叶雷  赵立琳  王健 《新中医》2012,(9):70-71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6例分为2组,对照组26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予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2组疗效及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69.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方法:将7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蛋白尿观察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用黄芪注射液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对照组单用卡托普利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后2组24小时尿蛋白均明显下降(P〈0.01),而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卡托普利较单用卡托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黄芪参麦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对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你慢性心衰患者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其中治疗组予黄芪、参麦、丹参注射液各20ml加入250ml液中静滴,14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心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92.5%,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心率较对照组明显减慢(P〈0.01),有极显著性差异,说明黄芪参麦丹参注认作为治疗慢性充血性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的最佳方式。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注射232次)、对照组51例(注射245次),对照组采用注射进针前针头内保留苄星青霉素溶液进行注射,观察组采用进针前针头内保留0.5%利多卡因溶液诱导注射,比较2组一次注射成功率及患者的疼痛度。结果:一次注射成功率观察组为96.98%,对照组为61.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程度观察组较对照组轻(P〈0.05)。结论:采用利多卡因溶液诱导下苄星青霉素注射方法针头无堵塞,一次注射成功率高,患者疼痛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2.
丹参注射液与氧氟沙星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参注射液为中药制剂,是丹参水溶性提取物与5%葡萄糖配制而成的灭菌水溶液,为棕色的澄明液体,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浆黏度、加速红细胞流速的作用,从而有利于改善微循环和预防血栓的形成。氧氟沙星注射液为淡黄绿色的澄明液体,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的特点,对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群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我们通过临床观察发现丹参注射液和氧氟沙星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为此我们进行以下试验观察,现报告如下。方法与结果丹参注射液:上海长征富民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每瓶250ml,批号023037;氧氟沙星注射液:湖北潜江制药股…  相似文献   

13.
黄芪注射液联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脑梗塞4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国庆  常风云  刘楠 《陕西中医》2003,24(8):688-689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合刺五加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ICVD)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85例 ICV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4 5例 )和对照组 (4 0例 ) ,观察 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3 .3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χ2 =1 1 .3 5 ,P<0 .0 1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且以治疗组为优。两组间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变化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治疗组 (黄芪注射液合刺五加注射液组 )治疗 ICVD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改善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考察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在室温条件下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模拟临床用药浓度和使用方法,将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8瓶,分别用木糖醇注射液5 ml溶解后转注入木糖醇注射液250 ml中,混合均匀后,在室温条件下考察6h内配伍溶液的色泽、澄清度、pH值、不溶性微粒、紫外全波长扫描图谱、总皂苷变化情况,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皂苷及五味子醇甲的含量,同时考察皂苷及木脂素的指纹图谱变化情况.结果 在室温条件下,配伍溶液的色泽、性状、pH值、不溶性微粒、紫外全波长扫描图谱、皂苷、五味子醇甲含量、皂苷及木脂素指纹图谱在0~6h内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在室温条件下6h内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15.
葛根素注射液与头孢唑啉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葛根素注射液与头孢唑啉钠注射液在生理盐水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用Nova-PakC_(18)柱(4μm,3.9×150mm),以甲醇—水(25:75)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54nm,外掠法定量。结果:在37℃条件下8h内配伍液的外观形状、pH值和含量未见显著变化。结论:实验证明,葛根素注射液与头孢唑啉钠注射液两者可在生理盐水中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研究生脉注射液与参麦注射液中人参皂苷类成分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的药代动力学变化。方法:20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成2组,交叉试验,两组分别一次性滴注生脉注射液与参麦注射液,采用质谱法检测人参皂苷类成分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分别静脉滴注生脉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后,人参皂苷Rg 1 、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 1 和人参皂苷Rc的达峰血药浓度参麦组均高于生脉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参皂苷Rg 1 的半衰期,人参皂苷Rc的表观分布容积和清除率,人参皂苷Rd达峰时间两组间亦均有差异(P≤0.05);而其他药动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组患者分别一次性滴注生脉注射液与参麦注射液,人参皂苷Rg 1 、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 1 、人参皂苷Rc、人参皂苷Rd在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存在差异,临床用药应对患者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热毒宁和地塞米松注射液配伍稳定性。[方法]利用光阻法测定热毒宁与地塞米松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热毒宁与地塞米松注射液配伍放置几小时内栀子苷及绿原酸的含量变化,以及溶液外观和pH值变化,重点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是液相指纹图谱检测。[结果]配伍药液色泽、澄明度、pH值、主要成分含量、液相指纹图谱在配伍后4h内没有显著差异,不溶性微粒有显著差异。[结论]两种成分在配伍药液中含量相对稳定,但是不溶性微粒数远远超过标准,存在配伍禁忌。为保证临床用药安全,不建议配伍后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取胰俞并辨证加减,治疗组每穴每侧分别注射黄芪注射液和丹红注射液各1 m L,对照组每穴每侧分别注射甲钴胺各1 m L。2组均每日注射1次,10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天,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2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NCV)和运动传导速度(MNCV)的变化情况并统计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均能明显提升神经传导速度(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在提升MNCV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提升SNCV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58/60),优于对照组的66.67%(40/60)(χ~2=30.745,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优于甲钴胺穴位注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室温条件下考察大黄注射液与紫苏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制备大黄及紫苏注射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对其进行质量检查.应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酸度计、显微镜检查大黄及紫苏注射液配伍6 h内的外观、吸收度值、pH值以及微粒的变化.结果 配伍液外观、含量、pH值及微粒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大黄和紫苏注射液配伍后稳定性良好,可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中药注射剂的研究与开发进行了综述,强调传统中药的给药途径主要是口服或外用,无注射使用的先例。为保证用药安全,中药注射剂必须使用现代科技,先分离有效的先导化合物作为注射剂的原料或对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以解决药物的水溶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按新药注册审批办法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以注射用灯盏花素作为实例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