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阚全娥  李全忠 《山东医药》2008,48(46):72-73
新诊断2型糖尿病76例,按照有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厚分成增厚组39例和无增厚组37例;另取正常健康者32例作对照组。分别测定三组IM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进行分析比较。结果IMT增厚组和无增厚组hs—CR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IMT增厚组IRI高于无增厚组和对照组(P〈0.05)。初诊2型糖尿病颈动脉IMT与IR/、hs—CRP呈正相关(r=0.451,0.057;P均〈0.01)。认为颈动脉IMT的增厚提示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hs—CRP水平的升高是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加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唐振媚 《内科》2008,3(6):856-858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98例(T2DM组),糖尿病合并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患者(T2DM+IMT组)55例,正常对照组64例,分别测定空腹血糖、血脂、尿微量白蛋白,并统计微量白蛋白尿的阳性例数及阳性率。结果T2DM组、T2DM+IMT组空腹血糖、血脂、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及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2DM+1MT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及阳性率高于单纯T2DM组(P〈0.05),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正相关(r=0.22,P〈0.05)。结论T2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PPARγ、TNF-α、IL-6mRNA水平的关系及罗格列酮干预后对PPARγ、TNF—α、IL-6mRNA的影响。方法用彩超测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将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成IMT正常组(24例)和IMT增厚组(26例),用逆转录PCR法测定罗格列酮体外干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前、后PPARγ、TNF-α和IL-6 mRNA水平。结果IMT正常组IMT值为(0.68±0.09)mm,IMT增厚组IMT值为(1.21±0.38)mm。与IMT正常组比较,IMT增厚组PPAR7降低(P=0.001),TNF—α、IL-6升高(P=0.002),且PPARγ与TNF—α、IL-6均呈负相关(r=-0.900,r=-0.916,P=0.000)。罗格列酮干预后两组PPARγ mRNA较干预前升高,TNF—α、IL-6mRNA较干预前降低(P〈0.01),且IMT增厚组干预前、后的差值较IMT正常组干预前、后的差值更明显(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IMT增厚与炎症相关,外周血单核细胞PPARγ可能参与了炎症的调控;罗格列酮通过上调PPARγmRNA水平,下调TNF—α、IL-6mRNA水平而影响颈动脉IMT厚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与左心功能和结构的相关性。方法对70例冠心病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CA—IMT)、颈总动脉内径及颈动脉斑块。依据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厚度将患者分成两组:CCA—IMT〈1mm为正常组,39例;CCA-IMT≥1mam为增厚组,31例。两组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测量室间隔、左室侧壁及左室下壁的组织多普勒Tei指数(TDI—Tei)和脉冲多普勒Tei指数(PD—Tei)、左室壁厚度、心腔大小,计算左室射血分数。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脂及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室间隔TDI-Tei及平均TDI-Tei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增厚组粥样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年龄、脂蛋白a水平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Tei指数与下壁、侧壁及平均TDI—Tei指数存在正相关(r分别为0.39、0.40及0.51,P均〈0.05)。结论早期超声检测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有助于预测患者左心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调节受损(IGR)患者血中游离脂肪酸(FFA)及各成分水平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120例糖尿病高危人群行OGTT,分为IGR、2型糖尿病(T2DM)和糖耐量正常(NGT)组,测定血中FFA及各成分的水平,超声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动脉斑块的发病率。结果(1)与NGT组比较,IGR和T2DM组血清FFA和饱和脂肪酸(SFA)水平明显升高(P〈0.05);(2)多不饱和脂肪酸(PUSFA)水平降低(P〈0.01);IMT增厚,动脉斑块的发病率增高(P〈0.05);(3)IMT厚度与血清SFA水平呈正相关,与PUSFA水平呈负相关。结论IGR患者血中FFA水平升高和PUSFA水平降低与颈动脉IMT增厚和动脉斑块的发病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尿酸(SUA)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2008年9月~2010年11月我院老年病门诊272例T2DM患者,其中男性191例,女性81例,按SUA水平分为高血尿酸组(167例)及正常血尿酸组(105例)。分别测定两组颈动脉IMT。结果:高血尿酸组颈动脉IMT明显高于正常血尿酸组[(1.31±0.51)mm∶(1.01±0.59)mm];相关分析显示,两组患者SUA水平与颈动脉IMT、CRP均呈正相关(r=0.24,P〈0.01;r=0.32,P〈0.01)。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血尿酸水平升高,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亦增加,控制血尿酸水平可能有助于防治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非增生型视网膜病变(NPDR)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NPDR组97例,糖尿病正常眼底(NDR)对组照100例。B超检测IMT。结果(1)NPDR组IMT明显高于NDR组(P〈0.01)。(2)NPDR与年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IMT、尿白蛋白呈正相关(P〈0.05),与HDL-C、餐后2hC肽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显示IMT是NPDR的主要危险因素(P〈0.01)。(3)IMT增厚组(60.7G)NPDR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组(44.1%)(P〈0.05)。结论T2DM合并颈动脉IMT增厚者NPDR发病率显著增高,推测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是NPDR的一个重要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肱动脉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180例患者,采用高分辨血管外超声法对所有患者颈动脉、肱动脉进行扫查,检测颈动脉IMT及粥样斑块;在静息、反应性充血时分别测量肱动脉内径。根据颈动脉IMT及斑块情况,分为内膜正常组和内膜增厚组。内膜增厚组中再分亚组为内膜弥漫性增厚组、稳定性斑块组、不稳定性斑块组。用免疫学方法测定血清中MMP-9、hs—CRP浓度并分析其与超声结果的关系。结果内膜增厚组血清中MMP-9、hs-CRP浓度较内膜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不稳定性斑块组、稳定性斑块组与内膜弥漫性增厚组相比,血清中MMP-9、hs-CRP浓度明显增高(P〈0.05,P〈0.01);不稳定性斑块组与稳定性斑块组相比,血清中MMP-9、hs-CRP浓度明显增高(P〈0.05);内膜增厚组肱动脉内皮功能(Flow—MD)与血清中MMP-9、hs-CRP浓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791,-0.886(P〈0.001)。结论血清中MMP-9、hs—CRP浓度增高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的不稳定性及肱动脉内皮细胞功能受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朱敖  吕荣  沈昊  陆洁  周蕾 《实用老年医学》2014,(11):918-920,924
目的:探讨老年人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LDL)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CA?IMT)的相关性,判断血清oxLDL水平升高与老年人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的关系。方法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2月行颈部动脉血管超声检查的住院老年患者217例,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结果分为正常组113例,CA?IMT增厚组104例,同时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并检测血脂和oxLDL水平,进行危险因素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老年人CA?IMT增厚组血清oxLDL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 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血清oxLDL回归系数最高( OR=2?911,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oxLDL水平与CA?IMT显著相关( r=0?762, P<0?01)。结论老年人血清oxLDL水平是CA?IMT增厚的较强危险因素,与CA?IMT厚度有着较高的相关性,具有一定的临床提示价值。  相似文献   

10.
应用彩色多普勒对48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DMCI组)、51例单纯糖尿病(DM组)、50例单纯脑梗死患者(CI组)行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DMCI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率显著高于DM组、CI组(P〈0.05)。认为内膜增厚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颈动脉超声可用于预测早期糖尿病脑梗死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内脏脂肪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根据患者的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两组:IMT正常组和IMT增厚或斑块组。比较两组及4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分析血清内脏脂肪素水平与IMT之间的关系。结果(1)2型糖尿病组血清内脏脂肪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2)IMT正常组与IMT增厚或斑块组相比较,腰臀比、TG、HDL.C、血清内脏脂肪素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内脏脂肪素含量较高、年龄增长、TG增高、HDL-C降低是2型糖尿病患者IMT增厚的危险因素。结论高血清内脏脂肪素水平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有亚临床大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99例无临床大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s-CRP、IL-6、TNF-α水平,并测量这些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将IMT≥0.9mm分为亚临床大血管病变组(A组),IMT<0.9mm为无大血管病变组(B组)。结果:A组的FPG、HOMA-IR、hs-CRP、IL-6均高于B组(P<0.05);A组的HOMA-IR与hs-CRP、IL-6呈正相关(P<0.05)。结论:hs-CRP、IL-6可能是2型糖尿病亚临床大血管病变患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选择对照组40例。高血压组60例。使用E1立EUB-6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0MHz,测量颈动脉IMT,EDD。结果:高血压组动脉IMT明显增厚,平均(0.912±0.263)mm。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明显下降,与对照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表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方法选择短暂性脑缺血患者130例,按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分内膜正常组、内膜损害组,测定二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内膜损害组血清胆红素较内膜正常组显著为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展,血清胆红素为TIA患者颈动脉内膜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胆红素水平与颈动脉内膜厚度呈负相关。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与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关系密切,低胆红素水平是动脉粥样硬化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隐匿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根据动态血压和诊室偶测血压将研究对象分为隐匿性高血压组(MH组,35例)和正常血压组(NT组,30例).所有入选者均测定血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MDA)、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VCAM-1)及主要的血清生化指标,并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MH组给予辛伐他汀20 mg/晚,共8周,然后再复查上述指标.结果 MH组血清ADMA、sVCAM-1和颈动脉IMT均显著高于NT组(P<0.01);MH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清ADMA和sVCAM-1显著下降(P=0.024,P=0.038),而颈动脉IMT减少无统计学意义(P=0.08).直线相关分析显示,MH组治疗前的血清ADMA(r=0.68,P<0.01)、sVCAM-1(r=0.63,P<0.01)与颈动脉IMT具有直线正相关.结论 MH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颈动脉硬化,辛伐他汀可以改善MH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DR)与颈、股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 选择确诊2型糖尿病且病程在1年以内的患者1236例,其中老年组218例,非老年组1018例.采用GATEwAY2Dfx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颈、股动脉IMT,并行眼底检查.结果 共检出DR 179例,其中老年DR组36例,非老年DR组143例.老年DR组颈、股动脉IMT为(0.83±0.11)mm和(0.80±0.11)mm,老年对照组为(0.78±0.12)mm和(0.75±0.13)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老年DR组颈、股动脉IMT为(0.78±0.13)mm和(0.77±0.13)mm,非老年对照组为(0.72±0.14)mm和(0.71±0.13)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组颈、股动脉IMT≥0.8 mm组DR患病率为21.3%和23.0%,与IMT<0.8 mm组的8.3%和8.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老年组分别为21.3%、23.0%和8.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以DR为因变量,以年龄、血压、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HDL-C)、空腹胰岛素(FINS)、颈、股动脉IMT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在校正年龄、血脂、胰岛素等因素后,颈、股动脉IMT仍与DR相关(P<0.01).结论 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DR与颈、股动脉IMT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早期DR改变即与IMT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颈动脉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检测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15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组)及123例糖尿病患者(对照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斑块发生率、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阻力指数(resistanceindex,RI)。比较糖尿病肾病组与对照组以及糖尿病肾病组早中期亚组、中晚期非透析亚组及透析亚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糖尿病肾病组颈动脉IMT、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69(0.62~0.78)mm vs.0.56(0.51~0.69)mm,P<0.05;81.0%vs.47.2%,χ2=35.4,P<0.05];糖尿病肾病组中早中期亚组、中晚期非透析亚组及透析亚组3组间随着疾病的发展,颈动脉IMT、斑块发生率也逐渐增加;且透析亚组颈总动脉内径与早中期亚组对比明显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36(6.79~7.80)mm vs.7.01(6.36~7.31)mm,P<0.05]。糖尿病肾病组颈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减小、RI增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普遍存在颈动脉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对预测糖尿病肾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人选患者的内皮功能、动脉弹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氧化应激和炎症等多种无创指标,评价老年冠心病患者这些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入选的≥65岁的95例男性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为冠心病)的结果分为多支病变组(2支以上冠状动脉狭窄),单支病变组,及老年对照组(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在造影前检测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踝臂指数(ABI)和颈动脉IMT,并抽血检测内皮功能、氧化应激及炎症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丙二醛(MD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结果各组baPWV、ABI、颈动脉IMT,ET-1和NO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MDA水平及hs—CR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baPWV和颈动脉IMT水平亦逐渐增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baPWV、吸烟和糖尿病是影响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因素(P〈0.05)。结论在众多无创性检测指标中,内皮功能受损、动脉弹性及颈动脉IMT的改变与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其中baPWV和颈动脉IMT水平可能能预测老年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T淋巴细胞活化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关系。方法121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IMT水平分为IMT正常组与IMT增厚和斑块形成组,测定淋巴细胞活化水平、生化指标及基本临床资料。结果(1)CD3^+HLA-DR^+细胞比率在IMT增厚和斑块形成组显著高于对照组[(11.16±6.88 vs 6.91±3.33)%,P〈0.05],IMT正常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偏相关分析显示,CD3^+HLA-DR^+细胞比率与IMT呈正相关;CD3^+HLA-DR^+细胞比率、年龄、SBP为影响颈动脉IMT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T淋巴细胞活化正相关于颈动脉IMT,可能参与T2DM大动脉硬化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