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直立试验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韦凡平 《心脏杂志》2002,14(2):180-180
血管迷走性晕厥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晕厥类型 ,倾斜试验是确诊这种疾病的主要方法 [1 ]。但大多数血管迷走性晕厥发生于直立时 ,我们用直立试验检测了 2 0例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 ,以探讨用这种简单方法替代倾斜试验来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临床价值。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有反复晕厥史并经临床检查排除了心、脑血管器质性疾病的患者 2 0 (男 11,女 9)例 ,年龄 17~ 5 1岁。晕厥病史 1个月~ 5年 ,症状发生于较长时间站立时 13例 ,卧位或坐位站起后 2例 ,大便后站起时 2例及直立排尿时 3例。1.2 方法 所有患者试验前停用任何药物 3d。试验…  相似文献   

2.
张晓萍 《山东医药》2007,47(27):3-3
迷走性晕厥是因自主神经功能不良所引起的临床晕厥综合征,常于直立体位、劳累、紧张时发作。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并发血管迷走性晕厥者比较少见,本文就我科近年来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中并发血管迷走性晕厥的11例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原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心脏抑制型血管迷走性晕厥倾斜试验阳性重复性。方法 对46例首次倾斜试验阳性并表现为心脏3型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患者在1或3d相同的时间进行重复倾斜试验。结果 39例诱发出晕厥或晕厥前症状,倾余试验阳性,其阳性重复性为84.4%,其中,30例表现为心脏抑制型、6例表现为混合型,3例表现为血管减压型。结论 心脏抑制型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倾斜度试验阳性的类型可以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心脏抑制型血管迷走性晕厥倾斜试验阳性重复性。方法 对 46例首次倾斜试验阳性并表现为心脏抑制型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患者在 1或 3 d相同的时间进行重复倾斜试验。结果 39例诱发出晕厥或晕厥前症状 ,倾斜试验阳性 ,其阳性重复性为 84.4% ,其中 ,30例表现为心脏抑制型 ,6例表现为混合型 ,3例表现为血管减压型。结论 心脏抑制型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倾斜试验阳性的类型可以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5.
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和正常人对直立倾斜试验的反应(摘要)罗杰李俭春张静梅李露言秦丽萍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提供了较可靠的方法。本试验主要研究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和正常人直立倾斜时的心率、血压变化及对异丙肾上腺素(ISO)的反应,探讨晕厥发生的...  相似文献   

6.
我们对90例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的心率变异和倾斜试验时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素活性(RA)、血管紧张素(Ang)和醛固酮(ADS)等交感神经-体液活性因子进行分析,探讨直立倾斜试验中心率变异和体液因素在血管迷走性晕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青年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迷走性晕厥是诸多晕厥中既特殊又常见的一种类型 ,晕厥发作先有交感神经活性的激活 ,后有迷走神经的过度反应 ,倾斜试验有助于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确诊。心率变异性常用以评价心脏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的功能。对青年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非发作期的心率变异性研究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 :对照组 15例健康女性 ,年龄 19~ 30 (2 2 6± 6 2 )岁 ,基础倾斜试验和多阶段异丙基肾上腺素倾斜试验均阴性。患者组 12例女性患者 ,年龄2 0~ 30 (2 2 8± 6 6 )岁 ,无心脏病及其它疾病 ,基础倾斜试验均阳性 ,确诊为血管迷走性晕厥。采用美国PI公司…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倾中血皮泊性血管活性物质和心率变异性的变化来了解自主神经及血管内皮功能在血管迷走性晕厥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25例患者,斜试验阳性15例,阴性10例,于倾斜试验前和倾斜不同时间测定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脂用动态心电图监测心率变异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管迷走性晕厥时血压,心率变化,从而了解自主神经系统所起的作用。方法 对90 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进行倾斜试验,试验过程动态监测心电图、血压和心率。结果 56 例发生晕厥,其中基础倾斜试验晕厥4 例,阳性率4-4 % ,异丙肾上腺素倾斜试验晕厥52 例,阳性率57-8% ,其中异丙肾上腺素浓度为2 μg/min、4 μg/min 各28-9% 。晕厥时收缩压下降(45-66 ±22-46)mmHg,舒张压下降(29-11 ±11-14)mmHg,心率下降。结论 血管迷走性晕厥时血压显著下降,心率下降,提示交感神经活动减弱为主,可伴迷走神经活动增加。  相似文献   

10.
自主神经在血管迷走性晕厥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索自主神经系统如何介导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生。方法对94例不明原因晕厥的病人进行了倾斜试验。倾斜过程中动态监测心电图、血压和心率。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结果44例发生晕厥,其中基础倾斜试验晕厥32例,阳性率34.0%;异丙肾上腺素晕厥12例,阳性率增加12.8%。晕厥时LF及HF明显下降,VLF明显升高。结论(1)血管迷走性晕厥时,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张力受抑制,导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2)VLF的升高与LF的下降明显相关。VLF升高的意义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血管迷走性晕厥过去是在排除其他类型晕厥的基础上诊断的,诊断步骤复杂、费时。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倾斜试验是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一项特殊性检查,操作简便,省时。通过对血压、心率及血浆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的测定,以研究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倾斜试验中交感神经活性变化,从而对其诱发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在不明原因晕厥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4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进行直立倾斜试验.加用或不加用硝酸甘油行诱发试验,持续监测心电和血压,观察心率,血压的变化。结果:34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在直立倾斜试验中阳性21例(61.76%),其中基础试验阳性6例(17.65%),硝酸甘油诱发阳性15例(44.11%)。结论: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作为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12例经倾斜试验(TTT)阳性,诊断为血管迷走性晕厥(VS)患者的24h动态血压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并与20例TTT阴性者(对照组)作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1998年2月~2000年2月,因晕厥原因不明而住院者32例,男18例,女14例,平均年龄19~68(34.2±10.6)岁,均有2次以上的晕厥史,晕厥时伴有短暂性的意识丧失,住院后经体检以及心电图、心脏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等检查排除了器质性心脏病和明确病因的晕厥。32例均行倾斜试验,试验前3d停用一切可能影响自主神经功能的药物,并按其结果进行血管迷走性晕厥诊  相似文献   

14.
直立倾斜试验诊断不明原因晕厥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纪华  郭晋萍 《山东医药》1998,38(11):13-14
以58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及20例无晕厥史的正常人(对照组)进行了直立倾斜试验(TTT)。结果观察组阳性42例9其中基础试验阳性9例,倾斜加异丙肾上腺素试验阳性33例),阳性率为72.4%;对照组仅1例阳性,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观察组试验一的42例中,晕厥表现为心脏抑制型4例,血管抑制型8例,混合型30例,提示(1)TTT对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有重要价值(2)血管迷走性晕厥以混全型多见(72.4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直立倾斜试验 (TTT)前舌下含服硝酸异山梨酯 (ISDN)对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价值。方法 :将 6 0例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分成基础倾斜试验 (BTTT)组和ISDN舌下含服激发倾斜试验 (TTT加IS DN)组。结果 :BTTT组敏感性 37.5 % ,TTT加ISDN组敏感性 77.8%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TTT前舌下含服ISDN对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管迷走性晕厥应用硝酸甘油倾斜试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观察组为2018年3月-2019年10月收治的73例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的73例人员,所有人员均采取基础倾斜试验,并对阴性人员采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直立倾斜试验,比较硝酸甘油倾斜试验阳性检出率、不同试验诱发阳性反应所需时间、观察组硝酸甘油倾斜试验阳性类型以及试验期间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基础倾斜试验与硝酸甘油倾斜试验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基础倾斜试验诱发阳性反应时间超过硝酸甘油倾斜试验(P<0.05);硝酸甘油倾斜试验阳性以血管抑制型为主,倾斜试验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硝酸甘油倾斜试验可用于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临床诊断,整个倾斜试验期间所需时间短且安全性高,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血管迷走性晕厥为最常见的晕厥类型,目前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有学者提出血管迷走性晕厥存在一定的遗传基础。血管迷走性晕厥与候选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较多,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血管迷走性晕厥是诸多晕厥中常见而又特殊的一种类型 ,发作先有交感神经活性的激活 ,后有迷走神经的过度反应 ,倾斜试验有助于确诊[1]。心率变异性常用以评价心脏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的功能 [2]。本文观察男青年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非发作期的心率变异性指标。资料和方法1.对象对照组为15例健康男性 ,年龄19~30(22.6±6.2)岁 ,基础倾斜试验和多阶段异丙基肾上腺素倾斜试验均阴性。观察组为12例男性患者 ,年龄20~30(22.8±6.6)岁 ,无心脏病及其它疾病 ,基础倾斜试验均阳性 ,确诊为血管迷走性晕厥。2.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6月收治的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157例进行研究,均采用直立倾斜试验,对其检测结果进行观察。结果157例患者中,阳性76例,其中血管抑制型21例,心脏抑制型2例,混合型53例。硝酸甘油激发试验阶段,阳性组低频标准化值下降,高频标准化值上升(P<0.05),阴性组无明显变化(P>0.05);服用硝酸甘油后,阴性组QTe/RR斜率、QTp/RR斜率上升(P<0.05),阳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尤其是心率变异性频域指标与QT动态性指标可作为评估病情的主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倾斜试验诱发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反应及有关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倾斜试验诱发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反应及有关机制,对110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及37例正常人观察倾斜试验(TTT)时血管迷走性反应。结果显示:TTT阳性、阴性及正常对照组之间基础舒张压(DBP),基础心率×DBP差异均无显著性,而TTT阳性病人晕厥即刻DBP,DBP×心率与基础状态各指标比较,差异则有显著性,但晕厥即刻心率和基础心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说明血管迷走性晕厥(VS)的反应以血压变化为主为先,心率变化较迟或不明显,提示BP和心率的变化并非同一机制所致。TTT阳性病人中异丙肾上腺素激发者占70%,反映了VS的发生可能与β-受体高敏感性有关。TTT的应用为研究VS的发病机理提供了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