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树突状细胞(DC)因为具备强大的专职递呈抗原诱导免疫应答的能力而用于肿瘤疫苗的制备和应用。一方面,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理论与技术的进步丰富了DC肿瘤疫苗所负载的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对DC肿瘤疫苗产生免疫应答的深入研究也为更合理地制备肿瘤疫苗提供了依据。现主要从以上两方面对DC肿瘤疫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树突状细胞(DC)融合瘤苗的制备主要包括DC体外诱导扩增及肿瘤细胞体外培养、诱导融合、瘤苗纯化等流程。在黑色素瘤、胃癌、肾癌等肿瘤的动物实验及临床前期试验中融合瘤苗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3.
树突状细胞(DC)因为具备强大的专职递呈抗原诱导免疫应答的能力而用于肿瘤疫苗的制备和应用。一方面,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理论与技术的进步丰富了DC肿瘤疫苗所负载的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对DC肿瘤疫苗产生免疫应答的深入研究也为更合理地制备肿瘤疫苗提供了依据。现主要从以上两方面对DC肿瘤疫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随着树突状细胞(DC)体外扩增技术和肿瘤抗原制备、负载体系等DC疫苗制备技术的发展,与食管癌治疗相关的多种DC疫苗相继出现,包括多肽负载DC疫苗、食管癌细胞-DC融合疫苗、核酸负载DC疫苗、自体肿瘤抗原负载DC疫苗等,其中多肽负载DC疫苗及凋亡的自体肿瘤细胞负载DC疫苗等在临床应用中已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树突状细胞(DC)在抗原的提呈、识别及激活T细胞发挥抗肿瘤免疫方面有重要作用,以DC为基础的胶质瘤免疫治疗已成为临床生物治疗中的重要一员.现就胶质瘤DC疫苗的来源、类型、免疫方法、临床应用、安全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树突状细胞(DC)为目前发现的体内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但在体内并不能进行充分的交叉提呈.目前可通过在体外制备DC疫苗或者与化疗等促凋亡治疗联用的方法,增强DC的抗原提呈能力,提高机体免疫系统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7.
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APC),由DC激活的T细胞免疫在抗肿瘤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关于DC肿瘤疫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结果显示,DC疫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APC),由DC激活的T细胞免疫在抗肿瘤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关于DC肿瘤疫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结果显示,DC疫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树突状细胞(DC)介导的肿瘤疫苗应用于脑胶质瘤治疗,通过选择更合适的靶点,增强了DC疫苗的特异性。由基因工程转入抗细胞凋亡蛋白,获得了寿命更长、效能更高的DC疫苗。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DC疫苗的疗效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传统疗法通常无法治愈多发性骨髓瘤(MM),近年来提出了用于提高长期生存率的免疫治疗方法。其中,对于已经接受大剂量化疗以及自体或异体干细胞移植的MM患者,通过使用树突细胞(DC)介导的抗独特型决定簇瘤苗进行免疫治疗的体内研究结果证实,独特性抗肿瘤效应的产生能够有效根除微小残留病变,明显延长患者的无病生存期。现综述MM抗独特型决定簇(Id)治疗性瘤苗、细胞瘤苗以及基因疫苗的相关临床和临床前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以树突状细胞(DC)为基础构建的乳腺癌肿瘤疫苗成为乳腺癌生物治疗的研究热点,肿瘤疫苗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作用效果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2.
Yang WL  Cui H  Feng J  Chang XH  Fu TY  Ye X  Zhang H  Li XP  Wen HW  Feng LM  Tong CR 《癌症》2004,23(12):1639-1645
背景与目的:以抗原肽、蛋白、肿瘤细胞冻融物致敏树突细胞的肿瘤免疫治疗已在多种肿瘤展开。6B11抗独特型微抗体能模拟卵巢癌相关抗原OC166-9,本研究用6B11抗独特型做抗体体外刺激树突细胞,以诱导出对卯巢癌患者自体肿瘤细胞抗原特异性的细胞毒作用。方法:取10例卵巢癌患者的外周血,分离并诱导培养树突细胞,在培养过程中用6B11抗独特型微抗体刺激,促成熟后在体外激活自体T细胞。^3H-TdR掺入法测DCs对自体T细胞刺激增殖的作用;^51Cr6h释放实验测激活的T细胞对自体肿瘤细胞特异性的杀伤。结果:9例中有4例(#4,#5,#7,#10)6B11微抗体负载组DC刺激自体T细胞增殖^3H-TdR掺入的cpm值高于对照组;杀伤实验的10例患者中5例(#1,#2,#4,#7,#9)6B11微抗体负载组DC刺激自体T细胞(简称MINI-DC-T)对自体肿瘤细胞有特异性杀伤。在效靶比为20:1时,各组不同的效应细胞对自体肿瘤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MINI-DC-T组25%~100%、F(ab)’2-DC-T组18%~40%、unpulsed-DC-T组13%~43%、T细胞组9%~58%,MINI-DC-T组高于其它各组。在效靶比为20:1时,4例(#l,#2,#4,#9)患者MINI-DC-T对自体肿瘤细胞及SKOV3、HLE、K562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25%~100%、5%~51%、2%~38%和2%~25%。MINI-DC-T对自体肿瘤细胞的杀伤高于对照组靶细胞,并且这种杀伤可以部分地被anti-MHC-Ⅰ类抗体阻断。说明不同抗原负载DC诱导的CTL对自体肿瘤细胞的杀伤有抗原特异性。结论:6B11抗独特型微抗体可以模拟卵巢癌相关抗原,用它刺激的树突细胞在体外可以诱导出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  相似文献   

13.
自杀性肿瘤疫苗对大鼠卵巢癌的治疗作用及其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Kang Y  Xu CJ  Liu XS  Shao ZM  Ou ZL  Luo JM  Wu CQ  Zhong CP  Gu JR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9):654-657
目的 将自杀基因修饰的卵巢癌细胞与树突状细胞(DC)融合制备成自杀性肿瘤疫苗(FC/TK),观察FC/TK对大鼠卵巢癌的免疫治疗作用,并探讨对FC/TK进行体内灭活的可行性。方法 以聚乙二醇法,用大鼠骨髓来源的DC与转导有自杀基因(HSV1-TK基因)的大鼠卵巢癌上皮细胞株NuTu-19细胞融合制备成FC/TK,在扫描电镜下观察FC/TK的形态;用^3H—TdR渗入法,检测FC/TK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在大鼠体内的免疫治疗实验中,以FC/TK治疗大鼠卵巢癌皮下瘤,观察肿瘤形成及肿瘤大小,分别设立经^60Co照射的FC/TK组、未经自杀基因修饰的卵巢癌细胞与DC融合的疫苗(FC)组和PBS对照组。在体内灭活实验中,将FC/TK以荧光染料标记后进行大鼠体内示踪,腹腔注射羟甲基无环鸟苷(GCV)7d后,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对大鼠淋巴组织的冰冻切片做原位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FC/TK为多形性,扫描电镜下可见不规则的突起。与对照组相比,FC/TK能明显刺激T细胞增殖(P〈0.01)。大鼠体内的免疫治疗实验结果显示,FC/TK组与FC组大鼠的成瘤时间晚于经^60Co照射的FC/TK组(P〈0.05),较PBS组明显延迟(P〈0.01);接种NuTu-19细胞90d后,FC/TK组大鼠的平均肿瘤体积较经^60Co照射的FC/TK组和PBS组明显缩小(P〈0.01),但FC/TK组与F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荧光显微镜下,经红色荧光标记的FC/TK出现在大鼠脾脏;进-步TUNEL染色显示,经GCV处理后,进入大鼠体内的FC/TK已发生凋亡。结论 FC/TK对大鼠卵巢癌有免疫治疗作用,并可由自杀基因系统控制其在体内的存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将脐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与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细胞相融合,获得SKOV3/DC融合细胞,分析其生物学特性及体外诱导抗卵巢癌肿瘤免疫的能力.方法:1)将用PKH26红色荧光染料标记脐血来源的DC后,聚乙二醇法(PEG)融合DC与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细胞,流式细胞仪分选融合细胞.2)应用细胞培养技术、流式细胞术及光学显微镜检测SKOV3/DC的生长特性和形态学特征 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融合细胞体外刺激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能力及诱导特异性肿瘤免疫的能力.结果:1)DC和SKOV3按10∶1比例融合,融合率约为8.5%.融合细胞可在体外缓慢增殖,CA125抗原及CD1a、CD80、CD86、HLA-DR、MHC-Ⅰ分子表达阳性.2)SKOV3/DC在体外能有效的激发混合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可明显激活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卵巢癌细胞株SKOV3有特异性杀伤效应.结论:利用PEG法制备的SKOV3/DC融合细胞兼具两种亲本细胞的部分特性,在体外能够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本研究将SKOV3/DC作为肿瘤疫苗,为其在卵巢癌主动免疫治疗研究中的进一步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构建小鼠甲胎蛋白(mAFP)基因转染的树突状细胞(DC)瘤苗,评价其在C57BL/6J小鼠自然肝癌诱发过程中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诱导、扩增DC.将表达mAFP的重组腺病毒颗粒转染DC,检测转染前后DC细胞表面分子MHC Ⅰ、MHC Ⅱ、CDl8a(LFA)、CD54(ICAM)、CD80(B7.1)和CD86(B7.2)等的变化.80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单纯接种DC组、接种转mAFP基因DC(pAdBM5-mAFP-DC)组、单纯接种重组质粒(pAdBM5-mAFP)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20只.实验组在每只小鼠的左肋部注射5×105个细胞,连续免疫3 d,以后每7 d接种疫苗1次,继续免疫4次;正常对照组仅注射0.1 ml PBS.在接种免疫的同时,给以二乙基亚硝胺(DEN)、四氯化碳(CCl4)和乙醇联合诱癌.诱癌20周后处死小鼠,检查成瘤情况,并对肝脏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成功构建了转基因pAdBM5-mAFP-DC瘤苗;mAFP基因转染后的DC表面高表达MHC Ⅰ、MHC Ⅱ、CD18a、CD54、CD80和CD86等共刺激分子,其分子表达率分别为69.3%、41.0%、42.1%、63.2%、39.4%和38.6%,与转染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接种DC组、pAdBM5-mAFPDC组、pAdBM5.mAFP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肝癌发生率分别为65.0%、25.0%、70.0%和75.0%,pAdBM5-mAFP-DC组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dBM5-mAFP-DC瘤苗免疫自然诱癌的C57BL/6J小鼠,可降低肝癌的发生率,对肝癌的发生有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Ovarian cancer is one of the three most frequent malignancy tumors in the female reproductive organ. The mortality of ovarian cancer is highest in the three malignancies. Recently, its diagnosis and therapy are improved, but the survival rate of 5 years is still poor. So it is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curative effect by molecule genetic methods. The genes of bcl-2 family can regulate apoptosis and influence the sensitivity of tumor to chemotherapy- induced apoptosis[1-6] In the bcl-2 famil…  相似文献   

17.
人卵巢癌组织肿瘤干细胞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n S  Long HX  Xiang T  Zhu B  Xie RK 《中华肿瘤杂志》2011,33(12):896-899
目的 从人卵巢癌组织中分离并鉴定卵巢癌干细胞.方法 取新鲜卵巢癌组织,以胶原酶和透明质酸酶充分消化,获得单细胞悬液,经红细胞裂解液处理,CD133磁珠孵育进行磁性细胞分选,流式细胞仪验证分选效率.将阳性细胞置于含人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牛血清白蛋白和人胰岛素的无血清培养基中,待细胞成球状生长后进行免疫荧光、分化实验和成瘤实验,鉴定其干细胞特性.结果 从人卵巢癌组织中成功分离出肿瘤干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其CD133的表达率为82.5%.该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呈悬浮球状生长,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分化潜能和更强的致瘤能力,具备干细胞特性.结论 人卵巢癌组织中存在卵巢癌干细胞,利用CD133磁珠分选得到的肿瘤干细胞具备干细胞的相关特性,可用于后续卵巢癌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卵巢癌肿瘤干细胞是从卵巢癌组织及癌性腹腔积液中分离出的一小群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与卵巢癌的高复发率、强耐药性密切相关.因此治疗晚期卵巢癌的关键在于研究以肿瘤干细胞为靶向的治疗方法.随着对卵巢癌肿瘤干细胞的成功分离鉴定,为卵巢癌的基因靶向治疗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