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腔内心电图P波的变化在引导经颈外静脉置入单腔中心静脉导管中导管头端定位中的作用。方法:99例肿瘤患者,在经颈外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过程中,用导管内导丝的尾端直接连接监护仪的右上电极,通过观察导丝拾取的心电图波形,引导导管头端定位,并与X线胸片定位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所有患者通过导管内导丝介导均能获得心电图波形,首次获得P波高耸87例,经调整导管后获得P波高耸6例,X线胸片示93例导管头端均在上腔静脉内;腔内心电图P波振幅无改变,且调整无效6例,X线胸片示3例在颈内静脉,1例在锁骨下静脉内反折,2例在上腔静脉内。结论:通过导丝引出的特征性P波变化可以判断中心静脉导管头端的位置,正确引导置管。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新型静脉内心电图(NVECG)的波形变化辅助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准确定位的效果.方法 60例ICU接受PICC置管的成年患者,采用NVECG法引导PICC置管,通过特征性的P波变化,辅助PICC准确定位,并与穿刺后X线胸片检查结果比较,计算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60例患者中58例穿刺后床旁X线胸片证实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2例导管尖端易位于颈内静脉.以X线胸片结果为“金标准”,NVECG法辅助PICC尖端定位的敏感度为98.3%,特异度为100%.结论 NVECG用于辅助PICC尖端定位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可作为X线胸片的替代方法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10%NaCl注射液导引心房内心电图变化,以辅助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准确定位。方法10%NaCl作为探测电极,拾取50例接受PICC穿刺的成年患者心房内心电信号,观察心房内心电图P波特征,判断PICC尖端是否位于上腔静脉,并与穿刺后X线胸片检查结果比较,计算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50例中45例X线胸片证实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心房内心电图出现P波改变有43例),3例导管尖端位于颈内静脉,2例导管尖端位于腋静脉。以X线胸片结果为金标准,通过10%NaCl注射液导引心房内心电图辅助PICC定位的灵敏度为96%,特异度100%。结论以10%NaCl注射液引导心房内心电图,辅助判断PICC的定位可作为X线胸片检查的替代方法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型P波患者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心电定位的可行性、安全性、精确性.方法:选择行PICC置管的基础心电图为肺型P波的病人30例,置管时进行实时心电定位,置管后通过X线胸片定位验证腔内心电图定位效果.结果:技术可行性为100%,心电定位过程中未出现心电图技术相关并发症,与置管后X线胸片对比,97%导管到达最佳位置.结论:肺源性心脏病肺型P波病人PICC置管行心电定位精准、安全、可行,拓宽了PICC置管心电定位必须是正常P波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5.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末端定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跃  郝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8,29(10):1244-1247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种静脉置管技术.对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末端应该放置在什么位置以及如何在X线下进行定位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末端的最适位置、X线定位的影像学标志及导管末端的移动性等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在儿童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尖端定位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需放置输液港患儿50例。静脉复合全身麻醉,气管插管。腔内心电图定位法定位输液港导管尖端位置,术后行胸部X线片,研究心电图定位达标效果。 结果所有患儿均一次性植入成功,2例无典型P波,3例置管引出早搏,退管后消失,无其他相关并发症发生,心电图定位导管尖端位置均到达上腔静脉与心房交接处,置管术后行胸部X线片,导管尖端定位平第5~7后肋,均到达合适位置。 结论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是一种定位准确、便捷、安全的导管尖端定位技术。既可避免患儿X线损伤,又可减少患儿家属的经济负担,可以在儿童静脉输液港植入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食管超声技术(TEE)在指导婴幼儿中心静脉导管定位的可能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择期行心血管手术的婴幼儿100例,其中53例采用经食管超声技术定位中心静脉导管置入的深度,47例依据身高?年龄以及体重确定中心静脉导管的置入深度,并对两组胸部X线平片中管尖所在的相应胸椎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中心静脉导管经TEE引导后管尖的位置均能准确的定位于第四胸椎(T4)与第六胸椎(T6)水平之间,相当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连接处?未经TEE定位组中心静脉导管的管尖则广泛分布于T3与T8之间?【结论】 TEE可以为婴幼儿中心静脉管的定位提供一个客观?直接的定位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技术(TEE)在指导婴幼儿中心静脉导管定位的可能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择期行心血管手术的婴幼儿100例,其中53例采用经食管超声技术定位中心静脉导管置入的深度,47例依据身高、年龄以及体重确定中心静脉导管的置入深度,并对两组胸部X线平片中管尖所在的相应胸椎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所有中心静脉导管经TEE引导后管尖的位置均能准确的定位于第四胸椎(T4)与第六胸椎(T6)水平之间,相当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连接处。未经TEE定位组中心静脉导管的管尖则广泛分布于T3与T8之间。【结论】TEE可以为婴幼儿中心静脉管的定位提供一个客观、直接的定位标准。  相似文献   

9.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作为临床上一项重要的护理操作技术,其应用受到护理人员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针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许多研究发现导管尖端位置至关重要,而导管异位可导致严重并发症。目的观察腔内心电图的波形变化辅助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准确定位的效果。内容通过监测PICC尖端位置,可有效地降低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研究发现PICC尖端的定位,对其安全使用具有重要意义。结论 EKG用于辅助PICC尖端定位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可作为X线胸片的替代方法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心内心电图引导中心静脉导管准确定位,观察坐位手术中吸除气体栓子的效果。方法13例坐位手术患者,利用中心静脉导管导引钢丝作为心内电极,拾取心内心电信号,通过观察心电图波形判断导管尖端的位置,与手术后X线胸片比较,对比特异度。监测到气体栓子时抽吸中心静脉导管,观察有无气体以及气体的量。结果利用心电图原理放置导管的准确率与手术后胸片对照特异度为100%;13例中有7例监测到气体栓子,气体抽吸的成功率为100%,抽吸到的气体量0.5~20mL。结论利用心电图波形引导可准确定位中心静脉导管尖端位置,并能有效吸除栓塞气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颈内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术中腔内心电图的P波变化特点,探讨心电图辅助技术在中心静脉置管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8月至12月共876例行颈内静脉中心静脉置管肿瘤患者参与本研究。全部患者均在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术中采用腔内心电监测技术引导送管,最终导管留置长度以“Peres’ formula”定位身高长度为准,术后行导管尖端位置X线定位。对腔内心电图P波特征性改变包括P波振幅升高、双相P波及双峰P波获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876例患者置管过程中腔内心电图P波振幅升高率、双向P波和双峰P波获得率分别为94.2%、17.5%和54.6%,特征性P波获得率即获得P波振幅升高、双向P波或双峰P波其中任意一项的比例为97.8%。在P波振幅增高的825例中,置管到位时振幅增加值平均为(4.2±2.6)mv,其中62.8%的患者在送管至“Peres’fomula”定位长度时出现最高振幅P波,其余37.2%均提前出现最高P波;送管到位时P波的振幅与R波振幅之比P 50为0.4。结论不推荐将腔内心电监测技术作为X线诊断的替代方案用于中心静脉导管尖端位置的判断标准。但该技术在置管操作中对帮助判断导管异位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且经济、便捷、适用性强,可作为颈内静脉置管中一项重要的辅助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腔内心电图(ECG)定位导管尖端技术在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经下肢静脉置入PICC的39例新生儿设为对照组,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下肢外周静脉置入PICC的42例新生儿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置管成功后固定PICC导管,拍摄X线片;观察组将导管送至比预定长度长2 cm时,患儿穿刺侧肢体呈外展屈曲位,连接心电监护仪,推注0.9%氯化钠溶液,心电监护仪上出现P波与QRS波之比40%~50%,再缓慢外拔导管至P波与体表心电图的P波一致,固定PICC导管,拍摄X线片。根据X线片结果,观察2组一次置管到位率、完成治疗率。结果观察组PICC导管一次置管到位率为95.23%(40/42),高于对照组的76.92%(30/39)(P < 0.05);2组完成治疗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G可用于辅助定位新生儿经下肢置入PICC导管尖端的位置,且操作简单,容易掌握,方法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心电监护仪在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定位中应用效果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4月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经上肢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儿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儿行体表测量+术后X线胸片定位;观察组患儿行体表测量+心电定位+术后X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心电监护仪辅助判断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新生儿导管尖端定位的准确性。方法: 对40例符合PICC指征的新生儿, 在置管前接心电监护, 调心电监护仪至Ⅱ导联, 所显示的心律为正常心电图。抽取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 的注射器接5.5号头皮针并连接肝素帽, 排尽空气后, 与PICC的导管体外末端连接待用, PICC导管送至预订长度后, 将右胸导联夹与PICC的导管连接处头皮针相连接, 根据心电监护仪P波的变化, 判断导管尖端是否在上腔静脉, 并以胸部X线片结果作为判断利用心电监护仪辅助判断PICC的导管头端位置的准确度。结果: 40例中32例心电图有P波及P波特征性改变, 胸部X线片显示均在上腔静脉中或下段;4例不在位, 胸部X线片显示不在位;4例不确定, 胸部X线片显示3例不在位, 位于右心房下部1例。心电监护仪判断PICC头端位置的准确度92.5%。2种方法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心电监护显示有特征性P波时, 可判断导管头端位于上腔静脉中下段。无特征性P波或判断不确定时, 多提示导管头端异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X线透视下采用seldinger导管法从剑突下心包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积液。方法将32例住院结核性心包积液病人随机分A、B两组:A组采用X线透视下seldinger导管法从剑突下心包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B组采用B超导引下心尖部心包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结果A、B两组疗效相同,B组不良反应高于A组。结论X线透视下采用seldinger导管法从剑突下心包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实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制心电连接器在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尖端定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本院接受PICC的患者60例。在对患者成功导管穿刺之后,对其采用心电定位技术实施PICC尖端定位,之后进行X线胸片检查,与其结果进行比较。观察自制心电连接器在PICC置管尖端定位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患者均实施了PICC置管,穿刺后进行X线胸片检查发现患者导管头端均位于上腔静脉(SVC),55例心电图出现特征性P波,5例未出现P波变化,在及时进行导管调整之后,4例患者均出现P波特异性变化,1例未出现。自制心电连接器的特征性P波对导管头端位置在SVC中的灵敏度为100%(59/59),特异度为0。PICC头端处于最佳位置时的导管长度与P波位于峰值时的导管长度的差值为(2.8±0.7)cm。结论:自制心电连接转换器使用效果明显,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效果与专业心内连接器相当,能够采用心房内心电图(ECG)Ⅱ导联P波的形式,明确PICC尖端位置,且无需要求较高的材料和制作手段,制作过程简单,取材便捷,在为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黄俊伟  卢振和  黄漫  莫平 《广东医学》2007,28(7):1117-1119
目的 研究新型静脉内心电图在左锁骨下静脉置管过程中的波形规律.方法 30例择期开胸手术的患者,观察Ⅱ导联ECG.麻醉后行左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穿刺成功后将定位线的两头分别连接导引钢丝和心电图以监测LL电极,在推进静脉导管与钢丝时观察NVECG,记录出现p-rRs波(锯齿波)和深大倒P和Q波(W波)时的导管深度.出现W波后,继续将导管尖端推进,记录P波变为双相或正向时的导管深度,再外退导管至出现W波.所有患者术后检查X线胸片判断导管尖端位置.结果 出现锯齿波、W波、正P波和再次W波的导管平均深度分别为7.68 cm(6~10 cm),16.57 cm(14~20 cm),20.04cm(17~22 cm)和16.57 cm(14~20 cm).28例W波者术后X线判断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26例,预测导管到位率为92.86%;导管再推进中P波变为双相或正向25例,发生率为89.29%.结论 经左锁骨下静脉穿刺CVC的NVECG特征与经右锁骨下静脉穿刺者相同,导管尖端位于左锁骨下静脉中的NVECG特征为"锯齿"波,位于上腔静脉时为"W"波,进入心房时出现正P波.NVECG具有监测CVC中导管尖端的正确到位和避免异位于深静脉或心脏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PICC置管成功DR结果回顾性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通过对516例恶性肿瘤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简称PICC)穿刺插管,X线摄片简称DR定位检查导管尖端所到达的部位的结果分析并找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希望给护士对PICC穿刺插管患者的护理有更多的启迪和借鉴,以确保PICC尖端准确位于上腔静脉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9.
唐仕芳  薛莹  朱恋  金小林  马娟 《当代医学》2021,27(11):98-101
目的探讨超声在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6月大坪医院儿科收治的216例PICC置管超声定位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所有PICC放置后的早产儿即行超声定位,如果PICC尖端位置位于下/上窦房结,则确认PICC放置成功。其中43例早产儿超声定位检查后立即行胸部X线定位,比较超声定位的准确性。结果216例患儿中,首次成功置入PICC者200例(92.6%),16例(7.6%)导管头端放置位置超出理想位置:导管头端过深(右心房)6例,导管头端过浅6例,导管头端定位不正确4例。超声诊断PICC尖部定位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0%。并发症发生率为6.5%。结论超声定位PICC导管头端位置是一种及时、准确、可靠的方法,能较准确地识别导管头端,值得推广应用于新生儿病房。  相似文献   

20.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覃艾新 《微创医学》2006,1(5):399-401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指经外周肘部浅静脉穿刺,将导管尖端置于上腔静脉的置管新方法。1929年德国医生Forss manm在自己身上将一根长65cm的导管由肘部静脉插入右心房,即为中心静脉量管(PICC)的开端。1992年德国医生在X线辅助下定位首次成功完成[1]。20世纪90年代后期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