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生理曲度改变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自1934年Mixter与Barr确定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产生“坐骨神经痛”的主要原因后 [1],国内外对其发病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腰椎结构的退变与继发损伤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前提 ,腰椎力学结构失衡是该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2]。近年来在腰椎生物力学结构平衡的恢复和重建方面的有关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在基础理论指导下将其应用于临床则比较局限。退变使腰椎力学结构产生紊乱 ,其直接表现即是腰椎生理曲度的改变和慢性腰腿痛的发生。患者为了减轻腰痛症状而出现保护性姿势改变 ,则…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生理曲度改变与腰椎间盘突出症远期疗效的关系。方法 :采用seze方法测量治疗前后腰椎弓顶距离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并随访 2年 ,观察远期疗效情况。结果 :两组腰椎生理曲度 (弓顶距离 )比较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 ) ;2年随访发现 ,观察组复发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所有复发的弓顶距中 ,复发 2次及 2次以上者的弓顶距离与 2年中未复发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P <0 0 1 )。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生理曲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即腰椎生理曲度弓顶距离越小 ,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推拿配合调曲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与腰椎生理曲度的关系。方法: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推拿配合调曲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推拿及腰牵治疗,Seze法测量腰椎生理曲度(腰椎弓顶距离),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腰椎生理曲度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优良率为8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7%(P〈0.01);腰L4-5腰椎生理曲度较优。结论:推拿配合调曲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生理曲度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曲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腰椎曲度的影响。方法推拿治疗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程10天。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腰椎曲度、VAS评分、ODI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95.0%;治疗后患者腰椎曲度明显增加(P〈0.01),VAS评分和OD I评分明显降低(P〈0.01)。结论推拿手法能显著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曲度。  相似文献   

5.
自1999—2005年,作者应用骶管封闭配合牵引、手法和中药内服等方法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8例,收效良好,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158例,男102例,女56例。年龄20岁以下5例,20—30岁56例,31—40岁67例,41—50岁24例,50岁以上6例。病程最短15天,最长12年。  相似文献   

6.
旋转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罗凛 《中医正骨》2004,16(8):47-47
旋转手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疗效可靠等优点.但适应症选择不当,操作失误,亦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自1996~2003年,作者先后收治36例手法治疗失败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为总结经验教训,正确选择适应症,提高腰椎旋转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作者对该组病例失败的原因做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丽霞 《中医正骨》2002,14(8):26-27
腰椎间盘突出症 (以下简称腰突症 )是临床常见病 ,主要表现为腰痛及下肢放射痛 ,部分合并神经功能损害。作者采用小针刀松解配合手法等综合治疗该病 80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80例 ,男 4 6例 ,女 34例。年龄最小 2 2岁 ,最大 78岁 ,平均 38.6±  相似文献   

8.
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是引起下腰痛及坐骨神经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笔者自1991年以来,应用手法治疗1,12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潘胤娜 《光明中医》2007,22(8):37-38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多为因长时间的坐,或站,或不当弯腰作业,或在站、坐和运动时身体的姿势不当,动作不协调而致,或受扭伤或闪挫、震动伤而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其致病机理是由于上述因素使腰椎间盘不断受到挤压牵引、扭转等的外力作用而变形,逐渐发生退化,髓核的含水量逐渐减少而失去弹性,椎间隙变窄,椎间盘周围韧带松弛或产生裂隙,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的常见病因之一,据报道,55%~63%的坐骨神经痛病人与腰椎间盘突出有关[1].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对其病因、诊断与治疗进行了大量研究.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发展,自80年代末期,一种全新的介入技术--自控式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Automated percutaneoaus lumbar diskectomy APLD)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开展,被公认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及H反射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观察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周围神经的传导速度及 H反射的电生理变化 ,对 31例患者行手法前后的电生理检查 ,测定周围神经传导速度 ( MCV、SCV)及 H反射值 ,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 MCV、SCV及 H反射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认为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的神经损伤有康复作用 ,推断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理为解除硬膜囊及神经根的压迫 ,消除软组织及神经根的炎性水肿及粘连 ,使椎间盘发生位移  相似文献   

12.
大推拿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功能及相关肌群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观察大推拿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功能厦相关肌群电位的影响,为进一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探讨其发病机制提供依据.93例患者进行大推拿手法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并检测相关肌群的电生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显示93例患者治疗前后的腰部活动功能改变有显著差异(t=-5.021,P〈0.01),相关肌群电生理改变(t=2.253,P〈0.05)差异明显。进一步证明大推拿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部功能覆相关肌群的改变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也提示腰椎间盘突出与其相关肌群的电位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1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5例采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配合金针撬拨法治疗,对照组16例采用常规的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的方法,在放射线监视,局部麻醉下施术,同一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结果试验组治疗优良率为94.29%,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优良率为68.75%,总有效率为93.75%,对脱出型腰是盘突出症的治疗优良率对照组为40%,试验组为83%,经统计学检验,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4.
报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患者 13例 ,分析其再手术原因有过于依赖 CT、定位错误、术前适应症掌握不当、术中髓核摘除不够、术后限制活动时间不足、医源性椎管和 (或 )神经根管狭窄、多节段突出处理不当、过分破坏脊柱稳定性、神经根未彻底松解及影像假象误导等。据此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牵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客观评估牵引推拿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 L IDP)的疗效。对 34例行牵引推拿治疗的 L IDP患者进行 1~ 3年随访 ,测量计算治疗前后 CT片上的椎间盘突出指数 ( DHI) ,并比较分析。结果示优 10例 ,良 16例 ,优良率 76 %。优良病例 DHI值在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 ( P<0 .0 5 )。治疗后 DHI值小于 0 .2者 ,疗效满意 ,但无 1例突出物完全还纳复位。突出物缩小程度与疗效相关。表明牵引推拿能使突出物还纳缩小或形变 ,松解粘连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减轻炎性介质刺激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腰麻下大推拿复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对采用该手法治疗的25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了3周随访观察,并对其疗效与突出部位、突出性质、突出方向、突出大小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次复位手法治疗总有效率达84.66%.其中L4-5椎间盘突出者有效率明显高于L5S1椎间盘突出者(P<0.01);腰椎CT显示椎间盘膨出者有效率明显高于腰椎间盘脱出者(P<0.01);中央偏一侧型突出有效率明显高于中央型和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P<0.01);而中央型突出有效率又明显高于极外侧型突出(P<0.01),极外侧型突出疗效最差;椎间盘突出小于5mm者有效率明显高于椎间盘突出大于5mm者(P<0.01).表明腰麻下大推拿复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确切,并与突出性质、部位、方向、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17.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及其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46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分析认为,椎间盘退行变及老年前期间盘突出病变的迁延发展是老年腰椎间突出症发病的主要原因。针对其病变特点,在诊断上应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在治疗上采用自由基清除剂静脉点滴、手法整骨等系统治疗,标本兼治,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应用定向正骨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手法治疗上的难题。为了探索有效的疗法,应用定向正骨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6例,其中79例伴腰椎侧凸及旋转。经21~45天治疗,痊愈58例,显效16例,好转12例。分析认为,腰椎韧带内松外紧,力点失衡是椎间盘突出的原因,其“弓弦效应”牵拉椎体旋转移位是椎间盘突出、脊柱畸形形成的结果。定向手法治疗可激发经络感传,牵拉增大椎间隙,增加髓核内负压回吸力,矫正腰椎侧凸、旋转等畸形,从而使突出物与神经根空间获得改善  相似文献   

19.
两种牵引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平安  张立萍 《中医正骨》2003,15(11):11-12
为了比较三维快速牵引与传统腰椎持续牵引临床效果上的差别 ,将 1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81例 ,采用三维快速牵引法治疗 ;对照组 37例 ,采用腰椎持续牵引法治疗 ;同时两组均配合手法及中药雾化疗法。观察结果显示 ,治疗组 81例治愈 72例 (占 88.88% ) ,总有效率 95 .0 6 % ;对照组 37例治愈 2 9例 (占 78.7% ) ,总有效率 86 .4 8%。两组比较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表明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三维快速牵引术优于传统的腰椎持续牵引术。  相似文献   

20.
腰椎间盘突出症辨型施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辨证治疗规律及临床意义。将 2 6 2例LIDP患者分为两组 ,治疗组 (辨型施治 ) 16 2例 ,对照组(常规治疗 ) 10 0例 ,分别观察其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 ,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比较均呈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P <0 .0 1)。表明以辨型为基础 ,结合椎间盘突出的大小、程度、部位及临床症状等特点 ,选择合适方案施治有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