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永炳  龚波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9):1374-137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主动脉夹层CT表现,应用原始数据在工作站进行MPR、MIP及VRT等后处理。结果 25例中,DeBakeyⅠ型9例,Ⅱ型1例,Ⅲ型15例,均很好地显示了主动脉全程及其分支,对主动脉夹层的破口位置、累及范围、真假腔、内膜片及夹层的旋转方向、血栓的形成得到满意显示。结论 MSCTA对主动脉夹层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CT表现,探讨MSCT诊断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价值.方法 分析42例不典型主动脉夹层,并参照Stanford分类法进行分型.结果 42例不典型主动脉夹层,26例为A型,16例为B型.CT表现:(1)主动脉呈半月形或环形增厚,CT平扫时呈高密度,CT值约为50~80 Hu,增强后无强化,与强化主动脉管腔对比反呈低密度.治疗后复查,壁内血肿因吸收而演变为慢性血肿,厚度及长度减小,CT平扫时密度较前降低而呈低密度.(2)内膜钙化向内移位7例.(3)主动脉管腔狭窄、变形16例.(4)全部病例主动脉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改变:主动脉壁不规则增厚、钙化.(5)并发心包、纵隔及胸腔积液和积血共38例.结论 MSCT清楚显示血肿部位、厚度、累及范围及有无并发症,为临床诊治及预后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是一种安全、有效和无创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主动脉成像在主动脉夹层(A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80例AD患者均接受MSCT主动脉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SCT主动脉成像诊断AD的价值。结果 MSCT主动脉成像检出AD分型、 AD破口率、破口平面主动脉直径与DSA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主动脉成像示夹层血栓57例(71.25%),动脉壁钙化9例(11.25%); DSA检查未检出血栓与钙化。结论 MSCT主动脉成像在准确诊断AD分型、破口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能显示夹层血栓及动脉壁钙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X线、MSCT及MRI在主动脉夹层(AD)中影像学特征,并评价其临床运用价值。方法 30例经手术或行DSA造影证实的AD患者,对其X线、MSCT及MRI检查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其影像特点。结果 X线仅见AD的间接征象,而MSCT和MRI均能不同程度地显示真假两腔、内膜破口、内膜片及附壁血栓。结论 X线对AD只能提示诊断,而MSCT和MRI可作特异性诊断,并且MRI在显示AD的破口位置、无钙化的内膜片及附壁血栓时均优于MSCT,但对内膜及主动脉壁钙化和急危重者的检查MSCT优于MRI。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的多层螺旋CT影像特征,尤其是内膜破口、直径、假腔的范围及受累血管的显示。方法:对6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多层螺旋CT检查,其影像信息进行后处理后再现,分析相关影像特点。结果:参考DeBakey分型,60例患者中Ⅰ型12例,Ⅱ型6例,Ⅲ型42例。其中3例合并升主动脉瘤样扩张,2例合并腹主动脉瘤样扩张,32例伴发胸腔或心包腔积液,18例假腔内有附壁血栓形成,17例合并明显的肾缺血,11例右半肠管缺血,2例左半肠管缺血,2例合并一侧下肢动脉闭塞。破裂口检查率为93%,影像诊断临床符合率为91.3%。结论:多层螺旋CT造影检查可明确主动脉夹层诊断、分型、受累范围及脏器累及情况评估和术后评估,对临床诊断的明确、手术方式制定及术后评估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学工程》2016,(10):1318-1319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主动脉夹层(AD)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AD患者115例,全部患者均采用多排螺旋CT检查,随机分为两组,A组58例,采用管电压100 Kv,80 m L对比剂,B组57例,采用管电压120 Kv,80m L对比剂。结果两组的De Bakey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髂动脉分叉、腹腔干、主动脉弓水平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CTDIvol、DLP、ED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多排螺旋CT在AD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100 Kv管电压有助于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螺旋CT检查的影像资料.[结果]平扫示主动脉管径增粗,腔内见低密度分隔影或内膜钙化高密度内移影,壁呈蛋壳样及斑片状钙化.增强扫描示主动脉呈真假双腔影和剥离的内膜片呈低密度分隔线影,以及受累主动脉其分支和范围.[结论]螺旋CT是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有效方法,对临床及时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由于发病周期短,死亡率高,而用普通CT及心血管造影等检查方法存在准确率低及适应性差的因素、对患者的生前诊断不甚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收治的腹主动脉夹层患者50例进行观察,其收治时间为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分别为患者开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多层螺旋CT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准确率为84.00%,破口检出率为66.00%,与多层螺旋CT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主动脉夹层诊断中具有准确性高、操作简便及无创等优势,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广泛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平扫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CT血管造影(CTA)进行对比。方法:回顾分析某医院2008年2月至2011年6月主动脉夹层32例。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后进一步行CTA检查(15例夜间急诊患者先行平扫后于次日进一步CTA检查,其余患者均平扫后紧接着行CTA检查),并进行比对。结果:32例主动脉夹层中21例典型主动脉夹层,11例不典型主动脉夹层(壁内血肿)。按Stanford分型,A型10例,B型22例。21例典型主动脉夹层中20例平扫可见撕裂内膜片,1例仅见主动脉增宽,增强可见内膜片分隔真假腔内均有对比剂进入,其中内膜钙斑随撕裂内膜移位2例。11例不典型主动脉夹层平扫见主动脉壁呈半月形或环形高密度增厚,厚度≥5 mm,增强血肿内无对比剂充盈,呈半月形或环形低密度影。其中7例内膜钙化内移,3例内膜渗漏,5例穿透性溃疡。该组病例中15例伴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并发4例心包积液,24例胸腔积液。结论:主动脉夹层的确诊需要CT增强,但对于受各种条件所限,患者不能及时行CT增强时,CT平扫可以提示主动脉夹层存在,及时为临床的诊断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常规及多种后处理技术在诊断外伤性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4例外伤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CT常规平扫、增强扫描、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对外伤性主动脉夹层的破口、真假腔及内膜瓣的显示率。结果:CT增强扫描对外伤性主动脉夹层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100%;MPR和CPR对初始破口、真假腔及内膜瓣的显示率均高于MIP和VR(P<0.05),MPR和CPR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VR和MIP在破口的显示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真假腔和内膜瓣的显示上VR显著高于MIP(P<0.05)。结论:MPR及CPR的破口显示率明显高于MIP及VR,MPR、CPR及VR真假腔及内膜瓣的显示率显著高于MIP,外伤性主动脉夹层三维重建技术可首选MPR和VR。  相似文献   

12.
戴连仔 《现代保健》2012,(15):70-71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CT 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 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CT 影像学诊断资料.结果:主动脉增宽30 例(100.00%),以升主动脉及弓降部为主,管径38 ~ 65 mm ;显示弧线状低密度的内膜片影30 例(100.00%),26 例真腔高于假腔,4例密度接近,真腔大部分小于假腔;血柱形成14 例;内膜撕裂口显示6 例.结论:CT 平扫及增强CT 可快捷准确地明确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对确定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方案及进行疗效观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例,02临床表现:突发性剧烈胸背部疼痛岁.65 岁,平均47~23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医院》2020,(2):305-307
目的探究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经胸超声心动图联合多层螺旋CT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月经病理诊断判定为主动脉夹层的患者96例,分别接受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与多层螺旋CT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漏诊率及准确度,并归纳整理两种方法联合诊断的准确度及误诊率,分析各检查诊断主动脉夹层分型的阳性率,检出破裂口、心包积液及血栓的概率。结果联合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准确度为100. 00%,明显优于两项单独检查准确度(P <0. 05),同时联合检查检出破裂口、心包积液、血栓概率明显高于两项单独检查检出率(P <0. 05)。结论主动脉夹层患者采取超声心动图联合多层螺旋CT检查精确度更高,能够为后续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参考,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5例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病例资料,阐述主动脉夹层内科诊断和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源64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显示腹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腹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双源64螺旋CT血管成像,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仿真内镜(VE)等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结合原始横断面增强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3例腹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双源64螺旋CT血管成像后均能清楚显示腹主动脉狭窄的真腔和扩张假腔的情况。结论:64螺旋CTA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无创性的血管成像方法,具有安全、可靠和独特的优越性,为诊断和治疗腹主动脉夹层提供了一种精确可靠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晶晶  王珊 《现代保健》2010,(15):149-151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dissectinganeurysm,ADA)是主动脉瘤中的一种类型,又叫主动脉夹层血肿(简称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的血液通过主动脉内膜破口进入主动脉壁的中层,形成中层内血肿,血肿在血流压力作用下沿着主动脉壁不断延伸,并向外隆起形成夹层动脉瘤。它并非真正是肿瘤,只是向外突出像瘤子,是心血管疾病中最致命的急症之一,常因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或体征而突然破裂致人死亡,多数患者在起病后数小时或数天内死亡,  相似文献   

17.
胡天明  刘兰 《医疗装备》2021,(4):123-124
目的 探讨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湖北科技学院附属浠水医院诊治的85例A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主动脉CTA检查.结合二维及三维图像分析AAD患者的影像表现,包括破口位置及大小、夹层分型、累及范围、真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64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2月~2022年9月收治的40例疑似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全部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 MPR技术检查,并行主动脉数字减影技术(DSA)检查,将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64排螺旋CT MPR技术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诊断效能。结果:40例疑似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经DSA检查31例确诊,占77.50%;依据DSA诊断“金标准”,64排螺旋CT MPR技术对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灵敏度为93.55%(29/31)、特异度为88.89%(8/9)、准确度为92.50%(37/40)、阳性预测值为96.67%(29/30)、阴性预测值为80.00%(8/10),且与DSA检查结果一致性好(Kappa=0.793);64排螺旋CT MPR技术检查与DSA检查急性主动脉夹层Debakey分型、累及区域、伴有钙化与血栓特征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 MPR技术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有较高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且可鉴别疾病Debakey分型、累及区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后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影像学的认识,以便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5例急性夹层动脉瘤破裂前的病史,破裂时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破裂后的CT影像,并对照了手术、解剖和治疗随访结果,总结了急性夹层动脉瘤破裂后的CT表现特点。结果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CT平扫表现为主动脉增粗或形态异常、心包和胸腔积液等征象,对撕裂口的位置、动脉分支血管和主动脉是否存在返流不能作出判定。CT强化可见主动脉有真假两个充盈对比剂的管腔,中间隔以线状内膜片的负影。结论 根据主动脉夹层破裂的病理,结合相应的临床表现,一般只作CT平扫就可以对胸主动脉瘤破裂做出比较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在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临床怀疑主动脉病变的患者行SCTA检查,并进行二维和三维重建,重建方法包括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SD)、容积再现(VR)。结果32例中,正常者10例,主动脉瘤7例,假性动脉瘤2例,主动脉夹层13例。SCTA均能良好显示主动脉瘤体、附壁血栓及钙化斑块和主动脉夹层的真假腔、撕裂内膜及破口,并能显示主动脉与周围器官的毗邻关系。结论SCTA在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上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已基本代替传统的血管造影,对治疗方案的制订及术后疗效评估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