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比较经皮内固定联合椎体后凸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A3型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60例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A3型骨折患者,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联合组30例采用经皮内固定联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近远期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随访3~24个月,两组术后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术前,术后3、6、12、18、24个月联合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皮内固定联合椎体后凸成形术可以更好地恢复脊柱稳定,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84例创伤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学会颈椎病疗效评定标准(JOA)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术中失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患者JOA评分(26.77±1.62)分、VAS评分(2.01±1.28)分均优于对照组的(21.15±1.13)、(5.76±1.5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的7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单一手术治疗,临床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效果。方法 30例病理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治疗组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经皮椎体成形术。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术前两组JO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治疗组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的椎体前缘高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治疗组的椎体前缘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能更好的促进患者椎体功能与椎体高度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对胸腰椎椎体转移性肿瘤疼痛的作用。方法选择胸腰椎椎体转移性肿瘤患者26例,患者行PVP。结果术后1周的总有效率为84.62%;术后3个月的总有效率为76.92%;术后6个月的总有效率为61.54%。结论 PVP对胸腰椎椎体转移性肿瘤患者疼痛有较佳疗效,但仍有一定风险性,因而术中需注意操作方法及进行严格监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皮球囊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椎体成型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经皮球囊后凸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间疗效差异,比较治疗前后两组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病变椎体高度及脊柱后凸畸形角(cobb角)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治疗7d后,观察组VAS评分、cobb角显著小于对照组,病变椎体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皮球囊后凸成形术能有效缓解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疼痛,纠正后凸畸形,促进椎体高度恢复,在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治疗中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与保守疗法相比,探讨DSA机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5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9例。对照组实行常规疗法,治疗组采取DSA机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2d、2个月、最后一次随访时记录疼痛指数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评分(ODI)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随访时间2~12个月,完全缓解55例,部分缓解3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与术前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d、术后2个月、最后一次随访时VAS评分及OD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术后2d、术后2个月、最后一次随访时VAS评分及ODI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SA机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创伤小、手术时间短,能迅速缓解疼痛及功能障碍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局部封闭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局部封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镇痛疗效、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结果 观察组镇痛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和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VAS评分(2.77±1.33)分和ODI评分(33.37±15.5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84±1.97)、(47.70±20.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局部封闭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改善伤椎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70例脊柱骨质疏松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结果治疗组患者在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活动能力评分以及镇痛药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骨折的临床疗效明确,能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降低患者的骨折的疼痛感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AF钉内固定治疗老年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2月某院收治的90例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研究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对照组采用AF钉内固定治疗,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椎体前缘高度、Cobb’s角及并发症情况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77.8%(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椎体前缘高度、Cobb’s角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出现1例骨水泥椎间盘渗漏,对照组出现2例椎体疼痛,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效果确切,操作简单,可明显改善骨折疼痛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优于AF钉内固定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与保守疗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予以保守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予以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椎体高度及Cobb角。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1周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明显增加,而Cobb角明显减小,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上述三项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再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度骨质疏松、不愿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可采用保守疗法进行治疗;对于病变椎体性质不确定的患者,建议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老年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35例,采用PVP,对照组35例,采用PKP。观察两组术后12周及1年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17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及1年,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两组B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VAS评分及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及术后患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及术后患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及1年,两组患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VP和PKP治疗老年压缩性骨折患者均可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明显减轻疼痛,且PKP在纠正椎体后凸畸形及患椎前缘高度的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行PVP治疗的20例(29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如例(29椎)进行保守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椎体间隙高度及临床优良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椎体间隙高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临床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近期效果良好、创伤小,且在减轻疼痛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手术过程中的要点,寻求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对25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和肿瘤导致的椎体溶骨性破坏的治疗应用了椎体成形术(PVP、PKP),通过术前术后的评分改变评价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等导致的椎体压缩骨折治疗效果。结果随访6月~2年,按VAS疼痛评分、椎体前缘、中部及后缘高度和cobb角的变化,优良率为94%。结论椎体成形术(PVP、PKP)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和肿瘤导致的椎体溶骨性破坏具有良好的疗效,可使老年患者缓解疼痛、恢复良好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对照组采用普通骨水泥,观察组采用可注射性含BMP生物骨替代物,两组患者均随访6~12个月,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为术后1~5d,平均(2.93±0.45)d;对照组疼痛缓解时间为3~7d,平均(5.24±1.36)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椎体压缩度、脊柱后凸角度及疼痛指数(VAS)均较治疗前有改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注射性含BMP生物骨替代物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安全有效,可作为临床治疗方法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董永强 《中国基层医药》2014,(17):2608-2610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7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采用PKP和PVP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椎体压缩率、Cobb's角恢复情况、疼痛缓解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椎体压缩率、Cobb's角均较治疗前改善(对照组t=2.39、2.21,观察组t=3.52、2.89,均P<0.05),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t=2.34、2.14,均P<0.05)。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均较术前明显改善(t=3.91、3.84,均P<0.05),但两组改善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1,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并发症占5.7%(2/35),低于对照组的22.9%(8/35)(χ2=4.20,P<0.05)。结论采用PVP及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均可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但PKP治疗更有利于椎体高度及Cobb's角的恢复,且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透视下,对21例脊柱转移癌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1个月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生活质量调查表(QQL)评分法对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分,观察其疗效与并发症,并做安全性评估。结果手术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手术前(P〈0.01);手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改善(P〈0.01)。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一种治疗脊柱转移癌的安全、有效的疗法,能显著缓解患者的癌痛,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1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39个锥体,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通过比较手术前后的椎体前缘、中部高度丢失率、后凸畸形Cobb角改善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等指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VAS评分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arthel指数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椎体前缘、中部高度丢失率、后凸畸形Cobb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作为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微创技术,能迅速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腹改良式全子宫切除术的综合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于本院进行全子宫切除术的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全子宫切除术组)42例和观察组(经腹改良式全子宫切除术组)43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地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率及手术前、手术后3、7d的QOL评分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及下地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术后3、7d的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腹改良式全子宫切除术临床优点较多,患者满意率也较高,可在基层医院中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脊柱转移肿瘤经皮椎体成形术手术期护理支持对脊柱转移肿瘤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3例脊柱转移肿瘤患者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采用术前心理护理、器械设备环境支持,术中配合支持及术后骨水泥渗漏和栓塞的观察护理支持。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疼痛缓解或消失于术后6~72h。结论脊柱转移肿瘤经皮椎体成形术手术期精心护理支持,对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骨水泥椎体成形术及术后进行唑来膦酸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研究组在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的基础上,术后应用唑来膦酸治疗.记录2组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及脊柱后凸Cobb's角,BMD评分及VAS评分,ODI评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24 h及6个月,研究组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及BMD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脊柱后凸Cobb's角明显小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及ODI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水泥椎体成形术后进行唑来膦酸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骨密度,降低椎体骨折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