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卢龙县自1988年发生首例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例后,1989、1990年2a无病例发生,1991年后发病率急剧上升,至1998年全县共发病110例。1998年发病率最高达8.43/10万。鼠带毒率也急剧上升,1988年鼠带毒率1.83%,1996年鼠带毒率最高,达22.22%。为了解我县几年来EHF流行特征,现将卢龙县1988~2000年EHF疫情及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天津市东丽区1997~2004年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情况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出血热流行特,占、与规律以及发病和流行的因素。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了1997~2004年天津市东丽区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情况、流行特点和流行趋势。结果1997~2004.年全区共发生流行性出血热99例,累计发病率3.38/10万。呈散发状态,疫情波及全区的各个乡、镇、街。4~5月为发病高峰。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集中在20~45岁。外地流动人口发病高于本区人口。发病与患职业及居住环境有关。结论鼠带毒指数与出血热发病密切相关,灭鼠是遏制出血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天津市北辰区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点和规律,以及影响发病和流行的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1997—2005年天津市北辰区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情况和流行特点及流行趋势。结果1997—2005年全区共发生流行性出血热84例,呈散发状态,疫情波及全区13个乡镇街,3—5月为发病高峰。发病年龄集中分布在20~49岁,男性高于女性。居住环境经常有鼠活动,经常在外就餐和从事粮食等食物加工、贩卖等是出血热流行的危险因素。结论出血热发病有季节高峰、并与职业和环境有关,发病与鼠带毒指数相关联,灭鼠是控制出血热流行的根本手段。 相似文献
4.
蕲春县1970 ̄1996年EHF流行的季节特点为单峰型,高发月为12月。疫源地特点为一过性,间发性疫区发病较低,持发性疫区相对集中发病较高。总鼠密度为8.06%。鼠类总带毒率为10.89%。各种鼠密度与HEF发病呈正相关意义显著。流行主要以室内感染为主,Aa是动物间EHFV的主要宿主,而Rn是鼠→人间疫情的主要媒介和传染源。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河北省卢龙县流行性出血热(EHF)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因素,为预防和控制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对病人进行调查,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FAT)检测EHF抗原的方法进行鼠带毒情况的监测,采用夜夹法进行鼠密度调查。结果 EHF的流行特征:EHF各月份均有病例发生,其中以3—5月为发病高峰期;发病年龄2~76岁,其中以30~49岁年龄组为多;自然感染率为6%;鼠密度为3.32%;鼠带毒率为10.55%。结论开展全民灭鼠活动和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该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新泰市自 1984年报告了第一例流行性出血热 (EHF)病例以来 ,每年都有疫情发生 ,为全面了解新泰市 17年来EHF的发病动态 ,以便采取有效地控制措施 ,现将 17年的EHF疫情资料分析、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疫情资料来自本站疫情室 ;2鼠密度采用夹夜法 ,鼠带毒率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 (IFAT)进行检测。2 结果2 .1 流行概况 1984~ 2 0 0 0年新泰市共报告 EHF病例2 0 6 7例 ,年平均发病率 9.5 0 /10万 ,死亡 14例 ,病死率为6 .8‰ ,发病率最高年份是 1998年 ,为 2 4 .87/10万 ,其次是1995和 1986年 ,发病率最低的年份是 1991~ 1993年 … 相似文献
7.
吴永学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2,(2):169-170
<正>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急性传染病,是磐石市发病率高、病情重、治疗后身体康复慢、治疗费用高的传染病。近6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重点人群疫苗接种和科学灭鼠、加强宣传等综合防制措施的落实,EHF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陈抗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993,4(4):10-11,17
1979~1992年流行性出血热(EHF)监测结果:野鼠密度与EHF发病率呈正相关,野外鼠带毒率为15.74%,显著高于室内鼠带毒率8.94%,其中黑线姬鼠病毒携带率最高,为16.17%,显著高于褐家鼠带毒率10.13%,并认为黑线姬鼠可能是动物间EHF病毒的主要宿主,而褐家鼠可能是鼠与人之间EHF的主要媒介和传染源。 相似文献
9.
自依兰县出现首例出血热病例后,每年都有散发病例。为探讨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规律和影响发病的因素,以便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笔者对依兰县出血热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12.
2008年安义县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在安义县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安义县2008年HFRS疫情资料,监测点宿主动物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全县共报告HFRS8例,年发病率2.98/10万,无死亡病例。病人以青壮年农民为主。捕获鼠类8种245只,其中居民区鼠密度为8.53%,野外鼠密度为7.04%,均未检出带毒鼠,居民区以小家鼠、褐家鼠为优势鼠种,野外鼠以黑线姬鼠、黄毛鼠为优势鼠种。鼠血总抗体阳性率为13.88%。[结论]安义县HFRS发病率下降较快,散发相对集中。但鼠密度上升较大,应继续加强监测,抓好防鼠灭鼠工作。 相似文献
13.
赣榆县1980年来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1980年来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趋势。90年代与80年代相比该病发病率经趋势性检验,趋势性系数r=-0.59,下降趋势非常显著。发病季节冬峰构成下降14.6%,春峰上升7.8%;年龄构成40岁以上上升9.2%;性别构成女性上升4.2%。鼠密度、鼠带毒率及带毒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家鼠型主要传播媒介黑线姬鼠构成比下降19.4%。全县数次大规模灭鼠,灭鼠率达80%以上,对一个高发乡镇约5000人接种HFRS疫苗,3年保护率100%。今后HFRS防制在抓好灭鼠防鼠这一主要措施的同时,应把普及HFRS疫苗接种作为主导措施来抓。 相似文献
14.
开江县肾综合征出血热宿主动物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肾综合征出血宿主动物的数量、种群构成及带毒状况。方法:采用夜夹法对野外和室内进行小兽密度和种群调查;同时取肺作带毒调查;取猫、兔、羊等家畜血(滤纸法)作感染率调查。结果:22年野外小兽密度为4.21%~26.57%,平均为11.31%;13年室内小兽密度为2.92%~9.47%,平均为6.94%。野外以黑线姬鼠为主(54.20%),次为褐家鼠(22.56%);室内以褐家鼠和小家鼠为主,分别占63.36%和28.64%。小兽带毒率黑线姬鼠2.98%,褐家鼠2.22%,小家鼠2.63%,大足鼠50%,中麝Qu2.38%;猫感染率为8.33%。结论: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开江县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猫在本病病原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技术在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自2007年1月~2010年12月所收治的进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治疗的129例HFR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治疗,经12h后,氧合指数(PO2/FiO2)有所提高,经24h后,平均动脉压与体温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发现HFRS合并ARDS的发生率达5.96%,而对于合并轻度ARDS患者的发生率为16.8%,中度为59.8%,重度为90.1%。[结论]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治疗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症状改善,降低了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鼠间汉坦病毒(HV)感染分布状况和现患病例血清型,为进一步探索流行规律,确定疫源地性质和制定防治策略及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应用IFAT、微量细胞中和试验(MCPENT)方法检测人、鼠间HV感染状况和病人血清型别.[结果]1997~2007年共发生本地病例178例,死亡10例,病死率5.6%,发病呈现连续上升并且2002年达最高峰,近两年明显下降和高度散发与相对集中的流行特点.部分现患病例(27例)血清分型26例为汉城型(SEO型);其中1例SEO、HTN型中和抗体滴度等同,可能是两型病毒的感染.正常人群总感染率为12.5%.鼠间广泛存在着HV感染,年度带病毒率7.32%~32.90%.带病毒鼠指数较高,与人群发病率呈正相关(P<0.01).[结论]发病呈现连续5年上升后开始下降和高度散发与相对集中的基本流行特点;正常人群总感染率较低,鼠间广泛存在着HV感染,现患病例基本均属SEO型;对重点人群及密切接种者开展出血热疫苗免疫,可以明显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四川省盐源县流行性出血热的危险因素. [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通过回顾性问卷调查,获取盐源县流行性出血热的暴露因素. [结果]共调查了50对病例和对照.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年龄无统计学差异(t=0.1759,P>0.05),可比性好.在P<0.05显著水平下,条件Logistic回归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均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家中有柴草堆或稻草堆(OR=4.2798,β=1.4539),吃过鼠接触过的东西(OR=3.5478,β=1.2663)和直接接触过家禽家畜的排泄物(OR=3.9519,β=1.3742).[结论]家中有柴草堆或稻草堆,吃过鼠接触过的东西,直接接触过家禽家畜的排泄物可能是盐源县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的危险因素,这对当地EHF的综合防治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92—1996年部队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近年来部队流行性出血热病例发病特点、趋势及规律,为部队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利用FoxPro建立数据库,采用EpiInfo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时间序列方法对流行性出血热病例发病时间进行分析。结果:1992~1996年全军共报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596例,各年度报告病例数依次为67例、124例、122例、142例和141例。所有病例中干部151例占25.4%,战士422例占70.8%,职工及其他人员23例占3.8%。除1992年秋冬季高峰不明显外,其余各年度均呈现一定程度的春夏和秋冬两个季节发病高峰,以春夏高峰为主。5年中共报告暴发疫情5起,发病93例,占总报告发病数的15.6%;因流行性出血热死亡6例,病死率1%。结论:部队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时间具有特殊的时间分布规律,发病率有增加趋势,已给部队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建议进一步加强部队流行性出血热的防制工作,包括制定规划、加强疫情监测、防鼠灭鼠及疫苗接种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掌握青岛郊区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特征,指导防治工作。[方法]对2000~2005年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0~2005年,我市郊区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波动在3.59~12.09/10万之间,平均为7.14/10万,病死率为2.04%。总体上呈明显下降趋势。春夏季高峰为3至7月,5或6月达最高;秋冬季高峰为10至次年1月,11或12月达最高。发病年龄为2~85岁,20~60岁年龄组占78.43%,农民占83.33%,男性为女性的2.53倍。黑线姬鼠、褐家鼠分别是野外和居民区的优势种,直接荧光抗体法检测发现黑线姬鼠、褐家鼠、小家鼠和臭鼩鼱带病毒,野外和居民区带病毒率分别为5.91%和4.15%。[结论]部分地区的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较高,应采取措施,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