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对乳腺梭形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病理诊断标准、鉴别诊断以及治疗预后进行探讨。方法用光镜、免疫组织化学sP法行上皮源性标记CK、EMA,间叶源性标记Vimentin、Desmin、Actin等进行检测,对18例乳腺梭形细胞癌进行观察。结果梭形细胞癌的特点:(1)此类肿瘤多发于中年妇女,生长较快,临床无特殊症状;(2)光镜下既有癌巢的结构,又有梭形细胞肉瘤的特征;(3)免疫组化染色示肿瘤成分既表达上皮源性标记CK、EMA,又表达间叶源性标记Vimentin、Desmin、Actin等。结论乳腺梭形细胞癌是很少见的乳腺恶性上皮源性肿瘤,很难准确地预测其生物学行为和选择理想的治疗方案,临床上仍以四大治疗手段为原则。  相似文献   

2.
滑膜肉瘤20例病理观察和免疫组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滑膜肉瘤组织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及其鉴别诊断。方法:收集滑膜肉瘤病例20例,观察HE染色切片及CK(Pan)、EMA、Vim等6种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切片。结果:20例滑膜肉瘤病例中双相性有13例,单相性有7例。免疫组化染色,CK(Pan)阳性表达率为75%。Vim、EMA在总体病例中阳性表达率分别达到60%和70%,显示了滑膜肉瘤双相分化的特点,而CD34、Des、S-100阳性表达率均较低,分别为15%、5%、15%。结论:滑膜肉瘤是一种具有双相分化表现的间叶组织肿瘤,结合EMA、Vim、CK(Pan)等标记物有助于滑膜肉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免疫组织化学在针吸细胞学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一组单克隆或多克隆抗体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 ,对 68例针吸细胞涂片进行标记。结果 :免疫组化标记后诊断为 3 5例转移性癌 (CK+、CEA+、EMA+、LCA-) ,2 4例淋巴瘤 (LCA+、CK-、CEA-、EMA-) ,4例恶性黑色素瘤 (HMB45+、S 10 0 +) ,3例间叶源性肿瘤 (Vi mentin+) ,2例前列腺癌 (PSA+)。 68例针吸细胞涂片经HE染色细胞学诊断 4 9例有分歧 ,经免疫组化标记后均能明确诊断。结论 :免疫组织化学可应用于针吸细胞涂片 ,为细胞学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一个新的手段 ,从而进一步提高细胞学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4.
骨外尤文氏肉瘤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骨外尤文氏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诊断鉴别诊断。方法通过组织学、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观察骨外尤文氏肉瘤。结果肿瘤由大小和形态较一致的小圆形细胞排列成片块状或分叶状,也可因肿瘤细胞坏死。形成假菊彤团结构。免疫组织化学:VIM、S-100阳性;NSE、NF部分细胞弱阳性;EMA、CEA、LCA、L26及MYO标记阴性。结论骨外尤文氏肉瘤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恶性小细胞性肿瘤,恶性度高,转移率高,早期便可经血道至肺或其他脏器,预后差。  相似文献   

5.
肝脏梭形细胞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肝脏原发及转移性梭形细胞恶性肿瘤的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为形态相似的一系列肿瘤提供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依据。方法 对肝脏的20例原发性梭形细胞恶性肿瘤以及26例转移性肿瘤的肿瘤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用SP法和EnVision二步法进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 20例(43.4%)原发肿瘤中肉瘤样癌3例(6.5%),血管肉瘤11例(23.9%),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2(5%)例,梭形细胞类癌1例(2.2%),未分化肉瘤3例(6.5%);26例(56.5%)转移性肿瘤中胃肠道间质瘤(GIST)20例(43.4%),平滑肌肉瘤3例(6.5%),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2例(4.3%),脑膜血管外皮细胞瘤1例(2.2%)。46例肝脏梭形细胞恶性肿瘤无论原发或转移,在形态上都有重叠,其中血管外皮细胞瘤样结构最为常见,几乎在每一类型的肿瘤中均可出现。组织形态最为复杂的是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同一肿瘤内同时出现2种或3种不同结构的情况在切除的肿瘤标本中广泛存在。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间质瘤CD117大部分病例阳性,存在原发瘤阳性而转移瘤阴性或同一肿瘤内部分细胞阳性部分细胞阴性的情况。平滑肌肉瘤SMA阳性;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NF、S-100阳性,二者均CD117阴性。血管源性肿瘤对CD34、CD31和Ⅷ因子相关抗原有不同的阳性反应。肉瘤样癌CK及Vimentin均阳性。梭形细胞类癌CK及神经内分泌标记物阳性。结论 原发的肝脏梭形细胞恶性肿瘤以血管肉瘤最为常见,转移转移瘤则以胃肠道间质瘤最多,其形态的复杂性、相似性,使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成为诊断这类肿瘤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SHL)的临床病理形态特征、组织起源、良恶性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SH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组织标本进行上皮膜抗原(EMA)、细胞角蛋白(CK,AE1/AE3)、波形蛋白(Vim)、嗜铬粒紊A(CgA)、突触紊(Syn)、CD34、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第八因子(F8)等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3例SHL患者均为女性,表现为肺内孤立性肿块,瘤体直径3~4cm,镜下瘤组织结构多样,主要表现为实性、乳头状、血管瘤样、硬化4种结构不同比例混合存在;瘤细胞主要有多角形细胞和表面立方形细胞.前者同时表达EMA、Vim和PR,而后者仅CK阳性。1例偶有少数细胞Syn阳性。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可能起源于多潜能原始呼吸道上皮细胞;EMA、Vim、CK等免疫标记对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前列腺间质肉瘤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前列腺间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前列腺间质肉瘤作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表达,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前列腺间质肉瘤主要由排列成束状、编织状的长梭形细胞构成,短梭形细胞散在于长梭形细胞之间,细胞异型性明显,肿瘤内无腺性成分。肿瘤细胞Vimentin、CD34呈阳性表达。结论 前列腺间质肉瘤是一种少见的发生于前列腺特异性间质细胞的恶性肿瘤。病理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及病理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CD34阳性是诊断该肿瘤的重要依据之一。鉴别诊断主要包括发生于前列腺的平滑肌肉瘤、恶性神经鞘膜瘤、横纹肌肉瘤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硬化性滑膜肉瘤的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例发生于小腿软组织的硬化性滑膜肉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特殊染色特征及其细胞遗传学的特异性改变,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首次报告硬化性滑膜肉瘤1例。患者29岁,病史13年,肿瘤内见大量不规则的梁索状胶原成分,瘤细胞稀疏,围绕在胶原周围,瘤细胞梭形,部分为上皮样,围绕小血管生长,肿瘤内部分区域见钙化及骨化。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EMA(+),CK(局部+),Vimentin(++),Bcl-2(+),CD99(++),P53(+50%-75%),CD31、CD34、Desmin、SMA均为阴性;硬化的间质区域网织纤维及AB染色阳性,PAS染色阴性;FISH检测提示:SS18(18q11.2)染色体易位。结论硬化性滑膜肉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特殊类型的滑膜肉瘤,可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分子检测与骨旁骨肉瘤、骨化性肌炎、纤维肉瘤、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细胞瘤等肿瘤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脏肉瘤样癌(SHC)的临床特征、外科治疗及预后,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7例病理证实为SH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手术方法、病理特征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HC患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乏力、食欲下降或无症状;影像学表现不典型,CT表现具有癌及肉瘤双重特征,增强有不同程度强化;7例患者中4例行根治性肿瘤切除,2例姑息性切除,1例单纯癌肿破裂修补;病理镜下见肿瘤明确的癌和肉瘤样双相成分,肉瘤样变区癌细胞形态多样;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上皮样标志物CK阳性7例、EMA阳性5例、MSA阳性1例、CK7阳性2例、HepPar-1阳性3例,间叶组织标志物Vimentin阳性6例、DES阳性1例。随访期内2例无瘤存活,2例复发、带瘤存活,3例死亡。结论:SHC是一种极其罕见的恶性肿瘤,是癌的化生变形,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细胞病理特征复杂多样,分化较差,诊断主要依据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手术切除肿瘤是主要治疗手段,其对放化疗不敏感,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脏肉瘤样癌(SHC)的临床特征、外科治疗及预后,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7例病理证实为SH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手术方法、病理特征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HC患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乏力、食欲下降或无症状;影像学表现不典型,CT表现具有癌及肉瘤双重特征,增强有不同程度强化;7例患者中4例行根治性肿瘤切除,2例姑息性切除,1例单纯癌肿破裂修补;病理镜下见肿瘤明确的癌和肉瘤样双相成分,肉瘤样变区癌细胞形态多样;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上皮样标志物CK阳性7例、EMA阳性5例、MSA阳性1例、CK7阳性2例、Hep Par-1阳性3例,间叶组织标志物Vimentin阳性6例、DES阳性1例。随访期内2例无瘤存活,2例复发、带瘤存活,3例死亡。结论:SHC是一种极其罕见的恶性肿瘤,是癌的化生变形,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细胞病理特征复杂多样,分化较差,诊断主要依据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手术切除肿瘤是主要治疗手段,其对放化疗不敏感,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11.
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晓刚  孟奎  吴波  周晓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4,17(2):151-154,F003,F004
目的:探讨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肾上皮样AML的临床资料、随访结果及组织病理进行分析,应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了黑色素瘤相关抗原(HMB45)、(Pan)melanoma markerAb-1、角蛋白(CK)、平滑肌肌动蛋白(SMA)、上皮膜抗原(EMA)、波形蛋白(VIM)、肿瘤抑癌基因(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增殖标记(Ki67)等在肾上皮样AML的表达,并与国外报道的28例进行比较。结果:组织学特点:瘤细胞呈上皮样或短梭形,细胞质为嗜酸性,核大,较深染、异形,可见病理性核分裂相。瘤细胞排列密集成片,伴大片坏死,瘤组织中散在多核巨细胞。免疫组化:HMB45和(Pan)Melanoma Marker Ab-1阳性,上皮标记EMA、CK阴性。结论:在未出现远处转移前,肾上皮样AML一般属潜在恶性病变。免疫组化对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食管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inoma, SCC)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以及可能的组织起源。 方法 采用光镜观察和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6例(男4例,女2例;年龄54~64岁,平均58 5岁)食管SCC的病理存档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果 溃疡型 5 例,蕈伞型1例;单纯性小细胞癌2例,伴鳞状细胞癌复合性小细胞癌 4 例。免疫组织化学:CK、EMA、NSE、阳性率均为100%(6/6),Syn和CgA分别为 83 3%(5/6)和 50 0%(3/6);P53 阳性率 100%;Ki 67阳性率83 3%。 结论 食管SCC是食管癌的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的食管肿瘤,具有向上皮和神经内分泌分化的特性,可能起源于食管黏膜的多潜能干细胞。  相似文献   

13.
高金莉  董志广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5):92-93,F0003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selerosinghemangioma,PSH)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点。方法对48例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结果PSH由乳头状结构、实性结构、海绵状血管瘤样结构和硬化区4种结构组成。瘤细胞有2种,一种是被覆乳头表面、实性区裂隙和血管瘤样腔面的立方状细胞,一种是实性区及乳头轴心大小形态一致的网形或多角形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立方状细胞表达广谱CK、CK7、EMA和TTF1,圆形或多角形细胞表达EMA、TFF1、ER、PR、vimentin、Ki-67,部分病例两种细胞不同程度散在表达CgA、Syn。结论PSH是一种肺内少见的肿瘤,多见于中青年女性,易误诊为肺癌。典型的组织形态学特征结合免疫组化染色,特别是Ki-67特征性的在胞膜表达,是诊断和鉴别诊断PSH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高燕飞  张雷 《吉林医学》2012,33(29):6277-6279
目的:探讨上皮样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分析6例上皮样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6例均为手术切除标本,镜下均呈特征性结节性生长,肿瘤细胞有两种形态:一类为大的多角形或卵圆形细胞,胞质丰富,嗜伊红,类似上皮样细胞;另一类为梭形细胞,丰满似纤维母细胞样,两种细胞逐渐移行。免疫表型:6例瘤细胞vimentin、pan-CK、EMA(+),2例CD34(+),1例S-100(+)。结论:上皮样肉瘤是一种少见的独特的病变,典型病例诊断不难。对取材较少或镜下表现不典型,尤其是结节中心坏死较小甚至无坏死时,易与滑膜肉瘤、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上皮样恶性神经鞘瘤等混淆,需综合临床资料、镜下特征和免疫组化等特点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10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表型和影像学特点,并与几种临床常见的梭形细胞肿瘤相比较,提高对SFT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认识。方法收集10例SFT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苏木精-伊红染色切片观察病理形态学特点;免疫组化检测Vim、CD99、CD34、BcI-2、SMA、Des、S100、CD117、EMA在SFT、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血管外皮细胞瘤、纤维组织细胞瘤、滑膜肉瘤、纤维肉瘤、胃肠道问质瘤的表达情况。结果10例SFT的临床表现多为无症状或相关部位的压迫症状。影像学表现多为相关部位的占位性病变。苏木精-伊红染色下观察所有肿瘤的基本病理形态学特征为梭形细胞肿瘤。免疫组化显示Vim、CD99、CD34、Bcl-2在10例SFT中的阳性表达例数分别为10/10、10/10、9/10、8/10,SMA和S100少数病例阳性,Des只有1例为灶性阳性,CDll7,EMA为阴性;其他肿瘤的阳性高表达指标各不相同。结论SFT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病理形态特点和免疫组化标记,联合使用Vim、CD99、CD34及Bcl-2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STT)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收集8例PST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重新切片行组织学HE染色及SP法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结果:PSTT是一种继发于妊娠后的妊娠相关疾病,常见症状为闭经及/或阴道流血,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可有轻~中度升高。光镜下瘤细胞为单一种植型的中间型滋养细胞,成片状、条索状浸润于肌纤维之间,血管浸润明显,但少有出血坏死及血管内瘤栓,分裂象少见。免疫组化示上皮膜抗原(EMA)、角蛋白(CK)、人胎盘泌乳素(HPL),中到强阳性表达。HCG仅1例弱阳性表达,肌动蛋白(Act)、波形蛋白(Vim)均阴性表达。结论:PSTT为少见的滋养细胞肿瘤,具有独特的光镜及免疫组化特点,这些特点可与其他滋养细胞疾病鉴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滑膜组织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20例滑膜组织肿瘤作了临床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肿瘤组织中16例为滑膜肉瘤,2例良性病例即腱鞘巨细胞瘤,2例是良性滑膜组织肿瘤恶变。在滑膜肉瘤中,3例单向分化以梭形细胞为主,13例为双相分化;10例分化较高,6例分化较低。免疫组化染色,Vimentin无论良、恶性,2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Cytokeratin(CK)、EMA和CEA在恶性组的阳性率分别是50.0%(8/16)、56.3%(9/16)和31.3%(5/16)。在恶性组不同病例、不同区域有一定的CD34、S-100、NSE和CD68的表达。CD68在恶性组分布在疏松区,阳性细胞数较少,而在良性组CD68明显阳性。在分化较低滑膜肉瘤的6例中,P53阳性有3例,在分化较高的10例中有1例阳性表达。结论:滑膜肉瘤是间叶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与滑膜组织有关或无关,可以多向分化,以双向分化占大多数。联合检测Vimentin、EMA、Cytokeratin对诊断有较大帮助。P53对判断滑膜肉瘤预后有重要意义,有可能成为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孙钦立  甄洪伟 《河北医学》2005,11(2):104-105
目的:探讨胃恶性间质瘤的免疫组化特征和临床诊治体会。方法:对21例胃恶性间质瘤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对其免疫表现、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1例免疫组化结果示CD34均为阳性,而上皮指标细胞角蛋白(CK)和膜上皮抗体(EMA)大部分阴性;其中3例广泛转移者于术后4~6月死亡,姑息性切除2例,术后8月及9月均复发,其中1例再次手术,存活1年,其余16例均无瘤生存,生存期为3至6年。结论:免疫组化检查可确定胃恶性间质瘤的恶性程度,手术应争取行根治性切除。对预后防止复发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恶性间皮瘤进行免疫组化的对比性研究,以进一步评价它们在恶性间皮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LSAB)法对22例恶性间皮瘤和20例对照组腺癌组织进行EMA、CEA、CK、vimentin、间皮细胞(M-cell)等5种单克隆抗体的标记。结果 恶性间皮瘤的阳性率分别为 M-cell 91%,CEA 9%,vimentin 73%,CK82%,EMA64%;而腺癌的阳性率为分别为M-cell5%,CEA 85%,vimentin 15%,CK100%,EMA 100%。结论 在恶性间皮瘤和腺癌的鉴别诊断中,M-cell和CEA是较理想的标记物,尤其是M-cell,CEA和vimentin三种抗体联合应用更具有价值。而在恶性间皮瘤和其他梭形细胞肿瘤的鉴别诊断中,还应联合使用CK和E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