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颌面部爆炸伤的病理特点及早期修复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30只犬随机分成6组,利用高速破片复合冲击波模拟爆炸对犬颌面部致伤。记录致伤参数,并通过大体观察及组织观察方法研究伤后不同时间点动物伤情及伤道周围软组织的病理变化。取一组运行于伤后72h二次清创,股薄肌肌皮瓣游离移植对局部组织缺损进行修复。结果:颌面部创面污染严重,伤后肌组织近伤道0.8cm范围内坏死严重,振荡区波及到1.6cm外组织,伤后24h周围组织炎性反应明显,同时可小血管损伤明显。组织坏死呈进行性加重至伤后72h,伤后168h开始有明显肉芽组织生成。吻合血管皮瓣组织愈合良好。结论:颌面部爆炸伤伤情重,污染明显,组织坏死范围大,愈合延迟,其组织缺损的早期修复可采用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  相似文献   

2.
颌面部爆炸伤并发心脑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颌面部爆炸伤时心脑并发伤的特点与致伤机制。方法10只犬按伤后0、6、24h时及对照组随机分组,对犬左咬肌区利用高速破片+冲击波致伤模型模拟软组织爆炸伤,观察动物伤后0、6、24h心脑损伤情况。结果伤后6h脑损伤以出血及粒细胞浸润为主,伤后24h损伤加重;2只犬心脏出现内膜下出血及内皮细胞脱落。结论颌面部爆炸伤时多种因素的复合作用可导致心脑并发伤,抢救时须综合考虑,以防止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颌面部破片+冲击波复合伤对颞下颌关节盘的影响。方法:应用犬颌面部高速破片+冲击波复合伤动物模型,造成犬颌面部损伤。弹着点为左侧下颌骨下缘下颌角前区,射距为6.0m。雷管悬于致伤部位中方,距弹着点的距离为10cm,破片发射同时触爆电雷管,对犬颌面部致伤,伤后6h切取伤侧颞下颌关节盘,光镜观察关节盘形态变化。结果:所有动物均为左面部开放性伤口,部分动物的上、下颌骨及颧骨弓粉碎性骨折,创面无活跃性出血,关节盘未见明显破裂、出血。组织学结果发现关节盘破裂、出血,关节盘胶在纤维水肿。关节滑膜撕裂,关节周软组织炎细胞浸润。结论:颌面部破冲复合伤可造成犬伤侧颞下颌关节的损伤。在颌面部爆炸伤患者的治疗中,应注意颞下颌关节部损伤情况,防止关节强直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不同时相下颌面部破片+冲击波复合伤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爆炸破片及冲击波在不同时相下作用于颌面部时的损伤特点并探讨其致伤机制。方法 利用颌面部高速破片 冲击波复合致伤模型模拟爆炸伤 ,由同步系统控制不同致伤时相。按不同时相将重庆当地成年犬 15只随机分为 3组 ,A组为破片先与冲击波到达目标 ,B组为二者同时到达 ,C组为冲击波先于破片到达。破片对犬咬肌区致伤 ,记录致伤参数 ,观察动物伤情特点。结果 在其它致伤条件相同时 ,B组致伤冲击波为双波峰形态。致伤后A组颌面部皮肤与肌肉分离明显 ,污染严重 ,创面最大 ,B组次之 ,C组最小。B组局部组织坏死及挫伤范围均较其它两组明显 ,并有心、肺、脑等脏器的损伤。结论 颌面部爆炸伤伤情严重 ,高速破片与冲击波具有协同致伤作用 ,不同组织对冲击波的反应不同是局部伤情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背景:颌面部高速投射伤对耳蜗损伤的研究已有报道,但爆炸伤对耳蜗超微结构的影响尚在研究中。目的:探讨颌面部爆炸伤对耳蜗损伤的影响,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改变。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随机对照、观察性研究。单位:一所军医大学医院耳鼻咽喉科,口腔颌面外科实验室。材料:实验于1995-08/1997-07完成。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动物所建立颌面部爆炸伤致伤模型,口腔颌面外科实验室进行标本处理,第三军医大学电镜室进行电镜观察。杂种健康犬15只,雄雌不限,体质量9.5—13.5kg,平均11.3kg,随机分为3组:致伤1组:5只,致伤2组:5只,正常对照组:5只。方法:选用8号工程纸壳火引爆雷管致伤10只犬颌面部,造成重型颌面伤,致伤1组、致伤2组分别于伤后1h和6h取伤侧耳蜗进行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对照组动物麻醉后不致伤,观察指标、标本处理与致伤组相同。结果:致伤动物均有耳蜗和耳蜗神经明显超微结构变化,早期主要表现为毛细胞纤毛紊乱,耳蜗神经内结构水肿,线粒体变性,6h后变性改变广泛存在,纤毛脱落、常见鞘内结构溶解:结论:颌面部爆炸伤对耳蜗超微结构损伤严重.但早期仍多为可逆性损伤。  相似文献   

6.
点爆源爆炸伤模型建立及颌面部损伤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实验室条件下的点爆源爆炸伤模型,并探讨颌面部致伤特点,方法:采用不同TNT当量的球形炸药作爆炸源,建立点爆源爆炸致伤模型,检测爆炸时不同距离下的各向冲击波压力。用1.0gTNT当量的炸药在不同距离下对新鲜羊头颌面部致伤,观察致伤效果。结果:冲击波压力峰值具有各向同性,其随爆距增大呈急剧减小,颌面部组织损伤亦随之显著减轻,爆炸伤远重于一般损伤,并且具有自身特点,尤其爆距1.0cm时,可见下颌骨放射状多线性骨折及下颌角附近内外侧骨板的“层裂”。结论:点爆源爆炸伤模型简单,安全,可靠,适用于实验室条件下的爆炸伤研究,冲击波的致伤方式,下颌骨的特殊解剖结构构成了颌骨特异性的骨折。  相似文献   

7.
预制破片致兔胸部爆炸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预制破片铝制雷管致兔胸部爆炸伤的伤情特点及规律,为制定胸部爆炸伤的救治原则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电启动方式引爆预制破片铝制雷管,将32只家兔置于距雷管5,8,10,12,15cm处,致伤前后常规观察生命体征及破片,冲击波对胸壁,肺脏和周围组织脏器的损伤情况,结果:伤后即刻死亡率为46.9%,各组死亡率有明显差异,冲击波主要靶器官为肺脏,破片伤发生率为62.5%,以盲管伤为主,常合并肋骨折及肋间血管损伤,心肌挫伤,肝脾,胃肠破裂。结论:胸部爆炸伤伤情复杂,死亡率高,伤后易致以肺功能衰竭(ARDS)为主的多脏器功能衰竭,破片伤致失血性休克和冲击伤致急性肺功能损伤是伤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面神经电图是一种客观评价面神经功能的方法,对面神经损伤后的功能测试及评估预后有帮助。观察兔颌面部爆炸伤后面神经的神经电图改变,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用点状爆炸源,距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面部2min处引爆致伤。分别于伤后于伤后即刻,1,3,7,15,30,60d分别进行面神经电图测定,观察面神经电图的变化。结果:兔颌面部爆炸伤后面神经电图的各项指标都有降低或减弱。伤后即刻,面神经电图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并无显性意义;伤后1d,复合动作电位反应波波幅(amplitude,AM)、复合动作电位反应波最大积分面积(square of maximum,SM)均有所下降,运动神经传导潜伏(latency time,LT)、诱发电位持续时间(duration time,DT)并无显变化;3d时,面神经电图各项指标均有显性变化,LT上升,其余指标有所下降;7~15d时各指标较对照组差别达最大;30d时,仅AM,SM指标降低;60d时面神经电图各项指标均大致恢复正常。结论:兔颌面部爆炸伤后面神经电图有明显改变,随损伤后不同时间,各指标有显差异;兔爆炸性面神经损伤的面神经电图改变模型有一定临床价值,能直观地观察损伤后面神经功能的变化,并有效地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9.
背景颌面部高速投射伤对耳蜗损伤的研究已有报道,但爆炸伤对耳蜗超微结构的影响尚在研究中.目的探讨颌面部爆炸伤对耳蜗损伤的影响,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改变.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随机对照、观察性研究.单位一所军医大学医院耳鼻咽喉科,口腔颌面外科实验室.材料实验于1995-08/1997-07完成.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动物所建立颌面部爆炸伤致伤模型,口腔颌面外科实验室进行标本处理,第三军医大学电镜室进行电镜观察.杂种健康犬15只,雄雌不限,体质量9.5~13.5kg,平均11.3kg,随机分为3组.致伤1组=5只,致伤2组=5只,正常对照组=5只.方法选用8号工程纸壳火引爆雷管致伤10只犬颌面部,造成重型颌面伤,致伤1组、致伤2组分别于伤后1 h和6 h取伤侧耳蜗进行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对照组动物麻醉后不致伤,观察指标、标本处理与致伤组相同.结果致伤动物均有耳蜗和耳蜗神经明显超微结构变化,早期主要表现为毛细胞纤毛紊乱,耳蜗神经内结构水肿,线粒体变性,6 h后变性改变广泛存在,纤毛脱落、常见鞘内结构溶解.结论颌面部爆炸伤对耳蜗超微结构损伤严重,但早期仍多为可逆性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伤后对面神经行神经外膜切开减压术研究面部爆炸伤后能促进面神经恢复的救治手段。方法 麻醉下在距犬面部10cm处放置雷管模拟冲击波致伤效应,并在雷管爆炸同时,用滑膛枪发射钢珠弹致犬同侧咬肌切线伤以模拟破片致伤。伤后6h常规清创,实验组面神经伤后3天行神经外膜切开减压术;对照组不行切开减压。伤后不同时间取材面神经及面神经核进行HE、Tau和Nissel’s染色,并同时检测面神经传导速度,观察两组间面神经病理改变和传导速度变化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伤后面神经肿胀较轻,炎症消退快,伤后4w时面神经tau蛋白染色阳性,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快。而对照组炎症持续时间长,伤后4w时tau蛋白染色阴性,恢复缓慢。结论 颌面部爆炸伤后早期进行面神经外膜切开减压术能缓解面神经伤后水肿,有利于面神经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胸部爆炸伤后肝脏应激性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胸部爆炸伤后血浆内毒素水平变化及其在应激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用健康中国家兔48只,分为对照组和爆炸伤组,每组24只动物,观察伤后6、12、24、28h血浆内毒素水平及肝组织丙二醛(MDA)和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的变化。结果:爆炸伤组各时相血浆内毒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伤后肝组织ATP含量与内毒素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而MDA与内毒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胸部爆炸伤后存在应激性肝损伤。肝脏损伤程度与爆炸伤后血浆内毒素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Incidenceofmaxillofacialexplosiveinjuryinciviliansandservicemenisincreasingrisingduetoextensiveapplyingofexplo-sivesubstance.Comparedwithinjuryinducedbyprojectathighspeed,explosiveinjuryismorecomplexandsevere.Maxillofacialexplosiveinjuryproduceseriousfaceabnormality,severesomaticandpsychologicalinjury,dysfunctionregardingcomplexanatomyandspecialphysiologicalfunctionoffaceorgans.Inthecurrentstudy,comparativestudyonmaxillofacialexplosiveinjurywascar-riedoutusingcomplexinjurymodelinduced…  相似文献   

13.
纪琳  邓开鸿 《华西医学》2011,(2):219-221
目的 探讨汶川大地震伤员颌面损伤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8年5月12日-7月23日就诊的汶川大地震颌面部伤员51例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颌面部骨折21例,多发骨折12例.眼部外伤性改变9例,鼻面部外伤性改变38例.结论 地震颌面部损伤发生部位主要在鼻面部.CT扫描结合临床检查,能对地震性颌面部外伤...  相似文献   

14.
口腔颌面部外伤1247例临床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颌面创伤的治疗经验。方法分析1996~2006年间收治的颌面创伤患者1247例治疗经过和措施。结果1247例颌面创伤患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多发于青壮年。在各类创伤中,单纯软组织损伤占68%,骨组织损伤占32%,多伴合并有颅脑、四肢、胸肋等部位损伤,以及出现上呼吸道梗阻、休克等严重症状。结论各类颌面创伤的治疗原则是稳、准、快并要充分考虑美容、整容、减少疤痕、利于患者康复后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爆炸性胸部创伤伤情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胸部爆炸伤的伤情特点及规律 ,为胸部爆炸伤的救治提供原则和依据。方法 按爆炸源和致伤动物之间的距离不同 ,30只家兔随机分为 4组 ,观察破片、冲击波对胸壁、肺脏、心脏和周围其它脏器的损伤情况。结果 胸部破片伤和冲击伤的发生率分别为 73 3%和 10 0 % ,伤后即刻死亡率为 30 0 % ,心脏破裂、肋骨骨折、胸腔积血和胸腹合并伤的发生率分别为 10 0 %、5 0 0 %、5 6 7%、5 3 3%。结论 破片和冲击伤是胸部爆炸伤的主要致伤因素 ,以多发伤和复合伤多见 ,伤情重而复杂 ,早期死亡率高 ,加强胸部爆炸伤的防护和早期、现场救治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探讨头颈部爆炸冲击波对颈部大血管的损伤机制,为临床救治头颈部爆炸伤患者、预防并减少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炸药球置于家兔颈部不同距离处引爆,模拟头颈部爆炸伤。家兔颈部皮肤表面及血管深面放置压力传感器用以记录冲击波压力变化;用光镜以及扫描电镜观察颈部大血管损伤情况。结果爆炸后,家兔颈部软组织受到冲击波的直接作用而损伤,大血管壁也受到冲击波的间接作用而损伤:内皮变性、脱落,中膜断裂,血细胞进入中膜层等,为爆炸伤后假性动脉瘤的形成提供理论依据;颈部大血管内在不同时刻发现血栓形成,颈总动脉内以血小板聚集而成的微血栓为主,而颈外静脉可发生血栓堵塞管腔现象。结论颈部爆炸伤时,冲击波致伤颈部大血管,颈外静脉损伤易于形成血栓,甚至堵塞管腔;颈动脉损伤形成微血栓,并可能继发假性动脉瘤。为临床救治爆炸伤伤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实验兔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磁共振波谱(MRS)表现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实验兔32只,复制创伤性脑损伤的动物模型,分别在损伤前及损伤后4、8、24和48h行MRS检查,观察NAA/Cr、Cho/Cr的变化,并与病理对照。结果打击后4h即可见到创伤性脑损伤的病理表现,MRS示NAA/Cr 4h显著下降,8h轻度上升,而24~48h变化无显著性差异,而Cho/Cr损伤前后变化无显著差异。结论 MRS能无创性定量监测脑外伤脑组织生化代谢改变,为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